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民用航空

发布时间:

2024-02-22 16:43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日本侵略者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和掠夺黑龙江地区的物资财富,于1932年扶持伪满洲国政府组建“满洲航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航”)。同年113日,“满航”在哈尔滨正式开始营业,并开设民航哈尔滨马家沟机场,为运送日、伪军政人员和急需军用物资服务。同时也标志着哈尔滨的民用航空事业的开始。1941年,哈尔滨的航空运输航线有4条,其中通往省外的航线有2条,通往省内的航线有2条,通航里程3670公里,通航城市19个。“满航”在哈尔滨的航空运输航班所使用的飞机有2种,即荷兰产的“福克型”和“满航”产的“满航型”客机。客载量分别为4座、6座、8座三种。1945年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满航”宣告解散,“满航”在哈尔滨的航空运输业务随之停止。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71日,按照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定》的规定,在中国北京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苏民航公司),并开辟中国北京至苏联赤塔、伊尔库斯克、阿拉木图国际航线。哈尔滨是中苏民航公司北京至赤塔国际航线的经停站之一。为此,中苏民航公司在哈尔滨设立中苏民用航空公司哈尔滨航空站(以下简称中苏民航哈尔滨站)。1952年,民航哈尔滨马家沟飞机场开始从事通用航空飞行。1954年,经中苏两国政府商定撤销中苏民航公司,将中苏民航公司的资产全部移交给中国政府。1231日,中苏民航公司宣布撤销。至此,哈尔滨的运输航空航线只有1条,通航里程1137公里,通航城市4个。195511日,中苏民航哈尔滨站划归中国民航局,并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哈尔滨航空站(以下简称民航哈尔滨站)。哈尔滨的航空运输略有发展。1958年前,民航哈尔滨站没有飞机,也没有飞行大队。1958年,民航哈尔滨站运输航空航线已有4条,通航里程3067公里,通航城市5个。1958年下半年,在民航哈尔滨站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民用航空黑龙江省航空管理处(以下简称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处)。1959年初,民航北京管理局专业航空飞行大队(以下简称民航北京专业大队)3中队,从驻地北京首都机场搬迁到民航哈尔滨马家沟机场。19665月,中国民航第12飞行大队(以下简称民航第12大队),从驻地天津搬迁到民航哈尔滨马家沟机场。原驻民航哈尔滨马家沟机场的飞行3中队编为民航第12大队的一个飞行中队。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70年代,哈尔滨的民用航空事业发展很快。至1990年,运输航空航线已达17条,其中国际航线1条,国内航线13条,省内航线3条,通航里程28555公里。哈尔滨的民航班机可以直接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重庆、杭州、乌鲁木齐、成都、沈阳、大连、青岛、秦皇岛、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和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

民用航空,哈尔滨,民航,中苏,航线,简称,通航,航空,以下,公司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