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21
一、城区位置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地处松嫩平原的东南缘,松花江由西南向东北流过市区,由哈尔滨向东即为张广才岭余脉的丘陵低山区。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哈尔滨市所处的地理纬度最高,且位居最东端。目前城区的几何中心位置大体在位于南岗区的省政府一带,其经纬度为东经126°39′20″,北纬45°44′24″。
哈尔滨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点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两万多年。据古人类遗址发掘资料显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哈尔滨地区曾出现过多次人类文明的繁盛时期。
哈尔滨古城出现在金朝建立前后,当时哈尔滨地区的社会、经济有过空前的发展,居民的居住区集中在运粮河、何家沟、马家沟和阿什河河流沿岸。几个古城的位置分别位于今道外区万宝镇后城子村北(万宝古城)、道里区太平镇松山村西(松山古城)、平房区平新乡平乐村正黄三屯西(平乐古城)、道里区群力乡四方台村南(四方台古城)、香坊区幸福乡莫力村东(莫力街古城)。元、明两朝古城仍很繁盛。
清初旗人入关后东北封禁导致了哈尔滨地区人类文明大倒退,直至道光年间东北弛禁以后,呼兰河下游和阿什河沿岸一带才有大批人丁移入。到中东铁路修筑前,哈尔滨的松花江两岸已有人口约5万,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在今香坊、顾乡、松浦一带。
自中东铁路修筑至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城区主要分布于松花江和马家沟河之间,中于今道里、道外、南岗三区的中心地带。其时哈尔滨长期呈一城多市状态:今道里、南岗老城区一带先后归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和中国北京政府东省特别行政区所辖;今道外、太平桥一带先后归清滨江关道和吉林省滨江厅、滨江县所辖;而松花江北的松浦一带亦有相对独立的城区,先后由黑龙江省松北市政局、松浦市政管理处所辖。
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同年合并了哈尔滨四市的市政建制,其后哈尔滨城区扩展较快,中心位置南移。到40年代,哈尔滨城区向西南扩展至正阳河一带,向东南沿滨绥铁路北侧新辟了一些居住区,铁路南侧今和兴路一带已着手开发,但还未成为主要城区。
50年代以后,哈尔滨城区向西南、东南两个方向扩展明显:由西大直街西端开始,向西南沿和兴路和学府路发展了工厂区、居住区和高等院校集中区;由和兴路东端开始,向东南沿大庆路两侧发展了高等学府区、动力工业区和居住区。城区向东北方向亦有较大扩展,在今太平区内发展了居住区和建材、化工工业区。1956年8月2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原香坊区韩家店、张家店、三家子、正红头屯、老五屯、刘家窝棚和平房划归平房区,并将平房区改为城市区。至此,现代哈尔滨市的城区轮廊和城区位置基本确定。
二、城市区位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在1990年的政区划分中,哈尔滨市行政区的南缘与双城市、五常县、尚志市接壤,西缘与肇东市相邻,北、东缘分别与兰西县、绥化市、巴彦县、宾县相接。
哈尔滨是东北铁路网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以哈尔滨为中心有哈大、滨绥、滨洲、滨北、拉滨5条铁路干线向周围辐射,并可经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沟通西伯利亚和欧洲地区。在公路交通方面,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公路网的辐射中心,有哈大、哈吉、哈绥、哈同、哈萝、哈伊、哈黑、哈满等10余条公路通往省内外。1986年10月1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增强了哈尔滨公路交通枢纽的作用。
在全国的航空和水运交通中,哈尔滨也占有重要地位。哈尔滨机场是全国著名的八大空港之一,1984年经国家批准为国际空港。开辟有通往佳木斯、黑河、齐齐哈尔、牡丹江、海拉尔、长春、沈阳、大连、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广州、上海、厦门、重庆以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十几条航线。此外还有通往日本、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不定期包机航线。水运交通方面,哈尔滨地处松花江干流的上、中游分界处,哈尔滨港是全国八大内河港口之一。由哈尔滨港溯江而上经嫩江可达肇源、齐齐哈尔等县、市,经第二松花江可达扶余,顺江而下可达巴彦、木兰、方正、依兰、佳木斯、同江等县、市,并可沿黑龙江下游经俄罗斯出日本海。
哈尔滨所处的自然地带为松嫩平原东南缘的森林草原、草甸草原—黑土、黑钙土地带,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松花江哈尔滨段接纳了库叉河、马家沟、阿什河、呼兰河等支流,城区与郊区几乎全部分布于松花江两岸的河漫滩地、河流阶地和洪积—冲积台地之上。此种自然地理位置为发展市郊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哈尔滨市拥有全省最集中的工业和科技力量,在全省各经济技术区中处于扇形中心地位,对全省的国民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向心作用和辐射作用。哈尔滨周边有大庆、齐齐哈尔、鸡西、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伊春、北安等不同性质的城市,有松嫩平原、呼兰河流域、三江平原等商品粮产区,有大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小兴安岭等林木产区。哈尔滨周围150公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砂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铜、铁、铝、锌等金属矿产资源也有一定储量,大豆、甜菜、亚麻、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亦相当可观,这些都为哈尔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
在全国经济地带的划分上,哈尔滨处于中部地带的哈尔滨——长春区,这是全国19个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全国国土开发和建设总体布局中,哈尔滨是哈大线二级开发轴线上的重要城市。
在对外经济和技术合作上,哈尔滨位于东北亚经济新开发区,与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距离较近,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哈尔滨利用松花江水系网可建立起与俄罗斯、日本等国家之间的水上贸易圈,利用东北铁路网可就近沟通朝鲜半岛、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由西伯利亚铁路还可进一步通往欧洲。近些年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的开放政策,哈尔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均有迅速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