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种  子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17

 

 第一节 良种繁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良种繁育技术落后,设备条件差,进展缓慢。种子由农民自选、自留、自用,常常是种、粮不分,种子不足,以粮代种。为此,中央农业部于1950年召开华北农业技术会议,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要求开展群众性的选种运动,发现良种,就地繁殖、推广。呼兰县呼兰镇朝鲜族农民权太观培育出“老头稻”,产量比一般品种增产1015%,在全省推广200余万亩。

  1956年,生产队实行种子田制度,贯彻“四自一辅”方针。每年夏秋两季,开展群众性良种评选活动,让农民从实践中认识品种,自觉选育良种。1957年形成以县良种场为骨干,乡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1958年,肇东、呼兰、阿城、宾县划归哈尔滨市,根据市委要求,各县建立了县级良种场。市郊新农公社、万宝公社、红旗公社、向阳公社、朝阳公社、团结公社良种场也相继建立,土地面积约300亩左右,其中繁殖试验面积占总面积的6070%。当年,全市已有良种繁殖场122处,良种面积800多万亩。1960年,市人委颁发《关于继续加强良种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公社组建良种繁育专业组织,建立种子库、检验室,培训干部等,制定长远规划。同年,肇东县划出,双城、五常、木兰、巴彦、通河五县划归哈尔滨市。至1965年,哈尔滨市各县都建立起良种场,全市160个公社、1848个生产大队、9222个生产队中,已有62个公社建立了良种场,573个大队建立了良种队,5334个生产队建立了种子田。优良品种逐渐增加,由1958年的227个增加到1964年的340个,增加497%;良种面积由834万亩增加到1228万亩,增加472%。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阿城县蜚克图人民公社新富大队农民育种家郑玉树从1960年开始选育良种,选育出谷子、大豆、高粱等9个高产、早熟、抗灾新品种。1963年,培育的“分枝平顶香”大豆,平均亩产160公斤,比原平顶香大豆增产33%,比当地混杂的“荆山朴”大豆增产60%。培育的新选123号高粱,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原品种增产50%。1966年利用单株选择、优中选优的方法培育出“大粒稗子”,平均亩产稗子265公斤、稗草300多公斤,比当地“锁链稗子”增产1倍多。新选2号谷子大面积种植后,亩产达350公斤,比“大粒黄”谷子增产20%以上。连续十年被评为市、县农业系统劳动模范。

  1970年,良种繁育工作又有发展,玉米、高粱等杂交种的繁育,由省提供亲本,市负责繁育,县负责配制杂交种。水稻、小麦等由原种场繁育原种,种子生产基地扩大繁殖。莲花公社1971年繁育良种面积达到80%,玉米全部普及了双交种,高粱有70%以上面积推广杂交种,并储备各种种子120万公斤。种子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1969年亩产为100.5公斤,1970年增加到201公斤,1971年为2045公斤。

  1972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了关于呼兰县莲花公社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报告,推广莲花公社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层层有基地、层层有仓库、层层有专业队伍的经验。“三级繁育,三级储备,队为基础,公社辅之以调剂”的良种繁育体系的形成,加速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增强了种子自给能力。

  1981年,市种子公司突破行政区划,在省内外建立种子基地。至1982年,建种子基地55个,面积25822亩,其中粮食种子繁育基地22个,面积15827亩,繁育种子104万公斤。1985年,全市共有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1292万亩,建立水稻、大豆、玉米等种子专业村44个。

  1990年,粮菜种子繁育基地共179万亩,分布于黑龙江、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经营粮食种子1495万公斤,其中玉米种子7135万公斤,供种能力达到923%;大豆种子4145万公斤,供种能力达34%;水稻种子274万公斤,供种能力达47%;小麦种子60万公斤,供种能力达1124

第二节 品种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粮食经济作物品种以当地传统当家品种为主。玉米有黄金塔、白头霜、大玉米,高粱为歪脖张,大豆有满仓金、四粒黄等传统优良品种。它们有耐涝、抗灾、增产的特性,有的适于脊薄的土地种植。大豆满仓金以其节间距离短、分枝多、高产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1956年,县级良种管理站组建,开始实施“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相继引入和培育出一些优良品种。1957年改进大豆品种,引入了“荆山朴”,选育了“六月齐”、“呼兰跃进一号”。1958年又推广了“李玉玲”大豆,其荚密、粒大,推广种植8400多亩,亩产150公斤以上,比满仓金亩增产25公斤,百粒重28克,比“荆山朴”重84克,可称当时大豆王牌品种。同时,高粱培育了适宜山区种植,生育期短的红壳高粱“大八叶”;水稻有“老头稻”、“青森5号”、“兴国”;麦子有早熟抗病的“火麦子”、“合作2号”。196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玉米双交种,高粱杂交种。1968年,玉米、高粱杂交种基本普及,大豆跃进1号、东农4号、东农16号等新品种代替了原有的当家品种“满仓金”、“荆山朴”、“李玉玲”;高粱“大八叶”、“歪脖张”继续作为主栽品种,并引进了“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优良品种;水稻“青森5号”推广后,因发生赤米病被淘汰,合江19号成为水稻主栽品种,其特点是早熟、耐寒,亩产370公斤。19721979年继续推广呼兰县莲花公社三级繁育、三级储备、队为基础、公社辅之以调剂的良种繁育经验。玉米以“黑玉46”、“黑玉78”、“龙单1号”双交种为主。高粱推广“同杂2号”,亩产达到400多公斤。小麦“新曙光1号”亩产314公斤,抗倒伏,抗杆锈、叶锈、叶枯病,穗大粒大,比“克群”等品种增产20%左右。1983年,有近一半的玉米面积更换了高产晚熟的品种,跨低温区种植引进吉字玉米新品种吉单18、吉单101、四单8号等,平均亩产提高7080公斤。

  1990年,除使用玉米高产品种外,其他作物如大豆合丰25、绥8号,水稻牡丹江17、合江19,小麦克旱7、克旱9等一批高产新品种在全市推广。粮食品种的良种化程度达到90%以上。更新的品种基本上达到了抗病、优质、适应面广,熟期适中。

   第三节 种子管理

  19569月,哈尔滨市良种管理站成立,隶属市农业局领导,负责全市粮食种子的管理、计划、检验、调拨等工作。

  19584月,中央农业部提出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1959年,中央指示全国各地粮食部门,在人力、物力上协助农业部门建好良种管理站。哈尔滨市农业局和粮食局决定,哈尔滨市良种管理站负责全市粮食、蔬菜种子的调剂、贮运、鉴评、检验、管理及种子专业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并将香坊16号库划归哈尔滨市良种管理站。

  1963年,哈尔滨市滨江区(市郊)政府成立,重新整顿了良种管理站,1963-1965年共经营粮食种子25-30万公斤。

  197312月,中央农林部种子局在呼兰县召开北方10省(市、区)良种繁育推广体制现场会,推广呼兰县莲花公社建立以公社为单位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经验。哈尔滨市郊区21个公社,除前进公社外,都建立了良种管理站。主要任务:贯彻执行"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搞好公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培训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种子技术人员,搞好良种试验、示范、繁殖、选留和保管的技术指导,组织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开展良种串换调剂,搞好公社种子库的管理、经营和贮备工作。

  19785月,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要求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和质量标准化。实现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197915日,哈尔滨市种子公司成立,以经营蔬菜种子为主,兼营粮食种子。

19831月,市农业局设种子管理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子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种子发展建设规划;负责种子计划、生产、经营和品种及质量管理;签发和管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培训种子技术和管理人员。1990年,哈尔滨市玉米、高粱、水稻、小麦、大豆五大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分别比1987年提高57%、167%、14%、29%、6%。

  19903月,哈尔滨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成立,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种子检验管理办法、规程、分级标准,培训检验人员,监督检查全市种子质量。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