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蔬菜种植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17

 

 第一节 轮作制度

  1937年前,哈尔滨地多人少,菜农在长期栽培实践中发现连作病重减产的危害性,但苦于人力缺乏,肥料不足,只有采取撂荒作法,在产量明显降低时,撂荒重新开辟新的荒地。

  1937年后,随着城市的发展,蔬菜生产逐步依附城市经济发展。为减少蔬菜病害,获得较高产量,对不同类蔬菜进行合理轮作。主要栽培方式有:一、菜菜轮作,即黄豆、豆角、茄子、柿子、青椒、葱蒜等品种进行轮作,一般轮作年限为三年一茬,每亩可增产1025%。二、中郊、远郊采取菜粮轮作,减少病害发生,充分利用地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尤其1956年合作化后,农机水利设施不断改善,蔬菜生产逐步向集约化生产发展,蔬菜耕作形式主要采取间套作。太平区团结乡卫星一队,1956年前为单作,平均亩产1500公斤,1973年采用间套种,平均亩产8000公斤。主要做法是:越冬菠菜混种白露葱,油菜套种甘兰,越冬菠菜套种茄子等。

  19801990年开始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多茬次生产制度。多茬次生产在六、七十年代虽有发展,但品种单一,规模也小,只是伴随农业白色革命(使用塑料薄膜)才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蔬菜栽培制度的主要内容,使蔬菜平均亩产提高45%以上。多茬次栽培以夏菜品种为主,覆种模式大体可分为保护地、露地两大类。

  保护地分温室、大棚、小棚3种。温室复种方式主要有一年三茬制,如蒜苗——春黄瓜——秋黄瓜(或秋芹菜);一年四茬,如育苗(大棚用苗)——春蕃茄(或春黄瓜)——秋黄瓜——蒜苗。大棚,一年四茬制,如春菜从4月中旬到7月中旬,以黄瓜、柿子、韭菜为主,同时套种半茬或复种一茬油菜、生菜等小品种,有柱棚套种豆角。秋茬从7月上、中旬到10月上旬,生产黄瓜、豆角、柿子、菜花等品种,平均亩产1215万公斤。小棚,第一茬生产早甘兰、小白菜、芹菜、韭菜,第二茬扣黄瓜、柿子、西葫芦等,早甘兰、芹菜6月中旬收获,点豆角或复种秋白菜、雪里红等。

  露地多茬次,主要是早熟果菜和速生菜。一年2茬制,4月上中旬到5月中下旬播种或定植早茬豌豆、大蒜、春菜花、早油豆、小旱黄瓜、西葫芦等早夏菜,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收获。二茬复种秋白菜、萝卜、大葱、秋菜花等秋菜品种。一年25茬制,越冬菠菜、伏葱——中甘兰、柿子、茄子等——秋油菜、秋香菜等小品种。越冬菠菜、伏葱是上年7月初或9月初播种,第二年5月上中旬收获,然后定植甘兰、柿子等二茬蔬菜,8月中旬收获后再复种第三茬速生类叶菜。一年三茬以上的,重要是一些速生叶菜类,如春菠菜、油菜——夏香菜、芹菜——雪里红、秋菠菜、油菜、小白菜——小葱、生菜——夏香菜、生菜——雪里红、秋菠菜。

  多茬次栽培不仅充实和填补了蔬菜栽培制度的内容,而且使保护地、育苗、栽培品种更趋完善、科学、系列化,哈尔滨蔬菜供应期比70年代提前延后30天。

 第二节 保护地栽培

  哈尔滨市郊区蔬菜保护地栽培始于1920年。当时,太平桥一带的鼎新屯已有简陋的取暖温室3栋,生产面积180平方米。1921年发展到13栋,780平方米。入冬在温室内一端砌一火炉,炉火沿火道围绕室内一周供热。生产品种主要是韭菜和蒜苗。30年代,温室发展到三棵树、田家烧锅、金山堡、小三姓、薛家屯等地,取暖燃料主要是干牛粪。栽培品种有芹菜、韭菜、油菜、小白菜、蒜苗和黄瓜。1945年取暖温室发展到71栋,生产面积4260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保护地生产进一步发展。1957年,温室发展到248栋,生产面积21788平方米。温室供热方式也由过去的一把火发展到二把火、四把火。露地生产采用草粪覆盖地面、风障、纸帽、草帽、秫秸帘子和立壕等提早延晚的简易保护地措施。

  1958年“大跃进”时,建起万米温室、百栋温室。至1960年,温室发展到1211栋,24万平方米,是历史上温室保护地最多的年份。但在“浮夸风”和“瞎指挥”错误思想指导下,一轰而起的温室质量低、条件差,数量逐步减少。至1962年,温室生产面积下降到14万平方米,有半斜面温室和单斜面立窗温室2种。半斜面温室,即一面坡温室,结构简单,一般长30米、宽6米,后墙高16米,后屋面宽19米,玻璃屋面宽5米,中柱高25米,前柱高1.3米,从中柱到地面为一面坡,倾斜30度。其冬季采光好,保温能力强,加温系统热效高,多用于生产蒜苗,第二茬生产黄瓜。单斜面立窗温室,也叫哈尔滨改良式温室,是在一面坡温室基础上改良而来,增加60厘米高的立窗,立窗与地面夹角6070度之间。这种温室便于作业,早春采光好,主要用于育苗或生产蒜苗、黄瓜、柿子。

  19661990年,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保护地开始采用塑料薄膜,由于其价廉实用,得到广泛推广,保护地面积也迅速增加。主要生产形式有日光温室、地膜覆盖、小棚、大棚4种。

  日光温室 由于塑料薄膜的出现,日光温室发展很快,逐渐用塑料薄膜代替玻璃做温室前屋面,以太阳能为主要热源进行生产,辅以加温设施,大多属于单斜面立窗、半地下式。结构有土木和钢筋砖墙2种,防寒设备有简易加温设备、草苫、棉被、防寒沟等。1990年,全市有日光温室30万平方米。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1979年以来的一项促进蔬菜早熟增产的新技术。当年试种24亩,1983年发展到5000亩。后逐年增加,1985年达10111亩,1990年为62000亩。随覆膜机问世,1982年在道里、太平、香坊、动力、南岗5个区推广机械覆膜1234,1990年发展到2万多亩。覆膜栽培蔬菜可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加速蔬菜生育,早熟7-15天,一般增产30%,增产值40%。

  小棚 1964年,小棚用于蔬菜生产,它具有型小灵活,拱架取材方便,投资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有利于轮作换茬,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1974年发展到1651亩,1990年发展到2300亩。小棚覆盖时间短,一般每茬覆盖25-30天,小棚膜如妥善保管,可连用2-3年。其结构宽14米、高06米、长30米左右,覆盖2垄。还可采取一膜多用,第一茬覆盖早甘兰、芹菜、油菜、韭菜及其他春菜类。油菜、韭菜51日前后收获,早甘兰、芹菜5月中旬撤棚,6月上中旬收获。第二茬5月初覆盖黄瓜、西葫芦、茄子、青椒、柿子等,黄瓜、西葫芦6月初上市,茄子、青椒6月中旬上市,柿子6月末上市。

  大棚 哈尔滨于1970年开始建大棚,1972年面积已达800,1974年发展到1485亩,1984年为3444亩,1990年达4300亩。先后形成了新春、团结、五星、建国、畜牧二场、翻身、光明等大棚群。大棚有竹木结构和钢筋结构2种。一般长50-60米,宽10-12米,高18-28米,每栋约1亩地。大棚生产由主栽黄瓜发展到柿子、青椒、茄子、豆角,由单茬发展到多茬次。道里区新发镇五星村采取早扣棚、早化土,开沟晒土,五层保护。323日定植黄瓜,415日摘瓜,比过去提前一个月上市。

 第三节 品  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尔滨地区蔬菜栽培主要有菠菜、生菜、香菜、筒蒿、甘兰、春菊、蚕豆、胡瓜、唐辛、蕃茄、芸豆、茄子、马铃薯、葱、萝卜、在来白菜、胡萝卜、山东白菜、窝瓜等20多个品种,多由关内移民带来,形成哈尔滨蔬菜栽培的原始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菜农用本地野生植物和外地引进的品种培育成人们喜欢食用的类型,成为本地的当家品种,如豆角中的家雀蛋、兔子翻白眼、大姑娘挽袖、黄金沟,黄瓜中的黄皮老来少,茄子中的大园茄子,秋甘兰中的红旗磨盘,大萝卜中的王兆红萝卜等。

  7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种子繁育、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对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创造了许多能适应北方气候特点的新品种。茄子有科选1号、龙茄1号、哈尔滨园茄,青椒有铁皮大辣椒、哈椒1号,黄瓜有民主水黄瓜、叶儿三旱黄瓜,豆角有31号菜豆、哈菜豆1号、哈菜豆2号、哈菜豆3号,秋白菜有龙协白1号,萝卜有豆瓣青萝卜,胡萝卜有一支腊,油菜有新春油菜等。从外地引进的地方品种经过混合选择,育成优良品种的有4号矬白菜,空心芹菜,长春密刺水黄瓜,齐研矮粉早熟蕃茄、强力米寿、罗成1号中晚熟蕃茄,巴彦椒、双富椒,鹰咀长茄,沙克沙豆角、双季豆、红咀燕豇豆,报春甘兰、海洋葱,克新3号、克新4号、克新8号、克新9号马铃薯等。

  80年代,蔬菜杂交种异军突起,出现了以黄瓜、蕃茄、甘兰3个种类为主的杂交种。黄瓜杂交种有龙杂黄1号、2号、3号、4号、5号,龙丰8号,津杂1号;蕃茄有齐蕃4号,东农702703704;甘兰有中甘11,东农605606,中甘8号,京丰1号,晚丰;茄子有佳杂1号,龙杂1号,齐杂1号;马铃薯有东农303。这些杂交品种抗逆性强,已在郊区大面积应用,每亩增产2050%。

  至1990年,哈尔滨市蔬菜品种可分为14类、64种、210个品种。

 第四节 育  苗

  1920年,太平桥鼎新屯一带开始利用温床育苗,温床结构是木框、油纸、草帘子,下面用发酵的马粪作为酿热物垫底,以隔绝地下的凉气和保持温床内有较高的土温。后逐步发展到拉林屯、仁和屯、杨马架、夏家沟等地。

  50年代末,育苗改用玻璃窗扇,采用地下温床、半地下温床和地上温床3种铺设形式,温床播种,温床移苗。移苗床的结构与播种床一样,只是铺设温床的时间稍晚(4月中下旬),马粪的厚度较薄,约10厘米。

  60年代末,哈尔滨市效仿大连、牡丹江等城市培育长龄苗,以求夏菜早熟高产,将早甘兰、茄子、青椒在2月初,甚至1月中下旬就开始播种育苗,温室培育,确保育苗温度,解决了马粪酿热物不足的问题。因温室内操作管理方便,温床育苗、温床分苗在近郊和中郊早夏菜生产区很快发展起来。

  70年代,随着塑料工业发展,开始采用“一室三棚”育苗设施,即温室播种育原苗,大、中、小棚移植培育成苗。从根本上解决了育苗温床不足的问题。

  80年代,采取现代化育苗新技术,育苗设施包括催芽室、绿化室、移苗棚,育苗设备有育苗盘、电热加温线、控温仪、塑料分苗钵等。

  至1990年,哈尔滨市共建成国营育苗场2个,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种苗场、市原种场育苗场,两场共有育苗温室1000平方米,育苗塑料大棚17万平方米,育苗小棚4100平方米,承担着400万株预备苗生产任务;育苗中心49处,有的由村集体经营,有的几户承包经营,每处占地30亩,配备育苗温室800平方米、分苗塑料棚6000平方米、育苗盘2000个、营养钵10万个,具有设备配套、场地集中、育苗技术比较高等特点,春季以育苗为主,夏季以生产蔬菜为主,年育苗量1亿株,占市郊用苗量的25%;育苗专业户165户,共有温室36万平方米,小棚和温床23万平方米,育苗总量6600万株,占市郊总用苗量的14%;市郊菜农自育、自用秧苗的约26500户,年育苗量3亿株左右,占夏菜总用苗量的61%。

  哈尔滨解放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夏菜育苗主要是采取打干籽或盆、罐催芽的办法下籽,菜农一般把种子浸泡后,装入盆、罐中放在火炕催芽,农家火炕温度2030℃,比较适于种子催芽,这是延续几百年的农家催芽方式。

  50年代后,随着温室发展,菜农利用温室烟道或比较暖的地方催芽。

  60年代初,种子处理多采用5055℃温水烫种,将种子浸泡1020分钟,以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疫菌,还可促使种子萌动,有利催芽。

  70年代发展到药剂消毒,一般用1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1520分钟,防治茄子褐纹病、蕃茄早疫病、黄瓜枯蒌病。用1000倍硫酸铜液浸青椒籽15分钟,防治炭疽病和斑点病。温箱催芽,恒温调解催芽效果好,但容量小,耗电大,推广面不大。

  80年代,把浸泡后的种子安置于1820℃的条件下12小时,再放在12℃的低温条件下,反复轮回处理10天,变温处理种子,增强种子发芽势和秧苗抗逆性,达到早熟高产;在温室的一头专门建一处催芽室,面积为45平方米,封闭好,温湿度好控制,应用比较广泛。

  播种:主要环节是播种期和播种量。播种期,根据育苗的方法,适宜的苗龄和定植期来定,一般露地生产常规育苗的播种期,早甘兰在3月上旬,茄果类3月中下旬,瓜类4月上中旬。播种量,根据蔬菜种类、发芽率、千粒重计算。每亩用种量,甘兰、茄子为3050克,蕃茄2530克,辣椒、黄瓜125150克,西葫芦250300克。

  播种床有地面、炕面和架式3种,后两种床土温度较高,有利出苗,但地面床可铺地热线来提高地温。

  移苗:为增加营养面积,有利于叶片生长和根系发育,要求苗距合理。历史上,哈尔滨市茄果类、甘兰的苗距为3×33×5厘米。80年代后,扩大到5×57×7厘米。移苗时间以次数而定,移2次的,在小苗刚放真叶时移头次,34片叶移第2次;移1次的则在12片较好。瓜类则在子叶尚未展平时移植,成活快。

  移苗的方式:常规移苗,即用一般床土移苗,定植时秧苗带土少,定植后有缓苗期;纸筒移苗,用报纸做成装营养土的纸筒,定植时连纸带土下地;营养土块移苗,将配制的营养土加水合混,铺在床面上抹平,厚67厘米,按所需的苗距割成土块,在土块中央扎孔,移入秧苗;塑料钵移苗,工厂特制的为移苗用的塑料钵,直径有310厘米等67种规模,装入营养土即可移入秧苗。

第五节 病虫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郊区蔬菜害虫主要有菜青虫、跳甲(地蹦子)、小菜蛾、猿叶虫、甘兰夜盗、菜蚜、地蛆(萝卜蝇)等十几种。菜农一般采用菜、粮轮作,烤覆土,撒石灰,清除田间杂草和被害植物残根腐叶,秋翻地等办法,消灭或减少虫卵。虫害严重时则采取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的应急措施防治。病害主要有蕃茄立枯病、甘兰猝倒病、茄果类斑枯病、黄瓜角班病等十几种。防治办法:对苗期病害用福尔马林液进行苗床消毒或用一氧化铜粉剂处理种子。防治茄果类班枯病和瓜类疫病主要用硫酸铜制剂、波尔多液。

  50年代中期,哈尔滨开始试用六六六粉剂和滴滴涕乳剂等化学农药治虫。随着化学农药种类和施用量的增加,防治病虫害取得明显效果。但由于农药更新换代速度慢,长期使用几种常规农药,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逐渐降低,加之蔬菜基地日渐集中,复种指数提高,一些行之有效的耕作制度和防治措施被忽视,病虫害日趋严重。80年代初期,病虫害由60年代的十几种增加到38种,原本是次要的病虫害也上升为主要的。危害严重的病害有:瓜类枯萎病、疫病、菌核病、霜霉病、茄果类斑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青椒疮痂病、日灼病、豆类锈病、十字花科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黑斑、白斑、白锈病。危害严重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甘兰夜盗、地蛆、草地螟等。1982年夏季,高温干旱,草地螟大面积发生,使市郊5200亩菜地绝产。菜农为防治日趋严重的病虫害,采用高浓度农药喷杀,个别也有使用1605等剧毒农药的。高浓度农药和剧毒农药的使用,不仅杀死了害虫的天敌,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更严重的是危害城乡居民身体健康。1983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发出《关于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和残留期长的农药的通知》,全面推广敌杀死、速灭杀酊、氯氰菊脂、双效灵、乙磷铝、瑞毒霉等高效低毒农药,停止了六六六粉剂和滴滴涕乳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80年代末,开始提倡推广使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大棚黄瓜嫁接防治枯萎疫,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法压低虫口密度,控制虫害,引进抗病新品种津研2号、津研4号、津研7号。1990年,市郊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25万亩,为全市提供无公害蔬菜近亿公斤。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