第一卷 总述 (五)

发布时间:

2024-02-22 16:40

[RECORD: 83/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三章 沦陷后的殖民地统治
节名: 第三节 殖民统治下的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 
正文:   
    一、教 育
    为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日伪当局实行奴化教育方针,强行在全市各级学校开设日语课,
几乎所有公办学校都派日本人做“主事”,控制学校的教务和学务。1938年日伪当局强制推
行“新学制”,把一至四年的初级小学改称“国民学校”,五至六年级的高级小学改称“国
民优级学校”,实行愚民政策。依据“新学制”,伪滨江省民生厅把民国时期9所中学中的4
所分别改为工、农、商专科性质的“国民高等学校”。在仅有的几所“国民高等学校”中,
大量减少文化课,把所谓的国民道德、建国精神和军事教练,勤劳俸仕(奴隶劳动)作为重
要教育内容。至1943年将民国时期的7所大学和专科学校减少到3所(工、农、医各1 所),
且实行“日满共学制”,为日本人敞开入学大门,把中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压缩到最
低点。当时,哈尔滨共有日本小学6所、朝鲜族小学2所,市立中国国民学校34所、国民优级
学校15所;私立中国国民学校6所、私立国民优级学校2所;日本人中学4所、公立中国中学5
所、私立中国人中学3所。
  外国人在哈尔滨的学校也受到排斥。沦陷初期,由于当时苏联仍管理中东铁路,在哈尔
滨还存在路员子弟学校。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路权单方卖给日本人后,苏方铁路员工陆续
回国,路员子弟学校关闭,只剩下俄侨学校。伪满洲国把俄侨视为满洲国“国民”,称之为
“白系俄人”,学校也被纳入满洲国的教育轨道。1938年全市白系俄人共有国民学校12所,国
民优级学校3所,共有学生1384人,比民国时期大为减少。
  二、文化和广播业、报业
    日伪当局对文化实行严酷的法西斯统治政策,向民众灌输殖民主义文化,严重阻碍文化
事业的发展。影剧院的经营受日本关东军和伪警察部门的严格控制,对以前反映民族精神和
抵抗侵略内容的剧目一律禁演,只能上演从日本进口和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发行的宣扬“日满
亲善”、“大东亚共存共荣”等殖民统治内容的影剧。影剧院和其它文化事业不但没有新发
展而且日渐萧条。出版业一面大量输入日本文化作品,一面明令摧残中国文化,限制中国人
的言论出版自由,禁绝和限制一切具有民族意义的文化传播。
  沦陷后,日本关东军强占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原工作人员离散,停播5个多月。1932
年7月日伪成立哈尔滨电话总局时接管了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改称哈尔滨放送局,恢复广
播。一年后,纳入伪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管理体系,加大发射功率,强化“联网广播”。“七
·七”事变,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一步加紧利用无线广播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把哈
尔滨放送局升格为哈尔滨中央放送局。1942年12月由日语、汉语两种语言放送改为三种语言,
增加俄语广播。对无线广播的节目实行严格的监控,对居民收听严格限制,推广低功率收音
机,短波机要强行登记或给予切断,不准收听中国和苏联的广播。
  沦陷后大部分中文报纸被迫停刊。继续出版和发行的只有《国际协报》、《滨江日报》、
《哈尔滨公报》和《午报》。此外还有日本人办的中文报纸《大北新报》。尽管日伪当局对
报纸登载的新闻消息严加检查,但爱国进步人士还是利用副刊发表一些具有进步倾向的文艺
作品,从各个侧面折射日伪统治的黑暗。“七·七”事变后,日伪当局愈加对报纸实行严厉
控制,砍削私人报纸。当年10月31日,强制将《国际协报》、《滨江时报》、《哈尔滨公报》
几家办报历史长,在读者中有影响的大报停刊合并,改为《滨江日报》并派由日本特务机关
豢养的汉奸王维周担任社长。此时哈尔滨的大型报纸只剩日本人办的《大北新报》和中国人
办的《滨江日报》两家,同时还有一张被《大北新报》强行收买,变成其子报的《午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共有中文《大北新报》、日文《哈尔滨日日新闻》和俄文《哈尔滨时
报》3家官方报纸,都受伪满洲弘报协会(当时新闻单位的垄断组织)领导和辖制,以达“舆
论一致”的目的。《滨江日报》继续发行,它实际是披着民间报纸外衣,以迷惑群众的半官
方报纸。这些报纸在日伪当局控制下,都以宣传所谓“日满亲善”、“王道乐土”为其办报
宗旨,并坚持反苏反共的政治立场,成为日伪官方的传声筒。
  三、医疗卫生
    20年代末,哈尔滨的中西医比较发达,沦陷后日伪统治者对中国人办的医疗卫生事业进
行种种限制,严重阻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沦陷时期日伪当局对医药严加控制,劳动人民
生活贫困,无力就医用药,遇到流行性传染疾病死亡甚多。1932年对中医实行登记、考试,
发放“行医许可证”,由于进行种种限制,使中医药人员大幅减少,只有名望较高的少数中
医行医在城乡民间。30年代哈市的西医诊所有40多家,日本人开设的占一半。医疗设备简陋,
只有几家公立医院,如铁路中心医院、市立第一医院等设有X光机等较为先进的设备。由于居
民生活贫困卫生环境恶劣,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多。1932年霍乱由上海传入,患者很多,当年
死亡162人。天花年年发生,死亡率高。伤寒、副伤寒、回归热、白喉等传染病也经常发生,
在日伪统治末期尤为严重。在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日伪当局又公开允许开放妓院和
烟馆毒害中国人民。1938年经过登记发放营业执照的妓院多达176家,在册的妓女达3.1万多
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俄国人),其中幼女占20%左右,当年性病患者高达1.4
万多人。1938年全市的麻药、鸦片贩卖所有80多处,持有鸦片购买证的吸毒者达3.2万多人。
特别是1939年日本关东军731部队在平房地区建立一座庞大的细菌工厂,有3000多人成为日本
关东军从事细菌杀人罪恶的活人试验品,每月培制出300公斤鼠疫菌液,每生产周期培养453
公斤感染鼠疫的跳蚤,日本投降前把工厂炸毁,为鼠疫的传播留下了后患。
  四、体 育
    伪政府对体育事业不重视,只在伪市公署教育科设体育股进行管理,体育经费几乎没有
政府拨款,举行的大型比赛主要靠社会捐助。体育师资奇缺,只有1所学校培养体育师资,学
生有60人左右。体育场(馆)除接收沦陷前已有的第一公共体育场(中医街红星体育场)、
第二公共体育场(原赛马场)和阿城体育场外,只建了3处新的公共体育设施。即:玉泉滑雪
场、八区公园体育场和八区宣德体育馆。此期间,伪政府举办了几次“建国”运动会和陆上
竞技运动会以及球类、冰上、水上运动的比赛,都是由伪体育联盟哈尔滨事务局组队参加,
多数项目的运动员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中国人寥寥无几,成绩平平。1933—1935年流亡在关
内的哈尔滨籍爱国青年和学生自动组织起田径队、篮球队,以哈尔滨东省特别行政区的名义,
加入由奉天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和东省特别行政区流亡者组成的东北
五省体育大军,参加在南京、上海举行的国民第五届、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和在北平(北京)
举行的华北运动会。运动员身着黑色服装,打着黑白各半(表示“白山黑水”)的旗帜,抬
着“白山黑水”图徽,体现了运动员爱国和反满抗日的激情。
  五、市政公用设施
    1932年在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设工务处道路科,主管城市建设。1934年成立都市建设局,
管理市政建设,负责投标招商,承办市内自来水、下水(排水)和道路工程。1937年实施第
一期都市计划,共投资1608.4万元(伪满币),新建街路209条,长15公里,面积57万平方米,
主要集中在正阳河至顾乡屯、飞机场(马家沟飞机场)至“忠灵塔”(省体育场)地区,新
建的街路采用水泥铺装;铺设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41.3公里;建南岗深井水源、南岗配水厂、
王兆屯深井水源、马家沟配水厂和新阳水厂等工程,铺设供水管线75.6公里;设街道清扫人
员450人,新建粪尿处理场1座;新开公园7个。1938—1939年筹划煤气建设。日本关东军将平
房地区划为“特别军事区域”,修建飞机场、发电站、铁路专用线,修建从“731”细菌部队
驻地通往平房火车站及其住宅区的4条土砂路。1940年修建三棵树大街、太平大街、南直路、
东直路等30条道路及配套设施。1941年伪哈尔滨特别市公署规划江北极乐村为疗养地区。19
42年建成全市第一座煤气厂,开始向道里区大安街、经纬街、地段街、买卖街1100户居民供
应煤气,日供气3300立方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军队撤出哈尔滨时,对市政公用设
施进行了破坏。
  六、人民生活
    日伪统治初期,采取“重农主义”政策,尚允许粮食自由交易。“七·七”事变后,日
伪当局将粮食纳入战时体制,对农产品购销采取统制政策,推行“粮谷出荷”和粮食配售制
度。1938年伪政府公布了《粮谷管理法》,对粮食实行全面统制,并建立了收购、加工、配
售的一元化统制机构。1939年又先后颁布《原棉、棉制品统治法》、《特产品专管法》和《
主要粮谷统治法》等一系列法令,强迫农民售粮,对高粱、玉米、谷子、小麦、大麦、小豆、
绿豆等11种粮谷实行统制,规定粮谷生产者不得在交易所或其它指定场所以外出售粮食;粮
谷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需经伪兴农部大臣批准;粮食销售业者需有地方官署的许可;非粮
谷会社不得运输和出售粮谷。配售对象规定为7类:军需、准军需、官需、特需、准特需.重
要民需、一般民需。随着日军侵华战线的延长和太平洋战争中节节失败,经济陷入劣途。不
仅对粮食采取了更加严厉的统制措施,而且对食盐、酱油、面碱、劈柴、煤炭、棉花、衣服、
鞋袜乃至生活用品的火柴、蜡烛、灯泡等均实行“通帐配给制”,用户凭“通帐”在指定配
售所(店)按定量标准购买。对中国居民只配给杂粮,不配给大米,若私买则以“经济犯”
论处。1940—1943年日伪当局因粮食满足不了侵略战争的巨大消耗,对粮食配给的数量逐年
降低,质量越来越差,而且经常中断。以苞米面、高粮混合面代替面粉后,又出了橡子面代
用品,配给霉坏变质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物价暴涨,以1937年的物价指数为100,1943
年上升到260.8。市郊的商品价格指数,以1941年为100,1944年则剧增到703.1。日伪当局强
制市民储蓄“支援战争”,甚至洗澡、理发、吃饭都需附交其价格十分之一的“储蓄券”。
还强制收取物资,指定“回收”的金属种类53种,后又扩大到97种,包括日常生活必需的金
属物品,都被抢掠一空。平民生活不得温饱,健康状况严重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每
年因冻、饿、生病而死于街头的达二三千人,平民生活苦不堪言。
页码: 215-219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15
 
[RECORD: 84/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节名:                     第四章 支援解放战争中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16
 
[RECORD: 85/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四章 支援解放战争中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
节名: 第一节 组织军工军需生产
正文: 
  一、军工产品
    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肩负着建设战略后方基地和支持解放战争的艰巨任务。
1946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军工部在哈尔滨设立办事处,组织军工产品生产。建立的
第一个兵工厂是星记工厂,生产的第一项产品是反坦克燃烧瓶。1946年11月,市委做出《关
于开展厉行节约,支援前线运动的决定》。12月,哈尔滨铁路工厂成立军工部,专门组织修
枪造炮,高峰时投入的生产能力占全厂15—20%。哈尔滨造船厂也承担了修造4艘运兵船的任
务。1947年市政府组织公营、私营铁工厂,按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军工部统一提供的产品
图纸、技术资料、工艺规程,在生产条件十分简陋、物资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一
厂一件”分工协作的办法组织军品生产。到1947年末,全市已有哈尔滨铁路工厂、哈尔滨机
械铁工厂、祥泰铁工厂等200多家工厂,承担军品生产任务,共投入技术工人2540多人,机器
1235台,熔铁炉55座。1947—1948年,全市共生产六○炮2300多门,六○炮弹27万多发,掷
弹筒256个,八一炮弹1万多发,八二炮弹2万多发,掷弹筒弹4万多发,信号枪2276支,马刀
2000多把,“土坦克”18辆,燃烧瓶4176个,爆破筒4000多支,雷管6万个。
  二、军需产品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所用的军需物资,多是由哈尔滨组织生产供应。1948年,全
市已有14个行业,1627家工厂(公营99家,私营1513家,公私合营5家,生产合作社10家),
职工11.96万人,进行被服、鞋帽、食品等军需产品的生产。1947—1948年,全市共生产单军
服59.9万套,棉军服45.6万套,棉大衣46.7万件,军帽60.9万顶,棉手套73.5万付,棉袜子
33.5万双,棉皮鞋44.9万双,夹皮鞋33.3万双,靴鞋59.7万双,棉被1万条,还有食品等其它
大量物资。1949年1—2月,又完成单军服40万套。4月以后,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军需任务
减少。
    
页码: 219-220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19
 
[RECORD: 86/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四章 支援解放战争中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
节名: 第二节 恢复生产、稳定经济
正文: 
   一、恢复民族工商业、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解放后,根据对敌伪财产处理的有关规定,先后接收了在哈尔滨的敌伪遗留企业,组建
新的国营与公营企业。1947年,市政府先后接收裕昌源面粉厂、德聚盛制纸厂、康德毛织厂、
哈尔滨油漆株式会社、满洲油脂株式会社,大同酒精一厂和二厂、哈尔滨制糖所等敌伪工业
企业。还有铁路部门接收的哈尔滨铁道工厂,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接收的双合盛皮革厂,省
政府接管的松江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贸易总公司接管的鸡鸭公司等。在此基础上经过调
整和改造,新组建了哈尔滨铁路车辆厂、哈尔滨机械铁工厂、哈尔滨制糖厂、阿城制糖厂、
哈尔滨造纸一厂和二厂、东北毛织厂、哈尔滨皮革厂、哈尔滨酒精一厂和二厂等新型的国营
与公营工业企业。根据支援东北解放战争,恢复与发展工商业和安定民生的需要,还新建了
一批工商企业。粮食部门成立了东兴公司和军粮厂;商业部门成立了百货公司;医药部门成
立松江省制药厂和东北药房。屠宰厂同鸡鸭公司合并成立肉类联合加工厂,还有氧气厂、麻
袋厂、火柴厂、制桶厂等。到1949年末,全市已有国营与公营工厂86家,工业总产值发展到
1.5亿元,成为国营与公营工业的最初基础。
  为了团结、教育、改造私营工商业者,根据东北财经委员会提出“发展生产”、“支援
前线”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市政府委托市工商联合会于1948年7月组建哈尔滨市企业公司,
成为全国第一个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创办的公私合营企业集团。政府出资占60%,其余通
过发行股票吸收私营工商业者闲置的资金,实行股份制,既保证政府对私人资本的领导地位,
又保证私人持股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公司成立后,陆续成立8个子公司和1个农具工厂。1949
年完成年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114万元(东北币为1083万元),在繁荣地区
经济、沟通城乡关系、支援解放战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解放当时,能够基本维持生产和营业的私营工商业仅占30%左右。1946年7月,在市委、
市政府制定的《哈尔滨市工作方针》中,提出了“保护、恢复与发展工商业”的要求,对私
营工商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植政策。规定除恶霸、有严重民愤者外,对一般工业商业者
不得进行清算;非经政府批准,任何人不得向工厂、商店收集物资或以任何借口筹款;废除
沦陷时期规定的各种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累进的税则;劳资双方订立合作契约,提倡实行工
人分红制;制止土改运动中农民进城“挖财宝”等。市政府还采取贷原料、贷款、免税、解
决生产用电等措施,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发展生产。9月,东北银行经哈尔滨、
益发、功成3家私营银行向私营油坊业无息贷款1200万元(东北币,下同),11月市政府和东
北贸易公司又各以800万元资金贷给油坊业,市政府还决定豁免5%的豆油税,使频临倒闭的
制油企业得以恢复。到1947年2月有34家油坊恢复了正常生产。为扶植制粉业,东北银行拨出
2000万元专款贷给制粉厂并安排电业局昼夜供电,支持了制粉业的正常生产。织布业因缺原
料不能正常开工,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调来5万公斤棉花,既恢复了生产,又完成了军需产
品的生产任务,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同记商场和东发合百货公司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
下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迅速恢复营业并带动许多百货商店恢复营业。经过恢复和在发展
中的调整,个体与私营工业1949年由1947年的4225家增加到1033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0210
万元;私营商业1949年由1947年的1449户增加到1959户,销售总额达到4915万元。
  1948年初,郊区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平分土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被奴役
和压迫的农民得到了翻身和解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在土地改革
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组织起来,劳动互助”的号召,进一步发展劳动
互助组织。通过换工互助形式,解决了一家一户所办不到的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到
1949年全市郊区共发展各种类型的互助组2605个,参加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4.4%,人口占总
人口数的81.6%,劳动力占劳力总数的91.6%,牲畜占总畜力的90%,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97.9%。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菜田面积由解放前的3万多亩,增加到1949
年的11.2万亩,品种增多,亩产达到411公斤。粮豆亩产水平同解放前比较明显提高,1949年
玉米由解放前的25公斤提高到88公斤,水稻由150公斤左右提高到165公斤,小麦由不足30公
斤提高到35公斤,大豆由60公斤左右提高到69公斤。
  二、恢复基础设施与交通、通信
    解放初,城市供电、供水面临严重困难,供电不正常,自来水设施破漏,水质浑浊。1946
年7月和10月,国民党政府先后两次切断吉林丰满水电厂至哈尔滨的输电线路,中断向哈尔滨
供电。市内已有的哈尔滨发电厂,由于遭到破坏和设备年久失修事故多,1946年发电量只有
1344万千瓦小时。为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面临的严重困难,市电业局和哈尔滨发电厂依靠工
人昼夜抢修发电机组,维修、改造配电设备,坚持了正常发电。1946—1948年,共发电8410
万千瓦小时。1948年吉林丰满水电厂恢复供电后,市区供电能力增加到9.8万千瓦,变电容量
14.9万千伏安,为保证军民用电起到重要作用。1946年修复自来水的漏水管线100处左右。
1947年恢复4座水厂的生产,并铺设输水干线1350米和配水干线2800米,修复漏水管线108处,
同时改造了新阳水厂,日供水量由解放初的5000吨增加到1.2万吨。1949年末,全市日供水量
提高到2万吨。
  解放初期,铁路设施破坏严重,列车运行秩序不正常。1946年4月苏联红军和中长铁路局
国民党政府代表撤走后,立即以东北民主联军的名义向中长铁路各分局派驻军代表,并先后
在哈尔滨成立北满铁路局(年末绥化、哈尔滨两个分局合并为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和东北铁
路总局。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接管了滨绥、滨洲、长滨、滨北、拉滨、绥佳6条主要线路,对已
遭破坏的铁路设施陆续进行修复,并将宽轨改为准轨。为阻止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战略需要,
1946年经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香坊——亚布力、陶赖昭——双城堡两条铁路拆除(1949
年修复,单线通车),拆下的器材用于恢复其它铁路。1947年6月5日实行区域性列车运行图,
逐步达到正常运行。解放战争期间铁路运输的主要任务是为支援解放战争和恢复生产服务,
一般物资的运输量不大。
  战争期间,许多公路和桥涵被毁,公路运输面临严重困难。1948年6月1日松花江运输公
司开通哈尔滨——宾县汽车运输。1949年7月1日松江省公路管理局开始修建哈尔滨——绥化
公路,同年11月竣工通车。
  解放当时,主要码头被毁,多数航标残缺,沉船堵塞航道,可以航行的208艘船舶被苏联
红军当做“战利品”拖往苏联境内(伯力),航运事业面临严重困难。1946年4月,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成立了松花江航运局(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以检修旧船、打捞沉船和修复港口、
疏通航道为首要任务,积极恢复航运。先恢复了哈尔滨——通河江段的航标,对仅有的7艘机
动船和8艘旧驳船进行了修复,并组织船员昼夜打捞并修复毁于炮火沉没的船只。迅速恢复开
通了哈尔滨——松花江下游的客货运输航线,“同昌号”客轮经修复于5月17日首次由哈尔滨
开往通河,还开辟了水上军事运输专线。1947年5月松花江航运局从哈尔滨派出汽船20艘、木
帆船80多只、船员400多人的军运船队,承担支援解放战争的军需物资运输任务。同年秋,解
放军第三后勤部与松花江航运局联合组成松花江上游江运指挥部,仅在1948年支援吉林解放
的军运中即运送军用物资9588吨,运送部队战士及民工26万多人,累计航行5000多公里。
1947—1948年除支援军运外,松花江航线还完成其它货物运输5万多吨。哈尔滨船舶修造厂
1946—1948年共打捞、修复船体新造机动船舶11艘,驳船9艘,1948年承担“长春号”拖船
(180马力)蒸汽机和船体的制造任务于1949年10月1日完成并投入运营。
  市内交通,1946年成立市工务局后,重点修复了同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破损道路和
桥梁,使行人和车辆通行困难的状况得到改善。对公共交通的车辆与设备、设施积极组织抢
修,有轨电车当年恢复1线和3线的运营,日出车5台。1947年4条有轨电车线路全部通车,日
出车增加到25台。汽车经过修复也增加了运营车辆,并新开辟从道里十三道街至安和街的公
共汽车线路。到1949年,全市道路共有1278条(包括土路),总长516公里,桥梁27座;有轨
电车增加到38台,线路增加到5条,28.2公里;公共汽车增加到27台,5条线路,36公里。私
营出租汽车按定点定线方式组织运营,车辆逐年增加。市内交通紧张的局面得到了明显缓解。
  邮政通信业务逐渐恢复,1946年10月,正式成立哈尔滨邮政局,当年恢复设立道里、道
外、太平、香坊、顾乡5个支局。1946年12月,开通哈尔滨——绥化、哈尔滨——牡丹江、
哈尔滨——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哈尔滨——五常、哈尔滨——三岔河6条铁道邮
路。1949年4月,开通哈尔滨——新甸——木兰的汽车邮路;9月又开通哈尔滨——宾县单程
汽车邮路85公里。当年还恢复哈尔滨——通河水道邮路。在平房设立邮政代办所。市区逐年
在各主要街口和重要机关、工厂、大专院校等处更换或新设了信筒、信箱,到1949年共设有
信筒、信箱89个。邮政投递逐年增多,投递段1949年增加到64个,市邮局投递邮件、报刊30
.8万多份;道里支局投递邮件11.4万多份,报纸10.9万多份;道外支局投递邮件16.9万多份,
报纸13.4万多份。
  为保证党、政、军通信的需要,积极组织职工昼夜抢修电报电路和机械设备。1948年4
月,修复开通哈尔滨至吉林的电报电路,12月,恢复哈尔滨至沈阳的直达电报电路,随后又
开通哈尔滨至北京的电报电路。1949年,先后修复并开通哈尔滨至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
斯、肇东、安达5条人工电路。到1949年末,哈尔滨共计开通电报电路23条,对解放战争和
解放区经济社会事业的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初,开始对长途电话线路重新进行整顿与修复。先后修复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
至绥化、齐齐哈尔,东至牡丹江,东北至佳木斯的长途电话电路,线路全长6415公里,线条
全长20677公里。同年11月,恢复哈尔滨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吉林的3条载波电路。1948年
辽沈战役胜利后,恢复开通了哈尔滨至沈阳的长途电话线路。到1949年10月,哈尔滨已开通
长途电话线路共49条。
  市内电话,解放当时仅开通558台。为了恢复生产,支援前线,迅速进行了修复,到194
9年,市内电话用户达到5974户。
  三、恢复金融业、稳定金融市场
    解放当时,日伪在哈尔滨的金融机构已全部关闭,私营银行暂时歇业,市场流通的货币
混杂。1946年6月8日市政府发出布告,规定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为法定货币,暂准苏联红军
票、伪满币与东北地方流通券等价流通,其余货币一律禁用。9月东北银行迁到哈尔滨,承担
哈尔滨地区金融行业管理的职能。1947年1月,停止使用伪满币并逐步回收苏联红军票,兑换
东北地方流通券。10月,成立东北银行哈尔滨分行,继续执行东北银行“关于建立统一的东
北流通券货币体系的方针”,对工农商各业发放贷款,支持恢复工农业生产,支援解放战争,
组织异地通汇,沟通物资交流,负责管理沦陷时期遗留下来的5个私营银行、5个私营保险公
司和解放后陆续开设的32家私营金店,建立市财政金库和发行分库制度。1948年3月,东北银
行哈尔滨分行颁布《哈尔滨特别市私营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私营银行的管理
和改造,规定资本金的最低限度和存、放款的业务范围。8月,东北银行接管了哈尔滨银行股
东中伪满中央银行和日商的全部股份,市政府制定《公私合营哈尔滨银行章程》。9月正式更
名为公私合营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随着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物价趋稳的形
势,存款额增加。1948年末,存款余额上升到4119. 5亿元(东北流通券,下同),到1949
年6月上升到6052.8亿元。已歇业的5家私营银行,在东北银行的支持下先后复业。1946—1
949年除按当时规定先工后商和军需工业优先等政策发放贷款外,还对油坊业和农业等重点
支持的行业发放了专项贷款。东北银行哈尔滨分行1948年的贷款余额共为265亿元(含松江
省11个县,发放东北地方流通券,下同),其中定期贷款232. 85亿元,活期贷款32. 15亿
元。到1949年6月,贷款余额增加到1865. 13亿元,其中对公营企业贷款827. 23亿元,农业
贷款892.45亿元,合作社贷款89.42亿元,私营企业贷款56.03亿元。从1949年3月起实行统
一现金管理后,公营企业和机关团体的存款不再存入私营银行。
  解放初期,金银及其饰品交易的价格波动大,黑市猖獗。1946年12月黄金(98色)每两
的价格为5. 1万元(东北地方流通券,下同),1947年6月上升到37万元,到年末达到49万
元,一年上升7. 75倍;纹银每成物两1946年12月为273元,1947年6月上升到2330元,到年
末达到3400元,一年上升11. 45倍。为了对私营金店、商场内的银楼和街头摊贩的经营加强
管理,1947年市政府制定《哈尔滨私营金店管理章程草案》,规定需有一定限额的金银作为
资本金,并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存入东北银行哈尔滨分行作保证金方准营业。私营金店出
售黄金以“98色”为准,出售首饰需盖有东北银行哈尔滨分行登记备案的戳记,买价与卖价
的差额执行东北银行哈尔滨分行的统一规定,未经批准不许变动,严格限制了投机倒把行为。
1947年4月东北银行在哈尔滨成立生金银处,积极收购金银及其饰品。7月,市政府发出布告,
限制金银出口,凡去国民党统治区的人员,都不得携带5钱以上的黄金。为平抑金银市场价
格,打击投机行为,东北财经委员会和市政府共同决定拿出2万两黄金,采取适度抛售和适
时回收的经济措施,稳定了黄金市场。
页码: 220-225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20
 
[RECORD: 87/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四章 支援解放战争中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
节名: 第三节 平抑物价、安定民生 
正文:   
    一、平抑物价
    解放当时,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国民党政府对解放区进行经济封锁,物资奇缺,加上
各种反动势力干扰和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活动,市场物价极不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猛涨,
1946年12月份的价格同1945年的12月份相比面粉上涨11.48倍,高粱米上涨11.57倍,小米上
涨6.25倍,大米上涨6.06倍,猪肉上涨3.5倍,鸡蛋上涨3.18倍,豆油上涨6.43倍,海盐上涨
34.33倍,砂糖上涨17.7倍,土豆上涨39.1倍,五幅细布上涨126.3倍,原煤上涨77.1倍。19
47年市场物价出现了3次大的波动。一是春节前后,由于奸商乘机囤积居奇与被惑的群众超量
购买,粮价暴涨,纱布同时紧跟上涨;二是6月,由于换季和附近地区粮价高于哈尔滨而粮食
外流等原因,粮食和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再次上涨,8月和10月有所回落;三是11月,因粮食
储量不足,粮价再次上涨,燃料和布匹价格也随之上涨。对当时市场物价不稳的形势,市委、
市政府一面采取一系列平抑物价的措施,另一面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的不法分子
给予严厉打击。1946年7月成立民生公司,8月成立东兴公司,随后东北行政委员会又在哈尔
滨成立东北贸易公司,市政府先后成立市百货公司、市信托公司和一些消费合作社,积极组
织粮食、纱布和生活必需品的货源,控制批发,投放市场,对平抑物价起了重要作用。1947
年3月,市政府为防止奸商投机,粮食外流,发布了《禁止市内粮食向市外运销》的布告,决
定居民用粮一律凭证购买,6月实行按户口低价售给居民粮食。1947年上半年,在市区已组建
市民消费合作社53处,国营粮食门市部4处,在郊区供销合作社设立粮食收购点15处,提高了
控制市场的能力。国营门市部粮食销量占全市的比重,面粉占7.6%,大米占77.3%,豆油占
100%。针对粮源紧缺情况,1947年11月市政府颁布《哈尔滨人民购买粮油盐办法》,从1948
年1月起实行定量分配制度。1948年7月市政府颁布《哈尔滨特别市政府摊贩管理条例》,对
摊贩进行了清理,提出“摊贩不得投机倒把,欺行霸市,高抬物价”,无证不准经营以及违
者给予处罚等规定。同时建立了以承德市场为中心的12个粮食交易市场,只准粮贩在指定市
场,按规定价格出售粮食。12月市长饶斌还签署布告,令囤积居奇投机操纵面粉市场的双合
盛、义昌泰、成泰益、天兴福火磨从即日起按未涨价前的面粉价格出售给市民,严禁操纵垄
断。
  二、安置城市失业人员
    解放当时,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全市共有12万人,占总人口的21%。为了保持社会稳定,
市委、市政府对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1946年一面根据《关于哈市的工作
方针》,按照保护、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的精神,扶植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一面抽调干
部组成民运工作队,深入到工厂、商店和街道,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到年末共安置10808
人就业。1947年根据《关于1947年市政府工作的决定》,进一步调整税率,调整劳资关系,
新开业的私营工商户增多。1947年末由1946年的8686户增加到22759户,从业人员增加到5.5
万多人。此时,还发展了一些生产合作社与消费合作社,组织妇女和浮闲人员参加军鞋、军
服等军需产品的生产;介绍失业人员参加修路、修江堤等市政建设,解决了失业人员的生活
问题。年末前,通过市总工会及其各区办事处介绍就业1.6万多人。1948年1月市政府及有关
部门还向省内矿区、林区介绍200多名失业人员就业.当年通过在贯彻扶植私营工商业的有关
政策中,申请开业的工商户进一步增多,当年新增就业人员5200多人。
  为解决浮闲人员的生活出路,减轻城市负担,1947年11月市政府颁布《移民条例》,市
和各区成立专门机构,抽调干部动员城市浮闲人口移民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1947年冬到19
48年春,先后移出1.22万户4.8万多人,分别安排到省内五常、尚志、延寿、宾县、克东、克
山、鸡西、密山、穆棱、庆安等县的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有关县政府对所接收的移民按土
改政策,与当地农民一样分给土地,并妥善安排解决了住房、烧柴和牲畜、生产工具等生产
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页码: 226-227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26
 
[RECORD: 88/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四章 支援解放战争中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
节名: 第四节 恢复文教卫生事业
正文: 
    一、教育事业
    解放后,市政府接管旧有学校,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对教育事业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
针,按照政治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各类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改造,为当时的革
命斗争、经济恢复和解放战争培养了人才。解放后,市政府接管日伪投降时留下的49所小学,
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恢复民国时期的“四·二”学制,统一教学计划和课本,向劳动人民子
弟入学敞开大门。市区小学,1949年末,发展到93所,学生达64624人,是解放当时的3倍,
教职工1938人,是解放当时的2.5倍。其中有工人子女17632人,占27.28%,农民子女8755人,
占13.55%。中学,解放初全市共接管6所,其中省属3所普通中学和1所女子中学,市属2所普
通中学。1946年下半年又将市属2所普通中学上收到省,学制实行“三·三”制(初中3年,高
中3年)。1948年下半年,进入新型的正轨化教育,全市统一规定了课程量和课本教材。到19
49年,全市中学增加到9所,学生6181人,教职员工495人,同解放当时比较有很大的增长。高
等学校进行了整顿。松江省教育厅接管哈尔滨师范学校,改名为松江省第一师范学校(1947年
10月改名为松江省行知师范学校),内设高等师范科。对日伪留下的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废
除法西斯奴化教育,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经过整顿和改造,撤销了哈尔滨农业大学
和哈尔滨学院,保留哈尔滨工业大学。1946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部和松江省教育厅接管
哈尔滨医科大学。10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哈尔滨新办东北行政学校,为经济部门和地方
培养了大批干部。1947年6月,东北铁路总局创办东北铁路学院。1948年,在延安迁来的外国
语学院基础上成立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为军政部门培养翻译人员。同年8月,中共中央东
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哈尔滨创办较正轨化的哈尔滨农业大学。到1949年末,哈尔滨市
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学生6522人,教职工2344人。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还发展
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到1948年先后办起青年干部学校、汽车学校、市
立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和市助产士学校、哈尔滨技术专门学校等5所,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恢复
和生产建设培养了专业人才。1948年哈尔滨铁路车辆厂创办全市第一所技工学校,培养技术工
人。当时的成人教育,主要是举办工厂业余学校,农村冬学和市民夜校,学政治、学文化,提
高工人、农民和市民的阶级觉悟与文化知识水平。到1948年末全市共办起工人业余学校45所,
其中由大工厂承办的36所,区联校9所,市区各街道也都办有市民夜校。
  二、文化事业
    解放后,日伪时期和国民党政府接收时的官方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都已自行解体,彻底
清除了法西斯文化和宣传落后反动思想的文化艺术,使文化事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市
政府一面按照发展新文艺的要求,对社会上原有的戏曲剧团、文艺团体和旧艺人进行改造;
一面建立新的文化机构,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和人民解放事业服务。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先后调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东北文工团、东北文协文工团、东北文教队、东北鲁迅文工团第三团(亦称松江鲁艺文工团)
等文艺团体,演出革命剧目,宣传人民求解放和当家作主人的新思想。有的文工团(队)还配
合土地改革到农村演出,或到东北解放战争的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市委选派干部举办的职工业
余音乐学校为工厂、商店、学校开展业余文艺活动培养了骨干。1947年后,陆续建立起工人文
工团、店员联合会文工团、教工文工团等职工文艺团体,配合忆苦思甜、参军入伍和增加生产、
支援前线等进行宣传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大批职工群众的文艺骨干。1947年4月将旧艺人组织
起来,成立曲艺艺人协会,经过学习和改造,以传统的皮影艺术形式,演出新编剧。7月成立
电影院联合会,将原有的10家电影院和俱乐部组织起来,放映新影片,有时还为支援解放战争
组织义演或到前线放映影片进行慰问。到1949年市公共电影院增加到13处,发展职工俱乐部3
处。图书出版业,先后创办了东北书店、兆麟书店和公私合营的光华书店、鲁迅书店等,出版
发行了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和介绍新文化。传播科学知识的书籍。原有的市图书馆因被东北
民主联军接收,于1948年重新筹建市图书馆,于1949年6月开馆。市内各区还都先后设立民众
教育馆或公共书刊阅览室,把图书送到基层。
  三、卫生事业
    解放后,卫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市卫生局接管了公立医院,并先后组织成立医师、
中医师、齿科技工、助产士、兽医师、药联、中医等公会和护士学会,通过举办学习班和讲习
所的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
神。防治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支援解放战争是当时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1946年6月发生霍乱,
市政府成立市防疫部,收容病人并对1.1万多人进行了预防性注射。为防止霍乱继续传染,对
清凉饮料行业进行了登记加以管理,1947年4月市政府颁布第一个立法性的食品卫生法规《哈
尔滨清凉饮料暂行管理办法》。以后又陆续颁布澡塘业、理发业.旅店业和影剧院等卫生管理
法规和条例。9月,平房地区发生鼠疫,市鼠疫防疫部先后对两次影响大的疫情,进行了收容、
救治和大量预防性的注射。第一次注射44万多人次,第二次注射74万多人次。1946年的四平战
役、1947年的夏季大反攻和1948年的辽沈战役,都多次派医务人员到前线救治解放军伤病员。
仅辽沈战役即抢救、治疗和运送解放军伤病员2.34万多人,配合前线医院为解放锦州负伤的
战士做了2400多例外科手术,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到1949年全市的卫生医疗机构由解放当
时的7处增加到54处,卫生技术人员由1945年的797人增加到2059人,新增防疫机构3个,新组
建各级妇幼保健所145个,私人诊所和产院发展到662个。
  四、体育事业
    解放初,成立哈尔滨市体育会,对解放前留下的体育场、馆经过维修后投入使用。体育活
动恢复很快,1946年8月,市政府在道里体育场举行了“庆祝‘八·一五’国土光复一周年联
合运动大会”(后称市第一届运动会),1947年5月由市教育局主办“五·四”学生运动会(
后称市第二届运动会),1948年10月市教育局和市毛泽东青年团联合举办哈尔滨市秋季运动大
会(后称市第三届运动会),1949年6月,市教育局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委在八区烈士公园
体育场联合举办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大会(后称市第四届运动会)。1947—1949年哈尔滨市还连
续举办过多次全市职工和学生田径、冰上运动会及球类比赛等活动。
  五、报业与广播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已创办《哈尔滨日报》,是解放初中共哈尔滨市委的机关报。《东北日报》
随中共中央东北局迁来哈尔滨出版后,因物质条件困难,为保证大区报纸的出版,于1946年5
月28日将《哈尔滨日报》同《东北日报》合并。后因市委指导全市工作的需要,1947年7月15
日《哈尔滨日报》复刊。1949年松江省与合江省合并,成立新的松江省,《哈尔滨日报》于6
月5日又同《合江日报》、《松江日报》合并为新的《松江日报》。这些报纸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通过宣传报道,在为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用。此期间其它方面办的报纸较多,也很活跃,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许多拥护民主政府和
宣传要和平、要民主,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等文章。团体办的报纸有《火车头报》、《新工人
报》、《学习报》、《儿童报》、《文化报》、《生活报》和《东北画报》等.私人办的报纸
有《哈尔滨公报》、《午报》、《民生日报》、《哈尔滨时报》、《大华日报》.《松江商报》
等。新创办的少数民族报纸主要有《新民日报》、《民生日报》和《俄语报》。还有《苏联青
年》、《青年战旗》、《民会报》3家外文报刊。
  1945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刘亚楼与苏联红军代表接管了哈尔滨中央放送局,改称哈
尔滨广播电台。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派接收大员进驻哈尔滨时,打算接收哈尔滨广播电台,
在人民群众的斗争下没能得逞。1946年夏,因国民党政府军队对东北地区大举进犯,5月28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把哈尔滨广播电台迁往佳木斯,改称东北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1月哈尔
滨开始新建广播电台,4月20日正式广播。1948年初,随着东北解放战场局势的变化,东北新
华广播电台从佳木斯迁回哈尔滨,与新的哈尔滨广播电台合并,5月以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呼号,
用3.5千瓦功率短波、1千瓦功率中波同时广播,成为东北地区功率较大的广播电台。7月初,
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在哈尔滨市召开第一次东北地区广播工作会议,作出《关于统一广播电
台的决定》,将东北解放区各广播电台统一归东北新华广播电台领导和管理。12月东北全境解
放,东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往沈阳,留在哈尔滨的部分仍以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呼号广播。1949年
2月改称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5月15日改称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战争期间,哈尔滨广播
电台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创建东北革命根据地,动员群众进行清剿土匪,实行土地
改革,发展工农业生产,参军支前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期间,有线广播网开始兴起。1949年4月哈尔滨新华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市的一些主要街
道、公共场所安装了有线广播喇叭,开始了街头有线广播。
 
页码: 227-231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27
 
[RECORD: 89/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节名: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28
 
[RECORD: 90/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
节名: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 
正文: 
  一、恢复与发展工业
    1950—1952年,根据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省委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1950年,根据抗美援朝的形势需要,国家为了调整工业布局,决定
将辽宁省部分国营工厂迁到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其中由哈尔滨市接收并安置的“南厂北迁”
工厂共16个。主要是:由沈阳工具厂迁来的东北机械十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由瓦房店
滚珠轴承厂迁来的部分定名为哈尔滨滚珠轴承厂(哈尔滨轴承厂)、由沈阳电工五厂迁来的
部分定名为东北电工四厂(哈尔滨电机厂)、由沈阳东北电工七厂迁来的分厂(哈尔滨电缆
厂)、由沈阳五二厂迁来的部分定名为二八厂(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由沈阳五三厂迁
来的部分定名为六七一厂(哈尔滨龙江电工厂)、由沈阳五一厂迁来的部分定名为二六厂(
哈尔滨松江电机厂)、由沈阳五八二厂迁来的二九厂(哈尔滨建成机械厂)、由沈阳橡胶六
厂迁来的国营第六橡胶厂(哈尔滨松江橡胶厂)等。市委对迁厂工作非常重视,以市委书记
为首组成了专门的迁厂委员会,从选址、调配房屋,到组织施工和设备安装,全力给予支持,
保证了按计划恢复生产。拨出日伪遗留未用的赛马场做为电工四厂的厂址;香坊两个破旧制
粉厂的旧厂址拨给哈尔滨滚球轴承厂,并利用部分建筑物进行改建;二六厂使用的是原太平
区伪满亚洲酒精厂的旧址和部分建筑物;机械十厂和电工七厂的部分用房是经市委决定从道
外调出的旧商业仓库。这些“南厂北迁”企业的陆续投入生产或部分投入生产加上哈尔滨机
车车辆修理工厂(哈尔滨车辆厂)、东北物资总局制桶厂(哈尔滨拖拉机厂前身)、东北林
业总局车辆工厂(哈尔滨林业机械厂前身)等一些在哈尔滨的中央直属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使哈尔滨市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基础发生了新变化。1952年在哈中央直属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
49年增长4.8倍,比重由1949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18%上升到43.63%。
  地方工业,根据国家和省的决定,又先后由秋林公司、外国侨民和从事机关生产的部门
接收一些大小工厂企业,并进一步恢复和新建、扩建了市属工业企业,使哈尔滨市地方工业
增加了新的产品门类和新的生产能力,市属地方工业总产值三年增长2.08倍。
  私营工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按照公私兼顾的原则,通过加工订货形式积极给予扶植。
1950年6月召开的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讨论了公私关系问题,8月市政府先后发布了
《关于加工订货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和执行国家《关于调整税收提前实行部分的决定》,调
动了私营业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委托加工订货形式的开展。1952年5月市政府为迅速恢复和
发展私营工业的生产,繁荣经济,成立了哈尔滨市私营企业生产指导委员会,各区设立指导
小组,专门组织与指导私营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分配委托加工订货任务,收购积压的产
成品,帮助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1952年私营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55倍,其中加工订
货产值的比重增加到76%。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按照社会主义原则陆续建立了一些新的管理规则和制度。在国营、
公营和公私合营企业中实行新的管理制度。从1950年开始实行计划管理,工业企业按平均先
进的原则逐步实行定额管理,进行清理资产,加强财务管理,实行新的会计制度,改革旧帐
簿,开展质量大检查,建立新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度。在广泛开展的新纪录运动中,市
属公营工业企业先后提出6700多件合理化建议,创造和推广了许多先进经验,并涌现出20多
个生产模范和许多先进小组。连续三年降低产品成本,市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
率1952年比1949年提高1.1倍,其中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1.44倍。1952年全市大小工业企业
(不辖县)增加到11248个,比1949年增加820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增加54个(中央所
属25个,省属5个,市属24个),集体所有制增加23个,私营企业增加298个,个体手工业增
加445个。全市工业,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952年工业总产值
完成6.88亿元(1952年不变价),比1949年增长2.92倍,平均每年增长57.63%,高于全国平
均三年增长145倍的发展速度。
  二、发展农业生产
    经济恢复时期,郊区农村季节性与常年性的互助形式增多,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进一步增
加,1952年的比重由1949年的84.4%增加到88.5%。1952年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
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精神,按照“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重点试办,逐步
推广”的原则,在顾乡、香坊、松浦3个区,分别试办了3个以土地、牲畜入股为特点的初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生产方式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于采用新技术,增加生产起了示范
作用。在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开始重视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采用新农具。
对种子的选育,由农民自选、自留、自用到群众性选种和科研单位培育、推广良种,逐步更
新了玉米、高粱、大豆和蔬菜的品种。通过宣传防治病虫害知识,举办农民学习班,培训初
级植保干部和基点测报人员,推动了群众性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1952年建立市农业技术推
广总站和松浦、天恒、朝阳、王岗4个区分站,组织研究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与推广。许多互
助组已开始试用双铧犁、圆盘耙、镇压器等新式农具,有的旱田利用银行贷款打了新型的解
放式皮钱井。
  此期间,还先后创办了国营农牧场,成为哈尔滨市国营农牧企业发展雏型。积极组织农
民开展积肥、培育良种、整修江堤和兴办水利工程等群众性的丰产运动,进一步调动农民增
加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农业总产值三年增长48.4%,平均每年增长14.1%,
粮食产量三年增长26.9%,蔬菜产量三年增长1.48倍。
页码: 231-233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31
 
[RECORD: 91/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
节名: 第二节 统一财政金融 
正文: 
  一、统一财政收支
    为了克服当时国家财政经济遇到的困难,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
一国家财政经济的决定》,要求统一财政收支,把应管的财政收支都纳入到预算进行管理,执
行国家统一规定的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人员编制、工资标准,实行高度集中的
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支,主要控制在中央,不准任何单位、任何人擅自开征新科目的收入和
不经批准的开支。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生产进行了清理整顿,按照紧缩脱产人员的要求,重新
核定了行政人员的编制,并清理了机关的小公家物和小家底。对市属公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
并规定了新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定额管理,实行经济核算。1951年,国家财政经济状况
初步好转,为改变财政过分集中的情况,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规定,把高度集中、统收统
支,改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收支范围,既保证中
央财政的需要,又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财政管理,实行了由供给制财政向生产财政的转变。地
方财政增加了用于经济建设的开支,1952年已占全部开支的52.1%。支持了“南厂北迁”企业
迅速恢复生产和糖厂.造纸厂等地方企业的恢复与建设;支援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互助合作
生产的发展,还增拨流动资金,解决了一些企业生产发展的急需。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在经济逐步稳定好转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较好的完成了地方财政收
支任务,1952年预算内收入完成2834万元(折新人民币,下同),比1949年增加26.3倍,其中
企业收入占45.9%,比1949年增长21.45倍;预算内支出1714万元,比1949年增长5.8倍。
  二、统一税法,建立新税制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收的规定》和《全国税收实施要则》,
统一了税法,规定了税收立法权限,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新的税收管理制度,哈尔滨市按规定除
农业税外,开征货物税、工商业税、盐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特种消费行为
税、使用牌照税等14个税种。下半年又根据第三次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的“在公私兼顾,调
整工商业的总方针下调整税收”的原则,减少了税种,简并了税目,调整了税率。工商税收减
为11种,货物税的征收品目由1136个减并为358个,印花税品目由原来30个减少为25个。哈尔
滨市按国家统一规定实行的新税制,体现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经济恢复时期的经济政策.对
保证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和兼顾国家与地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的需要,发挥各种经济成分
的积极性,稳定经济秩序,安定人民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工商业税按营业税和所得税分别征
收,营业税税率最低为1%,最高为3%;所得税级距1950年初定为14级,年末调整为21级,税
率均为最低5%,最高为30%。依法成立的合作社减收营业税,农、牧、渔民自产自销的产品
也依法减收营业税,对一些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行业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减低所得税。货物税
不论国内生产或国外输入均依货物税条例纳税,采取比例税率,最低为3%,最高达到120%。
人民生活必需的吃、穿、用商品和文教用品、矿产品等税率较低,而烟、酒等贵重食品和化
妆品、迷信品等税率较高。各种形式的利息所得要征税。房产、地产分别征税,按标准房租、
地租计征。车船使用牌照税执行松江省政府的规定,按季征收。牲畜交易税主要对纯属交易
的行为课税,属于慰问或救济性的购买,不属课税范围。特种消费行为税分别按不同情况课
税,舞场、赛马场较高,按50%课税,小饭店最低为5%,电影院最低为10%。
  1952年各项税收完成611万元,占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1.56%,比1949年增长31.16倍。
  三、统一金融与整顿金融市场
    1950年初开始贯彻稳定金融的总方针,实行现金管理,大量吸收存款,建立金库,掌握
外汇,控制游资,以稳定金融,扶植生产。根据全国统一币制的决定,停止了东北流通券的
流通,以9. 5∶1的比价统一兑换人民币进行流通。当年共收回东北流通券14915亿元,收回
率为95%。1951年4月将银行机构改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属机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分行,
1952年又改组成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支行。1951—1952年原功成、益发.益通和犹太4家私人
银行,除犹太银行以犹太人为对象继续营业外,其余3家均先后废业,从而形成了单一的金融
体系。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银行贷款对保证“南厂北迁”企业按时投入生产,以及一些国营、
公营企业的恢复、建设和生产都给予了积极支持。1952年,市区银行发放贷款23477万元(折
人民币,下同),比1950年增长1.59倍,其中:对国营与公营工业企业的贷款金额上升到2592
万元,并保证了定额流动资金25%的发放。对私营工业适当放宽了贷款条件,按不同行业采
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对生产资料生产和市场紧缺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优先给予贷款,到1952年
末对私营工业的贷款余额达到974万元。对国营商业重点支持农副产品和地方工业品收购所
需要的贷款和统购包销、代购代销所需要的贷款,增强了国营商业的领导地位。1952年对国
营商业的贷款余额上升到20781万元,比1950年增长1.52倍。为支持郊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
展,1952年对农业的贷款上升到104万元,比1950年增长1.31倍。
  1950年开始统一现金管理,先在机关和公营企业中试行,逐步推开。实行现金统一管理
的单位,一切现金收入全部存入当地银行,支出现金时按规定到银行领取,单位现金的库存
不得超过规定数额。1951年国营、公营企业和机关,全面推行了转帐结算制度,据市人民银
行统计,当年总收入中,转帐占93.78%,当年总支出中,转帐占93.3%。银行由于贯彻财政、
信贷、现金三个平衡的政策,有计划地进行货币投放,基本控制了通货膨胀。1952年全市货
币(指现金)流通量上升到1419万元,比1950年增长57.69%,城乡居民手持现金同社会商品
供应量基本相适应。从1951年起,首先在东北地区推行联行会计制度,方便了用户,东北地
区内的相互往来,统一清算,不计汇差。三年内还根据经济政策的调整,对贷款利率也做了
相应调整。1950年对国营企业结算户的利率低于非结算户,1951年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和不
同的经济性质实行差别利率,1950—1952年对农村副业与土特产品生产的贷款,在物价趋于
稳定的情况下,两次下调利率。
  到1951年全国币制统一后,黄金价格平稳,黑市基本绝迹。7月下旬调整物价后,因黄金
价低,市场缺货,黑市又见活跃。哈尔滨市的国营金店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指示,采取大量
抛售足金金条、元宝及K金饰品,保持了金价稳定,经过“五反”运动,取缔了私营金银业,
全国金银牌价统一,使哈尔滨的金银黑市敛迹。
页码: 233-236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33
 
[RECORD: 92/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
节名: 第三节 发展能源、交通、通信与活跃商品流通
正文: 
    一、增加供电设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供电设备,不断扩大供电能力。市电业局的配电线路
由1949年的28条、1090公里增加到1952年的40条、1315.7公里,其中高压线路增加128.8公里,
低压线路增加969公里;配电容器三年增加变压器70台,增加总容量1100千伏安。哈尔滨发
电厂增加技术力量、加强技术管理、挖掘了生产潜力,设备利用小时由1949年的591小时,增
加到1952年的2074小时;发电量由1949年的2324万千瓦小时,增加到1952年的8218万千瓦小时。
50年代初由用户自建的22千伏101线,亘长14.4公里,于1952年投产,改善了向用户供电的条
件。1952年哈尔滨地区供电量(包括哈尔滨发电厂生产和向小丰满购电)达到18108万千瓦小
时,比1949年增长53.76%;日平均供电量达到50万千瓦小时,比1949年增加56.25%,线路损
失由1949年的32.7%下降到1952年19.97%。用电结构发生新变化,1949年市政生活用电占53.
5%。工业用电占45.7%,农村用电占0.6%,其它占0.2%,1952年工业用电升至第一位占67.
6%,市政生活用电降到第二位占29%,农村因排灌设备增加,用电比例上升到1.4%。
  二、恢复与发展交通运输业
    铁路,根据中苏两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双方同意将共
同管理的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铁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并规定移交不迟于1952年末。4月成立中国长春铁路公司,中苏双方派员共同经营,到1952年
12月31日止。哈尔滨铁路分局是当时5个分局之一,管辖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
线(哈尔滨——绥芬河)、长哈线(长春——哈尔滨)、拉滨线(拉法——三棵树)、滨北
线(三棵树——北安)、陶榆线(陶赖昭——榆树)和哈尔滨地区枢纽共计里程996.37公里。
1951年重修哈尔滨——陶赖昭之间的复线,并开始改善一些铁路设备和更新部分列车轨道。客
货运输明显增长,货运量1952年达到104万吨,比1949年增长2.35倍,客运量1952年达到225万
人次,比1949年增长2.36倍。此期间,市内铁路专用线增加到25条,15387米。
  民航,根据中苏两国协定,于1950年成立中苏民用航空有限公司,开辟了北京——伊尔
库茨克、北京——阿拉木图和北京——赤塔3条国际航线。哈尔滨民航站设在马家沟草坪机
场,做为北京——赤塔航线的经停站,为该线提供地面服务和组织货源,用苏制“安二型”
飞机运营。1952年的货运量达到8.3万吨,比1951年增长7.8%。客运量由于乘机旅客受到较
多限制,人数不稳定。
  经济恢复时期公路条件差,主要是土路,运输手段主要是人力车和畜力车,同时也增加
一些载货汽车,到1952年全市公路载货汽车发展到764辆,其中交通部门的载货汽车33辆。随
着经济恢复与发展,公路货物运输增加,到1952年货运量增加到496万吨,货物周转量增加到
2366.2万吨公里。
  松花江是哈尔滨水运的主要河流,哈尔滨港是松花江最大的港口,沿江盛产粮谷,并有
较为丰富的林业和煤炭资源。水运资源主要是沿江各县所产的粮谷和土特产。50年代初对哈
尔滨港区进行整治。1951年后哈尔滨地区航运局直营货物运输的主要航线有哈尔滨——通河,
向哈尔滨运进木材;哈尔滨——富锦,运出工业品,运进粮谷和煤炭。1951年改进水路运输
调度组织,执行船舶运行图表和作业计划,推行许多新的作业方法,货运量大幅度增加。19
51年货运量达到30.7万吨。哈尔滨造船厂是修造江轮的企业,1952年的产量由1949年2750排
水吨燉3艘增加到4220排水吨燉8艘。
  三、恢复与扩大邮政、电信业务
    邮政业,经济恢复时期,贯彻国家邮电部提出“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发展邮
政业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能,增加收入,为达到逐步自给自足而奋斗”的工作方针,全
面恢复函件、包裹、汇兑、报刊零售、代销银行定期有奖储票、代售印花税票等业务。市内
的邮政局(所)和邮亭,由1949年的30个增加到1950年的83个(含大厂、大学和街道的代办
所)。1950年后逐步恢复在解放战争期间中断的铁路、水路与公路汽车邮路,业务量不断增
长。1952年与1949年相比,市邮政局国内函件由555.1万件增加到797.8万件;市内包裹业务
量由48万件增加到118万件;报刊发行量(含报纸与刊物)由642.9万份增加到1346.7万份;
邮政汇兑量由的12万件增加到34.4万件。从1950年开始逐步恢复国际包裹的收寄业务,5月开
始恢复收寄苏联的包裹业务,随后相继恢复收寄英国、美国、瑞士、加拿大、丹麦和瑞典等
国的包裹业务。从1951年开始,同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通邮关系,开办国际函件收寄业
务。
  电信业务迅速扩大。市内电报局(所),1952年由1949年的3个增加到6个,对电报投递
实行集中管理,在市电报电话局内设电报投递班。国际电报,从1950年陆续开展同朝鲜和苏
联的电报业务,1952年国家邮电部重新审定哈尔滨为开展国际电报业务的局。国内长途电话
的发展主要采取加挂线条和应用载波机的办法增加电路。人工长途电话业务量1952年由1949
年的20.7万件增加到24.4万件;长途电话收入1952年由1949年的14.4万元增加到92.4万元。
国际长途电话先后开办哈尔滨——海参崴间的业务电话和哈尔滨——平壤间的政务电话。在
朝鲜战争期间,还增设了防空专线电话。经济恢复时期,市内电话交换方法仍为单局制,由
市电报电话局负责市区内全部电话的交换。市内电话用户,1952年由1949的5974户增加到62
66户。同时陆续增加了市内公用电话,1952年由1949年的47部增加到115部。市内电话收入1
952年由1949年的34.6万元增加到104.4万元。
  四、扩大物资交流,稳定商品市场
  同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迅速发展,幅射范围逐年扩大,销往市外或从市外购进的
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大幅增加。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同外地建立自由购销关系是当时主
要的物资交流形式,商业批发机构向国内许多地区派有代表,省外大小公营企业在哈尔滨从
事购销活动的单位增加到40多家。生产建设所需的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只有钢铁、煤炭、
汽油、木材等10种,多数物资允许企业或商业批发机构到国内各地自由采购,大量的生产资
料从外地购入。日用消费品除农副产品由本市郊区和附近各县购入外,多数日用工业品到外
地采购,遍及全国各地。行商贩运也是当时物资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经营的商品品种繁多,
既有生产资料也有日用消费品。抗美援朝期间侧重购进许多药品、纱布和绷带等军需用品。
1951年末哈市行商共有239户,1952年“五反”运动结束后减少到191户。有组织地开展城乡
互助和专业交流会形式比较活跃,1952年根据省政府的指示,成立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城乡互
助委员会,有松江省12个县和黑龙江省7个县参加。7月召开的物资交流大会签订合同与协议
268件,10月召开的交流大会又签合同与协议172件,总成交额301亿元(旧人民币),还参加
了东北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土产、毛皮、药材等专业交流会。
  在经济恢复期间,加强了国营商业的批发机构,批发额的比重1952年由1949年56.5%上
升到82.2%。商品零售网点发展较快。1952年末发展到373处,仅国营大中型商店即发展到11
处。积极发展了消费合作社,1952年达到54个,在为社员服务、补充商业网点的不足上发挥
了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作用。国营与合作社商业基本控制了同国计民生有重要关系的商品,
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66.2%,发挥了对市场的领导作用。私营商业,经过调整公私关系
和“五反”运动,保护了合法经营,限制了各种违法活动,逐步纳入到为国家代购、代销、
加工订货,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轨道,1952年加工订货的比重,已由1950年的64.7%发
展到76%。
  商品供应形势好,1952年哈尔滨市商品纯购进总额比1949年增长15.3倍,纯销售总额比
1949年增长8倍。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65亿元,比1949年增长2倍。供应城市的主要
日用消费品增长幅度较大,1952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增长94.5%,蔬菜增长27.7%,猪肉
增长70.2%,鲜蛋增长55%,食糖增长1.6倍,棉布增长1.2倍,毛线增长32倍,皮鞋增长2.8
倍,机制纸增长1.3倍,暖水瓶增长4.2倍,钢笔增长4.2倍,铅笔增长12.5倍,灯泡增长2.1
倍。在市场商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国营与合作社营商业基本掌握了同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
的商品,经过“五反”运动,打击了各种投机倒把行为,市场物价逐渐趋向稳定。零售物价
总指数1950年为144.1%,1952年下降到110.7%,其中,食品类由141.6%下降到117.1%;
粮食和菜、肉、蛋、禽、水产品的涨幅都有所下降,尤其蔬菜由274.1%下降到83.6%;衣着
类由123.1%下降到106%;日用品类由127.7%下降到108.8%;医药和医疗用品类由107.3%
下降到77.1%,中药、西药的价格逐年下降;燃料类指数较高,涨幅有所下降,由162.3%下
降到124.3%。
页码: 236-240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36
 
[RECORD: 93/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
节名: 第四节 恢复与发展社会事业
正文: 
    一、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
    根据当时市地方财力,对同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城市公用事业,有重点、有
计划地进行了恢复和建设。自来水设施,根据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恢复建
设四方台水源(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半截工程),于1952年10月1日竣工,形成供水能力。沙
曼屯净水场建成后,还铺设由四方台水源到沙曼屯净水场9.99公里的输水干线和由沙曼屯到
延兴路、清滨路、和兴路4.5公里的配水干线及太平区东直路1.4公里的配水干线。三年新增
日供水能力5万吨,基本解决了“南厂北迁”工厂和新扩建工业企业用水。使用自来水的居民
用户增多,1952年的自来水普及率由1949年的18%提高到30%。日伪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煤
气厂,恢复了原有供气能力,对输气管线进行了维护和改造,煤气用户由1949年的1211户增
加到1952年的1371户。城市公共交通有所改善,三年增加汽车35辆,新增了通往香坊、三棵
树和平房3条新线路;有轨电车1952年增加到42辆,线路增加到7条。
  有重点地维护和改造了市区道路。三年修路3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高级路面14.2万平方
米,市区道路总长度达到625公里。先后修建了和平路、南极街、滨江街、太古街、中山路等
市区主要干道,和平路是哈尔滨市第一条“三幅式”道路。1951年修补路面6.7万平方米,其
中方石、碎石路面3133平方米;铺装柏油路面10万平方米。1952年翻修道路11条,养护道路
48万平方米。经过维护和改造基本保证了通往工业区道路的畅通。城市路灯解放前遭到严重
破坏,解放战争期间修复不多。1950年后,在一些主要街道新增了路灯设施,1952年增加到
2179盏,比1949年增加1609盏。
    城市排水,对明渠和暗渠进行了重点修补和恢复,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三年新增排水
管道3公里。
    在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同时,开始注意城市的美化和环境的改善,在主要街道植树、种草,
增加了城市绿地。市区绿地面积由1949年20万平方米增加到1952年的43万平方米。1950年改
造了道外公园,修复了兆麟街街心公园,市政府决定将太阳岛改建成疗养区,省干部疗养院
和工人疗养院陆续来此建院。 1951年新建任家苗圃,成为市区绿化供应苗木的主要基地。
1952年新建东安游乐园,为平房地区职工提供了假日休息的良好环境和场所。为了改善城市
环境,组建了城市清扫大队,承担主要干道的清洁卫生任务,1951年开始配备一台喷水车,
在夏秋两季为24条主要干道进行喷水。
  二、教育事业
  各类教育事业根据当时条件进行了恢复和发展。学前教育,1949年时各方面开办的保育
院、托幼所、托幼园共16所。1950年市师范学校开办附属幼稚园,一面为师范学校建立实习
基地,一面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
决定》,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学前教育制度,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明确幼儿教育是国
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指示,对幼儿园进行了整顿,市文
教局接管了教会办和私人办的所有幼稚园。此时,全市幼儿园达到26所,幼儿2764人,其中
隶属市文教局管理的公办幼儿园共18个班,托幼儿童595人,为开拓学前教育事业打下了初步
基础。
  按照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有计划地发展了中小学教育,
向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提供了入学读书的便利条件。1951年开始执行国家规定的新学制,小
学6年,取消初级与高级的分段,中学段分初中(2年)和高中(4年)。中小学教育发展很快,
1952年,小学由1949年的93所增加到127所,在校生由6.46万人增加到1.96万人,入学率达到
71.4%。其中工人、农民的子女在校生占小学生总数的50%。普通中学,由1949年的9所增加
到1952年的14所,在校生由0.62万人增加到1.74万人。初中招生率为80.3%,高中招生率为
52.6%。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学校很重视,市教育局将回民小学改为公办,对朝鲜小学和中
学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进一步发展了师范和高等教育。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已于1949年同松江省行知师范学校合
并,为了适应小学对师资的需求,1951年在校内增设了简易师范部,培养小学教师,秋季独
立设校,成立哈尔滨市简易师范学校。普通高等学校1952年达到7所,在校生增加到10315人,
比1949年增加58.2%,毕业生达到1942人,是1949年的4.5倍。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两国共
管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是国家最早列为6所重点大学之一。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黑龙江
大学前身)、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东北铁路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师范学院
等都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
  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有了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只有哈尔滨车辆厂举办
的技工学校1所,学生200人,1950年3月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教局统一指导下,在9个区和市
区机关团体创办了19所在职干部业余补习学校。市总工会还举办2所业余中学,提高企业职
工的文化素质。1950年5月成立市工农速成中学,脱产培养工农出身的干部和部分工人。继
续在市民和农民中举办扫除文盲的识字班和各种类型的夜校。11月,市人民代表会议根据全
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精神,提出并通过了哈尔滨市第一个成人教育法规《哈尔滨市职工教
育实施方案》。到1952年市区技工学校增加到3所,学生增加到1440人。
  三、文化与报业、广播事业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在国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
一面重点恢复和办好市管文化设施,一面发挥的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开展职工群众文化艺
术活动。市图书馆经过筹备于1950年9月5日正式开馆,还有单位办的图书馆5个,开展了图书
借阅活动。13处电影院和3处戏院改善了内部设施,剧团由1949年的3个增加到8个,还新增9
个电影放映队,深入到工厂和农村。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较快,组织了50个业余工人剧团,
130多个工人业余文工队,配合抗美援朝等中心任务开展工人文艺活动。到1952年,企业俱乐
部发展到142个,群众文化馆(站)增加到13个。
  报业,根据国家对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合江日报》、《庄稼人报》、《哈尔滨日报》
合并改为《松江日报》后,1950年初为加强报纸的地方性和群众性,将《松江日报》改为4开
4版,日刊,围绕政治、经济的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报道。广播业,根据中共松江省委决定,于
3月在原哈尔滨广播电台的基础上组建松江人民广播电台,并分设第一台和第二台,第一台面
向全省,第二台面向哈尔滨市。1951年3月,将第二台改称为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管理体制
仍辖属于松江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内容,主要围绕医治战争创伤、恢复与发展生产和支援抗
美援朝等进行宣传报道。有线广播,尚不广泛,1952年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哈尔滨松江电机
厂、哈尔滨电线厂(今哈尔滨电缆厂)几家大型企业开始在厂内设立有线广播站。
  四、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一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各类体育竞赛,一面改善增加体育设施。1950年,松
江省教育厅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编写《中小学体育教材》,在市区中小学校试行,1951
年国家体委公布第一套广播体操在机关学校广泛推行。同年12月,各中小学校开始贯彻执行
国家体委颁布的《准备劳动与卫国》(简称《劳卫制》)体育制度,把规定的体育项目作为
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公共体育设施有了扩大和改善,1951年市政府接收原由
中东铁路苏联青年委员会管理的自行车赛场,易名为红星体育场,1952年市政府拨款扩建八
区公园体育设施,改称八区人民体育场,加上由苏侨管理的南岗红军体育场,1952年市区共
有3处公共体育场所。此间,学校和职工群众的各种竞赛活动增加,有田径、球类、冰上等单
项竞赛,也有综合性的竞赛;有本市范围的竞赛,也选派运动员参加松江省和东北地区的竞
赛活动,都取得一些较好成绩。1952年市区组织各种竞赛7次,参加竞赛的人数7500多人。国
内地区间的互访比赛增多,还接待苏联篮球队的来访比赛,增进了体育交流和友谊。
  五、卫生事业
    经济恢复时期的卫生事业步入社会主义发展轨道。1951年政务院提出“面向工农兵、预
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全市卫生事业机构,由1949年51个增加
到1952年的135个,其中各类医院18个,疗养院(所)发展到12个,门诊部(所)由32个增加
到89个,妇幼保健站(所)发展到9个,卫生防疫站(所)新建2个,还新建专科防治站(所)
5个。全市医疗床位三年增加98%,其中医院床位增加46.6%。区卫生院1950年只有1处,1952
年增加到5处。1951年对工矿企业开始试行劳动保护医疗条例,1952年6月根据政务院文件,对
政府、党派、团体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企业的卫生保健组织,19
50年前没有设立,1952年发展到18处。开始重视妇幼保健,市卫生主管部门帮助市内13个工
厂成立女工妇幼保健站或保健院。群众性的移风易俗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比较广泛,城市以
“除四害、讲卫生”为主要内容,农村以预防疫病为中心,都取得较好成绩。各种传染性疾
病发病率下降,1952年比1951年下降47.7%,鼠疫、天花等传染病大为减少,1952年市区未
发生鼠疫,天花仅发生1人。
页码: 240-243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40
 
[RECORD: 94/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节名:                     第六章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起步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41
 
[RECORD: 95/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六章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起步
节名: 第一节 大规模经济建设 
正文: 
  一、建设规模与重点
    在全国完成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中共中央通过1953年《人
民日报》元旦社论宣告,从1953年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
础,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1953—1957年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全市五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
12.7亿元(中央项目占86.6%,省属项目占4.6%,市属项目占8.8%),其中工业部门9.1亿
元,占总投资的71.7%。在工业投资中,中央所属项目所占比重大,主要是根据全国工业布
局,许多国家重点工业化基础项目,安排在哈尔滨建设。全国由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156
个重点项目,在哈尔滨建设的有: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含两项)、哈尔滨汽轮机
厂(含两项)、新风加工厂(含两项)、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轴
承厂、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哈尔滨东安机械厂、哈尔滨电碳厂13个项目。同时,还有属于
全国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项目:哈尔滨绝缘材料厂.铁道部三棵树枕木防腐厂(铁道部哈尔
滨木材防腐厂)、哈尔滨香坊木材加工厂、哈尔滨糖厂、哈尔滨和平糖厂、哈尔滨金属结构
厂、哈尔滨制药厂等16项工程。这些项目是当时哈尔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在“一五”
计划期间,工程进展顺利,达到了竣工投产或计划规定的建设目标。由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
的13项重点工程有7项达到了竣工投产要求。哈尔滨锅炉厂生产130吨中压锅炉,年产4080蒸
吨的项目,于1957年7月竣工投产;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精密工具制造的大
型企业,于1954年8月提前建成投产,1956年产量达到589万件;哈尔滨伟建机器厂是大型飞
机制造企业,1957年末建成;哈尔滨东安机械厂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1956年由修理转向
仿制;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是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电表仪器制造企业,于1956年6月建成,设计
能力为年产81.5万只;新风加工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1956年11月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
生产5类12种合金203个品种的铝镁及其合金,年产量2.6万吨。
  二、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援
    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把基本建设放在首位”的指示精神,为加强对基本建设工作
的领导,1953年市委成立基本建设部,市政府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提出了“四优先”政策:一是优先安排国家重点工程所需的施工力量;二是优先选调管理干
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骨干;三是大力组织地方建筑材料生产,优先保证重点工程需要;
四是商业、饮食服务业和文化、卫生等部门,按“送上门去”的原则优先服务。“一五”计
划期间,除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电力工业部等选调所属公司(工
程队)承担部属重点项目的建设外,省、市也积极组织队伍参与重点工程的配套建设。其中,
有9个省属工程施工单位,哈尔滨市先后组建了3个工程公司和一个设计院,并新建一处专业
生产门窗的加工厂。地方每年都向重点工程供应大量砖、瓦、砂、石和小五金等建筑材料。
地方加工的锯材每年都在30万立方米以上,大部分是为重点工程加工。1953年和1954年两年
新建砖厂两座,扩大红砖生产能力15亿块。各年生产的红砖有50%以上用于重点工程。国
营商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为重点工程加工所需物资,订货品种340个,供应各种钢材2.66万
吨,轴承18万套,生铁4000吨,电动机1292台,发电机47部,汽车430辆,总价值3亿多元。
劳动部门从1953年开始,为施工企业调配大量建筑工人。全市建筑业职工1954年后各年的平
均人数都在4万人以上,施工高峰时达到7万多人。土地规划部门保证建设用地,运输企业积
极拉运建筑材料,邮政、通信和供电、供水部门千方百计保证通讯线路畅通和水电供应。各
行各业都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三、主要建设成果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哈尔滨的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全市人民在过渡时期总
路线的指引下,认真贯彻“好、省、快、安全”的方针,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任务的胜利完
成。哈尔滨市经过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初步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
导,以机电工业为骨干的新的产业结构。全市五年新增固定资产总值11.04亿元,其中工业新
增固定资产总值7.8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市工业原有固定资产总值的2.14倍;相当于解放前
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总值的7倍。全市新建、扩建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共79个,其中新建23个,扩
建54个,恢复两个。到1957年末,全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259个,其中千人以上的企
业由解放初期的两个增加到43个。哈尔滨已由原来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
    由于经济恢复时期“南厂北迁”企业的投产和“一五”计划时期新建、扩建企业的建成,
哈尔滨市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82.4万千瓦,电动机30.7
万千瓦,电站锅炉120万千瓦,蒸汽锅炉4080蒸吨,直流发电机3万千瓦,水轮发电机23.6万
千瓦,铝加工2.6万吨,各类轴承443万套,量具刃具513.3万件,电表及精密仪器仪表81.7
万只,高精度复杂刀具129吨,水泥15万吨,红砖1.5亿块,机制糖4.1万吨,亚麻精纺1.4万
锭。在新增加的生产能力中,包括国内过去从未生产过的6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等一大批工
业化建设的重要设备,还试制成功30立方米燉小时制氧机、精密机床用轴承、1000千瓦同步
发电机、功率继电器、高速电刷、北京号900马力大型客轮等30种主要新产品。
  在重点进行工业化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建设一些非生产性项目。主要是新建、扩建了高
等学校6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普通中学15所,小学22所。新建各类房屋500.3万平方米,其
中厂房89.4万平方米,住宅217.1万平方米,校舍69万平方米。5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等于19
49年末以前哈尔滨市原有房屋建筑面积的80.8%。文化、卫生、体育和城市公用事业,也增
加了许多新设施。
页码: 244-246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44
 
[RECORD: 96/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六章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起步
节名: 第二节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正文: 
    一、发展工农业生产
    1953—1957年,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发
展迅速,195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4.7亿元(未辖县,1952年不变价,下同),列全国大城
市第七位,提前一年零一个月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指标,比1952年增长1.14倍,平均每年
增长16.43%。“一五”计划期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民所有制
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发展很快。1957年全民所有制工业比1952年增长2.09倍,平均每年增长25.28%;
公私合营工业比1952年增长9.3倍;集体所有制工业比1952年增长14.2倍;个体手工业则下降87.
2%,私营工业所剩无几,只相当于1952年的1.7%。中央直属工业发展最快,五年增长1.14倍,
在全部工业中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6%上升到1957年的57.8%。省属和市属工业也有较大发
展,分别增长54.9%和60.7%。地方工业虽然不如中央直属工业增长幅度大,但为国家重点建
设和为国家工业生产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工业结构发生
变化。重工业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2.31倍(高于全国平均增长2.2倍的速度),平均每年增
长2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41.8%上升到1957年的64.6%。轻工业虽有发
展,1957年比1952年增长30.1%,但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8.2%下降到1957年的35.4%。机械
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木材加工工业是“一五”计划期间发展较快的行业。
1957年与1952年相比,机械工业增长2.1倍,位次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比重由29.9%上升到
43.8%。电力工业增长1.5倍,建材工业增长1.3倍,木材加工工业增长1.4倍。过去曾是哈尔滨
工业骨干的食品行业增长幅度不大,五年只增长9.5%,比重由31.9%下降到16.3%,由第一位
下移到第二位。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等虽有发展,但低于平均增长速度。“一五”计划期间,
全市增加2358个新产品,许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电站锅炉从无到有,金属切削机床、
直流电机、精密轴承、民用船舶和亚麻布、机制糖、农用化肥成倍增长,红砖、水泥、锯材也
大幅度增产。有些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有些产品是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物资,如:5万
千瓦汽轮发电机组、7.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精密工具仪器、电刷、
汽车仪表、铝材、900马力内河客货轮等。由于广大工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大幅
度提高,原材料消耗降低,可比产品成本1957年比1952年降低31.8%。全市五年共为国家积累
资金(税金、利润、折旧)7.75亿元,占“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哈尔滨市全部基本建设投资
的61%。许多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有43种产品销往苏联、蒙古、朝鲜、越南、缅甸、印度、
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出口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
  农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
作社的决议》,郊区进一步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达到33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
2.9%,耕地面积占3.7%。1954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到266个,占总农户的15%。1955年
进一步发展到471个,入社户数占总农户的53%。1956年1月,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
习毛泽东主席关于农村工作十七条指示,检查了认识上理解不够和行动上踌躇不前的问题,进
一步提出实现全盘合作化,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要求。经过声势浩大的宣传,于1月17日
将全郊区471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62%。
“一五”计划期间,有3年遇到洪水灾害(1953年、1956年和1957年),使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
响,有些指标增长幅度小,甚至下降。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692万元,比1952年增长21.3%。
其中,种植业增长幅度小,五年只增长13.4%;副业和渔业增长幅度大,副业增长1.68倍,渔
业增长3.1倍。粮食播种面积,因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而减少,总产量完成3528万公斤,只完成年
计划的41.8%,比1952年减产52.1%,尤其是大豆下降幅度大,比1952年减产80.5%。蔬菜播
种面积1957年增加到271万亩,比1952年增加102倍,在遭受特大水灾的情况下,总产量达
到20132万公斤,比1952年增长76.3%。土豆总产量达到9371万公斤,超过计划8%,比1952年
增长2.2倍。牧业和渔业生产,由于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积极性,1957年生猪存栏达到
6.3万头,比1952年增长18.1%,奶牛5243头,比1952年增长99.3%,羊达到7311只,比1952年
增长38.8%,家禽57.5万只,比1952年增长11.8倍,水产品产量3250吨,比1952年增长1.1倍。
  农业生产在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作用的情况下,兴修小型水利,推广新式农,具提高了生产
力水平。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拖拉机站,拥有拖拉机12台和一些配套农机具,开始了农业机械
化示范。全市郊区共推广新式农具2456台,其中,播种机达到724台。兴修水利出现高潮,1957
年水田耕地面积达到6.46万亩,比1952年增加5.32倍。市郊菜田区出现了集体投资搞以水、肥
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1957年末,菜田区兴修小型水利工程41处,打皮钱井305眼,手
压井205眼,电井3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35万亩,为蔬菜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财政金融对经济建设的支持
    市财政体制随着哈尔滨城市建制的改变有两次大的变化。1953年8月行政建制改为直辖市时,
由中央财政管理;1954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后变
为省属市,改由黑龙江省财政管理,由省规定市财政的收支范围。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
计划,国家财政开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期间,市财政认真贯彻“开展增产节约运
动,大力组织收入,严格节约支出,筹集与积累资金”的方针,积极挖掘潜力,努力增加收入,
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的安排支出,保证了国家财政任务的完成,支持了地方经济
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五”计划期间,由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财政收支也大幅度增加。
1957年市财政预算内收入达到5867万元,比1952年增长1.07倍,平均每年增长15.6%,其中企业
收入达到4201万元,比1952年增长2.23倍,平均每年增长26.4%;各项税收达到1359万元,比19
52年增长1.22倍,平均每年增长17.3%。预算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也较大,1957年的财政支出
达到3323万元,比1952年增长93.9%,平均每年增长14.2%。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增加基本建设投
资,扩大了建筑材料的生产能力;在巩固、提高地方工业的同时,对郊区农牧场建设、市政公用
设施建设和科技文教卫生事业都增加了必要的经费,对其他经费按照厉行节约的精神,严格控制
了支出。
  金融业,在支持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积极发挥了银行筹集资金、发放贷款、扩大服务领域的作用,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
的发展。1954年后,银行各项存款逐年增加,1957年存款余额达到20267万元,比1953年增长79.
5%,其中,财政性存款增长1.48倍,企业存款增长16.8%,城镇储蓄存款增长3.76倍。为了保
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供应,根据“及时供应基本建设资金,监督资金合理使用”的方针,
按照国家计划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及时拨付了建设用款。1954年还拨付了下年度的材料设备储备
资金,保证了建设任务的完成。1953年基本建设拨款11610万元,其中:中央级9922万元;1954
年拨付30062万元,1956年拨付23726万元,1957年拨付22830万元。各项贷款逐年增加,1957年
达到40047万元,比1952年增长70.6%。其中工业贷款7837万元,增长2.03倍。对公私合营工业
和私营工业为国家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的企业,也积极安排了贷款。1957年商业贷款31664万元,
比1952年增长52.4%,除积极支持国营商业扩大购销所需资金外,重点保证了粮、棉实行计划收
购和计划供应所需的贷款,对粮食部门按照“哪用哪付,随用随付”的原则,及时供应了资金。
按国家规定,对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按实际需要充分供应了资金。1957年,农业贷款546万元,比
1952年增长4.3倍。重点支持了国营农牧场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合作化所需要的资金。
  三、发展交通、通信事业
    中长铁路全部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1953年1月将中长铁路管理局更名为哈尔滨铁路
管理局,原中长铁路二分局更名为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哈尔滨分局。管理5条干线和1个枢纽,线路
总长度996.37公里。“一五”计划期间,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批准,从1956
年开始对哈尔滨枢纽区工程进行改造。第一期11项工程总投资3003.46万元,到1957年末完成7项,
主要有:哈尔滨站南运转扩建工程.三棵树站为解决影响调车作业问题的技术改造工程和哈西专
用线等,缓解了哈尔滨铁路“卡脖子”问题,提高了运输能力。客货运量逐年增加,1957年哈尔
滨铁路货物发送量206万吨,比1952年增长98.1%;货物到达量875万吨,比1952年增长50.3%;
旅客发送量448万人次,比1952年增长1倍。铁路客货运输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发车次数
和提高机车牵引能力实现的。机车牵引能力由解放初期的1000多吨提高到3000多吨。同时,加快
了列车运行速度。货物装卸仍靠人力,经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发挥了装卸工人的生产积极
性,装卸效率大大提高。
  公路运输发展较快,港口、民用航空的运输也有发展。公路货运量1957年达到10364万吨,比
1952年增长1.09倍,货物周转量47656万吨公里,比1952年增长1.02倍。全市载货汽车1957年达
到1363辆,比1952年增长78.4%,其中,专业运输部门载货汽车拥有量也有很大发展。港口吞吐
量1957年达到50.7万吨,比1952年增长48.2%,其中,出口9.8万吨,比1952年增长46.3%,进
口40.9万吨,比1952年增长48.7%。民航货运量1957年达到453吨,比1952年增长55倍;客运量
313人次,比1952年增长2.16倍。
  邮政事业进入了有计划发展时期。铁道邮路、汽车邮路、航空邮路.水上邮路全面开通。到
1957年铁道邮路增加到11条,单向里程3270公里;汽车邮路开通4条,单向里程467公里。根据19
5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两国政府的协定,继续开通由北京经沈阳、
哈尔滨、齐齐哈尔到赤塔的国际航空邮路,每周往返一次。基本恢复哈尔滨至富锦、哈尔滨至黑
河及联络各地的水道邮路。市邮政局下属的邮政局所,到1957年末发展到61处,比1949年增加1
倍。市区邮路增加到10689公里,比1952年增长77.1%,其中郊区农村达到1400公里,增长3.67
倍。根据全国省、市邮政局长会议提出:“为不断增长的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和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需要服务,为国防服务”的基本任务,贯彻“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方针,不断改善
邮政服务工作,提高业务质量,逐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从1954年起,市邮政局对私营代
办所和私人报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代办所大都收归国家邮政所,私人报贩和摊床被取缔。
邮政业务发展很快。1957年邮政函件发送量达到1938万件,比1952年增长1.43倍;包裹26.8万件,
比1952年增长1.27倍。1957年业务总收入达到162.5万元,比1949年增长3.7倍。
  从1956年开始,市内电话由单局制交换改为多局制交换。1月开通市话3分局,7月开通市话
5分局,12月开通市话39分局,并将道里区尚志大街局舍改为4分局。交换机容量达到11160门,比
1952年增长31.6%,电话机增加到14652部,比1952年增长1.05倍。电话号由4位升到5位,特种
业务台共设置障碍台、长途台、查号台、服务台、长途查询台、报时台、服务处等7个台。1955
年又将障碍台增加到4个。各分局的自动交换设备仍采用步进制,但更换了部分国外先进设备。
长途电话的发展,主要是采取加挂线条和应用载波机的办法增加话路。同时也采用微波电缆等多
种手段拓宽长途电话通道。1954年黑龙江省省会迁至哈尔滨,增开哈尔滨至北京长途话路4条。
到1956年先后开通了上海、天津及省内部分市县长途电话电路175条。哈尔滨可与34个城市直接
通话,与省内83个市县有直达电路。长途电话的营业网点,1956年达到20处,为了方便用户,还
在一些旅馆.海关俱乐部等单位设立了30个业务代办点。1957年国内长途电话去话业务量达到20
万件。国际业务除继续开办哈尔滨至海参崴的业务外,1953年11月又开办了哈尔滨——平壤的政
务电话。1955年9月开通了哈尔滨至海伦、拜泉、明水、北安、克东、德都、孙吴、黑河、呼玛、
鸡西、密山、虎林等地的电报电路.同年又开通了哈尔滨——北京双工电传电路。随后又开通了
哈尔滨——肇东、哈尔滨——安达的电报电路。1956年设长途电报电话局,对通往省内各市县之
间的电路网进行了调整.增设和改造。将原有单回路电路改为双回路电路。电报电路由1949年的
23条增加到1956年的37条。电报营业网点20处,比上年增加10处。1957年完成电报业务量24万份,
比1952年增加60%,电报业务收入81.2万元,比1952年增长61%。
  四、繁荣市场稳定物价
   “一五”计划期间,由于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
居民购买力大幅度提高。商业部门按照为基本建设、为工农业生产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积
极扩大城乡间与地区间的物资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商品货源,商品供应比较充足,物价稳定。
1953年,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货源,商品供应的比重占70%以上。
为了调动私营商业的积极性,市政府调整了公私商业的经营范围,国营商业让出部分经营阵地给
私营商业,允许行商贩运,还对私营商业适当放宽税收政策。当年商品供应比较充足,物价稳定,
市场繁荣。1953年商品购进总额比1952年增长30.1%;商品销售总额比1952年增长46.6%.生铁、
钢材、水泥、木材、煤炭、橡胶等生产资料和肉、蛋、鱼、菜、食糖、棉布、呢绒、手表、自行
车、机制纸等消费品,都比1952年有大幅度增长。1954年商品供应平稳,国营商业机构进一步扩
大,将市工业器材公司分成工业器材、五金、交电三个专业公司,同时新增市百货批发公司、市
文化用品公司,由市商业局接收了苏联政府移交的秋林公司。缩小了私营商业的批发业务,除零
星的小批发商允许继续经营外,其余都转向为国营代购代销。主要商品在国营批发部门控制下,
基本满足了市场需要。商品零售总额完成3.5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市内工业品收购完成6843
万元,比上年增长27%。1955年商品购进总额比1953年增长19.4%,商品销售总额比1953年略有
下降,但比1952年仍增长40.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基本保持1953年水平,但公私之间发生变化。
主要是:私营商业在公私合营高潮到来前,许多业主对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不托底,消极观望,影
响了经营。1955年私营商业销售额比1954年下降40.3%,比1953年下降68.7%。1956年由于下半
年工资改革,职工补发工资,购买力增大,集中投向日用工业品市场。为适应当时出现的新形势,
商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出现了购销两旺的新景象。商品购进除因农业受灾,农副产品收购减少
外,收购地方工业品比1955年增长23.6%,市外调入比1955年增长24.8%。当年穿着商品销售额
比1955年增长57.8%,日用品比1955年增长65.3%,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4.19亿元,比1952
年增长58.3%,比1955年增长25.5%。1957年是“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些基本建设工程进
入竣工投产,全民与集体所有制工业大幅度增产,对商业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做好市场供
应,商业部门进一步扩大地方工业品的收购,积极组织外地货源,继续保持购销两旺的形势。19
57年,全市商品购进总额达到9.63亿元,比1956年增长32.4%,比1952年增长1.2倍;地方工业品
的收购比1956年增长76.5%,比1952年增长1.1倍;市外商品调入6.35亿元,比1956年增长42.2%,
比1952年增长1.4倍。销售总额达到6.7亿元,比1956年增长4.3%,比1952年增长1.1倍。社会商
品零售总额实现4.8亿元,比1956年增长15.5%。比1952年增长82.8%。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主要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的供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1957年同1952年
相比,生产资料中的钢材增长1.04倍,生铁增长1.4倍,木材增长2.2倍,煤炭增长78.8%,水泥
增长61.6%。34种主要日用消费品只有棉布和钢笔两种供应减少,粮食、棉布从1954年开始实行
计划供应,棉布销量减少21.9%,粮食因城市人口增加,销量增长35.7%。其他消费品,猪肉增
长75%,水产品增长48.7%,蔬菜增长47.1%,食糖增长98.4%,呢绒增长80.7%,手表增长8.2
倍,自行车增长69.3%。1957年同1952年相比,全市人均食品年销售量,大米由31.75公斤增加到
60公斤;食糖由3.2公斤增加到3.9公斤;猪肉由5.75公斤增加到5.95公斤;鸡蛋由21个增加到31
个;蔬菜由77.5公斤增加到108.4公斤;各种酒由3.65公斤增加到5.85公斤。
    “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加强了物价管理,根据国家的要求开始实行计划价格,统一控制价
格的商品增多。从1953年起,由国家统一制定煤炭、钢铁、水泥、木材、机床、汽车等工业产品
的价格。粮食、油料、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后,价格由国家统一管理,1956年市政府规定了
秋菜主要品种价格,还对卷烟、糖、酒、纱布、自来水、房租、供电、公共交通、理发、洗澡等
价格和收费实行定价;对皮鞋、肥皂、毛巾等轻工产品和水产品、饮食业实行统一定价。全市社
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5年累计只上涨11.9%,其中,1953年和1956年还略有下降。有些服务项
目的收费稳中有降,房租、水电的收费从1955年起连续3年下降。由于物价趋于稳定,旧社会遗留
下来的通货膨胀局面基本解决。商品比价中工农之间的“剪刀差”明显缩小,1955年同1950年相
比农产品价格上升65.32%,而工业品价格仅上升23.82%。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供应农
村的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调,民心稳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威望提高。
页码: 246-253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46
 
[RECORD: 97/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六章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起步
节名: 第三节 扩大与完善各项社会事业
正文: 
    一、市政公用事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好转,增加了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方面的投资,有计划、
有重点的改善了一些设施落后的状况。“一五”计划期间,哈尔滨用于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
方面的资金达到5490万元。
    5年新建铺装道路76条,其中,铺装水泥、方石、柏油路面31条、38万平方米;改建、维
修道路56条、175.7万平方米。对和兴路、清滨路、西大直街、建国街等进行了改建。新建、
改建桥梁19座,其中重建了康庄与和兴两座大型桥梁。
    1956年4月,国家批准新建朱顺屯水源,扩建沙曼屯净水厂和铺设输水干线6339米,1957
年竣工,开始增加部分供水能力。5年全市新增日供水能力1万吨,新铺自来水管线43.55公里,
管线总长度由1952年的175公里增加到217公里。全市年售水量由1952年的435万吨,增加到19
57年的1700万吨。居民吃自来水的普及率由1952年的30%,提高到1957年的64%。
    有重点地对街路排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建设。改造回填了地文街的明渠,铺设管线和方
渠881.9米。新建中山路排水干线,铺设管线4816米;新建油坊街排水工程,铺设方渠4198米。
到1957年全市排水管线总长度达到232 公里,比1952年增加25公里。
    为增加煤气生产能力,解决储气问题和扩大用户,1957年新建2.5米孔甑式水平炉两座,
新建容量4250立方米的储气罐1座。1957年日产煤气能力由8850立方米增加到12390立方米。
5年新增煤气管线6公里,总长度达到29公里。煤气年销量312万立方米,比1952年增加1.8倍。
煤气用户普及率由1952年的0.6%增加到0.8%。
  “一五”计划期间,开始有计划地对松花江堤防进行维护和建设。1953年、1956年和19
57年3个年度遭受洪水灾害,堤防的险情多、危害大,市政府一面动员全市人民参加防汛,加
固堤防,一面安排资金进行维护和建设,1953年修筑堤防60多公里;1954年砌石护岸2500平
方米;1956年松花江南岸40多公里江堤平均加高50—100厘米,加厚2—4米。1957年经国务院
批准,投资3000万元全面修筑哈尔滨城区永久性江堤,1958年完成。
  为逐步改善城市环境,一面依靠群众植树造林,增加绿地,一面有重点的改造一些供市
民游览和休息的公园。1953年,市政府接管铁路公园,改称南岗公园。1954年1月,市政府决
定将东北林业学院实验林场的标本园改建成动物园。1956年5月,改南岗公园为儿童公园,在
园内新建儿童铁路2.7公里,设北京和莫斯科两个站,6月1日国际儿童节正式通车。到1957年
全市公园由1952年的两处增加到8处。绿化面积增多,建成市属第一、第二、第三苗圃和道里、
道外、太平3个区属苗圃。1957年全市有树木30万株,花卉品种430种,全市公共绿地面积达
到163万平方米,比1952年增加3倍。
  “一五”计划期间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较快。1956年成立小汽车合作社,一百多台私人小
汽车入社,车主成为社员。5年增加公共电汽车114台,1957年公共电汽车发展到230台,比1
952年增加1倍,电汽车年客运量达到15700万人次,比1952年增加1.68倍。此时公共汽车已完
全甩掉以烧木为燃料的炉子,恢复以汽油为燃料。
  二、文教卫生体育事业
    教育事业,根据“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有了新发展。扩大和完善
了已有7所大学的教学设施。虽然没有增加新的高等学校,但扩大了教学面积,增加了教学设
备与设施,在校生年年增加,1957年达到18258人,比1952年增加7943人。中等专业学校新增
6所,在校生1957年比1952年增加1.62倍。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普通中学和小学增加较多。
其中,普通中学由1952年的14所增加到34所,在校生达到44446人,比1952年增加1.55倍。小
学由1952年的127所增加到153所,在校生达到179050人,比1952年增加63%,学龄儿童入学
率由1951年的65%上升到1957年的77.8%。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新发展。
  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活跃。1957年全市文化馆(站)发展到11个,业余剧团和工厂、企业、
农村街道办的俱乐部发展到294个,比1952年增加1.8倍。电影放映单位发展到93个,比1952
年增加两倍,观众人数达到1771万人次,比1952年增加2.6倍,艺术表演团体1957年达到11个,
比1952年增加3个,观众人数达到476万人次,比1952年增加67%。市图书馆1处,藏书49.6
万册,比1952年增加91%。
  “一五”计划期间,扩建了人民体育场(原八区体育场),新建了射击场、摩托车赛车
场、冰球场、跳伞塔,改建了游泳馆等大型体育设施。到1957年全市有各类体育场(馆)25
所,比1952年增加22所。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机关、企业、学校积极组织各类体育
竞赛,普遍开展了广播体操活动。1957年参加劳卫制的人数达到22.3万人。
  积极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
方针,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1957年,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77个,比1952年增加1
.77倍,病床7729张,比1952年增加1.73倍。每千人占有床位数由1952年的2.2张,增加到3.6
张。“一五”计划期间,新建了市精神病院、市结核病防治院,组建了红十字儿童医院。卫
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发展到33所,比1952年增加2倍。医疗保健站(包括企业保健所)发展
到243所,比1952年增加1.9倍。1957年全市新法接生率达到97.9%,孕、产妇死亡率由1949
年的14‰降到1955年的5.8‰;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198‰降到1955年的50.1‰。除“四害”
讲卫生的群众运动成绩很大。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群众,采取“突击和经常相结合”,
“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块块与条条相结合”的措施,经过
不懈努力,环境卫生成效显著,“四害”大减,传染病得到控制,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
新变化。
  “一五”计划期间,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发展。但是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
市人口增加过多的情况下,也反映出一些同生产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住房短缺,人均居住
面积由1949年的3.62平方米下降到1957年的2.71平方米。中小学校舍不适应人口增加需要,
从1953年开始出现二部制授课,1957年二部制授课率小学达到91.7%,中学达到54.5%。居
民吃水紧张,人均(日)用水量由1952年的74.5公斤下降到51.6公斤。
页码: 253-255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53
 
[RECORD: 98/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节名:                     第七章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54
 
[RECORD: 99/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七章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
节名: 第一节 “大跃进” 
正文: 
  一、“二五”规划的制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哈尔滨市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从1958年开始,持续了三年“大跃进”。1958年1月19日,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南宁工作
会议精神,在《195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争取工农业生产实现一个新跃进”的要求。20日,
省、市工会联合会与广播电台联合召开掀起生产建设“大跃进”广播大会。6月,市委根据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的总路线精神,召开全市5万人参加的“大跃进”誓师大会,从此“大跃进”运动在全
市展开。7月,中共哈尔滨市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
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和《关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1958-1967年
农业发展规划(修订草案)》,都是高速度、全面“大跃进”的规划。要求大力进行以工农
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尽快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力十分强大、科学
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城市,进一步支援全省、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业要求全
面大发展,大提高,全力为国家工业、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以钢铁和电力为
基础的以机械制造、动力设备、精密工具仪器、化工产品.建筑材料和高级轻工产品为重点
的工业,工业总产值规划5年增长10倍。郊区要求实现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从根本上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苦战3年实现“十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卫生化、
知识化、绿化、农村工业化、交通运输现代化、房屋砖瓦化),农业总产值规划5年增长97
倍。郊区菜田要求全部实现水利浇灌,到1962年每公顷蔬菜产量达到65—75万公斤,比1957
年增长57倍到66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到1962年每公顷达到3万公斤,比1957年增长21.6
倍。生猪到1962年达到60—70万头,鸡鸭到1962年达到600—700万只,养渔达到5000万尾,
均比1957年增长10倍以上。要求依靠群众办商业,千方百计支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尽
量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销售总额规划1962年比1957年增长1.4倍。城市建设,要
求改造市区道路,实现全面铺装,修建6座永久性立体交叉桥,组成近代化的城市交通网络;
绿化全市,根治马家沟河,消灭臭水泡子;改善居住条件,人均居住面积1962年恢复到3平
方米;扩建四方台和朱顺屯水源,市区普及上下水。全党全民办科技文教事业,建立工业、
农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所10个;新增高等院校20所,中等专业学校15所,普及小学和初中
教育,扫除文盲;发展文化艺术,实现全民文化大普及。
  这个规划纲要(草案)是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制定的,执行中虽然广大干部和群
众为改变经济与社会落后面貌发挥了极大的热情,但是由于严重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
没能达到规划所提出的速度和目标。农业生产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1962年同1957年相
比,全市(未辖县,下同)农业总产值下降10.7%,蔬菜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下降
22.2%和41.1%,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下降19%和18.7%。农村的“十化”,一
化未成。工业生产经历了前三年的大起和后两年大落,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960年的44.9亿元
下降到1962年的13.49亿元,仅比1957年增长1.9%。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到1962年仅完成
规划的67%,商品供不应求,非农业人口的口粮人均供应量1962年比1957年减少15%,1962
年市场供应的猪肉只相当于1957年的18%,鲜蛋只相当于1957年的8%。城市住宅建设,煤
气、自来水普及率,城市绿化覆盖率等远没有达到规划目标。全民所有制单位住宅竣工面积
“二五”计划期间比“一五”计划期间减少57.6%,市区人均居住面积由1957年的2.71平
方米下降到1962年的2.62平方米。煤气普及率1962年为0.8%,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自
来水普及率由1957年的64%提高到1962年的71%,1962年城市绿地面积499万平方米,市区
绿化覆盖率仅有4%左右。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规划建设的项目,因财力限制多数
落空。
  二、“以钢为纲”大炼钢铁
   “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冶炼工业的要求,规划在五年内建设一座年产100万吨
铁、50万吨钢的钢铁冶炼和加工的联合企业。8月末,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北戴河政治局扩大
会议提出的“以钢为纲”发展工业生产的方针和省委召开的炼铁现场会议精神,在全市城乡
组织开展了大炼钢铁群众运动。从工厂、商店、学校、机关、部队、街道到农村,处处都有
炼铁现场。10月份,全市参加大炼钢铁的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人等达到30万人。到
年末,全市突击建起8立方米以上高炉28座,3立方米以上高炉173座,小土炉2343座;新开
矿山4处(阿城小岭铁矿、苏家铁矿、五道岭铁矿、平山铁矿)。全年生产生铁23910吨,钢
23286吨。机械工业还为国内的冶金企业制造了年产44万吨钢的转炉43座和电炉9座。
  1958年采取群众运动和土法上马生产出的钢铁,成本高,浪费大。1959年国家和省调整
了钢铁生产指标,钢的生产指标由原计划6万吨减少到5100吨;钢材由原计划7.6万吨减少到
1万吨;生铁由原计划7万吨减少到2.8万吨。实际完成钢4.5万吨、钢材1.95万吨、生铁3.4
万吨。指标的调整,在局部上对纠正大办钢铁的失误,起了一定作用。1959年8月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之后,在反右倾的影响下,又重复出现高指标。1960年计
划安排的钢铁产量指标再次成倍增长,同1959年实际产量相比,要求钢达到8.95万吨,增长
1倍,钢材达到6.3万吨,增长2.2倍,生铁达到7.5万吨,增长1.1倍。实际执行结果,钢完
成5.46万吨,钢材完成5.67万吨,生铁完成3.5万吨,没有实现规划提出的高指标,但这个
产量也是跃进的结果,好钢好铁不多,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
  1958年兴起的大炼钢铁运动不成功,产品质量差,成本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炼铁亏
损1640万元,炼焦亏损146.5万元,不仅小土炉没有生命力,已建起来的小高炉也陆续被淘
汰。
  三、“以粮为纲”发展农业粮食、蔬菜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计划多次修改,一再调
高。大力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过分强调主观能动作用。1958年7月市委在农
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1962年粮食每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11月,市委提出动员共青团员和广
大青年搞10万亩万斤卫星田,要求放出特大卫星500亩。特大卫星作物的产量指标:水稻每
亩插秧50万埯,亩产2.5—3万公斤;玉米每亩植8500株,亩产0.5—1万公斤。其他粮食作物
如高梁、大豆、小麦等也都要求密植和高产。蔬菜生产要求土豆亩产5万公斤,白菜亩产12.
5—15万公斤。同时要求深翻耕地、加大施肥量、全部实现水浇地等。
  粮食生产的高指标没有实现。一是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没达到规划要求.1960年比1957
年减少250万亩;二是粮食产量下降.单位面积产量由1957年的每亩76公斤下降到1960年的6
8.5公斤(郊区由89公斤降到75公斤),总产量由1957年的11.6亿公斤下降到1960年的8.7亿
公斤(郊区由1550万公斤降到1382万公斤)。
  四、各行各业全面大办
    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片面追求大指标、高速度的影响下,各行各业也出现了全面
大办的趋势。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提出5年普及上下水,煤气普及率达到50%以上,建成现
代道路网,形成现代交通运输网,一年绿化市区,两年绿化松花江两岸等不切实际的规划。
基本建设规划5年新建扩建大小工厂1000多个,学校200多所,房屋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科
技文教卫生事业,规划新增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35所,普及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全部
入学;普及城市医疗服务网,两三年内消灭白喉和波状热;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实现全民文
化大普及;发展研究机构,新增10个研究所。商业要求千方百计支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
扩大购销,就地进货比重增加9倍,粮食、棉布、纸张、食糖和肉蛋菜等副食品供应成倍增
长。财政金融也提出依靠全党全民办财政的要求,地方财政收入要比“一五”计划时期增长
4倍。
  各行各业规划的跃进目标十分宏伟,但是严重脱离实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不仅没有达到主观臆想的目标,而且造成很大浪费。1960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只比1957年增
加3万吨,下水管道长度只比1957年增加7公里,在哈西工业区新建的煤气炉只打个基础,19
60年人均居住面积反而由1957年的2.71平方米下降到2.29平方米,规划新增的市属5所高等
学校因缺资金工程没有动工,借用校舍办学不稳定,经济调整时全部撤销。文化事业规划新
建的大马戏院和美术馆全部落空。基本建设由于规模过大,投资效益下降,固定资产交付使
用率下降,市属项目的半截工程达414项。
页码: 256-259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56
 
[RECORD: 100/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七章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
节名: 第二节 人民公社
正文: 
  一、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关于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
社适当地并为大社的意见》,全国各地陆续试办了一些一千户乃至几千户的大社。8月,哈
尔滨市在呼兰县康金井乡进行试点,将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人民公社,取消乡村建
置,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月5日市委根据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的决议》精神,下发了《关于市郊区建立人民公社规划》,9月6日市委又批转了市委农村工
作部《关于呼兰县康金井乡试办人民公社经验总结报告》,从此大办人民公社的运动一哄而
起,形成高潮。9月10日,将全市(包括所辖肇东、呼兰、阿城、宾县4个县)1027个高级农
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70个人民公社(1958年末调整为77个),其中郊区8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合并成13个人民公社。全市平均每社3652户,最大的7122户,最小的1001户。
  二、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的高潮
  人民公社化后,土地连成片,各区县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大办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推进农
村实现“十化”的重点,兴起了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的高潮。到1960年全市(此时辖呼
兰、阿城、宾县、双城、五常、巴彦、木兰、通河8个县)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大型农业机具增加,机耕面积达到5万公顷,比1957年增加1.05倍,占可机耕地的比重达到
5.5%,其中郊区机耕地面积1.97万公顷,比1957年增加63.8%,占可机耕地的比重上升
到22%。全市拥有拖拉机达到749.6标准台,比1957年增加535.8标准台,其中郊区达到29
5标准台,比1957年增加266.3标准台。机引农具达到880台,其中郊区达到168台。
  人民公社化后,出现了大办水利的高潮,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在“男女老少齐动
员”和“千军万马齐上阵”的口号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1958年全市(含4个县
)完成土石方6529.6万立方米,其中郊区完成35.37万立方米。全市大小水库达到1126座,
其中郊区从无到有,当年新增29座。还兴修大量的塘坝和灌溉渠,灌溉面积增加,近郊区的
新春、跃进两个公社基本实现了水利化。1959—1960年,除郊区新建的万家电力提水灌区第
一期工程开工外,其余主要是对未完工程进行收尾续建,到1960年全市(包括8个县)水利
灌溉面积达到6.27万公顷,比1957年增加1.18万公顷,其中郊区3386公顶,比1957年增加
520公顷。
  一哄而起的机械化和水利化不稳固,虽然增加不少大型农业机械,但维修保养和零配件
的供应没有相应跟上,农机具不能按时进行大、中、小修,损坏的零部件不能及时更换,许
多机具经常“趴窝”,利用率不高。大办搞起的水利设施,许多工程因不配套而效益低下。
1960年全市灌溉能力比1958年提高19.5%,而实际灌溉面积却下降13.7%,其中郊区更为
明显,灌溉能力提高1.67倍,实际灌溉面积仅提高1.4%。
  三、农村的“一平二调”
  “一大二公”是人民公社的特点。规模大,基本上一乡一社,实行政社合一,既管理生
产、生活,又行使政权职能。所谓“公”,就是不论原合作社的经济条件和贫富水平,合并
后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并集中部分属于社员个人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出现了“一平二
调”。人民公社成立后,多次发生无偿调用人、财、物的“共产风”。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时,将原合作社的生产资料、公共财产和公共积累无偿的转归公社所有,在大搞水利和大炼
钢铁运动中,区、县调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呼兰县从各公社抽调2—3万人出工大搞水利工
程,11月经市委决定从呼兰县抽调1000名民兵到双鸭山市炼焦炭。1959年秋冬在大搞畜牧业
和副食品基地建设中无偿调用一部分猪、鸡和生产资料。1959年大办县、社工业和1960年大
办福利事业时都侵犯了社员个人的利益。由于无偿平调,造成人心慌慌,严重挫伤了社员的
积极性。仅7个县(没包括双城县)和5个郊区公社1959年冬到1960年2月即从管理区上调劳
动力6078人,马1500匹,牛525头,驴4头,猪5493头,羊668只,家禽3590只,密蜂322箱,土
地6285亩,胶轮大车194台,铁轮车168台,各种机器67台,粮食2190吨,柴草194万捆,木材
2140立方米,渔具90趟,缝纫机47台,还有现金100多万元。
  人民公社成立后,出现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生活资料与
基本生活费用包下来的方法。新发公社实行的工资、工分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形式,供给
部分和其他集体福利部分占社员分配总额的30—35%。据统计,1958年末全市(包括肇东、
呼县、阿城、宾县)农村公社成立5940处公共食堂,开办幼儿园、托儿所5726所。公社把兴
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和一些均等的集体福利,称之为共产主义因素。1959年7
月新发人民公社向全民所有制的农场过渡,“一平二调”更为明显,4个大型畜牧场和许多
生产资料划归农场所有,分配搞拉平补齐,因严重挫伤社员积极性,经营管理不善,猪、鸡
大量死亡,损失很大。
  人民公社成立后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将劳动力按军队编制
成班、排、连、营,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动辄夜以继日,连续作战。1958
年11月阿城县的社员大搬家,损失严重,据事后不完全统计,因大搬家而糟塌的粮食101万公
斤,冻坏鲜菜226.5万公斤,杀掉未成猪2000多头,鸡7万多只,烧掉柴草110万捆,损坏各
种农具2.7万多件。
  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成功,加上“大跃进”中出现“左”的错误和1960年的自然灾害,对
农业生产影响很大。1960年全市(包括8个县)农业生产总值比1957年下降8.6%(郊区上升
29.5%),粮豆总产量比1957年下降24.6%(郊区下降2.73%),其中粮食下降27.14%(郊
区下降7.78%)。大牲畜和猪禽也比1959年减少。农村留粮水平下降,由1959年的人均226
公斤下降到150公斤,大牲畜留用饲料普遍达不到标准,由1959年376公斤下降到200公斤。农
民体质下降,患浮肿病和肝炎的人数增加,大牲畜死亡头数比1959年增加1倍。
页码: 259-262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59
 
[RECORD: 101/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七章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
节名: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
正文: 
  一、“二五”计划后两年的调整
  三年“大跃进”,广大干部和群众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表现了极大热情,经过努力虽然
没有达到“二五”规划要求的目标,但发展速度不低。1960年同1957年相比,全市(不包括
县)工业总产值增长2.4倍,农业总产值增长29.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53.1%,基
本建设3年投资比“一五”计划时期的5年多3.1倍,各项社会事业也有新的发展。但是出现
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追求高速度,层层压指标,出现了浮夸风;突出重工业挤了轻
工业和农业;农村出现以“共产风”为重点的“五风”,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全面大办,基
本建设战线过长,效益差,半截工程多;城市人口和职工增加过多,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
带来许多新的矛盾。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的方针。哈尔滨市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从1961年开始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对工业
的调整,1961年10月市委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讨论工业领导
小组提出的《调整地方工业的初步方案》,确定对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工业等12个行
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工作要求按照“农、轻、重”和“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的方针以及“一市场、二生活、三建设”的原则,分期分批采取关、停、并、转、减、
维、增、分的方法进行。对生产能力多余或重复,没有原材料,质量低、成本高,经济技术
不过关的企业予以停产或关闭;对原材料不足,产品相同或工艺相近,设备能力互有长短的
企业予以合并;产品没定型、原料无固定来源,设备又能生产其它产品的企业予以转产;产
品社会需要,原材料不能全部解决的应当减产;经过努力原材料能够逐步解决的可以维持生
产;产品社会需要,原材料能全部解决,经济技术又都已过关的,应千方百计增加生产;产
品社会需要,种类多,设备工艺复杂,厂区分散,不便管理的可以分厂经营。会议还确定,
调整中必须以支援农业、补偿日用品生产的短腿和有利于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为目的,从有
利于生产出发调整管理体制。根据以上原则和调整规划,逐步开展了对工业企业的调整。
  1961年根据中共中央下发《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各主管局和各县组织所
属国营企业逐步实行5定(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
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改善了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1962年
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调整要伤筋动骨的要求,5月市委对工业调整作了进一步部
署,加快了工业调整进度,到7月末全市(包括8个县)共关、停927个企业,合并92个企业,
改变了19个企业的生产任务,缩小了405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到11月,全市(包括8个县)工
业和手工业共关闭、停产、合并1184个企业,占1960年企业总数的53.3%。1962年重工业
完成的产值比重下降,土法炼铁全部停产,小立窑水泥厂只保留3个,压缩了变压器、金属
切削机床、冶金设备等机械工业产品的产量,增加了维修配件的生产。支援农业的产品、轻
工产品和小商品有较大幅度增产,铁锅、菜刀、布鞋等30多种产品基本满足了市场供应。
  对农业的调整,从1960年12月起,全市深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
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
《六十条》)等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调整了社队规模和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平
均户数由56.5户减少为44.4户,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纠正
一平二调处理退赔问题的规定(草案)》,进行了退赔工作,对全市总平调的1.27亿元,
到1961年11月退赔5600万元。落实了自留地,恢复了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生产。贯彻按劳分
配原则,取消了供给制,停办了公共食堂。建立生产责任制,实行了粮食定购包干,兑现了
卖猪留肉等政策。由于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全市(包括8个县)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1962年比1960年增加20.8
万人;大牲畜头数比1961年略有回升;粮豆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1962年比1960年分别增长
15.9%和10.2%。
  在调整中压缩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从1961年起按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要求,对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进行压缩,停建了一批
建设项目,调整投资结构,搞好收尾利用和下马工程的维护。1961年市区完成的基本建设投
资总额比1960年减少80%,1962年继续压缩投资规模,完成的投资总额仅为1960年12.8%。
这两年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生产急需的收尾项目,并对半截工程进行了维护,新
建工程主要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因收尾投产见效的工程多,交付使用的固定
资产比当年投资多,交付使用率达到121.9%,其中工业部门由1960年的58.6%上升到74.
1%。1961—1962年,两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增加年产烧碱2000吨、胶鞋434万双、火柴
5万箱、日用陶瓷200万件、塑料鞋底25万双等生产能力,万家灌区形成灌溉能力2.2万亩,
新建大学和中小学校舍8万多平方米,增加学生座席23950个,新建居民住宅4.65万平方米。
停建的半截工程,经省计委批准分5批进行维护,基本做到把停建工程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
度。
  经过调整,加强了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工业增加了农用柴油机、播种机和非田间作
业机械的产量,提高了配套农机具、非田间作业农机具和排灌机械的生产能力,改进了小农
具的生产与供应,1962年支援农业的主要产品增加到46种。对农业的投资和贷款显著增加。
1961—1962年市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的资金共1546万元,比1958—1959年增加2.5倍,除用于
购买拖拉机、机引农具等外,还有用于贫困社队的无偿补助878.7万元。农业贷款1961年发
放966.5万元,1962年发放2001万元,为76%的生产队解决了生产急需资金,为6.6万户社
员解决了购买口粮所需的资金。为减轻贫农、下中农社员的债务负担,1961年7月市人民银
行还决定对无力偿还的贫农合作基金贷款181万元给予了免收。商业调整了农产品的收购政
策,改进了统购、派购、换购办法,购进农副产品的数量有所回升。在培育玉米等高产品种
和选育与改良白菜、黄瓜、茄子等蔬菜品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香坊实验农场与东
北农学院合作研制成乳牛饲养、挤奶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9倍。
  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减职工工作若干问题通知》和《关于进一步精减
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下达给哈尔滨市(包括8个县)1961—1962年两年减少城镇
人口46万人的任务。按照省委的指示,市委制定了《关于压缩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的方案》
,确定了压缩城镇人口的重点和有关政策,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经过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两年共减少城镇人口49.2万人,其中市区减少3
5.6万人,超额完成了任务。精减职工的工作与压缩城镇人口同时进行。根据中共黑龙江省
委下达精减职工25万人(包括中央、省在哈单位和8个县)的任务,按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指
示精神及有关政策,从上到下层层抓落实,逐级做思想工作,超额完成了省委下达的任务。
到1962年末全市精减职工31.2万人(净减少人数),其中市区精减25.1万人。精减职工,
减少城镇人口,使商品粮供应和工资支出减少,1961—1962年减少商品粮的供应83695吨和工
资基金的支出1.39亿元。
  对各项社会事业也进行了调整。为了纠正科研机构盲目追求“大而全”,科学研究盲目
追求“高精尖”的倾向,调整了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使科技事业有了一个新发展。
新建了甜菜糖业、塑料、二轻、石油化工、作物育种、农机修理、建筑工程、工艺美术、船
舶动力、经济作物、森林保护、地方病等13个独立的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所,并建立电子、电
机工程、金属、交通、中医、生理6个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为减少科研工作者的社会活动时
间,市人委发出《关于在科学研究机构中必须保持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业务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教育部“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的要求。从1961年起,对全
市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进行了调整,撤销了一些条件差的学校。到
1962年全市(包括8个县,下同)高等学校由1960年的29所减少到20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由1960年47所减少到26所,师范学校由1960年的21所减少到10所。1962年,经过整顿撤销了
市区办学条件差、质量不高、有名无实的技工学校,由1961年的62所减少到21所。中小学教
育继续加强,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市区公办中学1962年同1960年相比,学校增加14所,在校
学生增加1.18万人,二部制授课率上升8点8个百分点;小学学校数减少23所,在校学生减
少1.45万人,二部制授课率下降13点4个百分点。市区高小毕业生升学率由1960年的68.4
%上升到1962年的86.7%。卫生事业在调整中得到了充实和提高。1962年为解决患病儿童
住院难的问题,由市安排计划建设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病房4000平方米,增加病床200张,到
年末全市医疗床位比1960年增长8%,其中市区增长9.6%;卫生技术人员1962年比1960年
略有减少,但西医师和西医士人数1962年比1960年增加18.9%。
  二、1963—1965年的继续调整
  经过两年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农业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工业还没有完全转移到
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人民生活方面的困难还没有较大的改善。1963年9月5日中共中央
工作会议决定继续调整国民经济,把1963—1965年作为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过渡阶段。
对此,中共中央要求执行四项方针,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
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按照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
业,兼顾国防,突破尖端的次序安排经济计划的方针;继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1963年10月中共哈尔滨市三届九次全会要求全市各部门制定好规划,用3年时间调整好
国民经济,为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准备好条件。
  对工业的调整,要求继续向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转移,为农业机械化服务,为轻工业生
产服务,增加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实施中,把拖拉机修配、拖拉机配件、农
机具配套、非田间作业农机具、排灌机械的生产落实到厂家,扩大了生产能力,产品产量增
加;对小农具实行了定点生产。吃、穿、用的轻工产品有较明显的发展,皮鞋、机制纸、罐
头等40多种产品增产,还新增加塑料凉鞋、尼龙袜、热水袋、真空电弧炉40多种新产品。为
农业和市场服务的工业泵、热工仪表、增塑剂、自行车等大部分产品成倍增产。许多产品质
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亏损企业户数减少。1965年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继续支
援农业,并对全省和内地建设给予了支援。当年的主要产品产量有92%超额完成计划。支援
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和农业的100多种产品质量提高。经过3年继续调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
1962年增长81.2%,比1957年增长84.7%。工业内部结构得到了调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
比重由1957年的36.4%、1960年的27.1%,上升到1965年的37.9%。
  为有效地支援农业,从1963年起把支援农业的主要物资专项纳入到哈尔滨市国民经济计
划。对工业企业生产化肥、农药、拖拉机、机引农具、小农具等所需的钢材、生铁、煤炭等
物资,国营农牧渔场和农田水利建设及房屋维修建设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都作了重点
安排。1963—1964年共分配给支援农业用的钢材9199吨、木材53310立方米、水泥(用于农
田水利)3150吨,分别占全市计划分配总量的18%、19%、9.5%;柴油占80%、润滑油占
40%。农业用的载重汽车、拖拉机、油槽车、变压器、裸铝线、交流电动机等机电产品和铜
及铜材、铝、锌、锡等有色金属,也都纳入支农产品和支援农业所需物资的供应计划。1965
年计划分配的部分占全市计划分配量的比重又比1963—1964年有所上升。木材上升到19.5
%,水泥上升到14.4%,柴油上升到83%。在落实农业所需资金上,省、市人民银行和省、
市农业银行积极安排了长、短期农业贷款和无偿投资。1965年郊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贷款
余额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市财政还安排了发展农业合作生产的组织资金。商业和供销部门
扩大了农副产品采购,采购总值1965年比1962年增长55.8%。供应农村的日用工业品占全
市货源分配商品的比重由1961年的9%上升到1965年的24—36%。科研单位为发展农业生产,
积极开展了农作物培育、栽培方法,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农
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196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达到75.8万人,比1962年增加0.4
万人,比1957年增加3.4万人;耕畜达到25万头,比1962年增加1.6%,比1957年增加11%;
拖拉机达到1691标准台,比1962年增长49%,机耕比重由1962年12%上升到17.2%;水利灌
溉面积达到46万亩,比1962年增长2.8%;农村用电量和农田施用化学肥料比1962年增长53%
和71%。1965年郊区农村劳动力恢复到6.15万人,接近1957年水平;耕畜达到两万头,比1
957年增加9%,拖拉机达到196标准台,比1962年增长43%。
  继续调整期间,按照“一生活、二市场、三建设”的原则,调整了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
之间的关系,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有45%调增了工资,取消了高价
商品,物价水平稳中有降。1965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1962年提高9.25%,农民的人均纯
收入1965年比1963年提高28%。市场供应显著好转,主要商品零售量大幅度增加。1965年同
1962年相比,粮食增加12.5%,猪肉增加10倍以上,鲜蛋增加40倍以上,水产品增加1.4
倍,蔬菜、食糖、卷烟等也都有较多的增加。凭票、证购买的商品有14种敞开了供应。与人
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就学、住宅等问题也有较大的改善。3年国家专项拨款2568万元,新建、
扩建一批中小学校舍,增加学生席位55650个,缓解了二部授课率过高的矛盾。城市居民生
活用电1965年比1962年增长13%,生活用水增长10%,煤气普及率由0.8%上升到1.7%。
新建城市住宅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居住面积比1962年增加32万平方米。
  经过前后5年调整,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较快恢复并有一定的新发展,
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各行
各业的支援,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哈尔滨市郊区拖拉机拥有量1965年比
1957年增加15倍以上,机引农具到1965年达到402台。农业水利化程度提高,郊区农田实际
灌溉面积由1957年的2866公顷增加到1965年的5846公顷。1965年农业总产值比1962增长52.
2%,比1957年增长36%,粮豆总产量比1962年增长1.4倍,比1957年增长85.4%,蔬菜总
产量比1962年增长66.8%,比1957年增长29.8%。林、牧、副、渔业也有新的发展。工业
生产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加快,内部结构得到调整。全市工业按照“农轻重”和解决“吃穿用”
的次序调整了生产方向,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改造,许多企业采取了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了
新产品。全市工业总产值1965年比1962年增长81.2%,比1957年增长84.6%。发电量、工
业用锅炉、发电设备、汽车配件、滚动轴承、电工仪表、电影机、缝纫机、收音机、灯泡等
30多种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百余种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并试制成功新产品260多种。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百元资金实现利润,由1962年的5.1元
增加到1965年13.8元,百元工业产值实现利润由1962年9.4元提高到1965年的15元;全民所
有制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62年5634元提高到1965年10746元。主要商品供应形势好转,商
业网点增加,据对35种商品统计,1965年比1962年社会零售量增加的有25种,吃穿商品不足
的矛盾得到缓解;商业、饮食服务网点1965年比1962年增加1倍以上。零售物价指数从1963
年开始逐年稳中有降,1965年比1962年下降0.4个百分点,多数商品已恢复平价,基本扭转
了商品严重匮乏、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局面。城市供水能力和公共交通车辆增加,
就学、就医难等人民生活方面的问题也有所改善。
页码: 262-268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62
 
[RECORD: 102/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节名: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63
 
[RECORD: 103/109]
志书名: 哈尔滨市志 总述
篇名: 第三篇 经济与社会事业
章名: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
节名: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事业遭受干扰与破坏
正文: 
  一、对经济建设的干扰与破坏
    国民经济经过5年调整,克服了“大跃进”中出现的许多严重困难,形势全面好转。1966
年2月市委批准《哈尔滨市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要求走好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步。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正常,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8月1日发出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哈尔滨市的“文化
大革命”从此陆续展开。8月兴起“红卫兵”运动,陆续成立起各种名目的造反组织,冲击文
化教育部门和党政领导机关,召开各种点火大会,批斗领导干部,并冲向社会,大扫“四旧”。
对视为有“封、资、修”内容的工厂、商店和街道的名称,一律被更换,一些建筑物和建筑
装饰物被砸掉或拆除,一些工艺美术品和高档商品也被停止生产和销售。11月出现了部分被
精减职工要求复职、临时工要求转为正式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要求转为全民所有制职工的
串连上访活动。12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通知》和1
2月15日发出《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两个文件(简称工业十条、
农业十条),“文化大革命”迅速扩展到工业交通部门和农村。城市许多工厂的领导干部和
管理人员受到冲击,大批工人离开生产岗位,农村的一些社队干部、劳动模范也受到批斗。
  1966年下半年虽然受“红卫兵”运动和全国大串连的干扰与冲击,经济建设受到许多损
失,不过当时的动乱主要集中在文教部门和党政机关,大部分基层企业的生产指挥系统仍在
坚持工作,特别是由于前5年的调整,为经济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因此从全年看,各项经济
建设的发展仍然取得较好成绩。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
25.6%,农业总产值增长19.7%。市统计局统计的75种可比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66种
不同程度增长,拖拉机、机引农具、农用化肥等支农产品,发电设备、绝缘材料、电线电缆
等机电产品;缝纫机、自行车、日用铝制品、铅笔、棉布、呢绒、亚麻布等轻工、纺织产品
都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农业的粮食增长31.8%,蔬菜增长18.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
8.1%,其中消费品增长6.9%,农业生产资料增长49.8%。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4.
9%,上解省财政比上年增长21.5%。
  1967年初,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全面夺权”的无政府主义狂潮迅速扩展到
全市各个方面。1967年和1968年是唯独没有制定计划的两年,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
系统基本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经济运行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状态。企业内部许多行之有效的
规章制度,尤其是前5年调整时期制定并实行的比较完备的具体方针政策,如工业七十条等,
都被当作修正主义的“管、卡、压”而遭到践踏。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按劳分配原
则、利润指标等也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摒弃。其结果是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
成本上升,劳动纪律松弛,工伤事故增多。受派性斗争严重影响的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
黑龙江石油化工机械厂、哈尔滨毛织厂、松江罐头厂、香坊木材加工厂等基本停止生产。有
的工厂因出现“打、砸、抢”损坏了部分设备,损失了部分原材料和产品。许多工厂虽然没
有全部停产,但生产也不正常。有些商店被迫闭店闹革命,市第一百货商店停业105天,减
少卖钱额约400万元,东方红百货商店(秋林公司)停业70天,减少卖钱额约200万元。
  由于全国铁路运输紧张,物资供应困难,协作关系中断和企业管理混乱等原因,工业生
产连续两年下降,196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17.5%,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9%。
市统计局统计的75种可比的工业产品产量有48种连年减产,1968年同1966年相比,钢产量下
降26.9%,钢材下降10.2%,拖拉机下降6%,轴承下降36.6%,电动机下降48.9%,
石油设备下降66.6%,发电设备下降35.1%,铝材下降28.4%,化肥下降35.7%,水泥
下降37.5%,锯材下降85.7%,亚麻布下降38.3%,棉布下降47.8%,化学纤维下降22.
6%,毛毯下降33.3%,呢绒下降66.1%。1968年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比1966年增加
40.4%,而利润总额却大幅度下降,比1966年减少61.5%。
  农村开展“文化大革命”后,许多干部被批斗,批判“三自一包”、“工分挂帅”、“
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了社员的自留地,关闭农村自由市场,推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郊区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
降6.6%,1968年仍比1966年下降5%。蔬菜产量连续两年减产,1967年减产25.9%,1968
年仍比1966年减产2.9%。奶牛存栏1968年比1966年减少0.7%;生猪存栏1968年比1966年
减少21.4%。
  市场商品供应出现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居民取暖用煤和棉布供应的数量都有所减
少,一些生活日用商品再次实行凭证票限量供应。1968年同1966年相比商品纯购进下降15.
2%,商品纯销售下降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下降2.3%,市区商业饮食服务机构两年减少
22.5%,其中零售网点减少19%。
  地方财政收入减少,1967年比1966年下降30.8%,1968年仍低于1966年19.3%。
  基本建设进度缓慢,投资效益很差。市属基本建设,1968年完成当年投资计划的51.5
%。全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968年下降到39.4%,其中工业部门只有22.2%。供水、排
水、路灯、公共交通和住宅等设施缺、破情况严重,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
  二、对科技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冲击
  在“全面夺权”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工作陷于停顿状态。科学研究的群众团体基本停止
活动,原定的科研项目被迫停止。许多科技人员被扣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反动学术
权威”的帽子。根据“下楼出院”的要求,全市科研部门有9000多人下放到农村,有3500多
人被关、押和批斗。
  1966年7月末8月初,全市大中小学迅速建立了“红卫兵”组织,实行“停课闹革命”,
一面掀起批斗学校领导干部、模范教师和所谓“斗黑帮”的浪潮,一面到社会“大串连”,
造“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冲击省市党政领导机关,各学校党组织瘫痪,教学工作
停止。由于派性斗争,使学校校舍和一些教学仪器、设备遭到破坏,有的学校还出现人身伤
亡。1967年1月“全面夺权”以后,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停课闹革命”。3月中小
学校虽然复课,但主要上“阶级斗争课”和“生产劳动课”,校舍建设停止,现有校舍被非
教学占用较多,二部制授课率上升,教育质量明显下降。成人高等学校停止招生。1968年在
“教育革命”的影响下,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从哈尔滨分别迁出市区,1970年哈尔滨工
业大学部分师生南迁到重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从1966年5月下旬批判哈尔滨话剧院“反党集团”和“艺术圣殿”开始,迅速扩展到文
化局和全市文化事业单位。批判文化艺术界的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全面否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来的文艺路线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系统的领导干部和一些知名的艺术家、演员
遭到批判和斗争;电影院许多影片不准上演;剧院只有很少演出的场次,只能表演“样板戏”
。一些影剧院、文化馆和图书馆等文化事业陷于停顿,而且设施损失严重。
  在全国批判“资产阶级老爷卫生部”的影响下,使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受到严重冲击,市、
区卫生主管部门无法行使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各卫生医疗单位的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教授
都受到冲击,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医疗人员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一些医疗技术骨干以走
“六、二六”道路的名义下放到农村,到1968年末全市下放医务人员899名。许多过去行之
有效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被废除。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虽然没有减少,但医务人员两年减少
900人;床位1968年比1966年减少950多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业体育训练和体育竞技活动全部停止。大批干部和教练人员
下放到农场参加劳动,有的插队落户,多数运动员安置转业。体育设施与场馆也遭到破坏。
   1967年初,广播机构被造反组织夺权,领导干部被批斗,大批干部被送进“学习班”或
“五七”干校,有些熟悉业务的老广播人员也被动员“上山下乡”进行所谓的劳动锻炼。
  《哈尔滨晚报》在全国报纸中较早的遭到批判,并和《黑龙江日报》同时较早的被大专
院校造反组织夺权。报社的主要领导及大部分新闻工作者遭到批斗和迫害,半数以上工作人
员被送往“干校”、“干宣队”、“插队落户”或被停止工作审查。当时的《哈尔滨战报》,
主要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红色造反者的喉舌”,党性原则和实事求是等优良传
统被严重破坏。
 
页码: 268-271
类别: 总述
排序字段: 0268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