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内革命旧址有关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21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党的历史丰富多彩,在以史资政育人方面有着十分厚重的党史资源。早在1907年5月,哈尔滨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工厂的中俄工人率先集会,书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录。1923年10月,党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由沈阳迁到哈尔滨,我市成为领导东北地区党的活动和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成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刘少奇、陈云、彭真等中共领导人都在哈尔滨进行过革命活动,同时也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和民族英雄。由此,在哈尔滨留下了革命领袖和英烈们的光辉足迹--有着重大意义的革命纪念地、旧址。承载着重要社会教育功能的革命纪念地、旧址,是塑造哈尔滨精神、凝聚民心的力量源泉,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哈尔滨市知名度和发展旅游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党史研究会近日组织有关人员和老同志,对市区内革命纪念地、旧址进行调查论证。

  一、革命纪念地、旧址现状

  经调查,市区现有主要革命纪念地、旧址主要分三部分:

  (一)经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保护文物单位" 的5处: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光芒街40号)、刘少奇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河广街1号)、赵尚志革命活动旧址(南岗区邮政街341号)、赵一曼烈士被捕养伤处(一曼街)、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哈尔滨儿童电影院)等(附表1)。

  (二)现存革命纪念地、旧址尚有37处。主要有"周恩来早期来哈居住旧址"(靖宇十九道街23号)、"中苏友好协会旧址"(市委1号楼)、"中共北满分局旧址"(南岗东大直街178号)、"全国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马迭尔宾馆)等。

  (三)被拆除的革命纪念地、旧址30余处。主要有"护送中共六大代表接待站"、"哈尔滨救国唤醒团总部旧址"、"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东光寮)"、"李兆麟将军遇难地"等。

  二、革命纪念地、旧址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革命旧址是党在哈尔滨开展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见证。当前,在我市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中还存在对地方党史了解甚少、历史观念淡薄,对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发展与革命纪念地的保护和利用关系方面尚存在不足,使革命纪念地、旧址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相反还有不同程度的遭到破损、拆除等。

  (一)革命纪念地、旧址保护责任不明确

  调查发现,由于责任不明确等原因,部分革命旧址存在较为严重的破损。如,哈尔滨儿童电影院是"第六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召开地。1948年8月第六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在我市召开。大会恢复了中国工人阶级统一的全国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该纪念地经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保护文物单位"并悬挂标示。目前,外墙已被商业广告牌覆盖,正门口墙体上挂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也被撤掉。

  道里区河广街1号是刘少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于1930年2月来哈领导工人运动、召开工人代表座谈会的旧址。目前,因无人管理,房屋被出租成加工点,周边环境杂乱。悬挂的"市级保护文物单位"标示牌也被棚厦湮没。

  (二)革命纪念地、旧址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相当一部分革命纪念地、旧址因为没有标示不为市民所知,珍贵的历史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如,道里爱建小区原是哈尔滨车辆厂厂址,现还保存有机车头和点火车间。哈尔滨车辆厂(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1918年10月建立全国第一个工会组织,率先组织和领导了工人运动,影响和推动了其他行业工人斗争的发展。建国初期,毛泽东视察该厂并作出"你们应给全国的工厂做出榜样"的重要指示。位于道外区的哈尔滨铁锹厂(又称圈河)在日伪统治时期似敌人屠杀革命志士的刑场,在这里有数百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反满抗日志士被枪杀。其中,仅1937年"四一五"大破坏事件中,就有28人被日伪当局集体枪杀。位于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园内的原"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部地牢",曾关押过无数革命志士,是昭示日本帝国主义在哈尔滨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如今,被用做储藏杂物的仓库和菜窖。

  (三)部分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旧址被拆毁

  位于道里区红专街的哈尔滨画院是1928年哈尔滨党组织护送中共六大代表赴苏参加党的六大会议的秘密接待站。接待站共接待瞿秋白、张国焘、罗章龙、周恩来、夏曦等40多位"六大"的代表,为党的六大顺利召开做出重要贡献。又如,位于香坊成高子车站附近,1932年4月赵尚志策划并实施了炸毁日本军列的英勇壮举,这一行动震惊了整个东北,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给人民群众极大的鼓舞。

  三、建议加强对革命旧址保护和利用工作

  保护和利用好革命纪念地、旧址,是一项宣传哈尔滨、扩大哈尔滨历史文化城市影响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对打造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兴市"和拉动我市建设发展"红色旅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在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恢复和完善哈尔滨风格建筑的同时,把革命纪念地、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统筹规划。

  重视发挥革命纪念地、旧址的作用,加快其保护利用步伐,彰显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底蕴,应从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的措施,依法进行管理,使革命纪念地、旧址在历史名城和"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处

  二○○七年七月一日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