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设  备

发布时间:

2024-02-22 16:44

第一节 交换设备

正文:

  一、人工交换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局设临时电话所时交换设备为传呼式机,全部为人工接线,手摇振铃。翌年1月改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7月)由滨江商会创办的傅家甸电话局开通时,设备也是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50门。至1945年,哈尔滨有磁石式人工交换机63部,其中单式10040部;特种10021部;特种50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市内电话仍有部分人工交换设备。1954年,哈尔滨电信局设平房电话所,设备为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50门,翌年增容为150门。1956年,市内电话局设三九分局,设备为供电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100门。1957年,市内电话局在东风镇设电话站,设备为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20门,1959年增容为50门。1959年市内电话局在太平区设三八分局,设备为供电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200门。此后,人工交换设备逐渐被更换、淘汰。1975年,市内电话七分局开通时,仍保留部分供电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400门。19827月,市话七分局二期工程增容4000门纵横制式自动交换机,原400门人工交换机全部被替换。至此,哈尔滨市市内电话交换设备全部更新为自动交换设备。但仍有部分工厂企业的小交换台使用人工交换设备。

  二、自动交换机

        哈尔滨最早投入使用的市内电话自动交换设备是步进制自动交换机。主要型号有“史端乔”式(英国产)、“西门子”式(德国产)。宣统二年(1910年),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更新市内电话交换机,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百回线自动电话交换机,共15台。1921121日,中东铁路哈尔滨中央电话局购置了英国利巴普鲁自动电话制造公司生产的“史端乔”式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3000门。

  东北沦陷时期,伪哈尔滨中央电话局垄断经营市内电话,其电话交换设备为步进制自动交换机。19341938年为“史端乔”式,19391945年为“西门子”式。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至1980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设备均为步进制交换机。主要型号有日本F式、民主德国52C和国产47式等。先后装备的分局有四分局、三分局、五分局、六分局和四○支局。1981年哈尔滨市开始使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型号为国产HJ921,先后装备的分局有七分局和八分局。

  总容量为11000门。1986年,哈尔滨市开始引进日本程控交换设备,型号有F150(“NEC”公司产)和NEAX61(富士通产),先后装备的分局有二二分局、二八分局、三分局、四○分局、四一分局、七分局、八分局和平房电信局,总容量为103000门。至1990年,哈尔滨市市内电话交换设备总容量为119000门,其中:程控交换设备为103000门;纵横制交换设备为4000门;步进制交换设备为12000门。

第二节 线路设备

 

  一、杆 线

  哈尔滨创办市内电话初期,线路均为架空明线。当时,各局架设线路无统一章程,杆距和线质、线径也不相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临时电话所开通时立杆596棵,均为挂杆明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傅家甸电话局开办时,杆线按25户用户范围立杆,电话线为单线,全长约10公里。1922年,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增容新设备后,为扩充业务,开始将挂杆单线改为漆皮双线。是年,中央电话局杆线长度为156163米。

  东北沦陷时期,伪“电电”会社哈尔滨中央电话局将市内电话杆线由铁线换成铜线,并有一部分主干线架上了电缆。到1945年哈尔滨管区架空铜线为2279557米,铁线为451912米,不防腐电杆4387棵,防腐电杆3222棵。

  1945815日,日伪政权垮台时,哈尔滨市内电话线路遭到严重破坏,市内电话通信处于瘫痪状态。19465月,哈尔滨市电报电话局成立后,对杆线线路进行了抢修。到1949年,市内电话线路杆路为237公里,架空明线1618公里,电杆7828棵,其中油杆83棵。50年代,哈尔滨市内电话线路建设仍以架空杆线为主,发展速度缓慢。到1959年,市内电话线路杆路长度增长506公里,架空明线506公里,电杆11936棵,其中油杆103棵。

  进入60年代后,市话线路发展趋向电缆化,架空明线逐年减少。1966年,市话杆路长度为5768公里,架空明线长度为15958对公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邮电通信建设步伐加快,市话线路已全面向电缆、管道和光缆方面发展。到1990年末,哈尔滨市内电话杆程为48689公里,电杆12671棵,镀锌铁线长度为6061对公里。

  二、电 缆

  哈尔滨市内电话启用电缆传输是1921年。是年12月,中央电话局新局舍落成投入使用,架设地下线(电缆)2150组,线长175174公里,到1926年增加到3106组,线长263065公里。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市内电话通信设备进行了武装,在交换设备不断增容的同时,在线路上大力发展电缆设备,规定:对200对以下的电缆架于空中,对400对以上的埋于地下,地下线路管道在车道口下12米处,步行道下08米,管道平均距离以150米为标准,但不得超过180米。至1945年日伪政权垮台时,市内电话电缆总长为12006111米,10080030698米,10020073022米,不满100对的为92306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哈尔滨市市话电缆长度为83公里,芯线长度为61814对公里,直到1959年的10年时间里,电缆长度增加到103公里,芯线长度增加42678对公里,总长度达到104492对公里。三年调整时期,对哈尔滨市内电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电信通信建设和能力有所发展和提高。1966年电缆敷设长度延长到了3763皮长公里,其中地下电缆芯线长度38594对公里。到1976年,全市电缆长度达5195皮长公里,其中地下电缆1525皮长公里,电缆芯线长度731655对公里,其中地下电缆芯线长51403对公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尔滨通信建设发展迅速。市内电话交换机械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也加快了线路建设,并开始向光缆通信传输行列迈进。1985810日,电信三分局至电信六分局之间,首次敷设光缆通信线路,总长度为7711皮长公里。1988年在电信二二分局、三分局、四一分局和六分局分别敷设了8芯线451皮长公里,芯长1804对公里;6芯线2353皮长公里,芯长7059对公里的光缆线路。1990年哈尔滨市电信局投资1200万元扩充市内电话线路工程,使市内电话线路设备得以进一步改善。到年末全市管道为189542公里,管孔长度2308753孔公里。架空电缆510294皮长公里,芯线长3613725对公里,地下埋式电缆788310皮长公里,芯线长45041418对公里,光缆4169皮长公里,芯线长12958对公里。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