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畜禽疫病防治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18

 

第一节 防疫治病

  19491990年,哈尔滨市共发生过63种畜禽疫病,其中鸡病21种、牛羊病14种、猪病17种、马病11种。防治方法是:1.开展以防疫注射为中心的群防群治活动。“猪三针”、鸡新城疫I系、Iasota系、甘保罗苗、马立克苗、马传贫苗的接种已形成制度,并取得预期效果。2.消灭传染源。按国家规定,对传染性贫血阳性马、口蹄疫病猪、结核开放性阳性牛、布病阳性牛均采取坚决捕杀措施。3.科研和生产密切结合,制定并实施了主要畜禽疫病的免疫程序,马立克氏病已基本控制。4.增添化验室设备,强化疫病诊断手段。市兽医卫生防疫站化验室已达省级标准。5.健全防疫队伍。全市已形成市、区(县)、乡(镇)、村(屯)四级防疫网络。6.实行依法治疫。《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等国家、农业部及省级法规、规章的颁发,强化了防疫灭病手段。

  至1990年,牛肺疫已被消灭;马流行性淋巴炎、鸡练球菌病、鸡溃疡性肠炎、鸡蛔虫病、鸡绦虫病、猪萎缩性鼻炎、猪弓形体病、牛羊肝片吸虫病、马焦虫病、炭疽、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疤病、禽霍乱、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牛羊布氏杆菌病、鸡败血性枝原体病、马传染性贫血病、猪气喘病已基本上控制;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甘保罗病)、鸡白血病、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球虫病、鸡葡萄球菌病、鸡大肠杆菌病、猪流感、奶牛肺结核、鸡马立克氏病目前仍对畜禽生产造成威胁。

  猪瘟 中华民国及伪满洲国期间,猪瘟常年流行。由于政府未采取有效防治手段,往往全屯性猪覆灭。哈尔滨解放初期,兽医科组织个体兽医在农村实行猪瘟结晶紫弱毒苗接种,预防猪瘟发生。五十年代初,市郊免疫密度已达到90%,后来全部采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接种,免疫效果更突出。1965年消灭猪瘟,受到国务院嘉奖。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兽医行政及防疫机构受冲击,猪瘟防治有所松动,疫情又开始流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猪病防治工作步入正常轨道,对猪瘟免疫程序进行改革。变更以往每年春秋两次注射办法,对仔猪生后三周以常规量四倍注射,断奶后常规量注射一次;种公母猪每年按常规量注射一次。猪瘟已被基本控制。

  猪传染性胃肠炎 在50年代有零星发生,主要侵害仔猪,俗称“乳猪奶泻”。70年代开始重点防治。19852月,松江橡胶厂青年农场21头母猪相继产仔,其中15142头仔猪均在10日龄内呕吐、腹泻死掉。经东北农学院传染病教研室诊断定性为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防治措施是保持猪舍温暖、干燥、通风,尤其母猪舍分娩前要搞好消毒,给初生仔猪喂清洁乳汁。一些猪场曾以瞿麦57市两粉碎后给母猪口服,起到予防作用。

  弓形体病 19838月,在东郊民政局荒山园艺场猪场首次发现本病。该场每年都坚持进行“猪三针”免疫接种并实行补针防治。发病时,在184头猪中有71头出现高热、喘气和皮下出血斑,死亡7头,从急宰的2头猪体内分离到弓形虫滋养体形态而确诊。本病采用磺胺嘧啶钠注射及强心补液疗法有效。

  猪密螺旋体痢疾 1982年,太平区东风兽医院上报疫情时发现本病。同年,位于该区的市水泥厂青年点猪场出现疑似病例。次年又发生一起,两次共死亡克郎猪132头。19855月末,在该场270头育肥猪中,有10头发病,至6月下旬发病数达177头,死亡88头。该病经东北农学院兽医系传染病教研室定性。19866月,松江橡胶厂青年农场猪场又发生本病,存

栏的302头猪中,有近200头发病,至月底死亡44头。经以青、链、土霉素治疗及对症疗法症状逐渐缓解。1986年后,以“喹乙醇”治疗本病,收效良好,未发现停药后复发的现象。

  猪囊尾蚴虫病 东北地区是猪囊尾蚴虫病的高发区。50年代,商品猪检出率10%左右;  

    60年代,市政府组织卫生、商业、畜牧部门成立驱绦灭囊领导小组,防治囊尾蚴虫病,主要采取“驱、检、管”综合措施,取得可观进展。“驱”是驱除人绦虫,“检”是实行肉品卫生检疫制度,“管”是在农村实行两管(管水井、粪便)。“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解散,工作中断。1980年后,驱绦灭囊组织恢复,尤其是1985年全市普遍推广“猪囊虫病活体快速诊断法”即“定量血片玻板间接血凝试验”以来,本病防治又开始起步。当年,全市试验受检的24516头活猪中,确诊阳性猪2325头,对病猪按体重每公斤80毫克肌肉涂部多点注射丙硫咪唑石蜡混旋液,取得了全部杀死囊虫虫体的效果(剖检验证)。1990年,全市商品猪的囊虫检出率为48%。

  鸡新城疫 15日龄以内雏鸡很少发病,系因体内保持相当浓度的母源抗体所致。中鸡后,母源抗体消失,易发病。种鸡种卵检疫不严格是主要传播因素。在临床及病理剖检方面,由于常规免疫普及,典型症状已不常见,多呈非典型表现。主要防治措施是实行防疫免疫程序,严格检疫,严格消毒(种卵、孵化器、出雏器、鸡舍、环境、带鸡消毒)。

  鸡马立克氏病 1978年在动力区黎明乡红星村首次发现,在一群3月龄的5000只蛋鸡群中,发现“神精型”和“眼型”病例,死亡111只。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确诊定性,伺后在哈尔滨市蔓延,至1988年已在19个乡49个村的鸡群中发现,发病率由0015%上升到13%,当年死亡蛋鸡439万只。1988年,市科委下达防治鸡马立克氏病科研课题,经3年综合防治研究,1990年已基本控制住病情。

  鸡甘保罗病 此病又叫传染性法氏囊炎,19811月在省青年农场靠河分场的白洛克雏鸡群中首先发现,采病料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定性。同年6月,市红光种鸡场引入青年农场4000只种卵孵化后,30日龄雏鸡群暴发本病,8天内死亡147只,死亡率37%。19825月,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从市养禽场采出40日龄雏鸡未接种甘保罗疫苗的血清8份,用北京产标准阳性血清和抗原做琼脂扩散反应得到阳性结果。1983年后,全市未再暴发流行,直到1990年疫情平缓。

  鸡痘 在全市呈地方性流行或零星散发。据19751985年统计,1977年发病率最高,为153%;1982年死亡率最高,为016%。未对全市养鸡业构成较大危害。从临床症状上看,皮肤型多发生于秋季,粘膜型多发生于冬季。死亡率0001016%。采用以鸡痘弱毒疫苗注射成龄鸡的措施防治,至1987年,已达控制标准。

  禽霍乱 禽霍乱在哈尔滨市流行较久。1975年以来,发病率波动在0001442%之间。19751979年,春秋两次注射“禽霍乱G190E40弱毒菌苗”,由于其持续期短及对鸡体劣性刺激强,效果不理想。19801981年,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731禽霍乱弱毒菌苗”,实行气溶胶喷雾免疫法,收到较好效果。1982年后,由于普遍实行笼养,各饲养单位均采用喹乙醇药物予防法。由此,鸡霍乱已被稳定控制,只以散发及零星发生出现。

  鸡白痢 1978年以来,最多发病率为1409%,最高死亡率74%。对雏鸡危害严重,但成龄鸡感染后呈终生带菌及排菌的隐性型。因此,带菌成鸡是最主要传染源,防治重点是净化种鸡群。19781982年对雏鸡进行予防与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1983年开始实行净化种鸡群和净化环境相结合,收效很好。1986年,市兽医卫生防疫站对市郊一种鸡场的四个父母代种鸡群在开产前采取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法进行检疫,当年检疫8万余只,阳性率24%,阳性鸡迁入商品鸡群不作种用。开产4个月再进行复检,又检出5%阳性鸡,使种鸡群初步达到净化标准。1989年,全市鸡白痢发病率由1979年的108%降低到0049%。

  鸡球虫病 市郊鸡群中,以2575日龄雏鸡最易感,病源体主要是柔嫩艾美尔球虫(寄生在盲肠)和毒害艾美尔球虫(寄生在小肠)。1982年,发病率在0014083%之间,死亡率在0011016%间,呈下降趋势。主要的予防措施:一是推广网上育雏或笼育雏,使雏鸡躲开地面粪便污染及潮湿环境;二是合理及时用抗球虫药物防治;三是早育雏,使育雏提前到雨季结束。

  雏鸡硒——维生素E缺乏症 本病1978年定性。当时,3个乡的11200只蛋鸡发病,发病率153%,死亡2950只,死亡率占存栏数的04%。1989年,19个乡的39640只鸡发病,发病率124%,死亡13840只,死亡率043%。1540日龄或饲喂无鱼粉料的雏鸡群多发。防治措施是喂全价饲料,对发病鸡群按每50公斤饲料拌入豆油1公斤,连用35天;或在饲料中加入治疗量的维生素E,同时每50100只雏鸡补给01%亚硒酸钠1毫升;或用治疗量的硒——维生素E乳剂连用57天,达到予期防治效果。此外,在无鱼粉饲料中添加硒和维生素E也有效果。

  牛肺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牛肺疫对全市养牛业造成严重危害。在苏侨饲养的奶牛群中流行,有的以“914”治疗,可解除痛状。19521953年,全市开展牛三大疫病(牛结核、布病、牛肺疫)普查,经流行病及血液学检查,在被检的2100头奶牛中,检出阳性牛32头,阳性率15%。19531954年,市松花江奶牛场因水患发生牛病,在牛群中检出阳性牛33头,市政府下令将其捕杀。后年年普查,再未检出阳性。经省疫病调查评议小组认定,哈尔滨牛肺疫已被消灭。

  布氏杆菌病 1953年,哈尔滨市布氏杆菌病暴发流行,疫点为松花江奶牛场。当时正值汛期,为避免水害,把牛群迁往江南岸马家沟河畔的小十字花园牧场饲养。1954年春,60多头妊娠牛流产,占全群30%,经省家畜防疫队确诊为布氏杆菌病,同时还暴发了结核和牛肺疫。为此决定将病牛全部调出,剩1头成母牛和20头育成牛组成健康清净群。防治主要采取“防、检、免、杀”综合性防治措施。19781988年共检出阳性牛49头,阳性羊36只,全部淘杀。共免疫接种奶牛6941头,绵羊8718只。19881990年,哈尔滨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在市郊动力区朝阳乡监测,检出阳性牛12头,阳性绵羊1只,疫点内人患1例。

  结核病 结核病对牛群的侵袭多年未断。1952,哈尔滨市开展牛三大疫病检疫,2100头奶牛中检出结核阳性196头,阳性率93%。1978年抽检38个单位,阳性率高达401%。1981年,牛结核污染,污染率为228%,除4个国营奶牛场外,其余722乡(镇)的个体、集体奶牛均被污染。市政府决定恢复牛结核和布病检疫及净化工作。1988年,全市抽检阳性率为335%,道里、香坊、南岗3个区为221%。1990年,郊区仍有结核牛1500头左右,总的呈缓慢下降趋势。

  羊疥癣 哈尔滨市首次发现于1953年。1956年,集体化运动使个体羊群集中饲养,由于羊工缺乏大群卫生管理常识,疥癣在市郊民主、东风、松浦、万宝、前进、新发、新农、王岗、幸福、朝阳等10个乡均有大群发病。采取改善饲养环境及实行药浴的疗法,基本控制,多年未发。

  羊痘 首例羊痘疫发生于1954年春。当时,市食品公司收购200只羊,有10%左右发病,为杜绝病源,全部宰杀。后郊区万宝、东风、王岗、新发、新农、榆树、黎明等11个乡镇相继出现疫情。1968年开始实行羊痘弱毒苗接种防治本病,收效可观。1981年有81532户的576只羊发病,占全群的271%,死亡112只。1982年有5112873只羊发病,发病率246%,死亡6只。此后,羊痘均呈地方性散发。

  炭疽 195379月,道里区新农乡万家村、太平区民主乡天理村发生炭疽,万家村死黄牛7头,天理村死黄牛12头,感染人一例。1969829日,南岗区红旗乡红旗二队26头牛发病,死亡2头。两起疫情均因松花江洪水泛滥所致。按国家防范规定,采取封锁、建立免疫带及对因对症治疗、涂埋焚烧死牛尸体等办法,取得予期效果。

  马流行性感冒 1974年春,在11个乡镇出现疫情,存栏22687匹,发病13576匹,经省、市联合调查定性。19893月,全市出现第二次疫情,呼兰县16个乡245个村的6498匹马骡发病,发病率495%。后扩散到郊区11个乡镇,病马275匹,发病率45%。由于及时防治,大多数病马痊愈,极少数老弱马匹死亡。

  马传染性贫血 哈尔滨市1960年暴发马传染性贫血,新发乡东明村马匹全群覆灭。1963年,疫情蔓延到9个乡28个村,疫点47处,死亡61匹。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专门防治本病,采取“养、防、隔、封、消、处”六字方针。19631967年,全市共出现疫点96处,处杀及自然死亡马匹1556匹。1977年开始应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进行予防注射,19781984年共注射67984匹。1985年,郊区再未发现病马,呼兰县仅剩7个疫点。1990年全部拔除。

  马鼻疽 哈尔滨市多年流行。1962年,在存栏的20685匹马中检出阳性鼻疽马124匹,污染率为06%。1963年检出166匹,污染率08%。1972年,在58583匹马中检出鼻疽马924匹,占157%。此后,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逐渐拔除疫点。1989年检疫21700匹马,传染率降为009%,基本控制。

  牛口蹄疫 19522月第一次大流行,市兽医防治所组织34名民间兽医,采取"紧急接种病毒材料"法,使所有牛均感染病牛水疱液,因本次毒力不强,全市存栏的2000头奶牛、1500头黄牛全部耐过。19642月,全市第二次暴发牛口蹄疫,第一个疫点在道里区新农乡团结村,一周内市郊各乡镇的牛群几乎全部发病。全市组织三级兽医防疫人员25,带领郊区300名农民防疫员,深入到146个村751个自然屯进行大规模群防群治。此次流行病牛死亡率3.2%,主要是犊牛和瘦弱牛,羊未发生感染,猪有一例感染。1965年,农业部颁发了《防治口蹄疫试行办法》,全市据此开展了牛羊口蹄疫"O"型、"A"型或"OA"型双价苗免疫注射。1973--1985年累计免疫牛79179头,绵羊67365只。此后未再发生本病。

  猪口蹄疫 首例发生于1963年,疫点在道里区新农乡团结村。后各年均不同程度零星发生。1979年大暴发,全市出现疫点730个,波及22个乡镇269个村,发病猪31887头,发病率30.84%,死亡3389头,占发病猪10. 63%。1983年,郊区及呼兰、阿城两县45个乡244个村第三次暴发流行,疫点431个,病猪19712头,发病率23.65%,死亡6541,死亡率33.18%。经省兽医卫生防疫站实验室诊断病原体为"O"型口蹄疫病毒。按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市政府防治牲畜5号病指挥部指挥下,采取行政、经济、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1985年,国务院颁发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把防治口蹄疫纳入法制轨道,推动了扑灭疫情的进程。措施是:划区封锁、隔离病猪,扑杀病猪233头;疫情普查、清圈消毒,每年春秋两次与生猪防疫注射工作结合,对生猪疫情进行调查,同时对圈舍全面消毒清理,消灭病源;严管外源、清仓查库,对省、市外调入畜禽及肉类产品实行《准购证》制度,无准购证者一律扣留查处,同时对肉库、冷库定期检查,了解外源流入的动向;定点屠宰、索证管理,在全市固定生猪屠宰点,制止私宰滥宰,同时对入场待宰猪一律索取非疫区证明、出场肉品检验证明;通报疫情、严加防范,市防治5号病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向有关部门公布全国疫情动态,适时部署防范重点。由于采取上述措施,口蹄疫病情于19865月被扑灭。

 第二节 兽医科研

  1978年前,畜牧业居于副业地位,发展平缓,对科技需求有限。80年代,畜牧业跨入商品生产阶段,产值占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农村独立产业。对科技需求急迫,促进科研长足发展,在兽医防疫灭病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结核牛群净化技术研究》是黑龙江省畜牧局下达的课题,由高级兽医师吕凤桥牵头主持。1972年开始在哈尔滨市奶牛场等处被污染的牛群中实施净化。具体做法是:1.对病牛和健康牛实行分舍隔离饲养,防止疫病扩散;2.开展定期检疫,检出的阳性牛及疑似牛均迁入病牛舍饲养;3.从病牛群中培育健康犊牛。对于布病阳性牛或疑似牛则坚决淘杀。本课题进行6年,培育出健康母犊261头。获黑龙江省畜牧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731禽霍乱弱毒菌苗气雾免疫技术》是黑龙江省畜牧局下达的课题,由高级兽医师张伟壮主持。19791980年,应用气溶胶免疫原理,按气溶胶粒子规程,选用JMⅡ型、Pa—Ⅱ型喷枪,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选用5%甘油生理盐水为悬浊液,对安静状态的密闭舍鸡群实施“731禽霍乱弱毒菌苗”喷雾免疫。可使免疫期延长45个月。推广面积666万只。实施后,全市禽霍乱发病率由31%下降到4%。本课题获198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科技二等奖。

  《哈尔滨市鸡新城疫免疫程序制定及应用的研究》是市科委下达的课题,由高级兽医师杨淑琴主持。蛋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1015日龄以Iasota系弱毒苗点眼,间隔2530天重复点眼或饮水,再间隔2530天,可注射I系苗一次,90120天后重复以I系苗气雾免疫或饮水。肉用仔鸡新城疫免疫程序:1015日龄以Iasota系苗点眼,后每间隔20天用该苗点眼或饮水。初步统计,此免疫程序实施,使鸡罹患率及死亡率减少10%以上。本课题获1988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

  《鸡马立克氏病防治的研究》是市科委下达的课题,由副研究员刘志刚主持。本课题除采取以法治疫行政措施外,在技术环节上采取:1.规范孵化场工艺流程,即种卵储存→消毒室内熏蒸消毒→孵化器内孵化→出雏器→雌雄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疫苗→销售;2.搞好种鸡群内甘保罗病的防制;3.初生雏120日龄要密闭隔离饲养,杜绝感染;4.对成鸡进行带鸡消毒。这项研究历经3年,全市发病率由18%下降到035%,死亡率由13%下降到031%。本课题获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推广猪囊虫病快速诊断与治疗技术》课题由兽医师夏康平主持,采用“定量血片玻板间接血凝试验”法,对活猪进行罹患囊虫病诊断,对阳性猪以杭州产丙硫苯咪唑口服或混悬液肌肉注射治疗。1989年检查395万头生猪,检出囊虫病猪3837头,检出率97%,药物治疗后全部灭囊。本课题获1989年哈尔滨市丰收计划二等奖。

  《哈尔滨市农贸市场肉类检疫程序的制定及应用》课题,由市科委下达,高级兽医师于德江主持。1984年开始,经6年研究总结,对大城市集贸市场肉类检疫程序规范如下:1.询问情况及复查验证;2.对入市胴体视检及剖验;3.进行必要的化验室检查,充实视检结论;4.肉类新鲜度测定(挥发性盐基氮法);5.判定检疫结果;6.检疫结果处理。经几年实践证明,此程序适用性强,易于操作,检疫结果准确。5年中,检出病害肉58万公斤,病害禽33万只。本课题获市科委1989年科技成果奖,省畜牧局科技成果三等奖,被收入《全国科技成果大全》1990年第15期。

第三节 兽医卫生检疫与执法

  一、兽医机构

  1949年,哈尔滨市政府在卫生局内设兽医科,定编4人,负责全市畜禽防疫管理工作。1952年底,兽医科划归市农业处领导,同时又组建了哈尔滨市兽医防治所,定编13人。19532月更名为哈尔滨市畜牧兽医总站,编制19人。

  1955年,哈尔滨市成立农业局,局内设畜牧科。

  1957年,哈尔滨市畜牧兽医总站撤消,组建了市家畜疫病防治院,定编28名。同年还组建了市家畜防疫队,定编14人。

  1960年,市畜牧局内设兽医科,编制4名。

  1963年,在滨江区内设畜牧兽医总站,编制54名。

  1973年,市家畜防疫队更名为市兽医卫生防疫站。

  1983年,市畜牧局设科技兽医处,定编9人。

  1984年,建立市集贸市场兽医卫生检疫所,定编30人。

  1985年,市农牧渔业局设兽医处,定编9人。

  1988年,市农业局设兽医药政处,定编7人。同年,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畜牧兽医站、家畜繁育改良指导站和草原管理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哈尔滨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1989年,哈尔滨兽医监察所建立,定编7人。

  这些机构负责全市兽医卫生管理、疫病检验防治、兽药质量监测仲裁等工作。

  二、兽医卫生检疫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畜禽生产逐步发展,市场日趋活跃。畜牧业已由副业过渡成为独立的产业。为适应这种变化,兽医卫生检疫也从防疫业务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业务部门。

  19791984年,哈尔滨有兽医检疫人员15名,隶属市工商局,对进入农贸市场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

  1984年,市集贸市场兽医卫生检疫所成立,编制30人,隶属市畜牧局。进驻10个大型农贸市场检疫,幅射面达35个市场。1987年,各区都成立了兽医卫生防疫检验站,进驻21个大型农贸市场,幅射面达57处,1990年扩展到121处。乡镇检疫由乡镇兽医院选拔的检疫人员承担。兽医卫生检疫已在生产流通范围全面开展,除进口检疫由国家动检站承担,铁路运输检疫由省铁路兽医处承担,国营屠宰场由市食品公司系统兽医承担外,畜禽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均由市兽医卫生检疫部门承担。19851990年,共检疫肉类近4000万公斤,白条禽700万只,活畜9万头(匹、口),活禽100万只(羽),毛蹄骨角63吨,毛皮40余万张。检出的病害肉(畜、禽)全部进行了无害处理。

  三、兽医执法

  1985年,国务院颁发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87年又颁发了《兽药管理条例》。与之相配套,国家农业部相继颁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及《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88年,结合地域特点,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制发了《黑龙江省兽药经营管理办法》,从而从法律上确认了兽医管理工作已步入法治领域。

  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农牧行政部门主管畜禽防疫和兽药生产经营。哈尔滨市兽医执法工作主要为:一是通过颁发证明行施审批权。按照市政府要求,从事畜禽商品生产和经营及兽药经营,首先要经市农业局审查合格领取《兽医卫生合格证》或《兽药经营许可证》,再依次领取营业执照方可正式开业。二是对违法违章经营行施行政处罚权。按照法规、规章处罚条款,兽医行政处罚主要有行政警告、停业整顿、罚款、吊销许可证等。三是立法建议权和承担地方法规起草工作。1988年开始,市农业局共审核发放《兽医卫生合格证》3785份,《兽药经营许可证》200份。共下达行政警告126次,停业整顿经营34家,罚款139次,罚没款18万余元,吊销许可证58件。至1990年底,农业局参与了《哈尔滨肉品卫生检疫的通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生猪屠宰检疫制止病害肉流入市场的通告》、《哈尔滨市肉灌制品生产和销售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兽药经营管理办法》、《哈尔滨市畜禽产品的检疫试行规定》、《哈尔滨市畜牧兽医综合治理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宠物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的起草工作。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