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港站码头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17

第一节 港  区

  一、港区及哈尔滨港

  哈尔滨港是专指哈尔滨港务局所在地三棵树中转港。哈尔滨港区,泛指哈尔滨道外七道街至阿什河口沿江各码头区域。七道街至九道街为航运管理局直属松花江航运局客运码头;九道街至十八道街为省、地航运船舶待航码头;十八道街至二十道街为地航货运码头;三棵树码头为哈尔滨港务局进出口木材、煤炭和粮谷中转码头;阿什河码头为哈尔滨港务局矿建、杂货码头。哈尔滨港是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和国际开放港口。它与苏联远东6个开放港口通过水运都有贸易货物直接进出口。

  哈尔滨市港区的形成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当时,哈尔滨港区划分为:埠头区(道里区)、傅家店区(道外区)。沙俄获取建设中东铁路特权后,其筑路器材由伯力装船经黑龙江、溯松花江到达哈尔滨。同时,又在哈尔滨码头装船运回大豆、小麦等物资。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船舶部在市区开辟的主要码头有道外八区码头(原为坞池,80年代初填平建成儿少活动中心)、道外头道街码头、七道街码头、十二道街码头、三棵树码头和道里中央大街头道街码头。港区内的建筑物和船舶几乎都为中东铁路所有,水上航政、运输业务也归中东铁路船舶部管理。

        1918年组建戊通航业公司,并盛极一时。先以道里区江沿为码头,后因泥沙堆积,码头迁至道外十二道街。松黑两江邮船局也在道外三道街修筑码头,于是,道外码头区日益兴盛。

  哈尔滨沦陷后,日伪政权统治了黑龙江航运业,垄断了哈尔滨港口码头。19333月,在铁路总局内部设立了水运局,管理松花江水路、船舶运输、码头营业及附属业务和各项设施。港区范围,从道外头道街至三棵树码头。

  新中国成立后,航运部门加强了港区建设,并修复被毁的三棵树码头,从此,哈尔滨港逐步发展成为货物中转和装卸作业港口。

  1955329日,航运管理局决定在原三棵树码头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哈尔滨港务局,作为港口货物中转、装卸的直属国营企业。

  哈尔滨港务局成立以后,机构体制曾多次变动。1957228日,经国家交通部批准,哈尔滨港务局升为县团级单位,并设置81室管理全港的生产经营、经济建设和职工生活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港的机构名称几经变动,至1975年又恢复了哈尔滨港务局的建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哈尔滨港务局的机构又作了新的调整。

  1989年,全港有国营职工2253人,是黑龙江航运系统职工总数最多的企业。

  1990年,哈尔滨港务局有职工2408人,机构又进行了新的调整。

  二、设 施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后,随着水路客货运输的增多,中东铁路局开始在哈尔滨码头沿岸建筑简易的码头和仓库。由于码头区沿岸地势低洼,每到洪水季节就有被淹没的危险。因此,中东铁路局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用两年时间在道外和道里码头区修筑了坡式的砌石岸壁,全长2000多延长米。

  当时,哈尔滨的进口粮谷及仓库大部分都设在八区船坞码头。八区仓库及货场分别为中东铁路和个人、商会及中国官方所有,仓库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

  在八区码头还设有铁路专用线9000米,另有环形铁路直通中东铁路材料仓库,装卸货物十分方便。傅家甸(道外)码头,由头道街至十八道街设有砌石护岸,其长度为1600延长米。

  1926831日,中国政府接收中东铁路的所有船舶及其码头和设施,由中国航运部门管理和营运。

  哈尔滨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掠夺的需要,在哈尔滨港区投资235万元修建了码头护岸。1933年,“满铁”接管了哈尔滨八区、道里和傅家甸3个码头。为了与铁路干线连接中转货物,1935年扩建了三棵树码头,修筑直立式钢板桩400余米,并铺筑了铁路专用线2条。从此,哈尔滨港成为水陆联运的枢纽港口。在道外七道街沿江同时修筑直立式钢板桩码头1000延长米,当时车船装卸作业都是人力肩挑、肩扛。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港以三棵树码头为基地,设施逐年增加,机械化装卸作业比重不断提高,逐步消除挑、抬、扛繁重的体力劳动。1955年,已有起重机14台,起重能力最大吊车为6吨,最小为3吨。机械操作比重为40%。1960年,为适应木材进口和中转装卸,在木材堆存场内新建铺石路面2432延长米,以供起重机在堆存场地移动。新建铁路专用线1700米,扩大照明面积1500平方米,新建1000千瓦变电所1座。

  经过10年的扩建,至1966年,哈尔滨港装卸码头已增至1976延长米,堆场面积112800平方米,可堆存货物80652吨,有起重机41台,总起重量165吨,机械操作比重上升至70%。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港生产时续时停,一些机械和设施失养失修。特别是50年代购置的归捣和装火车的10台汽车式吊车虽已超报废年限,但仍在继续使用,致使机械事故增多,效率低下,不仅机械操作比重降低,而且直接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

  1984年后,由省政府拨款70万元,中央交通部拨款531万元,对木材作业区设施进行技术改造。经过5年的连续改造,木材区前沿新建直立水泥码头200延长米,使前沿原3个各自独立的泊位连成一体,并新设置1025吨门座式起重机3台。新购置QX8起重机9台,使船—场和场—场木材运输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年木材通过能力由改造前的44万吨增加到52万吨。场存木材能力由38万吨提高到51万吨。

  1985年,投资1263万元在哈尔滨港下游的阿什河口建筑了煤炭、砂石专用码头。19878月,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已完成主要项目有:建设疏港公路800延长米,建筑钢筋混凝土直立式码头35延长米,修筑护岸400延长米,可停靠千吨级驳船4艘。配置门座式起重机1台,600延长米皮带运输机1组,堆料机2台,装载机2台,清底机1台。堆场面积4万平方米,年通过能力70万吨。

  1990年,三棵树码头岸线总长4077延长米。其中,人工筑岸2777延长米(包括钢板桩直立式码头425延长米,混凝土直立式码头518延长米,干砌石护岸1834延长米),自然岸线1300延长米。全港有铁路专用线6条,全长5664延长米。其中:属于港口所有的4条,全长2409米,租用铁路局的2条,全长3255米,6条专用线都与铁路干线直通,可将大量木材、粮谷直接运往全国各地。港区有陆域面积41万平方米,1000吨级驳船泊位11个。装卸机械共有86台,其中,起重机41台(汽车吊车19台,履带吊7台,固定式吊5台,门座吊10台);搬运机械33台(叉车5台,斗车14台,牵引车14台);专用机械12台(装船机1台,卸船机3台,卸车机3台,堆料机2台,推土机3台)。另设有煤炭皮带输送机1组,长325米。港口年通过能力达300万吨。

  哈尔滨港区,除港务局所在地三棵树码头外,在道里区小九站设有地方航运客运码头,岸线长1000延长米。中央大街北端设有轮渡码头。道外七道街至九道街为松花江航运局哈尔滨航运站的客货码头。

  道外巨兴街至十八道街岸线1000延长米,为待航的客货轮、拖轮、驳船、航道工程船舶及社会船舶停靠码头;十九道街至造纸厂岸线长400延长米,为市轮船公司货运码头;皮革厂以下岸线约1500延长米为哈尔滨港货运区即三棵树码头。哈尔滨港为方便船队出入港编结船队作业,在距作业区下方约14公里处的东江桥下设有船队锚泊地;在道外十四道街至十八道街间设有上游船队锚泊地,由专用港作船将驳船拖往锚地编结船队。

  三、生 产

  沙俄利用《中俄密约》取得修建中东铁路权以后,组织庞大船队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装运筑路器材直达哈尔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运至哈尔滨的筑路器材达65万吨。中东铁路建成后,中东铁路工程局将全部筑路运输船舶移交给中东铁路船舶部,这个部的船舶在19081923年约16年中从哈尔滨地区运往苏俄的木材、煤炭、粮食等物资,计1689万吨,平均年运量在10万吨以上。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黑龙江民族航运业兴起以后,哈尔滨市区各码头成为松花江沿岸的第一大港区,吞吐量逐年增多,1928年由松花江各地运至哈尔滨的大宗货物达683万吨,其中:粮谷占693%。

 

  哈尔滨沦陷时期,黑龙江航运以哈尔滨为中心,每年进出港货物都在60万吨左右。其中,进港货物占90%以上。1938年,进港货物中,煤炭253万吨,粮谷16万吨,杂货133万吨,年进港货物合计546万吨。此后,历年进港货物中,煤炭和粮谷都占第一位和第二位。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进出港货物多集中在三棵树码头,进港粮食多集中在八区船坞和哈尔滨航运站码头,“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年均进出港量都在60万吨以上。1966年,哈尔滨进出港货物达到1034万吨,其中,进港木材633万吨,粮谷128万吨,其它杂货81万吨;出港煤炭136万吨,其它杂货56万吨。

  “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港口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尔滨港口生产结束了10年徘徊、连年亏损的局面。1978年港口吞吐量达1134万吨,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并扭转了亏损局面。1979年,哈尔滨港恢复了木材、粮谷的水陆联运,便利了物资部门,加快了货物周转,为保证计划运输,促进车船衔接起到了积极作用。

  1979年冬,为了搞活经济,提高港口生产效益,哈尔滨港务局开始实行库场对外开放,各单位可利用哈尔滨港的库场、专用线的优越条件进行货物储存和装卸起运,当年就多收入8万余元。

  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哈尔滨港自1980年起,实行同苏联等6个开放港口直接联运,当年同苏联各港过货量达32万吨。

  1983年,开始进行西坞(原海军船坞)冲填,扩展散货码头;对木材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又修建了阿什河码头。

    自1983年起,哈尔滨港的生产连年创高产纪录,进出港量达150多万吨,利润首次突破100万元。1984年,创利润255万余元,比1983年翻了一番。1990年,进出港量近254万吨,利润额为258万元。

第二节 客运码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从松花江上有中国客轮营运时起,哈尔滨道外七道街一带就成为客运运输码头,但从来没有建设过候船室。

  19465月,市人民政府批准道外七道街至九道街沿江为哈尔滨客运码头。松花江航务局同时成立了哈尔滨航运站,负责经营管理客运码头及客运业务,承担哈尔滨下游至佳木斯,上游至北涝洲及肇源航线的旅客运输任务,是黑龙江水系规模最大的客运码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国家投资在道外长兴街修建了砖瓦结构的候船室1座,面积873平方米,从而改善了旅客候船和客运人员的工作条件。

  随着航运体制的变动,哈尔滨航运站的隶属关系也多次更迭。1955年以前,属航运局直接领导。19553月,划归哈尔滨港务局领导,当年,以哈尔滨为起迄航线的客运量为28万人次。1977年,划归松花江航运局领导,当年,客运量为31万人次。

  为适应航运发展的需要,198510月经交通部批准投资1190万元,在道外七道街江堤外新建哈尔滨航运站。1986年,首先进行了码头前沿及货场的建设施工。19879月,开始建筑航运站大楼和站前道路。全部工程于19901014日竣工投入使用。哈尔滨航运站大楼的投产,适应了航运生产的需要。航运站大楼建筑总面积6318平方米。其中售票厅18624平方米,二楼候船大厅58080平方米,三楼候船大厅47040平方米,旅客餐厅36630平方米,母子候船室6720平方米,贵宾候船室8856平方米,军人候船室8856平方米,办公室面积为148146平方米。站内场地面积13000平方米,可容随客货船发运的零担货物3200吨,仓库面积53760平方米,可堆存货物500吨。

  新航运站落成后,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人员岗位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对客运服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开展了一看(电视)、二借(跳棋、扑克)、三送(开水、预售票、老弱病残旅客上船)、四帮(帮助介绍住宿处、找出租车、送医院、打电话)为内容的优质服务活动。为了听取批评意见,改进服务工作,定期向旅客和各客轮印发《征询意见表》。通过这些措施,哈尔滨航运站的服务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在省“四职三优”竞赛活动中获得“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在哈尔滨市“三文明”新闻杯竞赛中获得银牌先进集体称号。

    哈尔滨航运站大楼建成后,给旅客提供了舒适方便的条件。但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大量近途旅客便弃水走陆,从1988年起,水路旅客数量便呈下降趋势。松花江航运局为发展水上客运,从80年代初引进了高速水翼艇,开辟了哈尔滨—通河,哈尔滨—佳木斯,哈尔滨—哈巴罗夫斯克高速航线,虽争取了一定数量的旅客,但因投入高速船只少,旅客数量仍未达到“六五”计划期间的客运量。

 

第三节  轮渡码头

 

  一、建 置

  哈尔滨解放以前,市区水上客运渡江业务都是个体经营,渡船都是木质舢舨船,根据水位情况确定临时码头。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便把从事渡江及帆船运输的个体业主组织起来成立了水上交通管理所,使个体运输业者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此后,领导渡江运输机构名称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动,1958年将水上交通管理所改称哈尔滨市水上交通公司(简称市水上交通公司),下属单位有舢板合作社和帆船合作社,并转制为国营。1960年,市水上交通公司改称为哈尔滨市航运公司,下设客运站和货运站,承担市区水上客货运输及渡江运输。

  19794月,将哈尔滨市航运公司客运站从公司分离组建哈尔滨市轮渡公司。1988年,哈尔滨市政府将轮渡公司升格为县团级。

  1990年,公司有全民所有制职工305人,集体所有制职工284人。

  二、码头设施及生产

  1949年,为发展市区渡江和保证乘客安全,哈尔滨市政府投资50亿元(东北流通券)购置了2艘各100客位的木质汽船,开创了市区以汽船轮渡的先河。1952年,又新建了2100客位的轮渡汽船,并设固定轮渡码头及航线,即:道里九站——太阳岛,道外五道街——太阳

岛。年轮渡客运量57万人次。

  1954年,开辟了道里中央大街北端——太阳岛极乐村航线。轮渡汽船已发展到14艘,最小的汽船有44客位,最大的汽船有160客位。

  1956年,为方便轮渡乘客,又开辟了道外五道街——船厂、马家船口航线,并在太阳岛、造船厂、马家船口增设了轮渡站。当时的轮渡站都是利用废旧木驳船做停靠码头,并在各站设立拆装式的售票亭,以便于根据水位的涨落随轮渡站移动。

  1963年,当时称市航运公司时有轮渡船19艘,客运量达220万人次。1965年,由于原有汽轮都是木质,年久报废,渡轮只有12艘,客运量下降至150万人次。

  1966年,又新增加3200客位的铁质汽轮,轮渡客运量又达200多万人次。

  1972年,市航运公司为适应客流量的增加,还开辟了短途哈尔滨—鸟河、哈尔滨—大牛角、哈尔滨—大亮子近郊航线。

  1973年,为保证乘客上下船安全,市轮渡公司自行设计建造钢质双体轮渡码头船,至1978年,这种码头船已有4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建造钢质渡轮。1979年,客运量400万人次,实现利润14万元。1980年,客运量增至468万人次,实现利润125万元。

  1984年,由于船用燃料油由平价改为议价,其它船用材料也都涨价,市轮渡公司出现了亏损。

  1985年,新建的钢质汽轮陆续投入生产,计有300客位渡轮3艘,80客位客艇3艘,70客位客艇13艘。同时还建造了长41米,宽10米;长30米,宽7米;长24米,宽6米;长18米,宽6米等不同规格的钢质轮渡码头船13艘,全部淘汰了木质码头船。新建的码头船都设有船员休息室、调度室和船队办公室,改善了船员和港站人员的工作条件。当年,客运量达到557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5万人次。

  1986年,为保证旅游高峰期轮渡安全,市政府投资320万元,新建800客位大型渡轮2艘,300客位3艘,200客位2艘。同年,松花江哈尔滨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轮渡客运量逐年下降。1987年,市政府投资5万元,在太阳岛水榭、锦江街口、九站、通江街口等地新建了6个固定式售票亭,其造型别致、美观,为松花江畔增添了景观。

        1990年,哈尔滨市轮渡公司拥有渡轮39艘,计4695客位,2670马力。轮渡码头20个。营运航线有:九站—太阳岛水榭,九站—江心岛,通江街口—锦江街,道外七道街—太阳岛,道外七道街—船厂、松浦,道外十四道街—锦江街,道外十四道街—糖厂,哈尔滨—老山头(82公里)旅游专线等10条。年完成轮渡及旅游乘客340余万人次。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