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

发布时间:

2024-02-22 16:42

  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时期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市仍隶属松江省。19538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区政府建制,实行市、区、村3级行政管理体制。2月,将顾乡、香坊、松浦3个郊区区公所改组为区政府,同时撤销顾乡、香坊的农村分区建制。1025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关于组建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又将道里、东傅家、西傅家、南岗、新阳、太平6个城市区区公所改为区政府。19531123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区划,将城市区与农村区分开,设7个城市区:香坊区、顾乡区、太平区、南岗区、东傅家区、西傅家区、道里区,撤销新阳区。设5个郊区:朝阳区(原为香坊区和太平区的农村部分)、王岗区(原为顾乡、南岗区的农村部分)、天恒区(原为阿城县部分农村,当年7月划入哈尔滨市)松浦区、平房区(原为香坊区和双城县部分农村)。
  二、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时期行政区划
    195481日,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隶属黑龙江省。195521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改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全市区划仍为12个区。19561015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市东傅家区与西傅家区合并为道外区,道里区与顾乡区合并为道里区;平房区改为城市区;撤销天恒区的建制。
  1958825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阿城、宾县、呼兰、肇东4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1022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市将朝阳、王岗、松浦3个郊区合并为滨江区。在当年大办人民公社运动中,12月,又将滨江区撤销,其辖境分别划入6个城市区。

  19593月,中共哈尔滨市委作出《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确定在平房、香坊、机电(自香坊区划出的部分地区)成立行使区一级政权职能的人民公社。
  1960415日,哈尔滨市城区实现人民公社化,建立香坊、动力之乡(原机电人民公社)、平房、太平、道外、道里、南岗奋斗等7个区级人民公社。6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所辖的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5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同时将肇东县划归松花江地区。
  19633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恢复哈尔滨市滨江区建制,成立滨江区人民委员会,管辖原由市区各人民公社所辖的农村人民公社。至1966年,哈尔滨市共设7个城市人民公社、1个区人民委员会。
  1965722日,经中共黑龙江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哈尔滨市所辖阿城、宾县、呼兰、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8县划归新设立的松花江地区。
  三、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时期行政区划
    19665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展开。此后,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基本瘫痪,难以进行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1967216,“哈尔滨市人民公社”成立并发表《宣言》,宣布废除原中共哈尔滨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的职权。实行“一切权力归公社”。26日,遵照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地、市、县的临时权力机构“不要建立人民公社”规定,“哈尔滨市人民公社”更名为“哈尔滨市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413日,根据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这个临时权力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的批示,哈尔滨市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改称“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它既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又是市人民政府。
  19673月,市辖各区人民公社均先后建立革命委员会。即:香坊人民公社革委会、动力之乡人民公社革委会、新曙光人民公社革委会(1972922日恢复为平房区)、滨江区革委会、道里人民公社革委会、道外人民公社革委会、南岗人民公社革委会、太平人民公社革委会。197028日,根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的指示,将滨江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哈尔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是市革命委员会的办事机构。1973410日,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哈尔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建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市辖境及区划无大变动。
  四、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时期行政区划
    1980111日,哈尔滨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改为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辖有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太平、平房7个区。1983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属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的阿城、呼兰两县划归哈尔滨市辖。1987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城县,设阿城市(县级),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代管。至1990年底,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太平、平房7个区和呼兰、阿城两个县(市)。
  五、区、县概况
    道里区 位于哈尔滨市西北部,东以滨洲线铁路与道外区分界,西邻双城县永胜乡,南以哈长线铁路与南岗区、双城市、道外区接壤,北接肇东县。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1903年,中东铁路从松花江南岸的市区通过,将市区分隔成两部分,铁路以西地区称“道里”,因临江设码头又称埠头区。1903年为中东铁路附属地。1926年东省特别区成立后,1946年改称道里区。19531956年,新阳区、顾乡区和滨江区(郊区)的新发、新农、榆树、群力4个公社及松浦区的太阳岛风景区(现划归道外区)、双城县的太平公社先后并入该区。  道里区是哈尔滨市重要的旅游窗口,松花江干流从城区穿过,沿松花江的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顾乡公园呈带状相连,构成“沿江一条线”美丽景观。其中有中西合壁的建筑、独具特色的五色草花坛以及各种各样的雕塑小品,并与著名的太阳岛公园隔江相望。一年一度在兆麟公园举办的冰雪节冰灯游园会,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沿中央大街,有以教育书店、马迭尔宾馆为代表的欧式建筑群,使百年老街极具异国情调。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哈尔滨飞机场均坐落区内。
  道里区是哈尔滨市主要的商业区,这里有全国十大百货商店之一的哈尔滨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和全国最大的菜市场——道里菜市场。有农贸、家具、轻工等市场16处,1990年,集市贸易总成交额2839亿元。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479.2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22.61平方公里、总人口6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7万人。城区设17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两个镇、3个乡、61个行政村、94个自然屯。
  道外区 旧称“傅家甸”。位于哈尔滨市中北部,东与太平区毗邻,南接南岗区,西与道里区以滨州铁路为界,北与肇东市、呼兰县接壤。松花江自西而东横贯,把区域分为市区和农村两部分。闻名遐迩的太阳岛位于江北岸。
  1903年中东铁路经过市区,铁路以东俗称“道外”。当年,沙俄强占铁路沿线地区,归中东铁路局管辖。在江北地区,1920年,在马家船口一带设马家船口市政局,后改称松北市政局,19259月又改称松浦市政管理处。为黑龙江将军管辖。在江南城区傅家甸,1907年设立滨江厅,隶属于吉林省滨江道。1909年改为吉林省双城府管辖。1913年改称滨江县。1927年设市政筹备处,19295月建立滨江市,划傅家甸、四家子、圈河、太平桥为辖区。滨江县只管原县属农村部分。193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后,于1933年将滨江市、松浦市政局划归哈尔滨特别市,分设东、西傅家区和松浦区。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又辟东、西傅家区的各一部分合为北傅家区。1949年,撤销北傅家区建置。1956年,东西两区合并为道外区。将松浦区撤销,划入道外区松浦乡,1962年又将其划归滨江区(郊区),1972年滨江区撤销,松浦、万宝、前进乡划入道外区。
  解放前,道外区以油、酒、米、面加工及小手工业作坊而著称,是山产品、杂货、粮食的集散地,是哈尔滨市最早的商业区。居住在这里的多为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居住条件低劣,素有“贫民窟”之称。解放后,经过开发建设,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区内有著名商业街——靖宇街,街两侧主要商服网点有同记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百货商店、向阳专业商店、三八饭店、世一堂药店、亨得利钟表眼镜店等。哈尔滨工人体育馆和东北最大的内河港口哈尔滨港均在区内。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296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8.2平方公里。总人口38.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万人。城区设14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两个镇、1个乡、33个行政村、96个自然屯。
  南岗区 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区,东邻太平区,南接香坊区、动力区,北以铁路线与道里、道外两区为界,西南与双城市接壤。由于地势偏高,最初有秦氏人家在此居住,亦称“秦家岗”,因其位于道里、道外区南部,后称“南岗”。
  1898年修筑中东铁路时,哈尔滨铁路枢纽站、中东铁路管理局、秋林公司、尼古拉中央大教堂和各国领事馆均设在该区,形成外国人聚居区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曾设在这里。1946年,市人民政府将旧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两个行政区,组建了南岗区、马家区人民政府。194910月,两区合并为南岗区。
  南岗区是黑龙江省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是哈尔滨市商业、文化、教育中心。有老字号秋林公司、哈尔滨百货大楼、奋斗副食品商场,也有闻名全国的地下商业街。区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和20余所中等专业学校和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有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图书馆、亚细亚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少年宫等文化场所。有文庙、极乐寺、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基督教堂等宗教建筑。有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东北烈士纪念馆,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东北北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哈尔滨火车站位于区内。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182.8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6平方公里。总人口74.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城区设18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1个镇、3个乡、27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
  香坊区 是哈尔滨市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与阿城市毗邻,西南与动力区交界,西北与南岗区相连,北与太平区接壤。
  香坊区历史悠久,金灭辽时,香坊地区是金军事要地。金建立后,属金国内地“皇室禁苑”,清嘉庆年间(1805年),有田姓人氏来此开荒种地,开办烧锅,逐渐形成“田家烧锅”之称。1895年,河北省乐亭县李姓人氏来此开线香作坊,始称“香坊”。1901年,又有人开聚源烧锅(后改为万泉涌烧锅),并在道里区开了分号,当时人称香坊的聚源烧锅为“上号”,道里分号为“下号”,因此,“上号”也是香坊区的别名。1726年至1909年间,香坊地区先后隶属宾州府、双城县、阿城县、宾州厅和中东铁路局。哈尔滨沦陷后,归伪哈尔滨警察厅香坊警察署管辖。1938年伪满当局在哈尔滨市实行区制,并于7月成立香坊区。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市人民政府重新组建了香坊区人民政府。
  解放后香坊区市政建设日新月异,道路和居民住房得到很大改善,拥有天鹅饭店、黑龙江省粮油大厦等现代化建筑,改造了六顺、香茗、小北屯等十几个小区,263条主要街路遍布全区。区内有全国三大轴承厂之一的哈尔滨轴承厂、全国第一家啤酒厂哈尔滨啤酒厂,此外还有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哈尔滨纺织印染厂、703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等70余家大厂、大学、大所。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208.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2.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2万人。城区设8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1个镇、两个乡、43个行政村、82个自然屯。
太平区 位于哈尔滨市东北部,南与南岗区、香坊区接壤,北与呼兰县隔松花江相望,东与阿城市巨源乡、香坊区向阳乡为邻,西与道外区以京哈线铁路划界。

  太平区是个老居民区。1898年,太平区境内先后形成三棵树屯、骆斗屯、韩家洼子屯等。1909年太平桥分别隶属阿城县、滨江县管辖。1913年,太平桥以西属滨江县管辖。1918年隶属滨江县。1929年太平地区(今市区)全部属滨江市辖。1938年划归哈尔滨特别市管辖,并设立太平区事务所。194610月,组建太平区人民政府。
  解放前,太平区是贫民区和瘗地集中区域。20世纪30年代初有居民两万余人,后因松花江水患造成无家可归的群众和修建八区公园、滨江火车站被强迁的居民的进入,开辟了“新地号”,形成了难民区(现新乐街道办事处一带)。当时居民绝大多数住房均为泥草房、马架子,生活质量低劣。18981933年间,共有瘗地17处,占全市的57%。日伪统治时期,这里曾设置过残害爱国人士的“思想矫正院”和大赌场。
  解放后,太平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坐落于区内的哈尔滨水泥厂经过不断扩建和改造,产量居全省之首;新建了松花江水泥厂、石棉瓦厂和17个国营、集体砖厂,成为哈尔滨市建材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而后在区内先后建成了哈尔滨炼油厂、化工总厂、油漆化工厂、颜料厂、石油化工厂、化工六厂等十几家化工企业,形成了化学工业区。区内哈尔滨东站是我国东北较大的编组站,哈大、滨北、滨洲、滨绥、拉滨等铁路于此始发。东北最大的内河港口哈尔滨货运港位于区内。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24.1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城区设11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1个镇、两个乡、32个行政村、79个自然屯。
  动力区 位于哈尔滨南部,南临平房区,北接香坊区,东与香坊区、阿城市相连,西与南岗区为邻,是以电力设备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区,因著名的三大动力工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的兴建而得名,素以“动力之乡”闻名全国。
  解放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坟地,人烟稀少。解放后,归香坊区管辖。1950年规划为市区,开始兴建大型工厂。195811月由香坊区划出,定为哈尔滨市的一个行政区,称机电人民公社,后改称动力之乡人民公社。196314日改称动力区至今。
    动力区是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密集区,有大中型科研单位27个。文化体育设施较完备。有省体育场、动物园、森林植物园。区内除有三大动力工厂外,还有著名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及亚洲最大的亚麻纺织厂等。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25.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城区设11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两个乡、24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
  平房区 位于哈尔滨市南端,距市中心20公里。东临阿城市,北接动力区,南与双城市交界。是以中直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区。
  平房地区历史悠久。辽金时期已被开发,为金上京路会宁府所辖的京畿之地。元明各代,战乱荒芜。清初被封禁,17561816年间,不断有关内汉民流入垦荒,先后建有数十个民屯。1819年,清廷京旗移垦,由双城堡协领衙门在平房地区设置满旗官屯,为平房设治之始。1851年,双城协领改副都统,平房地区归其属下东官所辖。1907年至1911年,属双城第二警察区、二区郎家烧锅区公所,归双城府管辖。1918年,属双城县第二区管辖。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后,在这里修筑拉滨线铁路,因车站靠近平房屯而得名。1936年,日本关东军第731部队在这里建立细菌实验工厂。1945年,日本侵略军战败溃退前,将细菌工厂主要建筑全部炸毁,所遗留的大量疫源,曾导致平房一带大面积流行鼠疫。19458月,苏联红军接管旧平房镇。1947年至新中国建立前后,平房区域东部归香坊区管辖,西部属双城县第四区管辖。1953年,平房地区从香坊区划出,建立平房区(郊区)。随着国家在这里兴建伟建机器厂、东安发动机厂和东北轻合金厂等军工企业,逐渐变成新型工业基地。1956年平房区改为哈尔滨市城市区。
  1990年末,全区总面积93.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3.78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万人。城区设6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两个乡、1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
  阿城市 位于哈尔滨市东南,距哈尔滨市285公里。地处东径126°39′—127°39′,北纬45°12′—46°之间。东靠宾县,东南与尚志县相连,南部与五常县接壤,西部与双城市毗邻,北部隔松花江与呼兰县相望,南北长84公里,东西长75公里。
  阿城是满语“阿勒楚喀”的缩写,因境内有阿什河而得名。早在旧石器时代,在现在的阿什河流域,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从舜至秦有肃慎人在此居住。汉则为挹娄属地。魏晋南北朝至唐初为七部之一的安出骨部所据。辽末,女真族完颜部的一支徙居于此。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现阿城阿什河乡白城村)。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罢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镇宁州”(现阿城镇)。明朝,为奴儿干都司指挥使所辖。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阿勒楚喀协领衙门,设兵驻防。1729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现阿城镇)。1909年,设阿城县,归吉林省管辖。1914年,划全县境为文化、同进、民智、普增4乡。1920年,裁4乡置9区。193410月,阿城县由吉林省划出,归属伪滨江省管辖。1945年隶属松江省。1954年归属黑龙江省。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1965年划归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再次归属哈尔滨市。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阿城撤县建市(县级),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代管。
  阿城市为半山区,有林地面积170多万亩,天然次生林均为阔叶林,水曲柳、黄波萝、核桃楸树占20%。人工林保存面积45.27万亩,多为落叶松。木材蓄积量为484.5多万立方米。东部山区藏有相当数量的金属、非金属、稀有元素、燃料和地下矿泉水等20多个矿种,矿产储量23亿立方米以上。大、中、小型矿床和矿点170余处。建筑石、石灰石、大理石的储量和产量名列黑龙江省前茅。阿城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盛产蘑菇、蕨菜、刺老芽、猴腿、山白菜、猫爪子等几十种野菜。药材多达70余种,盛产五味子、橡子、人参等。全市有草原62万亩,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有河流11条,总长度为575公里,其中最大的河流阿什河全长213公里。阿城县是黑龙江省工业产值较高的县份之一。1990年,全市有工业企业244个,支柱行业为食品和建材业。有投资两亿元的新兴能源工业阿城热电厂,有全国最大的继电器企业阿城继电器厂,著名的玉泉酿酒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亚洲最大的封闭型狩猎场——哈尔滨玉泉狩猎场。有省内第一条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哈阿公路。有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1986年,随着“阿城书法镌刻艺术”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阿城版画便饮誉中外。
  1990年,全市总面积27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21.5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亩。辖8个镇、11个乡、210个行政村、945个自然屯。总人口6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7万人,是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级市。
  呼兰县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北岸。南起北纬45°49′,北至北纬46°25′,东始东经127°19′,西止东经126°11′。东部与巴彦县毗邻,西部和西北部与兰西县、绥化市接壤,南隔松花江与哈尔滨市区相望,县城距哈尔滨市25公里。
  呼兰县历史悠久。县以呼兰河得名,“呼兰”满语为“烟囱”的意思。距今两万年以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代人类生活在这里。先秦属貊,汉晋属扶余,隋朝属,唐属黑水都督府,辽属东京道女真铁骊部,金属上京路会宁府,元属蒲峪路屯田万户府,明属奴儿干都司兀者卫,清初属黑龙江将军。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呼兰城,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乾隆元年(1736年)置呼兰水师营(现腰堡镇水师村)。乾隆二年设官庄40所,至乾隆十年达51所。道光十二年(1831年),汉族流民大规模来呼兰河流域垦荒,为此,旗人多诉讼朝廷,治理此地。同治元年(1862年)部议批准设呼兰厅理事同知一员,治巴彦苏苏(现巴彦县)与呼兰城分疆而治。呼兰厅是呼兰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黑龙江省设立民官之始。光绪五年(1879年)取消呼兰城守尉,设副都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呼兰府。1913年改县。东北沦陷时期,归伪滨江省所辖。1936年并入哈尔滨特别市管辖。1937年哈尔滨特别市撤销后,仍划归伪滨江省。194511月,建立呼兰县人民政府,直属松江省哈北行政专署,后并入黑龙江省,归属绥化地区。1958年归属哈尔滨市。1965年归属松花江地区。1983年重新划归哈尔滨市管辖。1984年设4镇(呼兰、康金、对青、利民)、17个乡。
1989年在利民镇朱家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1990年,全县辖8个镇、13个乡、329个行政村、593个自然屯,总人口6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37万人。
  呼兰是享誉中外文坛女作家萧红的故乡,坐落在呼兰镇东南隅的萧红故居已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呼兰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初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的农村经济格局。1990年,全县总面积26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8.8万亩、草原面积27万亩、林地面积35.8万亩、水域面积39.2万亩。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