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哈尔滨的形成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21

  一、历代归属

  自帝舜时始,经夏、商、周3代(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哈尔滨地区为肃慎族故地。汉朝武帝时(公元前1世纪),扶余国建立,历经两汉和魏晋时期(3世纪至4世纪),这里为扶余国属地。南北朝时,为勿吉族(即族)居住区。唐朝统一中国后,靺鞨归属于唐。唐圣历元年(698年),族建立地方民族政权震国(713年改称渤海国)。渤海国仿行唐朝的府州县行政制度。哈尔滨为渤海国颉府属地。辽代契丹太宗天显元年(926年),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后,原渤海境内的女真族兴起,分生女真、熟女真两部。生女真位于长白山及松花江流域,哈尔滨为生女真属地。辽天庆五年(1115年),生女真完颜部酋长阿骨打大败辽军后建立大金国,定都会宁府(现哈尔滨市属阿城市)。金朝在全国设14个路总管府,路总管府府尹掌一路的兵权和所属府州县的行政权。哈尔滨属上京路会宁府辖境,是金朝京畿重地。元代窝阔台汗六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金王朝灭亡,元朝实行行省制,在东北地区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下设71府。哈尔滨属开元路辖境。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对东北地区实行都司卫所制管理。在东北设辽东都司(1371年设)和奴儿干都司(1409年设)。哈尔滨地区属奴儿干都司兀失卫辖境。
  清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统一全国后,对中原地区实行省制。东北地区因是满族故乡,地区特殊,则采用有别于内地的军府制。全部裁撤明朝设在东北地区的都司卫所,在盛京(现沈阳)置驻防内大臣。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改称奉天昂邦章京,统率八旗兵镇守东北全境。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五月,又分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统率八旗兵镇守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流域地区。宁古塔昂邦章京下设宁古塔梅勒章京(顺治十七年改称为副都统),是重要的武职旗官,专城驻防。是时,哈尔滨是宁古塔副都统属地。
  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迁至吉林(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吉林将军)。将军下设副都统,副都统下设协领。雍正二年(1724年),设阿勒楚喀协领。乾隆九年(1744年),添设拉林副都统,此时哈尔滨松花江南岸地区属拉林副都统下阿勒楚喀协领管辖。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吉林将军下添设阿勒楚喀副都统。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裁撤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下设拉林和阿勒楚喀两个协领署。现哈尔滨松花江南岸地区,分属阿勒楚喀副都统下阿勒楚喀协领和拉林协领管辖。
  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清朝在东北地区增设黑龙江将军,辖松花江中游至黑龙江境界。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设齐齐哈尔副都统。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地区,属黑龙江将军下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境。同治元年(1862年)按旗民分治设置呼兰厅,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地区为齐齐哈尔副都统下属呼兰厅所辖。光绪五年(1879年),又增设呼兰副都统,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地区仍为呼兰副都统属下呼兰厅辖境。
  二、城镇规模的形成
  在清初旗人入关后,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廷以东北为皇朝“发祥圣地”、“悉行封禁”、不准民人入境。在这一禁令下,相当长的时期内,东北中、北部地区,除八旗兵驻防点的聚居区缓慢扩展外,基本属于封禁区,土地荒芜。此后流民总是设法冲破封禁,八旗官兵也需要民人的劳动力,他们不顾清廷禁令,愿留违禁者来此开荒、耕耘。乾隆年间,吉林将军辖境已逐渐成为“旗民同屯共处”的地区。清嘉庆八年(1803年),清廷颁布《订定临时移民章程》,放宽对出关人口的限制。禁令一开,移民人数逐年增加,道光年间,已形成“民户多于旗户”的局面。
  哈尔滨位于松嫩平原南缘,是富饶的农牧渔业地带。自清代中期后,来自山东、河北等省的移民,纷纷到此垦荒和从事渔牧业及手工业生产,村屯数目逐渐增多,有的已逐渐形成乡镇规模。据光绪二年(1876年)统计,仅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水师营官屯及附近各村,即有3730户、28257人(民人或不在册的丁、户尚不在内)。那时,全哈尔滨地区已有村屯百余个,人口至少在5万人以上。其中,在现在的道外、香坊、顾乡、松浦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已见诸史料的村屯计有现市区内的顾乡屯、马家沟屯、新发屯、路家屯、路丰屯、田家窝棚、菅草岭、纪家岗、蜂窝屯、元聚烧锅、沙曼屯;跃进乡的尤家窝棚、白家窝棚、张老道屯;群力乡的下洼子屯、半拉城子、金山堡;新发乡的石人沟、查家窝堡、薛家屯、四方台、登州李屯;新农乡的苏家窝堡、大中安堡、小中安堡、万家窝堡、宋家店、川心店;王岗乡的永发屯、杨马架子、哈达屯;榆树乡的三姓屯;朝阳乡的义发源、正黄旗二屯、正黄旗头屯;平房乡的平房屯、黄家窝堡;平新乡的正黄旗三屯、正黄旗四屯;红旗乡的镶红旗头屯、镶红旗五屯、正红旗二屯、正红旗三屯、正红旗四屯、正红旗五屯、正红旗头屯;团结乡的乔家、长青寺(王家屯)、韩家洼子、三棵树、王会屯、冯家洼子;幸福乡有前张家店、杜家店、曹家窝堡、张家油坊、苇沟、北柞树林、西柞树林、东柞树林、光明屯、莫力街、靠河寨、嘎雅屯;新春乡的王家店、拉拉屯;和平乡的大嘎哈、成发屯、长发屯;民主乡的赵家油坊、新发屯;东风乡的张家船口、西长林子;向阳乡的东长林子、金家窝堡;松浦乡的老船口、张世英屯、庙台子;前进乡的陈家岗、后汲家店、双口面、水师营官屯;万宝乡的前太平岗、后太平岗、万宝屯、卫家屯、后城子、万有屯、前城子,孔家烧锅、钓鱼台;黎明乡的任家窝堡、魏家窝堡、薛家屯、三合屯、后哈达屯等。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