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志(三)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15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章 阀  门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阀  门
  第一节 铸铁低压阀门
  
  1956年10月,公私合营福和机械厂(1962年改厂名为哈阀门厂),组成新产品试制小组,试制成功Z15W—10型、DN(口径)15、20、25三个规格的民用阀门,投产后替代了部分外地产品及进口产品。
  1959年,工业阀门的需要量增加,阀门成了短线产品。哈阀门厂决定试制铸铁低压阀门。由技术人员根据铸铁及铸铜低压阀门的技术条件,JB792—59标准,设计出Z44T—10、DN50—200型明杆平行式双闸板闸阀,当年投产。在此基础上,又相继试制出J41T—16、DN15—100型低压截止阀,H41T16、DN15—100型升降式止回阀,开创了黑龙江省生产工业阀门的历史。为保证低压阀门性能可靠,质量优良,先后自制出平面铣床、阀体密封面和闸板密封研磨板,密封面采用焊接新工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59年生产低压阀门399吨,产品列入国家计划,主要为锅炉、水泵等行业提供配套。
  该厂原有的铸铁车间设备简陋,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阀门毛坯件跟不上生产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造。1975年,在哈工业大学的师生协助下设计出铸造自动线,制造、安装6台造型机,由碾砂、送砂、型砂回收、铸造自动环输送钢包导轨组成造型浇铸环,形成年产800吨铸铁件的生产能力。至1990年,生产16941吨。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阀  门
  第二节 球墨铸铁阀门
  
  1975年9月,哈阀门厂厂长任锡禄去大庆访问,了解到大庆油田急需大量的高中压阀门。当时省内没有生产高中压阀门的工厂。该厂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首先研制球墨铸铁阀门。当年12月,完成J41H—25Q、DN25—100型中压截止阀设计。1976年1月,又完成J41B—25Q、DN25—50型氨用中压截止阀设计。同时,将球墨铸铁冶炼与铸造交由铸造车间负责攻关。4月,进行第一次试验,因铸成的阀体不球化,与灰铸铁的物理性能没有多大差别,未获成功。攻关小组解剖铸件,对各种材料进行理化检验,决定更换材料。第二次试验时,调换板铁,选用锡土镁合金,铸件基本球化,但仍未完全达到标准。攻关小组又一次查对了配方和工艺过程,决定在提高铁水温度上下手。第三次试验将铁水温度提高到1380摄氏度,球化达到标准。年末,低压阀门和中压阀门已成为哈阀门厂的主导产品。铸铁低压阀门有Z44T—10、H41T—16等25个规格,主要销往水暖、水泵、锅炉等行业,一部分销往各大油田。球铁中压阀门有J41H—25Q和J41B—25Q2个型号,DN20—150口径10个规格。主要销往大庆油田和石油化工行业,其中J41B—25Q型截止阀销往制冷行业。当年生产球墨铸铁中压阀门77吨。盈利7.3万元,甩掉了前两年连续亏损6万元的帽子。至1990年,共生产258吨。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阀  门
  第三节 铸钢高中压阀门
  
  1977年,哈阀门厂因球墨铸铁阀门在物理性能上有局限性,最高耐压只有2.5兆帕,安装在高压管路上易出现爆裂事故。大庆油田的一些高压管路需要4.0—16兆帕的阀门,决定生产铸钢和锻钢阀门。
  为扩大产品品种和系列,试制生产高性能、高参数的高中压铸钢阀门,产品设计是按全国阀门行业组织联合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的。产品标准严格执行中国阀门行业的CVA标准。这个标准等效采用美国石油协会API及美国国家ANSI标准。材质采用ZC25铸钢和锻钢,压力级别由原来的1.0—2.5兆帕提高到4.0—15兆帕。除把J41H—25Q和J41B—25Q型截止阀改为J41H—25和J41B—25型外,还增加了Z11H—40、Z11H—160型闸阀,J41H—40、J41H—64型截止阀,Z41H—25、Z41H—40和Z41H—64型闸阀。
  在试制Z41H—25、40、64型闸阀时,该厂自行设计制造出阀体斜面加工旋转夹具,解决了阀门密封性能这一关键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为发展高中压阀门,该厂进行了铸钢技术改造,安装2台200公斤的工频炉,每年铸件产量250吨左右,为DN50以下小口径阀门配套。还自制一座简易小型烘干窑。1977年7月,工频炉及其它设施全部完工,投产铸钢毛坯件。自此可以生产J41H—25、40、64,BN20—50口径的中压截止阀,可以冶炼J41W—16P、25P、40P、DN20—50口径的不锈钢。当时,毛坯清砂比较困难,尤其是铸件内腔的清砂,工具伸不进去,用不上力,清不干净。经集体研究,采用水爆清砂法,即将刚刚打箱的铸件投入冷水中爆掉粘砂,解决了清砂难的问题。2台200公斤工频炼钢炉的投产,为哈阀门厂从生产低压转到生产高中压阀门起到决定性作用。
  哈阀门厂为扩大再生产,经申请,国家和地方于1976年和1977年先后投资62万元,对冷加工进行改造。主要是翻建2000平方米机加装配厂房,安装12台机加设备和1套试压设备,生产能力由年产高中压阀门200吨增加到700吨,产品结构由生产低压阀门为主改变为以生产高中压阀门为主。工厂在阀门行业的地位也由低压组转到高中压组。    1978年初,哈阀门厂通过市场调研,决定试制对夹式止回阀。同年8月参照国外有关资料,设计出H72W—25P、40P系列不锈钢对夹式止回阀,9月试制成功H72W—25P、DN40和DN502个规格,并投入市场,受到哈电机厂和四川东方电机厂的称赞,两厂成为哈阀厂对夹式止回阀产品的长远用户。
  同年,哈阀门厂还设计生产了合金钢J41W—16P、25—型截止阀。合金钢阀门是阀门产品中利润率较高的品种。它耐酸、抗腐蚀,适用于化工、医药等行业。
  1983年,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适用于远距离控制使用的J941H—16C、24、40,Z941H—16C、25、40型电动阀门。
  在生产过程中,哈阀门厂重视对关键部件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4.0—6.4MPa以上压力的截止阀一律采用气体打压,密封不严的产品不许出厂。J41H—40、64型截止阀在大庆油田供应处属免检产品。
  1989年秋,由哈锅炉厂阀门分厂推荐和协助,哈阀门厂接受了为海军装备部制造军工船舶锅炉用阀门的任务,成功地设计生产了主蒸气阀、吹泄截止阀、主安全阀、控制安全阀4类品种,并全部达到了军工产品的技术标准,经军方测试、验收、全部投入使用。至1990年,共生产高中压阀门52670吨。
  截止1990年,阀门制造业生产的阀门共6小类、12个系列、26个品种、392个规格。除一种为联合设计外,其余为自行设计。附件: @01LG003E.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章 风  机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八章 风  机
  第一节 离心通风机
  
  1969年,市风机厂试制成功离心通风机。这种风机,气体沿径向穿越叶轮,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气体在机壳内产生离心力随机壳出口流通,既可输出气体,又可输入气体。可广泛应用于空调机组配套及电站、工厂、宾馆、体育馆、剧场、商场等大型建筑。
  该厂生产的离心通风机有B4—72型和4—72型普通型风机、B4—72型防爆风机。1970年生产B4—72—3.6型风机10台,为黑龙江省阿城县亚沟水泥厂配套,受到用户好评。1971年,列入一机部指令性计划,成为定点生产风机的专业厂。1975年,向阿尔巴尼亚出口首批风机。此后,又先后开发出6—64型和C6—48型排尘风机,9—19型、9—26型和Y4—73型锅炉离心鼓风机。1984年以后,试制成功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和物料离心输送风机,形成节能、高效离心通风机系列。1986年,4—72—3.6型离心通风机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八章 风  机
  第二节 轴流风机
  
  市风机厂生产的轴流风机分普通型和防爆型2种。轴流风机结构简单、噪音较小,由叶轮、机壳、集流器组成。叶轮直接和电动机联接在一起,叶轮随电动机旋转产生的气流延轴向进出流动。该风机可做厂房、仓库、办公室、住宅内通风换气或加强暖气散热用。风机的风量与风压随叶轮直径大小、叶轮安装角度及叶轮转速等不同而变化。1980年,国家发射洲际导弹时,采用该厂生产的B30K4型防爆轴流风机。导弹发射成功后,同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市风机厂发来贺电。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八章 风  机
  第三节 船用风机
  
  船用风机分防爆型和非防爆型2种,都有轴流通风机和离心通风机之分,适用于抽除船舶上油舱、货舱、泵舱、蓄电池舱、弹药舱、飞机库、油漆间等场所含有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或蒸气,也适用于船舶及其他舱室的通风换气。
  1986年,市风机厂根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达的船用防爆风机国产化研制项目,与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七○四所,共同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代CB4—71型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风机的性能达到国际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装配在国内第一批053HI型导弹护卫舰上。从此,结束了船用防爆风机依靠进口的历史。1988年获省优秀产品金龙奖。
  1987年,市风机厂与七○四所共同研制出CBZ型船用防爆离心通风机和CBL型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经有关专家测试鉴定,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其性能可满足各类船舰的要求,实现了船用防爆通风机国产化。1989年11月,经国家防爆检验部门验检合格,取得防爆合格证。同时,经国家船检局验检合格,取得船用产品船检认可证书。
  1988年,市风机厂又与七○四所研制出JCL型和TCZ型船用普通风机。1990年,防爆和普通船用风机已形成系列产品,批量生产。
  至1990年,市风机厂生产的船用防爆风机已同大连、上海、天津、武昌、广州等国内150多个修造船厂建立配套协作关系,年产量达2000台以上。该产品还出口泰国、马来西亚、非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八章 风  机
  第四节 物料风机
  
  
  物料风机是利用风机的气力输进粉尘、沫料、颗粒、木屑等介质的设备。市风机厂是国内首先生产物料风机的工厂。
  1982年8月,该厂受林业部工业设计院委托,开始研制供木材行业刨花板生产工艺流程用的木屑输送风机。11月,设计制造出2台样机,经武汉制材厂试运行,基本满足林业部设计院的参数要求。1983年3月,该厂为解决机体材质耐磨性不够,提高产品技术性能,聘请哈工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做顾问,经2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WS5—54—11型物料风机,安装在从国外引进的刨花板生产线上。这种风机为具有防止堵塞的特殊功能,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工业适应性强,噪音低,便于维修和更换。1984年11月,经省级鉴定,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随后,又制造出WS5—54—12型物料风机。经林业部林机总公司推广,已为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余个工厂配套生产,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截止1990年,市风机厂生产的风机有2小类、14个系列、22个品种、379个规格。其中,全国统一设计的有8种,联合设计和自行设计的4种。Y5系列引风机、船用防爆轴流通风机等6个系列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附件: @01LG003F.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九章 石油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九章 石油机械
  第一节 抽油泵
  
  1983年,市石油机械配件厂根据市场信息和油田的需要,与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哈工业大学热处理研究室进行技术合作,研制成功CYB—TL管式抽油泵。它是多节缸套组合式泵,可以和各种抽油机、抽油杆配套,用于油井抽油。设计时,吸取了各种深井泵的优点,工艺技术上采用缸套快速氮化,检测手段上添置了气动检查仪,提高了泵的质量。这种泵效率高、漏失量少,耐磨性强,抗腐蚀,性能可靠,受到油田的好评。至1990年,共生产5种6000台,4种抽油泵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为适应大庆油田对钻采机械的需要,哈冶金机械厂组成抽油机设计组,经过实地考察,于1984年4月设计、试制出CYJ11—3—48HB型抽油机,并进行小批量生产。1984—1988年,生产198台。1987年经主管局批准,该厂增加第二厂名为哈尔滨石油钻采机械厂。从此,集中力量进行抽油机系列产品的开发,又设计制造出CYJ10—3—37HB抽油机。1989年3月,投入批量生产。至1990年,生产96台。
  1990年12月,由国家能源部、机械部联合组成抽油机生产许可证发放验收小组,对哈石油钻采机械厂进行检查,认为具备生产抽油机的必备条件。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九章 石油机械
  第二节 套管外封隔器
  
  1984年,市石油机械配件厂参照国外先进的固井工具,试制成功512″和7″套管外封隔器。该产品由中心泵、阀环体、膨胀式胶筒组成,应用于油田固井,对提高固井质量,防止外套管喷冒,延长油田寿命有显著效果。封隔器对开启压力和密封性能要求严格,为保证使用的可靠性,按照美国API石油学会标准加工制造。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奖。至1990年,512″封隔器已发展到Ⅲ型,生产近万套。附件: @01LG003G.doc^WORD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十章 主要生产企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十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一节 哈尔滨制氧机厂
  
  哈制氧机厂位于南岗区哈西大街63号,为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主要生产大、中、小型空气设备、液体贮存输送设备及制糖糟粕处理设备。
  该厂是1947年1月23日在市民生公司(接收敌逆产委员会)接收国民党兆麟事业协会与私人合股经营的哈尔滨铁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厂名哈尔滨机械铁工厂,也称哈尔滨民生铁工厂。建厂时,职工34人,生产民用犁铧、锄钩、锄板等。1947年9月,由南岗区迁至道外西傅家区南极街40号。期间,为支援解放战争,生产六○炮、六○弹等军工产品。1950年4月,又迁至南岗区西大直街211号,厂名改为哈尔滨第一机械厂。
  1953年,哈尔滨第一机械厂试制出国内第一套3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气体分离设备的历史。1954年,大批量生产卷扬机、开闭器等矿山急需设备。1958年初,试制成功松花江5号拖拉机,并于当年“五一”节,由该厂职工驾驶在北京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由于制造成本较高,有些标准难以达到,于1959年停止生产。
  第一套制氧机的诞生,对该厂产品的发展方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1959年开始,便逐渐转向空分设备的生产。主要有5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1—12型制氧车、60立方米/小时制氮设备等。当年,开展刀具革新活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产值、利润均达到建厂以来最好水平。1960年,厂名改为哈尔滨制氧机厂。同年3月,市委在该厂召开“刀具革新,无屑加工现场会”,进一步推动了革新活动的开展。全国劳动模范、工人工程师孙茂松自1956年以来,先后创造80多种1000余把先进刀具。尤其高强力挑蜗杆刀,更是享誉全国。1958—1972年完成34年的工作量。多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1978年,在全国机械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荣获“刀具大王”的光荣称号。
  “文化大革命”,给哈制氧机厂造成很大损失。然而,在逆境中,该厂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至1976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44套空分设备的中型工厂。职工增至1478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047.5万元,可生产8—800立方米/小时等多种型号的制氧机。当年迁至新厂址——南岗区哈西大街63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厂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1979年,被列为省、市第一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单位之一。当年,荣获“大庆式企业”称号。1980—1984年,先后开发制糖废渣处理设备、制胶设备、液体贮存输送设备、空冷空调设备等8种新产品,完善了中小型空分设备系列。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及厂内经济核算工作。向菲律宾宿务大明商业出口5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开创了中国向东南亚商务出口空分设备的先例。开展了企业全面整顿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总经济师、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和生产调度长“三师一长”制。在管理机构上,成立了“三部一室”。省委书记李立安六进工厂检查、指导工作。通过整顿,实现利润、上缴利税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1986年7月25日,机械部石化通用局在哈制氧机厂召开中国空分行业科技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空分行业生产大型空分装置的能力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考察、论证,确定哈制氧机厂从杭氧厂有偿引进制造技术,生产6000型空分设备,由此拉开了哈尔滨机械工业制造大型空分设备的序幕。
  1987年末,该厂实行承包经营,对内进行了干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对外积极发展横向联合,极力扩大出口。在经营战略上,本着“生产一代,构想一代,设计一代,储备一代”的指导原则,竭力使产品上水平,企业上档次。1989年,工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1965—1989年,国家给哈制氧机厂投资1158.6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完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88台,扩大了生产能力。
  从1953年以来,哈制氧机厂生产空分设备834套/21210吨,制糖后处理设备447台/4388.5吨,三胶设备34台/523.5吨,石化设备143件、套/1307吨,空冷空调设备589台/722吨,空分设备单机132台/3271.6吨,非标准设备6225台/6547.4吨,制氧机及糖业备件3117282件/1999.6吨。援外空分设备27套,商务出口空分设备单机30台(套),上缴利税总额5448万元,出口创汇200余万美元。1990年,哈制氧机厂被机械部批准为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十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二节 哈尔滨空气调节机厂
        哈空调机厂位于道里区友谊路41号,是国家骨干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空 气调节和空气冷却设备。
  该厂前身系苏联政府外贸部在哈尔滨市经营的南岗秋林公司所属机修厂。1952年末,有偿移交中国,隶属松江省工业厅,厂名改为松哈机械厂。1954年初,省工业厅将松哈机械厂、缝纫机实验厂、松江制粉厂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松哈机械厂,共有职工600人,机械设备90多台,以生产制糖、制酒设备为主,同时生产鄂式粉碎机、选矿机、起重机、钻采机、气体压缩机、缝纫机、水泵等70余种配套产品。
  1956年,按照一机部的安排,试制和生产了各种采暖通风设备。1958年,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生产了部分矿山设备、罗茨鼓风机、20马力柴油机、各种阀门,厂名改为动力机械制造厂。
  1960年,被一机部确定为暖通设备定点生产厂。
  1962年,恢复了松哈机械厂名称,试制出除尘器、过滤器等新产品,扩大了采暖通风设备的生产,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配套。同年10月,一机部确定由松哈机械厂承担空气冷却器的研制任务。在石油部北京设计院、石油科学研究院、一机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下,1963年自行设计制造出国内第一台L型翅片管绕片机,解决了空冷器换热元件翅片绕制的关键。1963—1965年,先后向巴基斯坦、坦桑尼亚、泰国、朝鲜、阿尔巴尼亚等10多个国家出口除尘器、过滤器1331台,暖风机800台。
  1964年,由国家拨款125万元进行改造,先后建成1125平方米的化验室、计量室、热工空气动力性能试验室和3100平方米的空冷器管束生产车间,自行设计制造了磨管、直管、切管、绕片机等专用生产设备,形成国内第一条空冷器生产线。在国家建工部空调所的支持下,试制成功卧式空调机。
  1965年,松哈机械厂更名为哈尔滨空气调节机厂。当年,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合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立柜式空调机。
  1965—1970年,哈空调机厂根据一机部、石油部、市经委和市机械局的安排,将除尘器与空气净化设备及部分干部、工人转到哈机械厂。将采暖通风设备转到佳木斯通用机械厂和区街工业通江暖风机厂(现哈市暖风机厂)。将卧式空调机转到哈尔滨市红岩铆焊厂(现哈市第二空调机厂)。将空气冷却器产品分别扩散到西安化工机械厂、兰洲长征机械厂、抚顺石油机械厂。
  1968年6月,市经委确定哈空调机厂为“510”军品生产总装厂,设计规模为年产机枪500挺,平均规模为年产机枪200挺。国家投资531万元,购置设备175台,从1968—1981年,生产机枪1354挺,全部交验出厂。
  至1979年,哈空调机厂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严格按国际标准(API—661)制造石油化工空气冷却器专业厂,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均居国内首位,先后试制成功7种填补国家空白的空冷器,除供应国内用户外,还销往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柬埔寨等国,至1990年共出口191台、1984.7吨。
  1980年,石油部、机械部先后将热管列入科技发展规划。哈空调机厂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决定对热管空气预热器进行研制。国家投资125万元,对哈空调机厂进行技术改造,使热管空气预热器产品形成年产100吨的生产能力。
  1984年,以哈空调机厂为依托,由市第二、三空调机厂、市暖风机厂、市新农铆焊厂、双城县新兴机械修配厂、市东风机械厂等6个企业组成哈尔滨空调暖通空冷工业公司,为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5年,从匈牙利引进电站空冷器制造技术,从美国购进高速冲床和高速多功能绕片机,试制成功盘管空调器和国内第一台焦化空气冷却器,空冷器UF3.6轴流风机荣获国家银质奖,大型电站空调机组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优秀项目奖。连续5年荣获哈尔滨市“开发新产品先进单位”称号。
  至1990年,哈空调机厂共生产空调设备1210台12871吨,生产空冷器9266台/6669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4613.9万元,上缴利税7631万元。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十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三节 哈尔滨环保制氢设备工业公司
  
  
  哈环氢公司位于南岗区哈西六道街3号,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主要生产环保除尘设备、水电解制氢设备、轧机辅机、钢丝绳设备。
  该公司是1988年11月8日,以哈机联厂和哈机械厂为主体组建起来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实体性公司。
  哈机联厂是在公私合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4年,由26名私方人员联名投书市第一工业局,申请公私合营。1955年7月1日,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公私合营哈尔滨机联机械厂。1955年10月至1956年1月,又有中和、德兴长、顺成等14个私营企业并入哈机联厂。1956年底,共有职工648人,固定资产原值81万元。初期,没有定型产品。1957年,开始生产真空过滤器、球磨机、洗涤机、干燥机等冶金、矿山大型设备。1958年7月,市政府将南岗区哈西六道街3号,占地面积284.000平方米拨给该厂进行扩建。1960年12月,从道外区南安街迁入新厂区。
  1963年,接受机械部下达的任务,着手试制水电解制氢设备。1966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转为地方国营企业。
  哈机械厂建于1965年10月1日。它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从哈尔滨轧钢厂划出占地3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72平方米、职工359人、固定资产原值236万元、净值143.9万元,和曙光机械厂合并组建而成的。1966年初,承接了松哈机械厂移交的除滤尘器产品和随同产品调来的38名技术工人,成为生产除滤尘器的专业厂。
  1982年,为建设国内除尘设备生产基地,在机械部石化通用局的支持下,市机械局决定由哈机械厂和哈机联厂组成松散型公司——哈尔滨除尘设备工业公司。从两厂抽调人员,成立职能机构,负责在哈机联厂厂区内建设除尘器测试基地和7200平方米大型铆焊车间的工作。1987年,按照市机电冶金工业局的调整方案,以哈机械厂为主体,与机联厂实行联合,形成一实一联的体制,定名为哈尔滨环保设备工业公司。1988年11月8日,在深化体制改革中,经市政府批准,2厂合并,成立人、财、物、供、产、销六位一体的实体性公司。
  哈环氢公司的两个主体厂,在哈尔滨市机械工业的发展史上,都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在50—60年代,哈机联厂在国内首创“积木式”机床,中共中央将该厂经验批转全国推广,80年代被授予省“六好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称号。哈机械厂是国内生产除尘设备最早的专业厂,全国环保行业的排头兵和组长厂。1980年被评为“大庆式企业”。
  哈环氢公司先后被定为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和机电部重点企业。公司生产的4大主导产品:环保除尘设备、水电解制氢设备、轧机辅机、钢丝绳设备,都是为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家基础工业配套的设备。
  环保除尘设备和水电解制氢设备,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是用户信得过的名优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环保除尘设备17812台、17125吨,曾先后为国家64项重点工程配套,并出口援外25个国家和地区。共生产制氢设备787台(套)、15855吨,行销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覆盖率为93%,市场占有率为80%,先后出口美国、罗马尼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篇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
  第十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四节 哈尔滨水泵厂
  
  哈水泵厂位于太平区宏伟路4号,是地方国营中型企业,主要生产多级离心泵、液化石油气泵、真空泵、自动给水装置等。
  该厂是在公私合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1月,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春圃、东和、玉生等11个私营铁工厂,提出公私合营申请。经市政府批准,于同年2月1日正式成立公私合营哈尔滨水泵厂,厂址在道外区南十四道街24号。当时有职工116人,设备38台套,厂区面积2650平方米,主要产品是单级泵、轴流泵等产品,当年生产343台,工业总产值109万元。
  1957年,又增加了K型泵、多级泵、混流泵等,年总产值达到273.4万元,职工增至619人。1958年,经上级批准,工厂迁到太平区宏伟路4号哈尔滨砂瓦厂厂址(现厂址),并将2厂合并,更名为地方国营哈尔滨水利机械厂。
  1959年10月,公私合营泰记机械厂并入该厂,名更为地方国营哈尔滨水泵厂。当年,职工1031人,设备64台套,厂区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产品增加了潜水泵、真空泵等10个品种,产量比1958年提高3倍,产值增到1082.4万元。至1960年,职工增至1252人,全年生产各种水泵5120台,总产值1281.8万元。
  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从1961年开始精简职工,至1962年末,职工减至402人。
  1965年8月,主管局按照工艺专业化的要求,将该厂铸造车间分出,成立哈尔滨铸铁二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逆境中仍有一定的发展。1970年12月,哈尔滨铸铁二厂又并入哈水泵厂。至1976年,工厂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617.8万元,年产各种水泵3000余台、工业总产值756万元的水泵专业制造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厂出现新的转机。1979年,在企业恢复性整顿中,达到一机部提出的12项验收标准,荣获省“大庆式企业”称号。1980年,试制成功YQ15—5A液化石油气泵,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该产品批量生产后,成为工厂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
  1984年,在一机部和市机械局的大力支持下,同日本荏原制作所签定了MS型多级泵、400型自动给水装置的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加快了工厂发展的步伐。1986年,工厂投资280万元,建成自动化程度较高、检测功能齐全、微机控制测绘的水泵试验室,成为黑龙江省水泵检测中心站。
  哈水泵厂建厂以来,累计生产各种泵13.6万台,完成工业总产值26488万元,实现利税4243万元。产品行销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附件: @01LG003H.doc^WORD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哈尔滨市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由生产冶金设备、起重设备、装卸设备、矿山设备等企业组成,在全市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产品主要是为能源开发、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国防建设提供服务。
  哈尔滨市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产生于50年代。1951年,成立哈尔滨金属结构铆焊工程队。1952年后,变队为厂,由生产制作和安装钢结构件发展为生产塔式起重机,扩建为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厂,成为国家生产起重机械设备的大型企业。
  1952年末,由私人铆焊队,组建成地方国营哈尔滨铆焊厂,后几经变更,1958年组建为哈尔滨重型机器厂,由生产钢结构件、锅炉、小矿车,发展成为生产装卸机械的国营大型企业。
  1956年,私营铁工业实行公私合营后,部分工厂发展成为生产重型机械的专业厂。哈机联厂是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的主要成员。50年代末到80年代,制造了球磨机、洗涤机、255米高炉、异型股钢丝绳设备、热连轧卷取机。集新机械厂,改厂名为哈尔滨煤矿机械厂,由生产地质勘探设备,转为生产转载机、耙斗装岩机等煤矿设备,成为国家制造煤矿机械的中型企业。生明昌机械厂改建为生产探矿机械的专业厂。民生铸造厂发展成为哈尔滨市生产齿轮减速机的专业厂。
  50年代中,部分机械加工厂自行承揽、制造重型矿山设备百余种,其中有卷扬机、鄂式粉碎机、选矿机、起重机、采掘机、重250吨的磨擦压砖机、炉门卷扬机、25吨轧机、轧钢机、破碎机、提升机等。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企业,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以敢于攻关破难的勇气,开拓创新的精神,承接了一批国家重点工程急需的大型关键设备,试制成功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主要有DQ5030和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异型三角股钢丝绳设备、1700五机架冷连轧卷取机、跳绳式钢丝绳设备、QLY16液压越野轮胎起重机。
  在全国产品质量创优升级活动中,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有24种产品获优质产品称号,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QLY25C越野轮胎起重机获部优质产品称号,TQ2—6塔式起重机等13种产品获省优质产品称号,ST—44型伸缩带式输送机等8种产品获市优质产品称号。
  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哈工程机械厂引进美国格鲁夫公司越野轮胎起重机技术和日本加藤制作所汽车起重机技术,并进行生产合作。哈重型机器厂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合作,为秦皇岛码头改造工程联合设计制造了半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
  60年代年以来,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有关部门提供各种工程机械5408台/17832吨,斗轮堆取料机324台,轧机卷取机2142吨,钢丝绳设备210台/5000吨。
  1990年,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共有区直属以上的工厂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4个,职工8445人,固定资产原值13182万元,占地面积847110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013万元,销售收入12414万元,实现利税1119万元,其中利润335.5万元。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一章 冶金设备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冶金设备
  第一节 1700卷取机
  
  一、1700热连轧卷取机
  1978年,哈机联厂承接了为鞍钢半连轧厂制造1700热连轧卷取机的任务。这台设备由第一重型机器厂设计,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由张力辊、成型辊、传动装置、卷筒传动部件、移动机构5大部分组成,卷取带材厚度1.2—10毫米,宽度750—1500毫米,速度每秒5—20米,卷取温度600—650度,钢卷的最大重量24吨,钢卷外径1200—2000毫米,卷筒直径张开800毫米,缩径772毫米,长度2000毫米。此设备安装在连轧机轧线的尾部,用来把轧后的热带板卷取成钢卷,以便于堆放和运输。在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共同努力下,完成试制任务,受到用户的赞誉。
  二、1700五机架冷连轧卷取机
  1982年,哈机联厂根据机械部和省机械厅的安排,承担了为武钢试制具有国际水平的1700五机架冷连轧卷取机的任务。这台设备由179种1117个零部件组成,总重量19.5吨,卷筒直径610毫米,带钢宽度1530毫米,带钢厚度为0.2—3毫米,带钢卷外径2550毫米,带钢卷重量45吨,卷取速度每分钟1840米,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1983年3月完成图纸设计,并投入试制。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组成以厂长为首的专门工作班子,并由一名有丰富生产技术经验、退居二线的原副厂长具体组织指挥。
  在试制过程中,针对卷筒轴、扇形板、卷曲机体、曲柄机体、传动轴、导向套筒6大关键,组织能工巧匠,发扬该厂50年代“以小干大、以简攻繁”的精神,闯过设备、精度、焊铜3道难关,使试制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卷取机关键部件卷筒轴上有56个12度及16度43分516秒的斜面,德国、日本采用数控镗铣床配回转工作台进行加工。该厂没有这种设备,七车间主任王志贤自制一台回转铣床,配合过去自制的X3920铣镗床进行加工,解决了设备不足的关键,保证了产品质量。以省市劳模姜芳亭为首组成的攻关小组,利用工厂现有的零部件,组装一台大型精密外园磨床,解决大部件的磨削关键。
  卷取机中有10种23件的滑动部位,需要堆焊2—3毫米青铜层,这项新技术该厂是第一次接触。为保证质量,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多次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请教,参照国外焊接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用等离子焊机,气体保护,进行焊接,突破了铜焊关。卷取机中有7种19个关键件需要氮化处理,其中传动轴、拉杆等长3000毫米,工厂以前没有处理过这样的大件。为保证氮化处理按期完成,组织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攻关组,改造2台井式电炉,自建了省内最大氮化炉,解决了所有部件氮化处理的关键。1984年7月29日一次空负荷试车成功,为武钢负荷试车一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台卷取机,安装在武钢冷轧厂,经过8个月运行,性能良好,运行正常,达到联邦德国同类产品水平。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哈机联厂又陆续为宝钢、首钢、鞍钢、本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配套生产了冷连轧卷取机,并承担了宝钢二期工程部分改造任务。附件: @01LG003I.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冶金设备
  第二节 型钢矫直机和热锯机
  
  1958—1984年,哈机联厂根据国家计划,按照黑色冶金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先后生产3种规格、型号的热锯机,其中有小车式1000型热锯机和滑移式1500型、1800型热锯机。这2种热锯机主要是为鞍钢、武钢、长治等轧钢厂提供配套。至1990年,共生产20台、766吨。
  1971年,哈机联机械厂根据鞍钢提供的技术资料,设计并试制成功型钢矫直机。先后为鞍钢、咸阳石油钢管厂等单位生产制造6台,用以矫直中小型材,提高产品质量。还为承德钢厂试制出1台Φ70型钢管矫直机。
  1973年,一机部重型通用局组织重通行业矫直机生产厂对矫直机产品系列、结构及各生产厂分工等情况,进行联合调查分析,提出了矫直机产品的系列型谱,确定了产品的分工。哈机联厂负责生产产品系列中的400型和320型两种型号的矫直机。至1990年,共生产20台、508吨。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冶金设备
  第三节 钢丝绳设备
  
  
  60年代前,国内无制造钢丝绳设备的专业厂,新老钢丝绳厂使用的都是原有的旧设备或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为改变这种状况,1972年一机部指定8个企业试制生产钢丝绳设备。其中,哈机联厂是定点生产大、中型钢丝绳设备的企业。国家投资308万元,购置设备61台。
  1974年,由鞍钢钢丝绳厂设计,该厂生产了4种6台异型三角股钢丝绳设备,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为提高设计制造能力,工厂委派一批老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内有关大型金属制品厂、设计院进行考察,同时选送一批青年技术人员到东北重机院进修,学习和掌握钢丝绳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1981年初,哈机联厂根据机械部和上海机电设计院关于加快开发新一代钢丝绳产品的要求,承接了为宁波拉丝厂设计和试制ST—6/500型跳绳式股绳机的任务。工厂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征求用户意见和要求。根据上海机电设计院提供的参考资料,由10名工程技术人员,用10个月的时间,完成新产品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及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1982年6月,主机部分投产试制。1983年4月,完成制造和安装。5月,对主机的平衡、振动、速度、齿形带的同步性、噪音、润滑等关键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均一次试验成功。这台设备具有高效、低耗、劳动强度小、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设施完善,噪音低等特点。
  在整个试制过程中,有关人员敢于大胆创新,主要机体部分采用跳绳式机构,替代了笨重的长式筒体;以弓形带两端连接各旋转体构成主机旋转机体部分,保证了6对弓形带在起动机运行及制造时能达到同步,实现了主机高速度和低噪音运行等。使产品的技术水平较老产品有较大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了外汇。1986年,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至1990年,钢丝绳设备已形成6个品种19个规格,共生产210台套、500吨,销往国内22个省市的55个工厂。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二章 起重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二章 起重机械
  第一节 塔式起重机 QT
  
  一、TQ2—6塔式起重机
  1957年,哈工程机械厂按照苏联图纸和技术资料,试制出TQ2—6、TQ25和TQ15塔式起重机。其中,TQ2—6塔式起重机投入批量生产。该起重机为动臂式、上回转、运行式,起升、回转、行走和变幅机构均由电动机分别驱动,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耐用性好。为确保安全作业,设有超负荷保险器、高度及行走限位器、幅度指示器和防止起重臂过卷等安全装置,适用于工业及7层住宅的建筑和料场、仓库作业。
  至1990年,生产1044台,除供应国内用户外,还出口苏丹、也门、阿尔巴尼亚等16个国家。
  二、K60塔式起重机
  1979年,根据国家建委下达的新产品试制计划,哈工程机械厂与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联合设计试制QTK60塔式起重机。1980年12月—1981年9月完成方案设计、产品图纸设计和工装设计,编制了工艺文件。1983年5月,制成2台样机。经试验,整机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QTK60快装塔机,是一种有伸缩塔身、小车变幅、整体托运、快速架设、自行接高的新式塔机,所用钢材和元件均立足国内,各主要机构采用国内先进的元器件,大车行走机构应用液力偶合器,使行走启制动平衡无冲击;回转机构采用电磁调速电机,实现无级调速;起升机构选用涡流调速电机;小车变幅采用带制动器的双速电机,获得起升、下降、变幅的良好性能,填补了国内空白。1984年开始批量生产,畅销于国内。1985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获建设部首批发放的生产许可证。至1990年,共生产97台。
  三、QTZ120塔式起重机
  1985年,哈工程机械厂和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简称建机所),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安排,共同研制QTZ120塔机。双方科技人员对塔机的主要生产和配套厂、使用单位的情况以及进口塔机的结构、性能参数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对比,写出《塔机调研汇报》、《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1986年1月,由长沙建机所和哈工程机械厂共同主办了QTZ120塔机方案审查会,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1988年8月,完成第一台样机的组装,10月完成第2台样机组装,并在厂内试验和调试。QTZ120塔式起重机为水平吊臂、小车变幅、液压顶开、前倾式塔顶、整体标准节塔身,整机分为行走式、外附着式和内爬式3种。产品设计结合国情,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整机设计新颖、自重轻、耗能低、作业空间大、工作效率高,安全装置齐全可靠,便于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技术性能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该机的试制成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先进优质设备。1989年4—6月,由建设部建筑机械公司与城建机械质量检查与检测中心对整机性能、结构应力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符合国家标准。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二章 起重机械
  第二节 越野轮胎起重机  
       一、 QLY16越野轮胎起重机
  1972年,为赶上国际越野起重机水平,哈工程机械厂决定开发QLY16越野轮胎起重机。1973年5—12月进行设计。1974年12月,完成首台样机,经过各种形式试验,1976年10月,通过一机部的鉴定。
  QLY16越野轮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16吨,额定起重力矩64吨,最大行驶速度28公里/小时,整机自重22.5吨。各工作机构均采用液压传动,装有伸缩主臂和携带式副臂,操作轻便,作业效率高,适合在不平整或凹凸的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吊装和装卸作业,为国内工程起重机械开拓了一个新系列。
  1978年,对QLY16越野轮胎起重机进行改型设计,开发QLY16B越野轮胎起重机。1979年8月完成设计,1980年试制出2台样机。改型后的越野轮胎起重机采用6120QK型(118千瓦)柴油机和375型变矩器,增大了发动机功率,改进了变速箱的性能。
  QLY16越野轮胎起重机为国内首创。1978年获全国和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至1990年,共生产94台。
  二、QLY25越野轮胎起重机
  1979年,哈工程机械厂根据国家建委的要求,研制QLY25越野轮胎起重机。当年10月设计,1981年完成首台样机,经过整机技术性能试验、结构应力测定、液压系统试验、行驶性能试验和工业性试验,1982年9月通过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持的技术鉴定。
  QLY25越野轮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25吨,额定起重力矩75吨,每小时最大行驶速度34公里,四轮最小转弯半径6米,整机自重25.5吨。设计时,设计人员采用了新结构、新技术。驱动型式为双桥驱动,不仅有较大牵引力和良好通过性能,可分别实现两轮转向、四轮转向及蟹形行走3种方式,底盘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适合在狭窄或不平整场地作业;伸缩主臂采用大圆角矩形截面型式,具有抗屈曲能力强等优点,为国内首创;各工作机构,均采用比例先导系统控制,操作轻便;采用双套筒式中心回转接头,缩小了高度尺寸,便于机构布置。
  QLY25越野轮胎起重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1983年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至1990年,共生产138台。
  三、QLY25C越野轮胎起重机
  1983年,哈工程机械厂引进美国RT625越野轮胎起重机和日本250E等汽车起重机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决定对QLY25越野轮胎起重机进行改型设计,研制QLY25C越野轮胎起重机。1986年8月—1987年6月,进行设计,1988年4月完成2台样机的制造。
  QLY25C越野轮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25吨,额定起重力矩75吨,最高行驶速度每小时36.6公里,整机自重24.5吨。这台起重机与QLY25起重机相比有28项重大改进,其中吸收美国、日本先进技术13项。优化设计矩形截面的主要吊臂,提高吊臂强度,减轻重量;重新设计车架,提高车架刚度,改善了工艺性;将原X型支腿改为H型支腿,使结构更加合理;采用6130Q3B型132千瓦(180马力)柴油机,增大了发动机功率;重新布置变幅机构三铰点,提高了变幅能力,全面改进液压传动系统使之更加合理可靠。
  QLY25越野轮胎起重机为国内首创,主要性能达到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水平。1989年6月,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90年12月,被评为建设部优质产品,成为国内25吨级起重机第一个部优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52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二章 起重机械
  第三节 汽车起重机
  
  一、Q51汽车起重机    1964年初,哈工程机械厂试制成功Q51汽车起重机。1965年,投入批量生产,至1983年止,共生产2228台。先后出口巴基斯坦、达荷美、赤道几内亚、布隆迪等国家14台。
  二、QY12B液压汽车起重机    1969年初,一机部决定由北京起重机厂、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哈工程机械厂组成设计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设计制造“东风三号”发射装置配套所需的先进的起重机。1970年3月,首台液压汽车起重机在北京起重机厂进行鉴定,命名为Q212液压起重机。
  1971年,哈工程机械厂开始生产Q212液压汽车起重机。1973年4月26日—7月5日,一机部、七机部、二十基地五部和二炮等单位,对该厂制造的Q212液压汽车起重机进行地面设备实战风载荷试验,抗风性能良好,不仅能满足六级风力(10.8—13.8米/秒)环境条件下工作的要求,而且能在七级大风运行(13.9—17.1米/秒)的环境中正常可靠地起重。
  1975年5月,哈工程机械厂设计人员根据鉴定会上提出的改进意见,对液压系统进行改进,所有的分配阀、液压锁和平衡阀均采用厂标准件,伸缩油缸由二级改为单级,滤油器由外购改为自制,油门操纵由机械式改为液压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整机性能。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1年初,适应市场的需求,对Q212液压汽车起重机进行改型设计,定名为QY12B液压汽车起重机。在设计中,改进起升机构,使起升速度由每分钟7.5米上升到15米,为减轻整机重量,在满足总体稳定性的条件下,将实心铸铁配重改为空心配重,重心后移,修改配重车架盖板和立板,减轻整车重量730公斤,增加转向助力器,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该机为全回转动臂式,最大起重量12吨。各工作机构均采用液压传动和操纵,能够无级变速,组合联动,动作平稳,安全可靠,适合国防工厂、建筑工地、林区及港口等进行装卸及安装工作。1983年定型,1985年在全国汽车起重机质量考核中,经受了8000次可靠性试验和多项数据的检测,各项考核试验指标均达一等品标准。它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替代了进口设备。至1990年,共生产61台。
  生产起重设备的还有哈沈电梯厂,产品有客梯、货梯、病床梯、杂物梯。
  截止1990年,哈尔滨工程机械厂生产的起重机有4小类、12个系列、17个品种、24个规格。自行设计的6种。20吨越野轮胎起重机、QY12H汽车起重机、QT16固定式塔式起重机等6个品种,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附件: @01LG003J.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三章 装卸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装卸机械
  第一节 斗轮堆取料机
  
  —、DQ5030型斗轮堆取料机
  1965年,冶金部、水利电力部、一机部等有关部委召开会议,根据国内经济建设的需求,结合国外的发展趋势,决定为酒泉钢铁公司、攀枝花钢厂、清河发电厂、娘子关电厂提供大型、高效、经济、耐用的装卸机械。哈重型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作出转产的重大决策,承担了研制新产品堆取料机任务。
  1966年4月,水利电力部建设总局的设计任务书和一机部的产品试制任务书下达后,工厂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与水利电力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电力设计院组成联合设计组,为山西省娘子关电厂研制DQ5030型斗轮堆取料机。
  1971年,第一台DQ5030型斗轮堆取料机试制成功,安装在山西省娘子关电厂。至1990年,陆续为北京焦化厂、陡河电厂、徐州电厂、平顶山电厂等单位生产了14台。
  DQ5030型斗轮堆取料机采用整体平衡式,臂架皮带机采用风冷式电动滚筒驱动,局部采用锥形调心托辊,用以起到自动纠正皮带跑偏的作用;回转机构采用大型交叉滚子轴承作为回转支承装置;变幅机构用液压缸作为俯仰装置,尾车采用交叉式,适用于设备往返作业运行的折返式储料场;行走机构由两组驱动台车和从动台车组成,每组驱动台车用1台双速电机通过立式减速机驱动。
  1975年12月,由市机械工业局、北京市化学工业局主持鉴定,设备性能及主要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结构合理,稳定性好,效率高,操作方便,是储料场堆取散状物料比较理想的设备。
  该机的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斗轮堆取料机的历史,开辟了大宗散装物料装卸的局面。1976年,荣获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科技进步奖。
  二、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
  1968年,根据一机部下达的新产品试制计划,哈重型机器厂承接了为南京9424焦化厂研制斗轮堆取料机的任务。
  当年6月,该厂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联合设计出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主要机构有斗轮机构、变幅机构、行走机构、臂架皮带机和尾车。
  1971年6月,第一台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制成,在南京9424焦化厂投入使用。该厂每年用煤量为130万吨,在储煤场选用设备时,对装卸桥和斗轮堆取料机作了对比。生产能力,斗轮堆取料机堆料600吨/时,取料300吨/时;10吨×50米装卸桥堆料、取料各为300吨/时,设备投资,斗轮堆取料机65万元/台,装卸桥90万元/台;基础投资,斗轮堆取料机200元/米,装卸桥800元/米;钢材耗量,斗轮堆取料机160吨/台,装卸桥300吨/台;装机总功率,斗轮堆取料机147千瓦(200马力),装卸桥310.8千瓦(423马力);平均耗电量,斗轮堆取料机0.165千瓦时/吨,装卸桥0.31千瓦·时/吨。该厂决定选用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
  该设备投资少、耗能低、效率高、运行平衡、操作条件好,是储料场比较理想的新产品。DQ5030型和DQ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松散物料连续堆取装卸机械的空白,同时,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积累了经验,为堆取料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后荣获省优质产品奖、机械部科技成果奖和优质产品奖、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至1990年,为冶金、港口、电厂、矿山等部门生产103台。
  三、DQ8030斗轮堆取料机
  1977年,根据大型电厂的需要,哈重型机器厂与东北电力设计院联合设计DQ8030型斗轮堆取料机。设计参数根据堆取料机系列及电力部规划设计院拟定的输煤设备系列而选定。设备主要工作机构的结构型式较初期产品有了较大的改进。总体布置形式为整体平衡式,斗轮为半格式,取料斗采用前倾式斗型,斗底为排链结构,臂架俯仰采用双液压缸;回转机构的交叉滚子大轴承通过环形圈梁,支承在4个斜支脚上,整体结构比较匀称,重量较轻;尾车前半部分可以升降,分别完成堆、取料工作;斗轮驱动装置、臂架回转、尾车升降,均采用液压传动,为保持臂架俯仰时皮带拉力稳定,采用了液压拉紧装置。
  1979年11月,DQ8030型斗轮堆取料机由哈重型厂制成,在清河发电厂投入使用。1980年8月,经省第二机械局鉴定,设计参数达到了要求,结构先进,受力合理,运行平稳。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部优质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45台。
  四、MDQ15050门式堆取料机
  1977年,哈重型机器厂与东北电力设计院联合设计MDQ15050型门式斗轮堆取料机。1978年10月1日,研制成功,安装在辽宁省元宝山电厂正式投入使用。
  MDQ15050型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结构紧凑、重量较轻,稳定性好、效率高、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获电力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机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至1990年,共生产12台。
  1986年,哈重型机器厂研制成功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研项目MDQ1600/1600.50型门式斗轮取料机。该机堆、取料作业都能随活动梁的升降而变化高度,采用A型门腿,整机稳定性好,解决了以前门式堆取料机堆料作业点较高不能变换,造成煤粉污染环境的缺点。
  这台堆取料机,安装在国家重点工程平圩、沙角电厂等单位,在发展30万和60万千瓦发电机组中作出了贡献,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重点技术装备成果特等奖。
  五、全机械传动斗轮堆取料机
  1984年,哈重型机器厂研制成功第一台全机械传动的DQL1500/1800.30型斗轮堆取料机。其特点是配套位置低,整机稳定性好,并全面采用了大扭矩、低转速、斗轮驱动行星减速器,大速比、直角传动回转行星减速器,安全可靠的扁电缆供电装置等技术。该机属国内新机型,用于霍林河煤矿、上海港、广州西基码头、神头电厂、哈三电厂等单位,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至1990年,生产71台。
  六、计算机程控斗轮堆取料机
  1984年,哈重型机器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计算机程序控制操作的DQL1000/1200.30型斗轮堆取料机。该机实现了整机与中控室联控、人工定位、机上动作程序化,达到了取料、堆料作业半自动化,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务院颁发的重大技术装备成果一等奖。
  七、刮板式堆取料机
  1990年,哈重型机器厂独立完成了DQBY400/250.80型圆型料场刮板式混匀堆取料机的研制。此机系国家重点技术装备项目,全部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为国内大型水泥厂料场设备现代化作出了贡献。附件: ;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装卸机械
  第二节 取料机
  
  一、履带式斗轮取料机
  1969年,哈重型机器厂研制成功Q2012型履带式斗轮取料机,在吉兰太盐场和汉沽盐场投入使用。
  履带式斗轮取料机是斗轮堆取料机又一系列产品,由斗轮装置、输入皮带机、变幅机构、车体、回转机构、行走机构和输出皮带机等主要机构组成,结构紧凑,布置合理,动作灵活,操作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挖取盐、化肥、粮食、砂石等散状物料。至1990年,共生产53台。
  二、门式斗轮取料机
  1980年12月,哈重型机器厂根据一机部建立由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构成多层次科研体系的意见,抽调一批技术骨干,成立斗轮堆取料机研究所。1982年1月,为国家重点技改工程秦皇岛八号码头,研制出2台MQ15050型门式斗轮取料机。这种取料机其门架采用A字型结构,增强了整机稳定性;卷扬机构采用配重小车,减少了卷扬功率;为充分利用料场容量,用落料斗代替尾车,斗轮采用可逆式料斗,双向取料,满足了沿料场纵向往复取料的要求。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至1990年,共生产31台。
  三、滚筒式混匀取料机
  1985年,哈重型机器厂开始研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QLG1500型滚筒式混匀取料机。工厂投入20余万元,先行制作出QLG350型滚筒式混匀取料机,在武钢料场进行实地试验,并召开由有关设计院所和用户参加的专家评议会,获取了设计滚筒式混匀取料机的第一手资料。为使设备更加先进可靠,工厂又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去德国考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将大滚筒由双层结构改成单层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并降低了设备的重量,同时实现了整机操作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填补了国内冶金企业料场混匀设备的一项空白。1986年在武钢矿石场投入使用,受到用户好评。该产品只生产2台。
  为配合铝厂和小型钢厂的发展,1988年开始,哈重型机器厂在有关设计院的配合下,联合和自行开发了7116A型、QLQS2400.32型、QLQS2800.36型等多种规格的桥式双(单)斗轮混匀取料机。
  四、刮板取料机
  为适应建材工业发展需要,1987年,哈重型机器厂与南京水泥设计院联合研制成功QLB110.25型和QLB220.32型桥式刮板取料机,并在锦西水泥厂和巢湖水泥厂等单位投入使用。至1990年,共生产17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装卸机械
  第三节 斗轮堆料机
  
  
  1982年,哈重型机器厂为国家重点技改工程秦皇岛八号码头研制成功DB3000·37型摇臂式堆料机。该机是国内研制的生产能力最大的堆料设备,并首次在国内堆取料机中采用水泥配重,替代了铸铁配重,配重滚筒拉紧装置结构新颖。该机荣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8月,该厂选派10名工程技术人员赴日本与石川岛播磨株式会社联合设计,合作生产了3台QL3000型斗轮取料机和4台DB3600型堆料机,于1984年5月在国家重点工程秦皇岛港煤码头投入使用,成为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堆取料设备。QL3000型斗轮取料机,获市引进消化吸收科技成果一等奖。DB3600型堆料机,获市优秀新产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3年,该厂为山西阳泉矿设计制造一台SBD500.15型双臂堆料机,1984年投入使用。至1990年共生产堆料机20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装卸机械
  第四节 装船(车)机
  
  一、装船机
  哈重型机器厂从1984年开始,研制出固定式、直行式、弧线旋转式装船机,已在青岛港、鲅鱼圈港、镇江大港、江苏徐州万塞港、湖北枝城港、汕头港、营口港、秦皇岛港、江苏邳县港等投入运行。
  装船机的生产能力为每小时300—2500吨,已形成系列。至1990年共生产15台。
  二、装车机
  1985年,哈重型机器厂研制开发出装车机,该机由行走机构、伸缩皮带机、伸缩机构、尾车、分叉漏斗、红外线检测装置、操纵室、除尘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电气系统设有程控机,在装车中,第一节车厢初始定位由人工操作,其余车厢装车作业全过程为自动程序控制。最大生产能力为每小时2500吨。至1990年,共生产装车机25台。
  截止1990年,哈重型机器厂生产的装卸机械有2小类、13个系列、55个品种、57个规格。自行设计的有49种。DQ5030堆取料机、QLG1500型滚筒式混匀取料机、DB1500型摇臂式堆料机等16个品种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附件: @01LG003K.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四章 矿山设备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矿山设备
  第一节 凿岩机和凿岩台车
    
  1972年,哈机械厂在一机部、冶金部和市机械冶金局的支持下,本着老产品不丢,以老养新的原则,承担了7655型凿岩机的试制任务。用5个月的时间,设计试制出样机。同年11月,经全国凿岩机湘谭会议鉴定,性能、质量均达到技术标准和同行业水平。1973年,生产200台。
  在生产凿岩机的同时,哈机械厂派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南京梅山铁矿、抚顺红透山铜矿、河北铜矿、双鸭山煤矿征求意见。矿工要求生产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的凿岩台车。1973年6月,进行设计和试制。第一台CGJ型凿岩台车制成后,经过空运转和负荷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并发往河北铜矿使用。同年11月,一机部、冶金部在鞍山市联合召开钻孔技术交流会,CGJ型凿岩台车,受到用户的认定和赞扬。1974年,生产40台。1975年以后,因专业生产除尘器,凿岩设备停止生产。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矿山设备
  第二节 钻探机械
  
  1958年,哈煤矿机械厂开始设计试制矿山需要的钻机,当年8月1日试制成功,定名“八一”钻机。1960年,停止生产。1963年,根据国家煤炭工业部地质局下达的任务,又生产7台,此后不再生产。
  1960年和1973年,哈煤矿机械厂根据省煤田地质局的要求,曾两次批量生产拧管机。
  1979年,哈煤矿机械厂根据煤田地质测井的需要,参照石家庄煤田地质机械厂技术资料,自行设计试制出CJ1000型测井绞车,主要用于地面对钻孔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时,下放和提升测量仪器网,可固定在测井仪器车上,也可单独安装使用。1981年以后停止生产。
  1958—1980年,哈煤矿机械厂共生产7个品种、8个规格型号的地质勘探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矿山设备
  第三节 装运机械
  
  一、转载机
  1980年,适应煤矿生产井下运输的需要,哈煤矿机械厂自行设计JZP—100A型皮带转载机。同年7月试制出样机,运到鸡西穆棱煤矿井下,进行了9个月的工业性试验。1981年12月,投入批量生产。
  1983年,煤炭工业部决定由哈煤矿机械厂研制QZP—160型桥式转载机。工厂组成设计组,在有关单位的帮助下,设计出桥式转载机总体方案,经煤炭工业部有关司局审查批准后,同年6月试制成功,并在开滦范各庄矿进行工业性试验。该机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紧凑,刚性好,装、折、运方便,通用性强,能与多种掘进机配套使用,在国内同类型转载机中属先进水平。1987年,被评为煤炭工业部优质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377台。
  二、装岩机
  1981年,根据煤矿生产的急需,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给哈煤矿机械厂下达了生产DYP—30型耙斗装岩机任务。该产品由阜新煤矿学院设计。1981—1982年,进行了少量生产,后因产品转向而停产。
  1984年,哈煤矿机械厂依据哈尔滨煤矿研究所设计的图纸,试制2台ZMY—1立爪装岩机,并送双鸭山矿务局双阳煤矿二井进行工业性试验。该机适用于煤矿和冶金矿山的巷道及工程隧道中,可将爆破所产生的煤岩、半煤岩和各种岩石进行装运。
  三、设备列车
  1982年6月,哈煤矿机械厂参照国外资料,自行设计、试制出SLZ—415设备列车,经过工业性能试验后,1984年试生产7台。1985年5月,进行批量生产。至1990年,共生产22台。
  四、可伸缩式输送机
  1984—1989年,哈煤矿机械厂先后设计试制5种型号可伸缩式输送机。
  1984年,哈煤矿机械厂设计试制出SJ—44可伸缩式输送机。该机采用墙板式机头结构,传动部侧邦固定,结构紧凑,安装断面小,拆卸方便。涨紧输送带及收放输送带,均采用电力绞车,并配有涨力指示器。电气、电控设备均具隔爆性能,用于有煤尘及瓦斯的矿井。同年,又试制出SJ—8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与SJ—44型相比较,运输能力提高一倍,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顺槽运输,既可为煤矿井下掘进机械化配套,又可为高档普采机械化作运输设备。
  1985年,哈煤矿机械厂设计试制出SD—80型可伸缩带式输运机,并投入批量生产。此机与SJ—8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用途基本相同,其不同点是前一种为落地式机身,后一种采用吊挂式机身,适用于底板条件不太好的巷道。
  1986年,哈煤矿机械厂设计试制出SSJ—1000/12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该机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过程中,是较好的顺槽运输设备。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顺槽的长度也不断发生变化,而SSJ—1000/120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带有储带装置,可以把多余的皮带暂时储存起来,以适应伸长或缩短的需要。
  1989年,哈煤矿机械厂设计试制出SSJ650—2×22L可伸缩两用带式输送机。该机上皮带往外运货的同时,底皮带向工作面运输支护等材料。设有可移式装卸料装置,可针对装卸料点位置的不同,移动机身的位置。至1990年,共生产241台。
  五、钢绳芯带式输送机
  1986年,根据鹤岗矿务局大陆煤矿的需要,哈煤矿机械厂试制成功由沈阳煤矿设计院设计的DXS4H1型钢绳芯带式输送机。该机总体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寿命长,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也可采用手动控制,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为煤矿井下主巷的技术改造开辟了新途径。
  1987年,根据鹤岗南山矿的急需,哈煤矿机械厂与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厂联合设计试制出DXA/200/4×220钢绳芯带式输送机。从意大利引进该机的主要部件托辊,各种传动机架,采用从日本引进的H型钢焊接结构。其特点是大功率、长距离、运量大。至1990年,共生产220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矿山设备
  第四节 地质机械
  
  一、破碎机械
  1985年,省探矿机械厂设计制造出微型球磨机。该设备具有破碎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用电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可用于野外地质队“微金快速分析”时的样品破碎、加工。1986年2月,在广东省地矿局七一九队进行50次现场实验,12天中破碎不同硬度岩石10种100个样品,样机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电机温度正常,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至1990年,共生产450台,供应国内26个省市。
  二、地质勘探设备
  1978—1989年,省探矿机械厂分别设计制造5种地质探矿设备。
  1978年,设计制造出龙江1型砂金勘探钻机,获国家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年,省探矿机械厂设计制造出SZ130—A型砂矿钻机机组。钻机由回转器、液压长盘、车架总成、传动轴总成、液压系统、卷扬机、塔架、分动箱、辅助装置等组成。采用机械回转,液压给进和液压起拨套管,可减轻体力劳动,提高钻机效率,适用于砂矿地质普查和勘探,便于在山区、河谷等地搬迁,能进行冲击钻进,给进回转钻进,冲击和回转复合钻进。1986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根据用户的需要,该厂又先后改型设计生产了SZ130—B型、C型、D型、Z型等9种砂矿钻机。至1990年,共生产砂矿钻机200台。
  1985年,省探矿机械厂设计制造出GZ—302工程钻机,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以及道路、桥梁等建筑中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该机由机械传动系统、动力机、钻架、变速箱、卷扬机、车轮总成、底坐组成,结构紧凑、解体性好、重量轻、操作简便,在山区可折卸搬迁、在城市和其他道路平坦地区,可用汽车拖带,至1990年共生产22台,供省工程队和野外勘探队使用。
  1987年,省探矿机械厂与地矿部设计院,共同设计出150型砂矿钻机,只生产2台,供应河北省地质队使用。
  1989年,省探矿机械厂制造出由哈尔滨建筑大学引进国外技术、改型设计的150型振动旋转式长行程钻机,用于开采金矿,只生产3台,供应省黄金公司使用。
  三、焊接设备
  1984年,省探矿机厂设计制造出DZM—25型地质钻杆磨擦焊机,供工厂生产和钻井队现场修复普通小口径绳索取芯磨擦焊钻杆使用。该焊机为进行连续驱动摩擦的设备,焊接质量高,废品率低,具有广泛的可焊性,能焊接性能相差较大的异种金属。附件: @01LG003L.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章 主要生产企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五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一节 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厂
  
  哈工程机械厂位于动力区进乡街120号,是全国起重机行业的大型企业之一,主要生产液压汽车起重机、越野轮胎起重机、塔式起重机3大系列产品。
  哈工程机械厂前身是哈尔滨金属结构厂。1951年,经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建设公司批准,成立哈尔滨金属结构铆焊工程队。1952年4月,改名为哈尔滨金属结构铆焊厂。“一五”计划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任务。自建厂房696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
  1957年末,隶属建工部,厂名为哈尔滨建筑机械金属结构厂,定点生产2—6吨塔式起重机,当年生产2台样机,1959年进行批量生产。产品由原来的单一金属结构制作和安装,转向生产建筑机械产品。1961年新建了金工总装等车间,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形成年产建筑机械一万吨能力。
  1963年10月,划归一机部所属,厂名改为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厂,产品定为工程机械。1964年初,仿制苏联30年代的Q51汽车起重机,1965年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与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北京起重机厂共同设计的QY12液压汽车起重机,于1970年试制成功。标志生产起重机的技术水平已由机械传动发展到滚压传动。1979年,自行设计、制造了QLY25液压越野轮胎起重机,在全国同行业中一直是独家产品。
  “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工厂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新建4674平方米吊臂车间厂房,先后淘汰3051等3种老产品,开发出QLY25C型越野轮胎起重机等新产品。1983年,引进美国格鲁夫公司RT625、RT740两个机型越野轮胎起重机技术。1984年,引进日本加藤制造所NK250E、NK400E汽车起重机的技术,并进行合作生产。通过引进、吸收、消化,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至1990年,该厂累计生产各种工程机械5408台、17832吨,钢结构产品88223吨,完成工业总产值6.7亿元,上缴利税6635万元,产品销往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出口27个国家和地区。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五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二节 哈尔滨重型机器厂
  
  哈重型机器厂位于动力区香滨路1号,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主要生产斗轮堆取料机和装船机、装车机等装卸机械,还生产工业锅炉。
  哈重型厂是在私人铆焊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2年末,市建工局接管了耿元洪、陈春堂私人铆焊队,组建成地方国营铆焊队。1953年6月,在铆焊队基础上,成立建工部东北金属结构公司哈尔滨铆焊厂。1955年,建工部将铆焊厂改为金属结构厂。1957年,建工部将该厂撤销,人员大部分调转到西安、城都等地,剩下的100多人由市第一工业局接管,组建成龙江锅炉厂。1959年初,公私合营德兴源和义兴东铁工厂并入。市第一工业局决定将哈重型机器厂与第二机械厂合并,改厂名为哈尔滨第二机械厂。同年11月,又将厂名恢复为哈重型机器厂。当时有职工1352人,主要生产锅炉、矿车、吊车、炼铁高炉、小型轧钢辅机和拖拉机链轨板。
  1966年,该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研制堆取料机,成为国内最早设计制造堆取料机的工厂。斗轮堆取料机研制成功,取代了间歇式工作的装卸机械,开创了大宗散装物料装卸方式的新局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重型机器厂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企业试行“一长三师”(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制,进行了恢复性整顿和全面整顿,积极推行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总投资167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其中土建8310平方米,购置设备194台套。并成立了斗轮机研究所,进行新产品开发。1982年为国家重点技改工程秦皇岛八号码头研制出门式斗轮取料机和摇臂式堆料机,并首次在国内堆取料机上采用水泥配重代替铸铁配重。1984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全机械传动的和第一台计算机程序控制操作的斗轮堆取料机。1986年,完成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研项目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的研制工作,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堆取料机的年产量由2台增加到24台,至1990年,共生产324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部门,还出口泰国、巴基斯坦、南也门等国。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篇 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
  第五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三节 哈尔滨煤矿机械厂
  
  哈煤矿机械厂位于道里区城乡路87号,是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主要生产煤矿装运机械。
  1956年2月1日,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由11个私营铁工厂组建成公私合营集新机械铁工厂,厂房面积1210平方米,设置铸造、机加、装配3个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48台,职工99人。同年3月5日,东北煤田第二地质勘探局接收该厂,经国家煤炭工业部地质勘探总局批准,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名改为“东北煤田第二地质勘探局机械修配厂”。
  1958年,哈煤矿机械厂根据黑龙江省矿山勘探的需要,设计制造了“八一”钻机、亚马式柴油机、微型水泵。在70年代中,试制了大马力柴油机,生产了用于发电的4135型柴油机,解决了在无电源地区工作的地质勘探队的急需。
  1958—1979年,由于隶属关系的改变,厂名先后更改为黑龙江省燃料工业厅地质局机械厂、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地质局机械修配厂、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机械修配厂、黑龙江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修配厂、哈尔滨煤田地质机械厂、哈尔滨煤矿机械厂。1982年10月1日,哈尔滨煤矿机械厂上收国家煤矿工业部机械制造局管理。1986年11月17日,又改属东煤公司煤矿设备制造公司。
  “六五”计划期间,该厂调整产品结构,由生产地质勘探设备转为生产煤矿生产设备,研制出赫姆夏特支架用集中控制阀,为开滦矿务局架子大修与维护保养解决了燃眉之急,为制造煤炭生产所需的各种液压件奠定了基础。自行设计生产了岩巷掘进用的JZP—100型皮带转载机、钢绳蕊强力皮带机、ST—125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等大批煤矿装运机械。至1990年,生产8个系列,135个品种。
  在企业内部改革上,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中层干部由任命制改为聘任制。生产车间实行以产量、产值、品种、成本为内容的承包责任制,在科室实行费用包干,还实行了工资定额包干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956—1990年,完成产品产量32151吨,工业总产值14289.7万元,实现利润439.43万元,上缴税金583.48万元。附件: @01LG003M.doc^WORD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哈尔滨市农林机械制造业,由生产拖拉机、内燃机、播种机具、农机配件、粮食加工机械、林业机械等产品的工厂组成。在这个行业中,大中型企业均为国家和省、市重点骨干企业。
  本世纪初,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市开设了农具加工厂,制造新式马拉农具。20年代,美国、德国、法国商人先后在哈尔滨地区建立洋行,经营农业机械。1932年以后,日本人在哈尔滨市开设了满洲大信洋行农机工场、北海道农具制作所、满洲兴农工业等12个农机具修造厂。
  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制造新式农具的工厂,是1942年开业的复兴工厂。从业人员40余人,产品有打稻机、水田除草机、畜力原动机等。
  解放前,新式农具多数用于农业试验场和日本开拓团。广大农村的农田作业长期使用旧式农具。1948年,人民政府为扶植农业生产,由东北农林部组织20余户私营铁工厂加工新式农具。产品有双轮一铧犁、锄草机、铲趟机、播种机等。至1950年多数工厂转产,只有兴德、兴华、兴民3个铁工厂,继续生产铡草机和农具配件。
  1949年3月,为供应农村新式马拉农具,哈尔滨市企业公司组建公私合营农具铁工厂,由开始修配进而制造打稻机、播种机、镇压器、铲趟机等。该厂于1953年后转产其他机械产品。
  国营农机具制造企业,从50年代初开始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相继建立了制造农业和林业拖拉机的哈尔滨拖拉机厂,制造林业机械的哈尔滨林业机械厂,生产除草机、苞米脱粒机等农田机具的地方国营农具厂,制造大中小型谷物播种机械的哈尔滨农业机械厂,制造柴油机的哈尔滨内燃机厂,生产齿轮、缸盖、曲轴农机配件的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生产磨面机、制米机等粮油机械的哈尔滨粮食机械厂和粮油机械厂。还建立了生产油管、弹簧等农机配件的小型集体所有制企业。
  哈尔滨市的农林机械制造企业,是在多次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从“一五”到“七五”计划期间,国家先后给哈拖拉机厂、哈农机厂、哈内燃机厂、哈拖配厂投资11510万元,用于建设厂房,购置设备,开发新产品。50年代有畜力10行播种机、手扶拖拉机、松花二号18.4千瓦(25马力)柴油拖拉机、48型窄行谷物播种机、2105型柴油机,C2型运材蒸汽机车。60年代有集材—50型和集材—80型拖拉机、RGF48型谷物播种施肥机、1012新曙光运材汽车。70年代有半悬挂式播种机、4105柴油机、MF—65—125型磨面机、4160型林业机械通用底盘。80年代有松江—180拖拉机、CH1304J型集材拖拉机、2BY—24型压轮式谷物播种机、玉米淀粉加工设备、玉米大豆精播机、6105柴油机等。其中有25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产品创优升级中,有20种产品获优质产品称号。
  40年来,哈尔滨市的农林机械制造业,为农林业机械化做出了贡献。共提供拖拉机13562台、机引农具67418台、柴油机8398台、农机配件汽缸盖7万台、曲轴5.7万根、齿轮17.5万对、磨面机25921台、淀粉加工设备473套、排灌机2326台、钢板弹簧35.5万垛、园型弹簧232万件、林业机械C2型蒸汽机车220台、各种绞盘机8290台、运材汽车110台。
  1990年,共有区属以上农林机械制造企业20个,职工16455人,占地面积2084161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5303.3万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533万元,销售收入16188万元,亏损1222万元。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一章 拖拉机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一章 拖拉机
  第一节 林业拖拉机
  
  一、集材—50A拖拉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没有自制的林业机械。50—60年代初,只有少量从苏联进口的40—M拖拉机,林业集材生产主要靠马套子、马车、爬犁等运输。
  1961年初,农机部和林业部共同选型,确定仿制苏联TдT—40M型林业履带拖拉机。同年5月25日,农机部拖拉机局决定由哈拖拉机厂(当时厂名为松江拖拉机厂,1988年改称哈尔滨松拖厂)试制集材—40拖拉机。10月,又决定将试制任务转交长春拖拉机厂,哈拖拉机厂派人参加试制。1963年1月,农机部拖拉机局召开东北四厂会议,决定将试制集材—40型拖拉机的任务移交哈拖拉机厂,并确定生产纲领年产500台。当年5月完成3台样机,12月,样机在带岭林业试验局南列林场进行使用试验。
  1964年5月,农机部和林机部决定取消集材—40型拖拉机试制计划,改为试制集材—50型拖拉机。哈拖拉机厂于当年6月开始试制工作。由技术人员对苏联的图纸进行翻译,并对柴油箱、驾驶室、电器仪表、搭载板、罩板5部分设计做了改进。1965年初,试制出5台集材—50型拖拉机样机。同年4月,用3台在带岭林业实验局寒月林场进行了1200小时负荷试验。年末,完成使用试验,并开始小批量生产。
  1983年,为提高产品质量,创优质产品,对集材—50型拖拉机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进,成为集材—50A型拖拉机。1984年,从改型后生产的100台集材—50A拖拉机中,抽出1台进行500小时无故障试验,结构性能、质量指标均达到农机部内控标准基线要求。1985年5月,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受机械部农机局委托,对集材—50A型拖拉机采用国际标准进行验收,认定合格。1986年1月,集材—50A型拖拉机获部优质产品称号。
  哈拖拉机厂在20多年生产集材—50拖拉机的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水平。1965年,设计制造了后桥箱、4台变速箱镗孔专机。1966—1971年,设计制造出集材—50拖拉机主从动轮高频淬火和主从动片淬回火专机及大锥齿轮淬火压床等热处理设备,进行了自由锻锤模锻化的研究,并在集材—50拖拉机上应用。还设计制造出集材—50拖拉机平衡杆铣面、粗镗孔、左右壳体盖钻孔、后桥箱铣三面,涡轮壳体铣孔、绞盘机镗孔、支座镗孔等专用设备19种25台,其中17台投入使用。1972年,进行了集材—50拖拉机从动齿轮由锻件改为球墨铸铁的研究和应用。1982年,与洛阳拖拉机研究所、长春拖拉机厂、北京内燃机厂、常州拖拉机厂、首都钢厂、江西钢厂等单位共同研制易切削钢Y45Cas,该材料在集材—50拖拉机上得到应用。1983年,与哈工业大学共同进行稀土、碳、氮三元共渗新工艺的研究,并已应用于集材—50A拖拉机及其它产品的生产。1983年,省机械厅对该厂研制集材—50拖拉机的柴油箱前、后体和左、右侧窗板的锌基合金冲压模具进行了鉴定。1988年进行了集材—50A型拖拉机支重轮铸造工艺的改造,使废品率由12.7%下降到1.5%,获市机电冶金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集材—50A型拖拉机的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集材拖拉机的历史。至1990年,共生产11338台及大量配件,销售全国各地,还出口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越南、索罗门群岛、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集材—80型拖拉机
  1966年,哈拖拉机厂根据国家第八机械工业部(简称八机部)新产品试制计划,与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共同试制集材—80型拖拉机。1967年9月,八机部召开轮式集材拖拉机设计方案审查会议,确定哈拖拉机厂按绞集式方案设计。
  1968年8月,试制出一台样机。9月初,在穆棱林业局进行试验。1969年,又重新试制3台样机,在方正林业局进行长期使用试验。1971年3月,由省林业总局和省第一机械工业局主持召开关于新曙光80—1型集材拖拉机鉴定工作座谈会,同意生产30台。1973年,又试制30台,并从中抽出3台于同年12月至1975年1月,在黑龙江翠峦林业局扶育河经营所和带岭林业局红光林场进行1200小时负荷鉴定试验。1975年2月,由省林业总局主持召开鉴定会,同意该机初步定型,小批量生产。
  哈拖拉机厂为提高集材—80型拖拉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多次改进生产工艺和制造专用设备。1968年,设计制造了驱动桥和分动箱镗孔专机3种6台。为解决75毫米油缸加工精度,研制了变速滚轮珩磨头,提高生产效率10—20倍。1972年,为实现铸钢件生产机械化,推广了潮型钢件工艺。1975年,设计了第一条结合叉自动线,用于4种传动结合叉的两侧及孔的粗精加工。1977年,兼顾轮式和履带式两种拖拉机装配,设计了拖拉机总装生产线,1980年初正式投入生产。这条生产线采用间隙式,链段级平板段相结合的输送方式,用于集材—80、集材—50A等产品装配,最大负荷为105吨。
  集材—80型轮式拖拉机,整机设计采用了四轮驱动全液压操纵、折腰转向、低气压大轮胎、大角度摆架等先进结构,功率大(58.8千瓦),速度快(2.65—28.4公里/小时),具有良好的爬坡和越野能力,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林区的集材作业,还可以完成木材归楞、清道及各种野外绞集作业和牵引运输作业。这种新机型,填补了国内轮式集材机的空白,至1990年共为林区提供771台。
  三、CH1304J拖拉机
  CH1304J拖拉机,是哈拖拉机厂“七五”计划期间引进美国卡特彼勒公司518集材机技术,开发的具有国际当代水平的新产品。1986年12月29日,与美方谈判签约。1987年4月,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提供了第一批技术资料。工厂组织有关人员对产品设计、工艺技术、检验技术、原材料标准等进行了消化、吸收工作。还先后派出三批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卡特彼勒公司所属厂学习,该公司也4次派专家来哈拖拉机厂指导。
  1990年6月,哈拖拉机厂在对引进的518样机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自制5种零件,试装成功第一台样机,其质量受到了美国专家的好评。在制造覆盖件时,因没有折弯机,工艺达不到要求,技术人员吕衡设计了通用模座,解决了这一难题。之后,又自制38种零部件,国产化率达62.2%,试制出第二轮3台样机,并完成了100小时性能试验,经解体检测合格。同年11月26日,通过了机电部工程农机司的验收,获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质量合格证书。
  四、营林354L型拖拉机
  1986年,哈拖拉机厂在对从日本岩手富士株式会社引进的T—30型林业作业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试制了营林354L型轮式拖拉机。1987—1989年,试制出4台样机,经机电部拖拉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试验中心海拉尔试验站进行性能和1200小时长期使用试验,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1990年9月26日,经机电部工程农机司主持鉴定,技术性能达到国际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
  该机为绞接滚架式全液压折腰转向、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越野性能好、爬坡能力强、装有结构先进的双卷筒绞盘机和拱架式绞集装置,适用于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营林间伐及抚育伐集材作业。机上装有排障器,可用于林场归楞,推沙石以及天燃播种人工促进等作业。还装有压气机,配上适当机具,可喷洒农药以保护森林。
  354L拖拉机的问世,适应了国内林业生产由集材转向营林的需要,受到林区用户的欢迎。
  五、轮式直流二弧电焊车
  1990年,哈拖拉机厂在廊坊石油管道局协助下,设计试制出集材—80A拖拉机变型产品—A×T804W—2×315型轮式直流二弧电焊车。该车以集材80A拖拉机为运载工具及动力源,装有2台A×DW—315型无刷直流弧焊发电机、1台5千瓦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作为抽水、照明等用。当年生产3台,经试验及用户鉴评,效果良好。电焊车保持了集材——80A拖拉机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通过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道路条件较好的无电源或远离电源地区的自动焊、半自动焊、手工电弧焊等作业,在一般电焊车无法通过的沼泽地、坡度较大的山区、沙漠腹地,都能顺利地完成各种焊接切割作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一章 拖拉机
  第二节 农业拖拉机
  
  一、松江—1204拖拉机
  松江—1204型拖拉机,是哈拖拉机厂在龙江—80型拖拉机基础上发展的四轮驱动大马力农用拖拉机。
  1972年2月,哈拖拉机厂按照一机部下达的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开始试制龙江—80型拖拉机。年末,完成样机图样。1973年3月,召开图样设计审查会,对图样进行工艺审查和修改。1974年1月,试制3台样机,4—8月,在市郊春雷公社、省内五常县青年农场和吉林省榆树县青年农场进行1700小时负荷试验。1975年6月至1977年1月,在省内海伦县长发公社、市郊平房和万宝公社、江苏省东辛农场进行了2000小时负荷鉴定试验。1977年6月28日至7月2日,经省农机局主持鉴定,投入批量生产。此项成果于1977年11月至1978年5月,先后获市、省和国家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1979年8月,该厂在龙江—80型拖拉机的基础上,进行龙80—120马力独立型四轮驱动系列产品的研制工作。该项目列入1980年部管科研项目计划。1980年8月至1981年6月,制成33台龙江—120第一轮样机。1981—1983年,在省内宝清县五九七农场和绥棱农场作了田间使用试验和相应农机具配套试验。根据在试验中提出的29条改进意见,1984年3月装出龙江—120型第二轮样机3台,在省内双城县幸福公社投入试验。当时,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马力拖拉机计划调整,龙江一120型拖拉机试制后,未投入生产。
  1989年,为解决土地板结,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市场上出现了对大马力农业拖拉机的新需求。省召开了农业机械化会议,决定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大型农业机械更新,并规定了一系列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优惠政策。在新形势下,哈拖拉机厂恢复了龙江—120拖拉机的试制和生产。1990年,工厂结合消化吸收美国卡特彼勒公司518集材机的设计、工艺,对龙江—120拖拉机重新设计,研制出松江—1204拖拉机。这是国内自行研制生产的唯一大型农用轮式拖拉机,适于旱地及土壤潮湿、粘度重地区大面积田间作业,与相应农具配套,可进行耕、耙、播、中耕、施肥、喷洒农药、收割等多种农田作业,道路运输作业,农田基本建设作业等。机上备有独立式动力输出轴(两种转速),下拉杆传感的液压提升机构,三组液压、输出装置,农具及拖车的牵引装置等。还有折腰式车架,全液压转向气制动装置,以及宽敞明亮、舒适、安全、封闭式驾驶室。经试验分析,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效率高,受到广大农业用户的欢迎。
  二、松江—12型拖拉机
  1983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市场上小型拖拉机供不应求。哈拖拉机厂为改变产品单一、任务不足的现状,决定开发12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984年6月,从长春拖拉机厂购进一套CT—12型小四轮拖拉机技术资料,经审核选定17个总成,405张图纸。为体现本厂特点,改进了产品外部造型,自行设计了复盖件,改动原图82张,398处。8月,完成设计。9月末,试制出10台样机,进行定型试验和500小时无故障试验。1985年1月,投入批量生产。
  1984年,为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哈拖拉机厂自行设计、安装了小型拖拉机变速箱生产线,1985年1月投入使用。生产线由5台组合机床、2台普通机床组成,可完成11道加工工序。
  松江—12型小四轮拖拉机分为运输型和农业型,均设有横向动力输出轴和皮带轮,可进行排灌、脱粒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固定作业;并备有挂车气刹制动系统和牵引拖拉装置,可带拖车进行运输作业。农业型还备有液压悬挂装置,配上相应的农具,可进行耕、耙、播、压、割等农田作业。经过生产、改进,已形成功能各异的系列产品,还可根据用户要求,生产11千瓦(15马力)、窄轮距、大轮、高地隙等多种变型产品,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畅销。1990年开始销往苏联。1987年,被评为部优质产品。1984—1990年,共生产销售56465台,出口2000台。
  三、松江—180、180A型拖拉机
  1986年,哈拖拉机厂通过派人赴东北、湖北等地区农村进行调研,分析信息资料,认为18马力拖拉机是一种功率、性能和价格都能满足农民要求的机型,可弥补12马力拖拉机的不足。1987年4月,进行设计,当年完成第一轮样机试验。1988年5—12月,由省农机鉴定站对样机进行了性能试验、长期使用试验,样机结构合理、技术性能指标基本上达到了有关标准要求。1989年11月30日,由市机电冶金局主持鉴定,产品设计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哈拖拉机厂在试制成功松江—180拖拉机后,又采用性能指标较高的TY290T型柴油机,改型为松江—180A型拖拉机。该机既可电起动,又能手摇起动,耗油省、重量轻、操作灵活、外形美观、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机上有8个前进档位和两个倒档以及前后功率输出轴,并装有拖车气刹制动和皮带轮装置,可牵引多种农具和割草机,完成耕、耙、播、收等农田作业和割草作业,还可牵引拖车进行运输作业,配有动力输出装置可进行固定作业,配置水电轮还能进行水田作业。
  松江—180、180A型拖拉机,自投产后,已为市场提供570台。由于造型美观、性能可靠,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1990年开始,通过订购或合作生产形式,销往苏联等国家。
  截止1990年,哈拖拉机厂生产的拖拉机有2小类、5个系列、10个品种、13个规格。在10个品种中,自行设计的5种。松江180型轮式拖拉机、营林354L型轮式拖拉机、集材802J型履带式拖拉机等6个品种,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附件: @01LG003N.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二章 机引播种机具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二章 机引播种机具
  第一节 谷物条播机
  
  一、48行播种施肥机
  1959年9月,哈农机厂派有关人员,去西安农业机械厂学习播种机的制造技术,并得到沈阳农业机械厂提供的仿苏CYБ—48型窄行谷物播种机全套图纸,经半年的技术准备,1960年3月试制出2台样机。仿苏CYБ—48型窄行谷物播种机的试制,这是哈尔滨市生产大型农机具的开端。1960—1966年,累计生产4175台,为国产东方红—54型拖拉机、苏联进口的ДТ—54型拖拉机提供了配套的机械化播种装备。
  1963年,八机部和省农机厅给哈农机厂下达了试制牵引式48行谷物播种施肥机的任务,并决定由省宝泉岭农场、赵光农场提供改装样机。1964年初,该厂组成课题组前往宝泉岭、赵光、友谊农场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宝泉岭农场改装的外槽轮式施肥箱不利于施化肥,并向农场提供了国外公司的星轮式排肥装置的参考资料。经双方协议,由宝泉岭农场提供试制费,由哈农机厂试制。当年,试制出3台星轮式施肥箱,并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试验中,因农场自制的化学肥料潮湿,阻力大,排肥机构遭到损坏。试制组人员,对化肥进行了物理性能测定,又进一步分析星轮式排肥机构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有关设计参数。在东北农学院帮助下,参照国外联合播种机有关资料,制作一套星轮式排肥装置,用不同类型的化肥,进行了模拟试验,取得了重要的设计数据。同时,去北京琢县农垦部试验农场对国外进口样机进行调研和观察其作业情况。1964年9月,省农机厅批准该厂报送的“牵引式48行谷物播种施肥机设计任务书”。
  在设计中,吸取了国外星轮式联合播种机的排肥机构及中间传动型式,改“冂”形导种管为“人”字形导种管,将勹卩—48型窄行谷物播种机,改型设计为BGF—48型牵引式48行谷物播种施肥机。该机由种肥箱、机架、中间传动、开沟器、地轮等部分组成,工作幅宽3.6米,播种行距7.5厘米,工作效率24.5亩/小时。种肥箱为一体两分式,能播种,能施肥,两次作业一次完成。1965年3月将样机送宝泉岭农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共播种2645亩耕地,种下27583公斤小麦和大豆,施下21682公斤化肥。在试验中,该机使用可靠,性能良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5%左右。填补了国内空白。6—9月,《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先后以“哈尔滨制成施肥播种机”等为题做了报导。10月,BGF—48型谷物播种施肥机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举办的展览会上展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李先念、薄一波副总理观看了展出的样机。1965年12月,参加了东北三省新产品评比会,被评为二等奖。
  1973年6月,哈农机厂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改进了BGF—48型谷物播种施肥机的种肥箱设计,由原铁木制改成铁制,排肥星轮对转,节省了木材和简化了排肥机构,克服肥箱中化肥拥堆架空的毛病。改进设计的种肥箱型号为BGF—48B,整机重量由1341.4公斤减少到1258.2公斤。
  1974年3月,由技术员赵佐栋、范大玮等,采用BT—3、6型、BFK—3、6型播种施肥机的环式离合器、踏板操纵机构和利用套装式升降调节器、球墨铸铁开沟器体等部件,改进了BGF—48B型谷物播种施肥机的设计,增设了操作者座位。当年试制3台样机,为BGF—48C型,并在省兵团独立营、榆树公社、肇东县明久公社兴隆大队试验,播种5400亩。后因制造成本高,球铁开沟器体工艺不稳定而终止。
  1978年,在全国农机行业质量检查评比中,哈农机厂生产的牵引式48行谷物播种施肥机,性能合格率100%,主要项次合格率97.6%,主要零件合格率96.5%,评为第一。
  1979年1月,根据部颁标准《农机具产品编号规则》,将48行谷物播种施肥机统一型号为2BF—48A型。1980年10月,获农机部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参加中国农业机械公司组织的中国北方草原发展项目投标,中标后供货3台。
  至1990年,共生产48行播种施肥机43779台。
  二、48行通用播种机
  1966年3月,哈农机厂根据省农机厅试制48行通用播种机计划,制订设计方案,开展试制工作。BT—3.6型通用播种机,是条播、精播两用合一的通用型机具。条播部分,采用斜齿的槽轮式排种和滚轮式排肥装置。精播部分,采用水平圆盘式排种机构,用变速箱不同传动控制播种和施肥量。在试制中,技术员崔秀臣研制出“大小双园盘式开沟器”,实现了宽苗带播种,采用塑料制作排种轮。历经三年的研究试验,1969年8月通过省、市科委组织的新产品鉴定。1971—1972年,共生产60台,后因变速箱的制造质量和制造工艺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用户不便于掌握操作技术等原因而停产。
  三、半悬挂式播种机
  1974年10月,省农机工作和农机科技会议决定,由哈农机厂试制半悬挂式综合播种机。厂党委副书记于洪达带领有关人员去山东省济南市考察中国农机院等单位设计的2BL—16型半悬挂联合谷物播种机,又去绥化县宝山公社对拖拉机背伏播种机作业进行现场调查。11月,省农机局副局长刘震组织有关专家讨论了哈农机厂提出的设计方案。1975年3月,制出2台样机,分别在香坊农场水田分场和绥化县宝山大队、新胜大队进行了小麦和玉米播种试验。5月19日,在宝山大队试验凿形铲深松作业。凿形铲深松不乱土层,有利蓄水保墒。1976—1977年,改进半悬挂播种机的尾轮机构设计,试制窝眼排种装置,制出样机各2台,在绥化秦家公社、海伦农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型号为“2BXF—3.6型半悬挂式播种施肥机”。1978年针对该机型结构复杂、性能多变、使用可靠性差的缺点,进行简化结构设计,保留半悬挂条播部分,机型为“2BF—3、6半悬挂谷物播种施肥机”。当年,在肇东县草原大队、红庆大队进行麦播作业1400亩。哈农机厂通过四年来的设计、改进、试验,积累了“一机通用”、“一机多用”、“半悬挂播种”的实践经验。1980年,获市机械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四、压轮式谷物播种机
  1979年初,农机部下达了“高速谷物联合播种机工作部件及整机结构性能参数研究”课题。同年8月,哈农机厂设计人员前往省友谊农场,对从美国迪尔公司进口的9350型条播机进行研究。9月17日,中国农机学会在友谊农场召开“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学术讨论会”,哈农机厂工程师潘宏瑾代表工厂发表了“70年代国外谷物条播机的发展趋向和主要结构分析”论文。会后,哈农机厂开展了2BY—24型压轮式谷物联合播种机的设计工作。1980年,农机部、财政部,先后给哈农机厂下达了试制任务和科技3项费用。由哈农机厂和中国农机院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课题组,历经40天,完成设计任务,编制了全套工艺过程卡。由哈农机厂试制。
  2BY—24型压轮式谷物联合播种机,以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为目标进行设计。该机有大容积种肥箱、钢板压形机架、套筒滚子链传动、铝合金压制大型外槽轮、橡胶镇压轮、液压升降装置及划印器等,可为大功率拖拉机配套,在播种同时完成施肥、镇压作业,能“一”字形编组,侧向运输,便于机械化装种加肥,每小时完成12公里作业,可半台播种,避免重播漏播;可更换压轮为行走轮,适应潮湿地作业。
  1980年3月组装出3台样机,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进行性能试验,共施肥播种316垧。10月7日,于北京南郊农场金星分场进行了性能试验。1981年4月,小批试制,在五九七农场和友谊农场进行田间生产作业试验。9月,样机在北京农垦部举办的“全国新产品展览会上”展出,受到观众的好评。
  1982年4月,经省机械工业厅主持鉴定,“2BY—24型压轮式谷物联合播种机”设计和结构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为国家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粮食基地提供了先进的播种设备。9月,列为农机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983年,获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获机械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获国家经委颁发的“优秀新产品证书”和“金龙奖”。
  1983年4月,机械部农机局组织哈农机厂与美国迪尔公司共同参加世界银行开发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项目国际投标。根据投标需要,哈农机厂改进设计,生产了2BY—20型压轮式谷物联合播种机100台,按投标计划分配给建三江72个项目点。
  1987年9月6日,2BY—20/24型压轮式谷物联合播种机二台编组,在北京南郊农场参加机电部组织的全国新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现场表演会。机电部部长邹家华、副部长李守仁和原农机部部长杨立功、副部长武少文观看了表演。至1990年,共生产2BY—24型压轮式谷物播种施肥机311台。
  五、小型播种机
  1980年1月,哈农机厂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开发出小型水稻旱植播种机。5月8日,样机在五常县保山公社民兴一队,进行田间试验。1981年3月,将水稻旱植播种机改为2BF—10型谷物播种机。该机适宜在小块土地上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工作幅宽1.5米,行距150毫米,行数10行,可与8.8千瓦(12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作业。9月,根据用户要求,将种子箱改成种肥箱,在播种同时兼施化肥。与此同时,还设计出2BF—6型谷物播种施肥机,工作幅宽0.9米,行距150毫米,行数6行,也可为8.8千瓦(12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两种机型均成为哈农机厂的主导产品之一,1986年12月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1984年10月,哈农机厂设计制造了2BF—20型和2BF—12型谷物播种施肥机。这两种小型播种施肥机,幅宽为1.5米和0.9米,行距为7.5厘米,适应小麦密植作业。
  至1990年,哈农机厂生产谷物播种施肥机57324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二章 机引播种机具
  第二节 精密播种机
  
  一、通用精播机
  1963年,哈农机厂根据省农机厅下达的任务,生产了NILUB7—73型垄作七铧犁播种箱。至1966年,共生产6319(台)套。
  1965年,该厂试制成功ZK7—4、9E型悬挂式扣地机,因属整地机械而转交北安新生机械厂生产。同年,又试制了由省农机化所设计和提供图样的KLX—6型悬挂式联合扣种机,用于大田作物的垄作,能起垄、中耕(趟地)、播种(扣种)。机上设圆盘式破茬装置,能垄作扣种或趟种大豆、玉米。截止1971年末,共生产1425台,还生产扣种箱5301台(套)。
  二、甜菜播种机
  1964年4月,哈农机厂和阿城糖厂合作制造了甜菜追肥机、甜菜起收犁、甜菜收获钩子等三项农具。7月,哈农机厂自行研制出三行垄上播种机。设计中,采用多片式铸铁制镇压轮,实验时不粘土,优于整体镇压轮。
  1965年5月,哈农机厂根据八机部下达试制仿苏CCH—6B型甜菜播种机的任务,试制出2台样机,分别在绥化县东津公社、金河公社和香坊农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由于苏联进口样机为六行平播甜菜,宽幅作业和省内各地区普遍实行小规模垄作甜菜,分散经营的种值方式不相适应等原因,停止试制。
  1983年,机械部农机局下达了糖业甜菜成套项目设计制造任务。哈农机厂派工程技术人员分别参加了2BJ—6型甜菜精密播种机和2SF—65型离心式撒肥机的设计。甜菜精密播种机吸取了国外气吸式甜菜精密播种机先进技术,能播甜菜丸粒化种子和大豆。在加工离心撒肥锥形筒体时,技术工人精心车削,达到设计精度要求。1985年10月12月,省机械厅主持了“甜菜播种机”和“离心式撒肥机”的鉴定,两种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均达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甜菜成套设备的空白。此产品只试制了样机,未批量生产。
  三、手扶播种中耕机
  1981年10月,省农机局召开“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座谈会”,提出由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哈农机厂联合设计2SBZ手扶播种中耕机。该机可用“龙江一号”播种机水平圆盘半精播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等大田作物,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供应小规模经营者使用。1982年4月投产,2年中生产2800台。1983年9月,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在小四轮拖拉机大量上市后,哈农机厂立即将2SBZ手扶播种中耕机改为“2BT—2型通用播种机”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用水平圆盘排种玉米和大豆、高粱、谷子。1988年8月,在省首届新产品展览会上,获优秀新产品“黑龙奖”。至1990年,生产3500台。
  四、玉米大豆精播机
  1981年12月,省农机局将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设计的2BY—6型玉米精密播种机交由哈农机厂试制生产。该机设置指勺式排种机构,可精密播种玉米、大豆、丸粒化甜菜,同时施化肥,随机镇压,结构和性能达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样机制成后,1982年4月在双城县幸福公社幸福大队作了田间性能试验,当年生产了50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此产品滞销,至1989年末,累计生产612台。1989年,哈农机厂按照市场和用户要求,设计制造了2BY—6A型玉米精密播种机。
  1987年,哈农机厂适应省建三江地区“三垄栽培法”的需要,设计了2BD—6型大豆精密播种机,并试制出样机进行试验。中国农机院耕作机械研究所接受了机电部机械工业发展基金会下达的“深松起垄播种复式作业机整机结构研究”课题,与哈农机厂、吉林省农机所等共同研究、设计、试制。历经2年,制成样机后,在友谊农场五分场四队进行了试验,作业面积6000余亩。1990年2月7日,由中国农机院组织了专家评议,认为可小批试制,进一步扩大试验。经整顿图样和技术文件后,将机型定为BZD—6型复式作业精密播种机。这种机型适用于大面积精密播种玉米、大豆和甜菜,因有窝眼式排种装置,在播种后,可更换部件组合,进行中耕作业,实现“一机多用”。
  五、气力式精播机
  1981年8月,中国农机院接受国家科委下达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研制”课题,与哈农机厂共同组成联合设计组进行设计。课题名称确定为“2BJ—16型气力式精密播种机”。设计中,吸取了国外精密播种机的结构特点和友谊农场的使用经验,采取气吹式排种和JB—1型电子监视器巡回监视传感器装置。该机作业速度每小时为8—10公里,工作幅宽8.13—9.12米,播大豆16行,播玉米12行,是为大功率拖拉机配套的大型精密播种机。1983年4月,在克山农场进行初步试验。1984年4—10月,分别在克山农场和北京小王庄试验站进行田间性能试验,播大豆1000亩,播玉米3125亩。1986年12月10日,经中国农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试验,性能良好,达到设计要求。1988年12月,经国家机械委工程农机局和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审核,性能和结构达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1990年生产5台。1982年5月,哈农机厂按照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的设计图样,生产了5台试销产品5SX—30型粮食精选机。至1990年,哈农机厂累计生产各种精密播种机8415台。
  截止1990年,哈农机厂生产的机引播种机具有2个系列、13个品种规格。其中,自行设计的9种。ZBY—24压轮式谷物播种施肥机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附件: @01LG003O.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三章 内燃机和排灌运输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三章 内燃机和排灌运输机械
  第一节 内燃机
  
  生产内燃机的唯一专业厂是哈内燃机厂。从1958年以来,先后试制生产了X2105型、X4105型、X6105型、S195型柴油机,共生产8398台、25.21万千瓦(34.298马力)。1986年,根据市政府的决定,该厂并入哈轴承厂,转产轴承。
  一、X2105型柴油机
  1958年,哈尔滨祥泰内燃机厂(哈内燃机厂前身),根据市第一工业局的安排,试制农业用排灌动力X2105型柴油机。当年国家投资280万元。1959年投入生产。后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至1962年,共生产638台/0.93万千瓦(1.27万马力)。1963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停止生产柴油机,转产内燃机配件和修理汽车。
  二、X4105型柴油机
  1969年,根据市机械局的安排,哈尔滨柴油机厂(哈祥泰内燃机厂改称)试制X4105型柴油机。1970年,经农机部鉴定合格,正式投入生产。1972年7月,一机部批准该厂扩建,年产X4105柴油机5000台/22.06万千瓦(30万马力),原定投资942.5万元,至1978年累计完成投资1260万元,实际形成生产能力2500台/11.03万千瓦(15万马力)。1970—1978年,该厂组成“三结合”专机设计组,设计、制造柴油机专用机床30余台,提高生产效率5倍。自行设计、制造了HEL离合器,解决了X4105型柴油机动力输出问题。在哈尔滨科技大学帮助下,设计、制造了型砂处理机械化生产线,提高了铸造生产能力。1976年5月,市机械局为支持哈柴油机厂发展新4105型柴油机,在全局系统开展了柴油机专机会战,安排13个工厂承担制造147台专机的任务。1969—1979年,共生产X4105型柴油机1864台/21.71万千瓦(29.52马力)。后因资金不足,产品滞销,X4105柴油机停止生产。
  三、X6105型柴油机
  1969—1979年,哈柴油机厂与南京柴油机厂、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联合设计生产了X6105型柴油机27台。1980年,哈内燃机厂(哈柴油机厂改称)与北京内燃机厂联合,参照英国卡多内燃机工程咨询公司提供的资料,共同研制了X6105型柴油机。这一型号柴油机,适于大面积农业生产,可与大型联合收割机配套。1983年7月,通过了由北京汽车工业总公司和省机械厅联合主持的鉴定,但未投入生产。
  此外,1984年,哈内燃机厂试制了S195型柴油机。1985年,生产2896台/2.57千瓦(3.5万马力)。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三章 内燃机和排灌运输机械
  第二节 农业排灌运输机械
  
  农业排灌和运输机械由哈拖拉机厂、哈重型机器厂、哈水泵厂、哈尔滨市排灌机械厂(简称市排灌机厂)、哈尔滨市力车厂(简称市力车厂)生产。产品有小型翻斗车、手推胶轮车、排灌机、喷灌机等。
  一、排灌机械
  1976年,市排灌机械厂试制龙江8Y—30、8Y—40型喷灌机,至1987年生产2062台。1980年,根据市场需要,制造了PY1—30、PY—50、PY—60、PY—40型喷头,共生产2800只。
  1981年,哈水泵厂生产拖移式园型喷灌机14台,哈重型机器厂生产人工移动管道式喷灌机250台。
  二、505A型三轮农用运输车
  1989年4月,哈拖拉机厂通过市场调查获息,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的农用机动三轮车,体积小、结构简单、机动灵活、使用维修方便、行驶速度高、载重量适宜、价格低,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决定设计制造505A型三轮运输车。8月,试制出30台样机,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进行性能测试,完全符合产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505A型农业三轮运输车,造型美观,耐用可靠。既可装运物资,又可载人,受到用户的欢迎。至1990年,共向市场提供1525台。
  三、FC1型翻斗车
  1965年6月,哈拖拉机厂根据八机部通知,试制翻斗车。工厂成立翻斗车试制办公室,负责产品的设计、工艺、试制、试验和鉴定工作。在建设部建筑机械研究所提供图纸的基础上,参照国外样机和“嗄斯69”,自行设计了翻斗车图纸。1966年,试制3台样机后,又小批生产10台。由于调整生产能力,全部图样和工装移交西安金属结构厂。
  1984年7月,哈拖拉机厂在所属的劳动服务公司龙建翻斗车厂生产的FC1型翻斗车基础上,设计制造出山虎牌FC1翻斗车。车上装有重力自动倾翻式料斗,斜面卡块销紧机构和机械式自动回斗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机动灵活、操纵方便、对道路要求不高、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基建工地、水利工程、厂矿短途运输各种散装物料。当年试制5台,分别在省建一公司二处、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市政一公司材料处供应站进行了试验。1985年3月,经过改进设计,试制10台样机,进行了500小时的工业试验。4月,送交市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鉴定检验,均达到JJ18—83《翻斗车标准》的要求。12月,对FC1翻斗车的回斗机构和电起动又作了改进。回斗机械由原来的倒车碰撞式改进为弹力式自动回斗,起动电机的功率由0.74千瓦(1.5马力)增加到8.8千瓦(12马力),安装位置也做了调整,提高了产品性能。1984—1990年底,共生产山虎牌FC1翻斗车1515台。
  四、手推胶轮车
  1964年,市力车厂试制成功JS—350型载重35公斤的手推胶轮车,当年生产2万辆。1975年,试制出JS—165型载重165公斤的手推胶轮车,年产3万辆。1976年,试制出JL—650型载重650公斤的手推胶轮车,年产1.3万辆,产品质量为一级品。1978年,试制出JS—325手推胶轮车,年产4.6万辆,产品质量为合格品。此后,不再生产。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四章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四章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第一节 粮食加工机械
       一、磨粉机    1964年,根据机械部的安排,哈粮机厂在省粮食厅的帮助下,参照国内有关工厂的图纸,试制成功MF—65型磨粉机。该机由料斗,喂料辊、磨辊、多台筛,接筛等组成,配有自动跳闸机构。当年,生产226台。
  1965年,哈粮机厂设计试制MF—125型磨粉机,当年生产51台。从此,哈粮机厂成为省内第一个磨粉机生产企业。商标定为“工力”牌。这种磨粉机在省内农村推广使用后,改变了农村靠石磨磨面的历史。
  1972年,根据一机部的规划,哈粮机厂将MF—125型磨粉机改型为6F22—35型,当年生产1720台。1979年6月,在全省磨粉机行业质量联检会上,被评为一级品。198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7年,根据市场的需要,哈粮机厂设计、制造了6FF—35型磨粉机。
  至1990年,生产各种型号的磨粉机30271台,除销往省内各地外,从1981年起,出口哥伦比亚、菲律宾、智利、秘鲁和苏联等国家。
  二、制米机
  1974年,哈粮油机厂试制出T215型1号和2号横式米机。1号米机用于玉米脱皮;2号米机用于玉米破。两种米机不仅省内需要,外省也争相订购。至1990年,共生产700台。
  1980年,根据省粮食厅的安排,哈粮油机厂设计制造出比较先进的ML—30型立式米机。至1990年生产360台。
  1990年,根据市场的需要,哈粮油机厂参照国外有关资料,设计、制造了MPW31×150型玉米脱皮破楂机,经哈尔滨顾乡粮库、巴彦县米厂试用,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当年生产60台。
  三、挂面加工设备
  1962年,哈粮油机厂设计、制造了120×240型压面机,当年生产43台。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由单一型号压面机,发展到生产150×24型、180×240型挂面机。还生产了压面机和切面机、和面机等配套设备。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四章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第二节 油料加工机械
  
  一、小型制油成套设备
  1979年,哈粮油机厂参照有关资料设计、制造了由ZLY90型榨油机、YPY36—11型液压压饼机、ZSB55型高低压活塞泵组成的小型成套制油设备,经过省内制油厂试用,深受欢迎。至1990年,共生产420台套,销往东北三省乡、镇、县制油厂。
  二、大中型制油设备
  1979年,哈粮油机厂经过8个月的研究,改进磨粉机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YPSGX25×80型齿辊破碎机,通过试生产验证,达到了设计要求。1980年投入批量生产。1979年,哈粮油机厂收集国内外信息,参照有关资料,对1975年设计制造的YZCL型蒸炒锅在结构上做了调整,整机选用标准件,增强了互换性。1980年投入批量生产,至1984年,形成了1.2米、1.5米、1.8米、2.1米系列产品。1988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YZ-CL型蒸炒锅967台,除销售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泰国、苏联、菲律宾等国家。
  1982年,哈粮油机厂根据市场的需要,参照有关资料,设计、制造了YYPT2×60×100型四连杆对辊轧胚机,经过有关部门检测,达到了设计要求,投入了批量生产。至1990年,共生产390台。
  1988年,哈粮油机厂,根据商业部下达的生产计划,参照国外有关资料,设计、制造了YPSG25×100型齿轮破碎机。这种破碎机处理大豆量大,破碎效果好,属国内首创。1989年1月,通过商业部技术鉴定并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1979—1990年,共生产两种破碎机650台。
  三、浸油设备
  1982年,哈汽轮机厂自行设计出浸油设备,由该厂粮油食品机械公司制造。该设备是用化学有机溶剂浸出的方法,代替传统的物理压挤方法进行制油,使大豆出油率达到17—20%,较热榨出油率提高3—6%。至1990年,品种由最初日处理大豆100吨的单一规格,发展到日处理大豆50、120、200、300吨的多种规格。还研制成功日处理8、12、20吨间隙式和日处理30、50吨连续式豆油精炼设备。先后为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广东、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及苏联乌苏里斯克提供50多台套。1984年,100吨/日浸油设备获省优质产品称号。该厂已成为国家机械委和商业部批准的浸油设备定点厂,产品被国家推荐为第四代替代进口产品。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四章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第三节 淀粉加工成套设备
  
  
  1982年3月,为了扩大粮食加工的能力,哈粮机厂参照国外有关淀粉加工设备资料,经过反复试验改进,设计制造了DCP60型齿盘破碎机、DSM60型卧式砂轮磨、DZS60型锥式离心筛等玉米淀粉加工成套设备。11月,在阿城市阿城淀粉厂进行试验,获得成功。1988年,机电部给哈粮机厂投资1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完善淀粉设备的成套率,形成年产5000吨、10000吨、15000吨、20000吨等淀粉加工成套设备系列产品的能力。淀粉加工成套设备主要用于淀粉厂、制药厂、豆制品厂、乳制品厂、造纸厂等。
  1986年以后,哈粮机厂先后为黑龙江省肇洲淀粉厂和勃利淀粉厂、山东省昌乐第五制药厂和招远酿酒厂等单位安装了玉米淀粉加工成套设备生产线。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四章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第四节  仓储设备
  
  1989年,哈粮油机厂参照国外有关资料,设计、制造出TQLCZ100和150型振动筛,经过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5×1米、1.5×2米、1×1.5米、1×2米型振动筛系列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振动筛102台,销往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
  1990年,哈粮油机厂和哈工业大学参照国外新技术,联合设计、制造了ZTQ150和300型粮食烘干机,在市内香坊粮库和八区粮库试验,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机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同年,哈粮油机厂从丹东风城县机械厂引进气垫输送机的技术,改进设计,制造出新型的气垫输送机,经过有关粮库和面粉厂使用,达到设计要求,投入批量生产。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五章 农业机械配件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五章 农业机械配件
  第一节 农机工具
  
  一、拆装工具    拆装工具由哈拖配厂设计制造。1962年,根据八机部农机局的安排,为解决国内拖拉机生产厂和维修站的急需,开始试制东方红-54、铁牛-40、东方红-28等型拖拉机拆装工具。工厂组成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新产品设计组,负责拆装工具的设计。设计组先后到吉林农具厂,蛟河农机厂进行调研,参照收集到的技术资料,设计成功37组东方红-54拖拉机拆装工具图纸。1963年初完成样品试制,同年5月14日经省农机厅、海伦县农机局、海伦县城区拖拉机站联合鉴定合格,投入批量生产。拆装工具的材质要求为QT45—5球墨铸铁。铸造车间技术人员与工人相结合,参照有关技术资料,采用钟罩压入法,试验成功,为拆装工具顺利投产创造了条件。
  1963年11月,为设计C—80拖拉机拆装工具,设计组到友谊、850等农场进行一个多月的考察,参照苏联进口样品,改进设计,1964年3月试制出样机,并进行拆装拖拉机验证。5月,经省农机厅、东北农学院等8个单位专家鉴定合格,投入批量生产。
  1964年初,为设计铁牛—40拖拉机拆装工具,设计组考察了萨尔图红色草原农恳局,吸取制造东方红—54、C—80拖拉机拆装工具的经验,设计试制出样机,同年9月18日经省农机厅、省农机研究所、东北农学院等9个单位专家鉴定合格,投入批量生产。
  1964年5月,在沈阳拖拉机厂支持下,设计了29组东方红—28拖拉机拆装工具图纸,经过多次修改,11月试制出样品,12月23日经省农机厅,农机研究所等10个单位联合鉴定合格,投入批量生产。
  截止1967年,共生产拆装工具5500套,解决了国内急需。以后,不再生产。
  二、水利测功器
  1963年1月,哈拖配厂根据八机部农机局的安排,承接了试制OT—6水利测功器(马力试验台)的任务。在此之前,测功器主要靠从德国、苏联、日本进口,因数量有限,不足需要。
  哈拖配厂接受试制任务后,组成设计组,到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等13个单位收集资料,参照苏联进口的水利测功器实样,改进设计。当年12月,制成第一台测功器。1964年1—2月,进行1000小时磨合试验,3月,经省农机厅主持鉴定,可准确测定拖拉机、汽车、康拜因发动机功率及其燃油耗量,还可用来完成发动机的冷磨合、热磨合,满足红旗80、东方红54、东方红28、铁牛40等拖拉机发动机和解放CA10、跃进CN120、长江46等汽车发动机制造、维修的试验需要。当年投入批量生产,至1966年,共生产214台。此后,按着八机部农机局东北分公司的安排,将全部技术资料、工装转给县办企业。
  三、机用丝锥
  1965年5月初,八机部农机局东北分公司为解决农机系统企业和维修站点的急需,调拨给哈拖配厂1台单线螺纹磨床,指令生产M10—12机用丝锥。工厂立即组织工具车间进行试制,很快拿出了样品。经分公司委托沈阳拖拉机厂进行检测和切削性能试验,性能良好,进行批量生产。
  为尽快形成丝锥批量生产能力,该厂工具车间以市劳动模范姚有国,袁长训为主的技术革新小组,研制了螺纹磨床、开槽机、铣方机、抛光机、冲方机等设备,形成以6台多线螺纹磨床,2台单线螺纹磨床为主要设备的生产线。当年生产M10—12丝锥6000支。1973年3月,形成年产50万支丝锥能力,规格扩大到从M8—M52。1980年以后,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相继开发了螺母和管锥等非标准丝锥。1982年以后,与哈一工具厂联牌生产,丝锥产量大增、市场扩大。截止1990年,共生产丝锥788万支。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五章 农业机械配件
  第二节 拖拉机配件
  
  一、动力输出装置
  1965年,八机部农机局对所属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了统一布局,哈拖配厂被定为拖拉机配件生产厂。
  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是为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配套产品。每台拖拉机配置1台,用于无电力农村、山区用拖拉机做动力带动发电机、水泵等发电、灌溉、磨米。初期,只生产动力输出轴,1965年配齐壳体、齿轮、皮带轮,组成完整的动力输出装置。
  在制造动力输出装置的过程中,研制成功快速铣床,解决了齿轮加工的困难;研制成功端面铣床,解决了铣壳体端面和镗轴承孔的难题;研制成功32头多孔钻床,解决了钻孔绞丝问题。1965年下半年形成加工组装生产线,当年生产255台。至1980年,共生产95000台。1981年,根据八机部农机局的安排,该产品转给县办企业生产。
  二、拖拉机起动机,发电机
  1966年初,八机部指令哈拖配厂生产F33B、F28B、G31、ST8D4种拖拉机电机。工厂经过三个月的研究试验,同年5月6日试制成功。为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自制了绕线机、包布带机、烘干炉、焊锡锅、扭花机5台“土”设备,解决设备不足问题。1967年投入小批量生产,当年生产9725台。1968年10月,国家投资30万元,新建2100平方米的电机车间,开始大批量生产拖拉机起动机、发电机。1969—1976年,工厂组成攻关组,先后研制出发电机装配线、起动机装配线、多头钻孔机、串线机、弯线机、发电机转子加工线、滚纹机、滚花机等机械设备,增强了发电机、起动机生产能力。至1990年,电机品种由初期的4种发展到10种,共生产85万台,供应国内拖拉机生产厂以及拖拉机维修站点。
  三、汽缸盖
  1969年5月,哈拖配厂按八机部农机局的计划安排,全部采用主机厂洛阳拖拉机厂图纸和技术标准,开始生产东方红—75拖拉机气缸盖。铸造车间的攻关小组,用洛阳拖拉机厂生产气缸盖的实芯样品,翻制了全部芯盒,设计制造一整套砂箱,造型、浇注全部在半自动机械化铸造生产线上进行。生产线由输送环、4台震动式造型机、自动翻箱机、型砂输送机、震动落砂机以及一系列砂箱传送装置组成,日产汽缸盖毛坯100只。机加车间为解决气缸盖加工设备不足问题,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研制出8台设备,解决了铣端面和钻孔问题。研制出攻丝机、钻孔机、研磨机,解决了气缸盖生产后序的加工和组装问题,形成前后工序由15台主要设备组成的气缸盖生产线。1969年末,试制成功东方红—25缸盖样品,经农机局上海内燃机研究所鉴定合格,1970年投入批量生产,当年产量433只,以后产量逐年增加,1980年最高产量达8187只。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截止1990年,共生产70000只,按地区分工,大部分供应省内各大农场、各县农机检修站点。
  四、齿 轮
  哈拖配厂根据八机部的指示,积极进行拖拉机螺旋伞齿轮、直伞齿轮、园柱齿轮3个品种的试制。
  1970年,试制成功东方红—75螺旋伞齿轮,当年生产198对。
  1973年,试制成功东方红—75大减速齿轮,当年生产2500只。
  1974年,试制成功ST8B驱动齿轮,当年生产2471只。
  1977年,试制成功集材—80、铁牛55螺旋伞齿轮,当年产量分别为170对,600对。
  1978年,成立齿轮生产车间,加工螺旋伞齿轮的主要设备螺旋铣齿机由1台增加到14台,可同时生产螺旋伞齿轮,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0对。
  1980年,试制成功丰收—30半轴直伞齿轮、行星齿轮,当年产量分别为775对、2336对。还试制成功3105柴油机齿轮,当年生产1282只。
  在试制生产齿轮的过程中,齿轮车间的技术革新小组,研制出铣伞齿轮夹具、铣四方和铣六方分度盘、伞齿轮加工靠模,组成齿轮加工生产线,解决了设备不足的问题,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1980年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哈拖配厂相继开发出东风140、解放141以及130汽车齿轮。东风140螺旋伞齿轮的质量得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认可,两厂联牌生产后,市场扩大,产量增加。至1990年共生产螺旋齿轮95000对,直伞齿轮80000对,元柱齿轮67000只,供应了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农机制造厂以及拖拉机维修站点。
  五、曲 轴
  1971年初,八机部给哈拖配厂调进一台曲轴磨床,令该厂试制拖拉机曲轴。工厂经过半年的准备,同年8月制成第一根曲轴样品。经八机部组织专家鉴定合格后,开始试生产。机加车间“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制出平头打眼机、风轴车、63吨压力机、多头钻、回转淬火机床等15台主要生产设备,组成曲轴生产线。1973年,进行小批量生产,当年生产东方红—75曲轴16根。1975年,又投产了铁牛—55曲轴,当年生产600根。1978年,成立曲轴生产车间,研制成功转式淬火机床,解决了止推肩不能淬火难题,提高了淬火质量,保证了曲轴性能要求,年产量达到5000根。1982年,东方红—75曲轴被评为部优质产品。至1990年,共生产曲轴50000根,供应了省内各大农场及拖拉机维修站点。
  1968年9月,哈尔滨农业机械修造厂试生产东方红—54/75、东方红—28拖拉机曲轴。1974年生产的东方红—54/75球墨铸铁曲轴,销往坦桑尼亚。1987年,试生产L195曲轴,并改为球墨铸铁材质。至1990年,共生产曲轴7.2万根。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五章 农业机械配件
  第三节 弹簧和油管
  
  一、钢板和圆型弹簧
  1972年,市钢板弹簧厂参照解放牌汽车CA10B钢板弹簧,开始试制3吨、5吨农用拖车钢板弹簧,1973年投入批量生产。1974年,省农机局把钢板弹簧列入计划,该厂成为省内农用拖车配套生产钢板弹簧的专业厂。当年,省农机局投资12万元支持该厂建成钢板弹簧车间,生产能力为2500吨。至1982年,产品由2种发展到14种,主导产品为双驼牌钢板弹簧。至1990年共生产20万垛(片),产品畅销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
  1966年,市弹簧厂开始生产圆型弹簧,供拖拉机、配套、维修使用。1975年,适应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生产了拖拉机万能中耕机、机引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所需的各种弹簧。以后又发展了直径为0.3—0.60毫米的各种拉、压、卡、担及异型弹簧。
  1970年,市动力弹簧厂开始生产为拖拉机配套的直径0.3—10毫米圆型钢丝弹簧,1975年纳入国家计划。至1990年,共生产517万件。
  二、油 管
  1966年,市油管厂开始生产高低压油管。从初期生产单一型号的拖拉机油管,逐渐发展到13个品种200个规格型号的拖拉机、内燃机油管,为东方红—54/75、东方红—28、铁牛55拖拉机,ZK—5、E—512联合收割机、集材—50林业拖拉机和195型柴油机配套。年产量由几千根,发展到25万根,销往省内名地、市、县农机公司和农场局物资供应站。产品复盖率在省内占80%以上。至1990年,共生产36万根。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六章 林业机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六章 林业机械
  第一节 运材蒸汽机车
       1958年以前,国内森林铁路所用蒸汽机车皆从日本、美国、德国进口的30—40年代产品。其车型繁杂,有6.5吨、7.5吨、12吨、16吨、21吨等机型,全部为饱和蒸汽机,热效率很低,车速和通过性能较差。
  1958年,哈林机厂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充分运用多年积累的检修机车经验,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C2型窄轨蒸汽机车。1959年开始批量生产,使林区的运材蒸汽机车,全部更新为国产机车。    C2型蒸汽机车采用过热蒸汽,热效率较高,构造速度每小时可达35公里,加之自身有煤水车,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受到森林铁路和地方铁路部门的欢迎。1978年以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采用滚动轴承,提高机械效率;采用大型煤水车,减少运输设施,降低了成本;加大司机室、改善司乘人员作业条件,使机车的整体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至1988年,共生产220台。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六章 林业机械
  第二节 伐运机械
  
  哈林机厂从1953年开始,为推进林业文明生产,先后研制出1—1型、2—1型、2—2型、3—1型绞盘机,用于林业生产的集材、装车和归垛,代替了林业工人的笨重体力劳动。3—1型绞盘机,功率为235千瓦(32马力),牵引力为4340公斤、3920公斤、3570公斤、3280公斤4级,钢绳速度为0.45米/秒、0.49米/秒、0.55米/秒和0.60米/秒,容绳量为35.1米、47米、116米和161米,满足了林业木材生产的需要。至1990年,共生产各类绞盘机8290台,分布于东北、内蒙地区及南方主要木材生产基地。
  1958年,哈林机厂研制出K2、K2A架空索道,解决了高山峻岭的集材关键。架空索道的汽、柴油发动机功率为18.4千瓦(25马力)及51.5千瓦(70马力),载重1500公斤、3000公斤,集材范围2000×200米,伐区自然坡度10—45度,索道跨距300—500米。它的研制成功,为合理采伐木材资源及有效地进行营造林创造了条件,也为林业副业加工,狩猎、烧炭、采药等提供了运输工具,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至1990年,共制造36套,运用于东北林区的各峻岭。
  1978—1979年,在林业部科技局的主持下,由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哈林机厂联合设计,试制成功国家科委重点科研项目,4160型林业机械通用底盘。其功率为117.6千瓦(160马力),加之有折腰转向等适于林区及陡坡路行驶等特点,为发展造林、集材、剥皮、打枝、装运联合机械设备奠定了基础。
  1983年,哈林机厂设计试制成功CJ40集材机,为解决人工及天然次生林的抚育间伐作业提供了条件。此设备即可用于集材运输、修路、打桩作业,也可用于救援等林区特殊作业。其功率29.4千瓦(40马力),转弯半径左右4.5米,前进速度30公里,牵引力2982公斤力,可爬30度陡坡,每次运送3.5立方米木材,完全适合国内目前林业资源状况的要求。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六章 林业机械
  第三节 人造板设备
  
  一、胶合板生产线
  “六五”计划期间,哈林机厂以提高木材利用率,充分利用农村废弃剩余物资为目的,研制人造板设备。
  1981年,设计试制成功胶合板生产线,成为工厂的一个主要产品。胶合板生产线由涂胶机、予压机、进出料辊台、热压机、凉板机、纵横锯边机、研光机和升降辊台组成,年产3000—25000立方米。胶合板幅面3×4—4×8,可适应工业及家俱装饰的不同要求。
  人造板主机热压机,经过多次改进,已能制造48种。热压机的层数为2—30层,吨位为500—3150吨,加热介质即可用气也可用油。30层热压机为国内首创,经北京光华木材厂使用,效果及性能良好。
  1990年,还设计制造出层积木压机,为国内开发高层次木质板材料创造了条件。
  二、非木质板生产设备
  1987年,根据林业部林业机械设备公司的规划,哈林机厂与东北林业大学合作,试制成功生产木质和非木质人造板成套设备。其中有年产15000—25000立方米木质刨花板生产线,年产5000立方米稻壳板棉杆板生产线,年产10000—15000立方米亚麻屑板和甘蔗渣板生产线。成套设备包括备料工段的破碎、切断、打磨、磁选、干燥、筛选机械,施胶工段的搅拌、施胶机械,成型热压工段的气流铺装机及热压机,后处理工段的纵横锯边机。
  在非木质板生产设备中,尤以年产10000—15000立米亚麻屑板生产线具有代表性。它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达到80年代水平。
  1980—1990年,哈林机厂共生产人造板设备2600台。附件: @01LG003Q.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章 主要生产企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一节 哈尔滨拖拉机厂
  
  哈拖拉机厂位于道里区新阳路504号,是国家大型骨干企业,主要生产林业拖拉机、农业拖拉机及工程机械。
  该厂的前身是1948年10月,由东北人民政府物资局建立的哈尔滨制桶厂。厂址在道里区前进路1号。1950年沈阳铁西工厂并入,当年生产汽油桶26733个,不仅直接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而且结束了国家进口“洋桶”的历史。
  1951年,国家投资126万元,移地建厂。1952年初,迁到新厂(现厂址),形成了50万只“五三加仑”油桶的生产能力。
  1952年2月,与哈尔滨农具厂合并,厂名改为国营拖拉机修配厂,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农场管理局,主要担负拖拉机修配和制造零件、汽油桶、小五金等任务。同年10月,又与哈尔滨农业机械厂合并,厂名改为松江农业机械总厂。1953年2月,又更名为松江农业机械厂,隶属省工业厅,主要生产畜力和机引镇压器、联结器、铲趟机等农机产品。
  1953年7月29日,省工业厅将松江农业机械厂更名为地方国营松江机械厂。国家投资123万元,新建了翻砂车间、加工车间和部件库,开始试制畜力10行播种机、摇臂收割机、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产品行销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等10个省广大农村,其中畜力10行播种机,1956年在省内被评为一等优良产品。1957年,工厂与松哈机械厂合并,以松江机械厂为总厂,松哈机械厂为分厂,12月,松哈机械厂又分出。
  1958年2月,松江机械厂试制成功松花江2号18.4千瓦(25马力)柴油拖拉机。同年6月,厂名改为“地方国营松江拖拉机制造厂”(简称松拖厂),隶属市第一工业局。为提高拖拉机生产能力,国家又投资499万元对工厂进行第二次扩建,新增由装配车间与七跨加工车间组成的联合厂房、2座锅炉房,购置设备99台,职工增加到2818人。
  1959年,试制出“铁牛”29千瓦(40马力)拖拉机和28千瓦(38马力)电动拖拉机,其中“铁牛40”开始小批生产。当年末,工厂隶属于省农业机械厅。1960年3月,厂名改为黑龙江省松江拖拉机制造厂。1961年,根据上级决定,由拖拉机制造转向拖拉机配件生产,主要承担曲轴、缸套、齿轮等配件任务。1962—1965年,还研制和成批生产了东方红—54索式升降机械和皮带轮装置。
  1963年1月,国家确定松拖厂为林业拖拉机定点生产厂,同年5月,农机部接管松拖厂,厂名恢复为“松江拖拉机制造厂”。1964年6月,松拖厂开始试制“集材—50型”拖拉机,1966年4月,投入批量生产,从此,松拖厂成为全国唯一生产林业拖拉机的主机厂。1964年10月以后,国家先后给松拖厂投资396万元进行扩建,至1966年底生产能力达到500台。
  1972年,经国家计委和一机部批准,松拖厂又一次进行扩建,扩建规模为年产拖拉机1500台,其中“集材—50”型拖拉机800台,“集材—80”型拖拉机700台,总投资为1650万元。1976年末完成扩建任务,并通过了一机部的审查验收。
  1983年,经上级批准,松拖厂“六五”计划期间技术改造的总投资为323万元,目标是主机集材—50A拖拉机由原来的一等品创部优质产品,发展SJ—12型拖拉机和FC1型翻斗车,产品试验室、工艺试验室、计量室增加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检测仪器和电子仪器。1985年完成了改造任务。
  1988年8月1日,松拖厂厂名改为哈拖拉机厂。“七五”计划期间,哈拖拉机厂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试制新机型为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改造项目的名称是“引进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集材、营林拖拉机底盘系列技术”。总投资为3000万元。至1990年完成投资2827.65万元,进口设备8台套,购置国产设备43台套。利用引进的美国技术,完成了1304J型集材拖拉机样机的试制。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开发了营林354L拖拉机。这两种新产品,均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
  1987年,经市经委批准,哈拖拉机厂开始建设热电联产自备电站工程,总投资1053万元。1990年10月竣工。自备电站年发电量864万度,采暖供热15万平方米。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该厂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1987年,实行了结构工资制。1988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实行上缴利税与工资总额挂钩。按比例浮动。
  在企业升级活动中,该厂于1987—1988年升入省级先进企业,获市和省级质量管理奖。计量工作升入国家一级,并获“国家计量先进企业”称号。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该厂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从1952年以来,哈拖拉机厂共生产“集材—50A”拖拉机11338台,“集材—80”拖拉机771台,“SJ—12”型拖拉机56465台,SJ—180(A)型拖拉机1362台,FC10A型翻斗车1515台,505A型农用运输车1525台,SJ1204拖拉机21台,营林354L拖拉机17台。林业拖拉机行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坦桑尼亚、阿尔巴尼亚、澳大利亚、索罗门群岛、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农业拖拉机畅销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陕西等地区,1990年开始大批量销往苏联。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二节 哈尔滨农业机械厂
  
  哈农机厂位于南岗区哈双路484号,是国家制造农业机械的骨干企业,主要生产机引播种施肥机具。
  哈农机厂的前身是1956年2月1日,由33个私营铁工厂组成的公私合营哈尔滨农具厂,厂址在道里区新阳路102号,占地面积9548平方米,职工399人,固定资产30万元,年产值76万元,产品有铡草机、镇压器、解放牌水车、拉力表、拖车等。1957年,创制“型芯干燥计”,能准确地测定砂型干湿度。同年8月25日,《哈尔滨日报》以“铸造业的新创举‘型芯干燥计’创造成功”为题作了报导,并配发了“值得学习及推广”的短评。
  1958年,工人杨树林、于洪达等8人,根据一机多用原理创造出“巧蚂蚁”机床,加工250轧机、起重运输等大型设备。1959年,工厂被评为机械部“红旗单位”。
  1960年,上级决定,哈农机厂与省少先队拖拉机站合并,搬迁到现厂址,开始批量生产48行谷物播种机。1975年,厂区由哈双路北侧迁至南侧,修建了机加、装配、铸造、铆焊车间和锻工工段等主要厂房和半机械化生产线,“五五”计划期间。国家投资565万元,先后新建和扩建了理化楼、铸造车间、油漆车间、电泳浸漆车间、100吨水塔和下排水工程、汽车库、汽油库、电力专用线路等。1980年生产播种施肥机4500台,实现产值1100万元,利润110万元,经济效益为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
  1982年,哈农机厂生产的大中小型谷物条播机和精密播种机已形成系列,新产品2BY—24型压轮式谷物联合播种机试制成功后,被机械部列为“六五”计划后三年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97万元,新建板金车间和购置新设备4台,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1985年1月30日,民主选举了厂长,实行厂长负责制。1986年9月,与哈空调机厂联合组建“热管联营厂”。
  1987年,本着“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生产了为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2BJ—16型气力式精播机和2BY—6型玉米精播机。开发了为石化机械配套的产品,获得了“一、二类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生产一、二类压力容器199台(套)。1988年,生产轻工产品压滤机。自筹资金84万元,购置大型设备18台,主要工艺装备36套。改造了装配车间,安装了5吨吊车,生产出TN2—100和TN1—150型两种压滤机55台,为制糖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新型设备。
  “七五”计划期间,筹集资金98.2万元,改造了铸造生产线和增添了设备。34年来,哈农厂累计生产各种播种机66418台,实现工业总产值25824万元,实现利润1832万元,上缴利税2201.9万元,为国家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三节 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
  
  哈拖配厂位于南岗区哈西大街22号,是国家农机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
  该厂是1962年由原农机部直属海伦拖拉机配件厂与哈尔滨机床厂、哈尔滨力研电机厂的全部和哈尔滨机联机械厂一部分合并而组建的。从1963年开始生产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各种型号的拆装工具,并根据农机部的规划,着手组织拖拉机配件新产品设计与制造。从1967年开始,通过进行技术改造,组建了铸造生产线、齿轮加工生产线、曲轴加工生产线、缸盖加工生产线、动力输送装置壳体加工生产线和刃具生产线,为拖拉机配件产品形成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主要产品有东方红—75和铁牛—55型拖拉机的关键配件螺旋伞齿轮、曲轴、气缸盖、发电机、启动机等。
  1973年,按一机部和国家工艺专业化规划,投资2860万元,将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机修造厂的10吨模锻锤组迁至哈拖配厂。当年动工兴建,1986年竣工,形成10吨、5吨、3吨、2吨模锻锤组及与其配套的动力系统,模具加工、热处理等系统,年设计生产能力为8500吨,成为黑龙江省锻造中心和东北地区大型模锻件加工中心。
  1979年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该厂开发了石油工程机械装备,主要产品有轮式通井机、焊接作业车,打拨桩车、300水泥车、各种车型的油水罐车等,服务于大庆、胜利、新疆等国内各大油田。
  哈拖配厂建厂20多年来,国家总投资3114.5万元,已经形成生产汽车、拖拉机配件、石油工程机械、模锻件3大类产品,为农业机械提供了大量配件。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七篇 农林机械制造业
  第七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四节 哈尔滨林业机械厂
  
  哈林机厂位于动力区通乡街191号,是国家制造林业专业机械和重型客车底盘的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有运材蒸汽机车、人造板设备、伐运机械、运材汽车。
  该厂建于1947年,当时厂名为东北林务总局机械厂。1950年,改厂名为东北林务局车辆工厂。
  1952年1月1日,东北林务总局车辆工厂和东北林业总局机械厂合并,定厂名为东北林务总局车辆工厂。全厂职工851人,拥有金属切削机床152台,锻压设备18台,建筑面积26729平方米。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7万元,比1951年两厂综合产值增长59.3%,完成主要产品德式台车1720台、轨道平车2493台,修复森铁机车35台,还制造了大量配件。
  在“一五”计划期间,根据林业运材生产需要,年产德式台车4839台,轨道平台5251台,同时设计了14吨、20吨重型台车,批量生产了国内第一批原木装车机、单筒盘机、双筒绞盘机及14吨平板。至1957年底,工厂建筑面积增至5805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增至1380万元,比两厂合并时增加22倍,职工增至1723人,增长1倍多。1956年,更厂名为森林工业机械厂。
  “二五”计划期间,哈林机厂生产水平较大幅度的提高。1958年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C2型28吨窄轨蒸汽机车,为更新林区陈旧的小功率机车奠定了基础,结束了使用外国机车的历史。还相继试制成功了油锯、灌木采伐机、造林整地机、架空集材装置等新产品。年产20吨重型台车375台、双筒绞盘机197台,工业总产值达2754万元。1958年,厂名改为哈林机厂。
  60年代初,该厂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按照先维修、后制造,先配件、后主机的原则,调整了产品品种,恢复了森铁机车大修理,增加了配件生产。1965年工业总产值为981万元,比1962年提高13.7%。
  1967—1970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工厂生产水平踏步不前。1970年,工业总产值903万元,比1965年下降7.9%。这一时期,完成了运材汽车、起重臂、抓式起重机和新型绞盘机的试制,运材汽车进行了小批量生产。1971—1974年,由于老产品相继转厂生产,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四年没有完成国家计划,亏损401万元。1975年,工厂开展了“工业学大庆”活动,进行企业整顿,生产开始好转,当年盈利4.4万元,摘掉了亏损帽子。
  “五五”计划期间,哈林机厂以生产林机配件和大修理森铁机车为主,连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1980年,开发人造板设备,当年完成热压机、纤维板热处理室、加湿机等8种、199台、1697吨。完成总产值1943万元,比1975年提高87.8%,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2%,共实现利润545万元。
  “六五”计划期间,哈林机厂进入了人造板设备多品种及成套生产阶段,并在非木质生产设备及工艺方面有了突破,先后向广东、新疆等提供了蔗渣及稻壳板、棉杆板成套生产设备,纤维板生产设备等还出口巴基斯坦。
  “七五”计划期间,因受到整个林业“资源危机”、“资金短缺”的影响,林业机械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经国家计委批准,哈林机厂立项进行技术改造,投资额为2984万元,但因国家资金紧张而未能实施。
  自1980年以来,哈林机厂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努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经营调控机制和风险利益机制,开发了水泥刨花板、中密度板生产设备,着手研制刨花板生产设备,向市场经济迈出新步伐。附件: @01LG003P.doc^WORD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第一节 铁路车辆修理
  
  哈尔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修造铁路机车车辆、汽车、船舶的工厂组成,是全市机械工业的一支重要修造力量。
  哈尔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始于19世纪末,是哈尔滨市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俄国在哈埠兴建了中东铁路哈尔滨临时总工厂。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1903—1907年末)移地新建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是哈尔滨车辆厂(简称哈车辆厂)的前身。该厂从建厂到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承担修理铁路机车、客车、货车的任务。修理的车种有各种型号的机车,二轴、四轴客车和行李车、餐车、囚车、卫生车,平车、敞车、棚车、罐车、自翻车、滚动轴承车等货车。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哈车辆厂。50年代初开始,该厂承制主型货车和特型货车,主要有平车和敞车,先后试制生产了载重平车、全钢敞车、液压自翻车、凹底平车、长大平车等。1952—1990年,共新造货车13906辆。
  1912年,由俄国人吉此布尔开办的吉此布尔铁工厂,是最早从事汽车修理的工厂。1918—1944年,俄国、波兰、日本人等,相继在哈尔滨市开设了15个汽车修配厂。由中国人经营的汽车修造厂始于30年代初。1932年,杜合聪、杜合俊兄弟开设兴茂铁工厂,生产汽车钢板弹簧及简单维修配件。此后,又相继开办了一些铁工厂,打破了外国人垄断汽车修配业的局面。至1949年,哈尔滨市生产汽车配件的有兴茂铁工厂、滨生利铁工厂、大立汽车配件厂、松江汽车工厂、安全活塞厂等12个工厂。50年代,在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由私营汽车修配厂分别组建了公私合营哈尔滨汽车零件厂、哈尔滨汽车胶木轮厂、哈尔滨电气器材厂、哈尔滨市交通器材生产合作社,还成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哈尔滨市汽车白金厂。主要产品有汽车齿轮、胶木正时齿轮、汽车油箱、汽车喇叭、汽车白金等,初步形成了哈尔滨市汽车配件生产的主体。1957—1960年,国营伟建机器厂(简称伟建厂)、哈尔滨汽车零件厂、哈尔滨汽车厂(原哈尔滨祥泰内燃机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松花江”牌大客车、58型“跃进牌”载重汽车、农用万能汽车、珍珠牌微型汽车、载货汽车和中型客车等4种9辆汽车。这些企业为哈尔滨市生产汽车开辟了途径,从此结束了哈尔滨市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60年代初,建立哈尔滨市公共交通车辆修配厂、黑龙江客车厂、哈尔滨市油管厂、哈尔滨市汽车配件四厂。1966—1974年间,哈尔滨市公共交通车辆修配厂、哈林机厂、国营星光机器厂(简称星光厂)试制生产了全拖挂战地军用牵引车、“新曙光”牌重型载重汽车、H492Q型汽车发动机和HRB型轻型载重汽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哈市的汽车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原有的汽车修造企业外,一些军工企业贯彻“保军转民”方针,转产汽车产品,为汽车工业增添了新的力量。从1979—1985年,黑龙江客车厂、国营星光机器厂、伟建厂、建成机械厂、龙江电工厂、市石油机械配件厂先后试制生产了轻型载重汽车、T680型大客车、HB645型大客车、HB401型真空吸污车、HB403型垃圾自卸车、液化石油气车、DA462型微型汽车发动机、微型载重汽车、CT150型轻便摩托车、SSC—3000型油井试井车。至1990年,哈尔滨市的汽车工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市重要产业。全市共有专业和兼业汽车修造企业55个,形成年产汽车4.35万辆的生产能力。1957—1990年,哈尔滨市汽车修造企业共生产各种汽车95522辆,生产汽车配件产值97527万元。
  哈尔滨市的船舶修造业始于1919年,戊通航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道外二十道街江边开设了机器厂。1925年,江北海军学校与该厂换址,改名为江北船坞修船厂。1928年3月1日,东北航务局修船课与修船厂合并,成立了东北造船所。除东北造船所外,1927年俄国人开设了多勃果夫造船所,制造船体和组装外购的船机,还制造1艘“广新”号货轮和2艘浅水驳。1929年,捷克斯洛伐克人开设了斯达克造船所,其所用的材料、锅炉、蒸汽机以及船体部件的半成品,均在国内加工后发来组装。先后组装舷明轮蒸汽机拖轮4艘、铁驳船4艘,共3500载重吨。1930年,德国人加布兰德开设了“莱丰公司造船所”,制造了1艘184千瓦(250马力)的“大昌”号客轮。三所外商开设的造船所,所址均在正阳河沿岸。根据中国南京政府颁布的“禁止外商在华设造船厂”的法令,1930年均被当局下令关闭。1932年,日军侵占哈尔滨后,日本人利用东北木材丰富的条件,在造船所大量制造木质船舶,为其侵略战争和掠夺物资服务。1933—1943年间,先后组装炮艇4艘,制造木质运兵艇12艘、木质警备艇20多艘、“松江”号客轮1艘、商船2艘、汽船2艘、引船2艘、大小驳船8艘。从20年代到哈尔滨解放前,由中国商人在哈尔滨沿江先后开设从事修造船的有东亚公司铁工厂、钟凡山铁工厂、顺兴铁工厂、积成铁工厂、德兴铁工厂、滨生铁工厂、明远铁工厂。这些工厂规模不大,设备简陋,但机器、锅炉一般都能制造。至1948年,私营铁工厂修造船舶的只有滨生铁工厂。哈尔滨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东北造船所,生产能力逐步上升,发展成为省内大型修造船厂。除哈船厂外,还有黑龙江船舶厂、省水利冲填处船厂、哈尔滨市轮船公司造船厂、哈尔滨水产社造船厂,分别修造冲填工程船、水泥船、中小型船。1952—1990年,民用船舶的产量为290612排水吨。
  1990年,全市共有区直属以上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47个,共有职工89780人,固定资产原值164354.1万元,占地面积22419247平方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8706万元,销售收入75070.1万元,亏损8028.66万元。
  一、机车修理
  哈车辆厂是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修理机车车辆最早的工厂。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起,担负中东铁路全线机车修理任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批量修理。主要修理俄、美、英等国制造的杂型蒸汽机车。1915—1920年,完成了中东铁路管理局从美国购进的800台“跌卡波德”型机车的组装任务。此后,该型机车成为检修的主型产品之一。1922—1927年,平均每年大修机车42台,中小修和临时维修64台。东北沦陷后的“北满铁路”期间,年均修理175台左右。1937年,机车修理移至三棵树铁道工厂。1945年8月以后,哈车辆厂又恢复了机车修理。
  在解放战争期间,哈车辆厂承担了客运机车、货运机车、调车机车、杂型机车等各种型号蒸汽机车的修理任务。1946—1948年,共修理329台。机车修理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局部修和事故修。每台机车在厂内修理的日数分别为35—49天。1948年8月,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全厂职工昼夜抢修十几天,修复了攵T6543型“前进号”机车,向大会献礼。在修理机车的同时,增加了“死车复活”的项目。1948—1949年,修复已报废的“死车”32台。
  1949年10月,实行“机车检修厂内记录薄”制度,加强了机车检修质量监督与统计。
  1950年,为降低修车成本,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在解放战争年代,曾由著名劳动英雄范永驾驶的勹5型1195号机车,多次胜利完成运送军火和重要物资的任务。以后,又奔驰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1951年4月,这台弹痕累累的机车被拖进拆车线,检修工人小心翼翼地挖出了嵌在机车里的369个弹头,克服各种困难,仅用15天就将这台“重伤车”修复,又由英雄司机王占奎驾驶开赴“抗美援朝”的前线。1951年11月,工厂制订了《废品处理细则》,把检修机车的质量控制与质量奖惩制度结合起来,使废品件数明显减少。
  1955年,通过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促进了生产发展。全年检修机车147台,是1946年以来检修机车最多的年份。1956年,增加农业用锅托机生产和修理蒸汽轨道吊车的任务。
  1956—1958年8月,共修理机车313台。1958年9月,铁道部决定将机车修理人员和设备调往长春机车修理工厂,哈车辆厂从此停止修理机车。
  二、客车修理
  哈车辆厂最早修理的客车是俄式木制二轴四轮客车,月修6—7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修理量逐年提高,至1922年,已达229辆。当时路局规定:凡行驶七年之客车予以大修;大修后行驶七年半之客车予以中修;驶用一年之客车予以定期修。
  1924年,中苏合办中东铁路后,客运量显著增加,客车修理量从当年的328辆逐年递增到1927年的450辆。修理的品种有二轴、四轴客车,包括一、二、三、四等客车和行李车、餐车、囚车和卫生车等。
  在“北满铁路”期间,客车修理改为一般修、局部修、改造和事故修。年修量480辆左右。
  解放战争期间,所修客车都是“北满铁路”留下的各种不同用途的客车。1947—1948年,共检修客车759辆,修复报废的“死车”147辆。
  1949年,客车修理进入正常生产,全年检修355辆,一般装修21辆。期间,利用一辆旧客车改制成为毛泽东主席乘坐的公务车。其外型类似普通客车,车箱内经工人精心改装,格式焕然一新,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和餐厅等。1950—1952年,共检修客车859辆,其中修复“死车”84辆。
  1953年,执行新的客车修理规程,将原来一般修分为大、中修。大修每6年一次,中修3年一次。大修将客车全部分解,修理或更换部件,全面恢复结构性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根据新修程的要求,在客车检修系统增设了拉力试验机、电磁探伤机、水压机和耐压试验器等。当年检修客车205辆。
  1954年,在检修客车中,推行平行作业法,门窗、座席等工序组织专业化生产,提高修车质量,缩短了客车在厂修理日数,全年完成软、硬席客车大、中修194辆。1955年,每辆客车大、中修在厂日数由1954年的38.2天,下降到33.2天。
  从1956年开始,客车检修量有计划地减少,逐步向修造货车的专业化生产过渡。1956—1957年,共检修客车331辆。国产21型全钢铆焊组合结构的新型客车也有少部分入厂检修。
  1947—1957年,共检修客车2697辆,修复“死车”231辆。1958年9月,根据铁道部决定,停止客车检修,有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并入货车修造系统。
  在停止检修客车27年之后,铁道部调整东北地区客车修理生产布局,决定在哈车辆厂增设客车修理系统。1985年,国家计委批准哈车辆厂关于扩建客车修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1986年,客车修理基本建设项目陆续开工。1987年10月,超万米客车车间工程破土动工。1988年7月11日举行客车试修开工典礼,1989年检修客车7辆。1990年客车总装车间交付使用,客车钢结构车间工程竣工,当年检修客车24辆。
  三、货车修理
  哈车辆厂建厂初期,年修理货车能力为400辆,当时规定残旧货车或因遇险而受重大损坏的货车予以大修,驶用三年的货车予以定期检修。检修的车型以蓬车、平车和美国半身车为主,还有少量流质车及附带疏格车等杂型货车。至1914年,货车年检修量已超过建厂设计能力2倍。1927年,在中苏合办期间,完成定期检修货车1848辆,为建厂初期的3.5倍。
  1933年3月,货车修理实行一般检查及甲、乙、丙种检查4级修理。一般检查由工厂施修,甲、乙、丙种检查则由检车段施修。1935—1945年,以修理有盖货车和无盖货车为主,同时还检修油槽车、守车等其他杂型货车,平均年修理货车能力为840辆左右。
  1947—1948年,共检修货车1961辆,修复已报废的“死车”322辆。
  1950—1952年,在中长铁路期间,开始执行新的货车检修规程,货车实行大、中、年修和制动、轴箱检查等5级修程,共检修棚车、敞车、平车和罐车2555辆。
  1952年中长铁路移交中国,哈车辆厂着力改造旧设备和运用新技术,货车修理量大幅度增长。1953—1957年,年均修理货车1244辆,比中长铁路期间增长26.6%。
  1958年8月,根据铁道部的指示,哈车辆厂对产品结构做了调整。在制造货车的同时,停修机车和客车,并大幅度下调货车修理任务。1959—1960年,共检修货车593辆,其中包括矿用自翻车58辆。
  1961年,铁道部再次确定哈车辆厂的生产方向为“先修后造,以修为主”。1962年,检修458辆,比1961年增加196辆。其中检修矿用自翻车232辆。同年8月,工厂制定《检修自翻车管理办法》,将待修自翻车按破损程度分为“死车复活”,大修、中修和整修4个修程,并详细规定了各修程的技术标准。1963年,调整生产布局,初步形成货车修、造两大生产系统,当年检修货车增加到1263辆。1964年,根据铁道部关于增加检修敞车、罐车的要求,调整了劳动组织,进行工艺改革,挖掘生产潜力,使检修货车量达到2009辆。1965年4月,铁道部颁布新的检修规程,对修货车实行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等四级修程,将原来的大、中修改为厂修。通过试行新规程,每辆敞、平车在厂内修理日数由7.46天下降到7.06天,全年检修货车2311辆。
  1966年,哈车辆厂承担了国产自翻车的修理任务,整顿了国产不同型号的自翻车图纸,并制定和实施了《自翻车厂修规定》,全年检修自翻车459辆。1967年以后,检修C50型敞车任务逐年递增,由1966年186辆增长到1969年1016辆。“三五”计划期间,平均年检修货车2349辆。
  “四五”计划期间,哈车辆厂年均检修货车保持在2600辆左右。为解决修车能力不足的矛盾,先后建成了检修货车抛丸室,设计制造了调修货车底架的专用设备,实现了60吨自翻车地板一次钻孔,在二检修车间设计装备了机械化调梁室。1978年,调梁室获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五五”计划期间,哈车辆厂检修货车的任务增长较大。1976—1980年,年均修理量为4248辆。1980年6月,按照铁道部科学院提出的330型C50敞车以钢代木的试改方案,试改出1辆,随即投入批量改造,当年共改造1865辆。C65型和C62型全钢敞车逐渐成为主要检修的货 车。在检修中,针对这两种敞车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在检修车间装备了敞车底梁焊接液压翻转胎、专用综合调修机和侧架钻孔机床。在机械车间设计安装了货车轴瓦垫加工自动线。
  “六五”计划期间,根据铁道部敞车改造会议纪要,调整工艺路线,扩大C50型改造作业场地,增加修车台位,调整转向架组装作业线,实现了检修车上体部分流水作业。同时,扩大检修C65、C62全钢敞车的拆车场地,配置综合调修机、液压升降翻转胎等大型工艺装备,解决了敞车底架焊接、端墙焊接和自翻车中梁补板等修车质量问题。1982年,实行“货车检修定保作业”,强化了修车系统的生产组织管理。1983年,为杜绝出厂车发生燃轴事故,开展千辆车无燃轴质量攻关活动,至1984年9月,实现了5000辆出厂车无燃轴的奋斗目标。1985年,试制成功镟瓦专用机床,实现了机械化镟瓦一次达到质量标准。1981—1985年,年均检修货车4344辆,其中1984年检修4582辆,创检修货车历史最好水平。质量一等品率平均为91.5%。
  “七五”计划期间,哈车辆厂年均检修货车保持在4505辆左右。1987年,为检修无轴箱197726型圆锥滚子滚动轴承货车,投资83.79万元,改建作业场地,并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和检侧仪等工艺装备。1988年正式检修滚动轴承货车,当年检修697辆。1989年,实施了质量否决权,当年检修4350辆货车,一等品率为81.82%。1990年,为提高修车质量,对各工序实行严格质量控制,一等品率保持在88.18%,全年检修货车5084辆,是车辆厂检修货车史上最高的年份。
  1947—1990年,共检修货车10.7万余辆。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第二节 铁路车辆制造
  
  一、平车和敞车
  1952年8—12月,首批制造了420辆N5型和N6型载重分别为50吨和60吨的平车,全部用于支援“抗美援朝”的铁路运输。这种车辆主要装运木材、钢材、汽车、拖拉机和机械设备,也可装运桥梁钢轨等长大货物。
  N5型平车,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设计,载重50吨,自重19.3吨,每延米轨道荷重6.08吨,构造速度每小时75公里,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50米。车底架为全钢铆接结构,地板及端墙、侧墙均为木制,车底架采用自由承载式。由于设有可以活动的端、侧墙板,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较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因其底架长度只有10370毫米,在装运木材和钢材时,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仅制造91辆即转入N6型平车的制造。
  N6型平车,由铁道部机务总局设计,载重60吨,自重21.5吨,每延米轨道荷重6.09吨,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米。车底架为普通碳素钢焊接结构,地板、端板及侧板均为木制,车底架长度为12500毫米,与N5型平车相比,载重量增加10吨,构造速度提高5公里/小时。
  在制造N5和N6型平车时,工厂工艺装备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制造大批新车困难很大。为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许多工人昼夜工作在场地上。通过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采用短弧焊接和双弧焊接等新工艺,仅用4个月时间,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420辆平车的制造任务。这是哈尔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铁路车辆制造史的良好开端。
  1958年8月,按照铁道部的指示,哈车辆厂开始试制C50型敞车,10月投入批量生产。为适应新造货车任务不断增长的需要,扩建了货车车间厂房,新建了铸钢车间厂房,成立了第二翻砂车间、炼铁车间和新产品车间,对原有不合理的工艺路线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同时,以向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苏广铭学习为动力,有计划地对全厂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扭转了技术条件差、设备陈旧和工艺落后的局面,提高了制造敞车的生产能力。至1960年末,共制造C50型敞车2253辆。
  C50型敞车由铁道部厂务局设计,载重量50吨,自重20吨,车箱容积57立方米,构造速度每小时90公里。两车钩连接线间距离为14032毫米,车底架为铆接式(后改为焊接式),采用底架承载式钢架木帮混合结构,是50—70年代全国铁路货物运输中的主要车辆。在长期的运用中,该车暴露出中梁强度和刚度不够,以及侧柱外涨等缺点,至70年代末期,逐渐被侧壁承载式的新型敞车所代替。
  哈车辆厂在制造C50型敞车的同时,与石家庄车辆工厂联合设计、试制成功C6型敞车。1959年,铁道部厂务局批准批量生产。该车载重40吨,自重16吨,车箱容积为47.8立方米,构造速度每小时75公里。在承载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中梁强度不足,造成裂纹和侧梁下垂等质量问题,加之铁路货车逐步趋向重载发展,制造200辆后不再生产。
  1983年,哈车辆厂开始制造C62A型全钢敞车。该车由齐齐哈尔车辆工厂设计,是C50型敞车的换代产品,属侧壁承载式全钢结构新型敞车。C62A型敞车原为钢木混合结构的C62M型敞车,为节省木材,增加强度,后改为全钢结构。该车载重60吨,自重21.7吨,车箱容积71.6立方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5公里。这种以钢代木的新结构,增强了车底架、侧墙、端墙和钩体托梁与冲击座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车辆的承载能力,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1983—1985年,共制造1345辆。
  1986年,哈车辆厂开始生产C62A(N)型敞车。这种全钢结构敞车由齐齐哈尔车辆厂设计,是C62A型全钢敞车的更新换代产品。车体钢结构的主要零部件采用耐侯钢制造,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1986—1990年,共生产3205辆。
  二、自翻车和长大货车
  1960年,铁道部指令哈车辆厂尽快试制和生产K1—60型矿用自翻车,缓解矿山专用车辆不足的矛盾。自翻车主要用于矿山运送矿石、剥离岩石、砂石、煤炭及其它散粒货物。K1—60型矿用自翻车原由大连工矿车辆厂设计制造。1960年,哈车辆厂按原设计图纸生产了302辆。1961年,针对该车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构造强度和刚度不足、质量事故较多等缺点,组成设计小组到矿区进行调查研究,对设计图纸做了部分修改。1962年试生产11辆。1963年,又对原设计中的车箱、车体和转向架等部位进行了重大改进,设计成K4—60型自翻车,经过试生产,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为KF—60型自翻车,当年投入批量生产。
  KF—60型自翻车载重60吨,自重33.5吨,车箱容积27立方米。车体为全钢铆焊混合结构,车箱可倾翻45度,构造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是很受矿山企业欢迎的一种车辆,是哈车辆厂新造货车的主产品之一。第一批生产150辆。此后每年都根据用户的需要量进行生产,最高年产量的1979年生产498辆。在生产过程中,工厂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对原设计作了某些修改。1981年设计制造的KF—60A型自翻车,加装了手制动装置,以备在无风源的情况下进行制动;1982年设计制造的KF—60B型自翻车,将车箱长度缩短821毫米,在车箱一头加装了尾车房;1983年设计制造的KF—60C型自翻车,将车箱的侧门及端壁均加高180毫米,增加车箱容积6立方米。生产60吨矿用自翻车不仅解决了国内矿山企业的需要,还在1961—1962年援助朝鲜、越南和阿尔巴尼亚15辆。以后,经多次改进,1968年定型为KF—68型自翻车。该车载重60吨,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1060±20毫米,采用链子和自动两用车钩,轴瓦采用铜瓦挂白合金,增设了盘形缓冲器(碰头)、手制动装置和栏杆。1968—1977年,为阿尔巴尼亚制造了115辆。
  1965年5月,哈车辆厂与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设计了KF—100型百吨液压自翻车。这是为攀枝花钢铁公司150吨电力机车配套使用的专用车辆,也是国内首次在矿山采用以液压为动力,由电器系统控制翻动作业的大吨位自翻车,倾翻平稳、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967—1972年,共生产97辆。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2年,哈车辆厂根据铁道部的指示,试制D10型90吨凹底平车。工厂组成设计小组,修改了平车大底架的原设计。采用09锰低合金结构钢焊接结构,走行部装有两组三轴转向架,车体由中梁、侧梁、端梁、枕梁、主横梁、助梁及钢质地板组成。车体长度20米,中部凹底长10米,载重90吨,自重36吨。试制第一台样车后,经过运行检测,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标准,当年即投入批量生产。1972-1974年,先后出口越南、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国。
  1974年,为解决国内30万吨合成氨成套设备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塔的运输问题,铁道部把试制D23型长大平车的任务交给哈车辆厂。工厂成立设计组,经过实地调查和测算,完成了设计任务。该车载重235吨,自重104吨,采用09锰2低合金结构钢焊接结构。全车由大底架、两个小底架、两组Z9A型四轴转向架、两组Z9B型四轴转向架以及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组成,是该厂首次制造的吨位最大的特种平车。当年制成2辆,经过静、动强度试验及各项动力学试验,各项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该车交付用户使用后,在实际重载运行中性能可靠,解决了重大部件运输的难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6年,铁道部把试制D2型凹底平车的任务交给哈车辆厂。这种平车是专门用来运输大型变压器、电机定子、重型机械、大型矿山冶金设备等适用性较高的长大货车。载重210吨,自重167吨,车体长度23米,中部凹底长9米。全车由承载大底架、小底架、四轴转向架、空气制动机和连接缓冲装置组成。大小底架均采用16锰低合金钢全焊接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转向架采用滚动轴承、低合金结构钢焊接一体式构架和轴箱弹簧装置。当年,试制出第一台D2型210吨凹底平车,经静强度试验、空车与重车的运行试验及动力学试验,各项技术性能都达到设计要求。这种平车承载面长度大、承载面距轨面低,弯角坡度陡,运行平稳,载重量大,结构简单,装卸方便,通用性较强。1978-1987年,共生产18辆。1982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四等奖。1986年,获铁道部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哈车辆厂为哈锅炉厂设计制造了1台载重300吨双联平车。车上配有两组滚动轮托架,用于厂区内运送大件货物或工艺装备。
  1984年,哈车辆厂与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为鞍钢设计制造了10台N10型热钢坯车。该车载重量大、强度高、耐冲击、耐热、不易脱轨。是运输热锭热坯专用车,还可装运普通钢锭或大型机件,加隔热层后,可运载初轧后6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炽热钢坯。
  1985年,按照铁道部指示,哈车辆厂在齐齐哈尔车辆厂设计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制造了载重120吨、自重41.4吨、车身长25米的D22型长大平车。该车主要用于装运25米长的钢轨、钢板、型钢、桥梁以及汽车和拖拉机等。车体两侧还备有装运木材时使用的柱插和绳栓。当年制造7辆。
  三、其它车辆    1955年,哈车辆厂为集宁至二连浩特间的铁路沿线除雪制做了2辆除雪车。车上设有由除雪板、铲雪板及钢丝刷等组成的铧犁式除雪装置。为扩大除雪范围,车辆中部设有可张开的翼板。为能观察除雪工作情景,车辆顶部设置了瞭望窗。
  1956年,根据市委的要求,哈车辆厂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哈尔滨儿童公园设计制造了全国第一列儿童列车中的4节车厢。在6月1日儿童节当天,市长吕其恩为儿童列车剪彩。
  1979年,为解决昆明铁路局米轨线路货物运输车辆不足问题,哈车辆厂为该局设计、制造了3辆40吨米轨凹底平车。全车由凹底架、转向架、空气制动装置,连结缓冲装置等组成,载重40吨,轨距1000毫米。
  1984年,哈车辆厂根据铁道部的指示,在KF-60型自翻车的基础上,为核工业部研制了专门运输带有放射性物质的KF-60D型加盖自翻车。车箱上部加设复盖全车的金属盖,以防止运输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外泄。同年,该厂受省技术协会、市园林局及儿童公园的委托,为儿童公园设计制造了新型儿童列车。它是1956年全国第一列儿童列车的换代产品,由1台机车、5辆车厢和1节尾车(望车)组成,全长63400毫米,总定员312名。时速为每小时20公里。造型美观,乘坐舒适,运行平稳。省长陈雷为列车题字"少先号"。1985年,哈车辆厂设计制造了PG30型和DP28型铺轨架桥机底车各一辆。PG30型底车是工厂与武汉工程机械研究所联合设计,为武汉桥机厂双向铺轨架桥机配套使用的专用车辆,是供"七五"计划期间重点工程之一的大秦线铁路建设使用的主要辅轨架桥设备。该车载重120吨,自重77.2吨,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车辆长度25.9米,通过最小曲线半径为145米。DP28型底车,与四川工程兵的单向铺轨架桥机配套。两种铺轨架桥机底车均为标准轨距,主要承载件采用16Mn低合金钢全焊接结构。
  1987年,哈车辆厂为本溪钢铁公司设计制造了20辆ZS球团车。该车载重55吨,自重24。9吨,车箱容积33立方米,构造速度每小时45公里,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米。车体采用普通碳素钢铆焊混合结构,全车由车箱、开门机构、底架、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手制动及空气制动装置、风控管路等部分组成。开门机构由风动控制,车箱侧壁由冲压成型的百叶窗式散热板组成,透气性好、散热快,是装运烧结球团和烧结矿的专用车辆。附件: @01LG003S.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二章 汽  车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二章 汽  车
  第一节 客  车
  
  一、大型客车    松花江牌大型客车 1957年,伟建厂(1986年更名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按照中央关于“在保证完成军需任务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军需民用产品同时并举”的指示,决定把生产公共汽车作为民品生产的主要项目。当年9月,参照国外样机,试制成功第一台57型松花江牌公共汽车。汽车自重5吨,车身长8.2米,车宽2.4米,车身高3.1米,车内设28个座位,可载乘客80人。整车除发动机、底盘和传动部分是采用解放牌卡车零部件外,其余部分自行设计制造,结束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不能制造公共汽车的历史。当年,制造15台。
  1958年,该厂针对57型车存在的外观不够美观、发动机拆装不方便、侧窗小、视野不开阔等问题,设计试制58—A型和58—B型公共汽车。经有关部门评议,选定58—B型,投入批量生产。
  松花江牌大型客车是国内最早生产的车型,产品销往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并在广州出口产品交易会上受到欢迎。延安第一次用上松花江牌大客车时,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并给伟建厂发来致敬电。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大庆时,松花江牌大客车被定为人民大会堂接送代表和内宾的专用车。1957—1968年,共生产912台。后因产品结构调整而停止生产。
  龙江牌大型客车 1964年,黑龙江客车厂根据省交通厅关于“改善全省客车状况”的决定,试制成功JT660型大型客车,用于长途客运及团体用车。当年,生产28辆,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1966—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仅生产619辆客车。1975年,采用解放牌CA10C型载货汽车发动机及底盘,改装成JT661型大客车。
  1977年,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革新求增产,以适销求市场,以管理求效益”的办厂方针,抓紧产品的更新换代。1979年,采用6120QK型发动机和JT680型底盘改装,设计改装成功龙江牌JT680型客车,1980年正式投产。该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欢迎,被评为交通部和省优质产品。1979—1984年,连续6年在全国同行业质量检查评比中名列第一名。1985年,获全国交通展览会优秀奖。
  1981年,研制出更新换代的新产品JT662型大客车。该型车采用EQ140型汽油发动机和EQ140S5型底盘改装,骨架采用矩形钢管,前后风档加大,侧窗为铝型材拉窗,配有高级靠背沙发座椅,设有收录音响设备和空调。1981—1985年,共改装289辆。1983年,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以99.7分名列第一。
  1985年,进口匈牙利客车专用底盘和发动机,改装出LJ110CH14型和LJ110D14H型旅游客车、LJ111C15型长途客车,1986年投入生产,获交通部优质产品“金杯奖”。
  1987年,采用HZ140T1型底盘和EQ6100—1型发动机,研制成功第一代用于城市机关、团体的LJ97Y10型大客车。车内装有独立式采暖、除霜系统和顶式换气扇,安装了收放机、石英钟、电风扇、组合式仪表开关等附属设备。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0年,被评为交通部优质产品。
  1988年,试制了LJ6980CH11型和LJ6120CH10型客车。11型客车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整车造型别致美观。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型客车,是该厂新一代主导产品,采用LJ681型汽车底盘和6130Q型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平顺性,为新型的长途公路客车。
  哈尔滨牌大型客车 1962年10月,哈尔滨公共交通车辆修配厂坚持“边修理、边制造、修造结合、以造为主”的方针,设计改装普通公共交通客车。在没有模具和专用设备、缺乏生产经验的困难条件下,用手工加工客车车身及部分部件。采用解放牌CA10B型汽车底盘和发动机进行改装。经过技术人员和工人5个多月的反复加工试验,1963年4月试制出第一台哈1型客车。同年“五一”节,2台哈1型大客车参加了全市庆祝游行的前导队。1963—1977年,共改装1095辆。
  1974年,该厂改名为哈尔滨公共交通客车厂(简称哈客车厂)。为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按照“一高、二化、三线、四新”的方向,进行技术改造,年底建成客车装配流水线和调车台、举升台等生产设施,使工厂具备了较大批量装配客车的能力。1970—1974年,曾先后试制出哈2型、哈3型客车,均末投入生产。1976年,试制出HB644型(哈4型)客车。1977—1980年,共生产客车463台。
  1979—1986年,试制出4种新型号的客车。针对HB644A型客车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设计生产出HB644B型客车。同时组成由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参加的新车试制小组,试制成功HB645型(哈5型)、HB651型(哈6型)客车,投入批量生产。通过开发新产品,很快形成由HB645B和HB645T型通勤车、HB645S型双门团体车、HB645P型高靠背团体车等7种车型及HB665型铰接客车组成的产品系列,畅销全国各地。HB645型客车被评为省和建设部、交通部优质产品。1983年,研制出HB647(哈7型)型大型客车。这种客车采用解放CA15发动机和CA15C4型底盘、全金属半承载式车身、方管构架、前置式滑门、大型全景风档玻璃;车内采用软包内饰,铺有地毯,车顶安装电扇,强制通风;装有一万大卡暖风机,冬季独立取暖,排风量每小时400立方米;设置了可随意调整角度的高靠背座椅。1986年,被评为建设部优质产品。同年,研制成功HK348型(哈8型)高级团体客车。该型客车在造型、色彩、车身附件选用及内部结构装饰等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同年11月,在全国城市建设成就展览会上获“金杯奖”,建设部优秀新产品奖。1988年4月,参加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组织的产品展览会,受到中外客商的好评,苏联《真理报》作了报道。同年,还荣获全国乘用车展览会“造型优秀奖”和省工业新产品展览会“黑龙杯奖”,被评为省和建设部优质产品。HK348型客车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朝鲜、菲律宾、扎伊尔和智利等国家。1989年出口19台,为国家创汇39.1万美元。
  二、中小型客车
  中型客车 1974年,哈公共交通车辆修配厂附属的“五七”汽车配件厂,选用NJ130汽车底盘和NJ70型汽油发动机试制出哈尔滨牌HB57A型中型客车。该型客车车内设24个座位,采用弧型风档玻璃和汽动车门。1984年,该厂参考国内外新型车的造型结构特点,重新试制成功冰城牌HK631型中型客车,并在此车型的基础上,适应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改装出HK631G型高靠背团体客车、HK631L型高靠背旅游客车和HK631T型特种客车。
  1988年,哈公共交通客车厂和市公交客车装配厂试制成功HK322N型中型客车。该车以HK631型中型客车为基础,在造型、内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做了较大改进。198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先后获市公用局科技成果一等奖、省建设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小型客车 1975年,哈公共车辆修配厂附属的“五七”汽车配件厂,采用BJ—130型汽车底盘和发动机,试制成功HK630型小型客车,成为省生产小型客车最早的厂家。至1990年,生产30辆,除供应哈尔滨市出租汽车公司外,还销往天津、河北等地。
  1985年,星光厂采用HRB130型汽车底盘和H492QG型发动机,改装出HRB—630型旅行车,至1990年共生产70辆。
  轻型客车 1989年,哈尔滨客车厂试制成功HK6430型轻型客车。1990年,黑龙江客车厂试制成功LJ6620型轻型客车。
  轻型客车底盘 1989年,哈林机厂按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资料,试制出具有国际80年代水平的XG6600Q型(汽油机)和XG6600C型(柴油机)轻型客车底盘。采用这种专用底盘的轻型客车,最大功率可达67.6千瓦(92马力),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14升。1990年投入批量生产。
  三、重型铰接客车
  1986年,按照市政府关于“生产大型公交客车,改善乘车难状况”的部署,哈林机厂与哈客车厂协作研制铰接式重型客车。为解决无专用底盘的问题,哈林机厂于当年5月设计、试制成功HB180型8吨铰接式重型客车底盘,年内生产50台。哈客车厂利用该底盘,改装出HB180J型铰接式重型客车(通道客车),全年生产50辆,投入市公共汽车公司的客运,为缓解哈尔滨市乘车难的状况做出了贡献。
  HB180J型铰接式重型客车承载重量8吨,车身长10800毫米,采用柴油发动机,具有功率大、载客多的特点,适于客流量大的公共汽车线路和大中型企业职工通勤使用。
  1957—1990年,伟建厂、哈客车厂等5个工厂,先后生产20多个规格型号的客车18648辆。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第二节 载货汽车
  
  一、重型载货汽车
  1969年,为缓解黑龙江省林区运力紧张的状况,哈林机厂用7个月的时间,自制发动机、高压油泵、曲轴等主要部件,试制成功新曙光牌1012型12吨重型载货汽车(自制率达92%)。该车采用8V120F风冷柴油发动机,三桥驱动,背式无大梁结构,直齿行星式差速器,自重9.6吨,载重量12吨,最高车速71.2公里/小时,最大爬坡度45%。1969年试制2辆,1970年生产30辆。
  1975年,哈林机厂针对1012型车存在的问题,改进设计,生产了林海牌HL—460型运材载货汽车。1975—1979年共生产55辆。1980年,停止生产。
  二、中型载货汽车
  1970年,哈尔滨市按照省革委关于生产载货车的规划,决定生产140型载货汽车。市机械局组织技术人员以江西八面山汽车厂生产的井冈山70型载货车为基础车型进行设计,安排哈机械厂、哈拖配厂、哈尔滨兴华机械厂、哈汽车齿轮厂、哈尔滨铸铁厂、哈新生开关厂等单位进行零部件制造。经过56天的汽车生产会战,当年末试制出140型柴油载货汽车。
  1974年4月,市机械局又组织有关企业,参照140型载货汽车结构,设计试制140型农用载货汽车。1975年试制成功。这种载货汽车采用6105型柴油发动机,车自重4吨,载重量5吨,适于农用运输。
  1975年2月,市机械局成立汽车生产会战指挥部。7月17日,经市革委会批准,将哈新生开关厂、哈机械厂合并,组成哈尔滨汽车制造厂。1976年7月1日,组建了哈尔滨汽车制造总厂。但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原因,140型载货汽车的生产一直没有形成经济批量。1981年末,经市经委批准,哈尔滨汽车制造总厂和哈尔滨汽车制造厂关停。
  三、轻型载货汽车
  130型轻型载货汽车 1970年,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组织全省汽车生产大会战。哈尔滨市成立汽车会战指挥部,选定130型轻型汽车为先行生产的型号,组织37个企业,参加会战。在会战中,新曙光汽车制造厂生产新曙光130型轻型载货汽车30辆,哈尔滨市交通局汽车修配厂生产130型轻型载货汽车10辆。由于两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所限,生产汽车质量差、成本高,因而陆续停产转产。
  1973年,星光厂根据第六机械工业部关于“军民结合”的要求,开始民品选型工作。当年8月2日,市委正式批准星光厂的请求,决定以该厂为主机厂,承担哈尔滨牌130型轻型载货车发动机和整车总装的任务。
  根据哈尔滨市关于轻型汽车“年产500台,投资300万,三年形成线”的决定,星光厂于1973年9月2日,提出了《HRB130型轻型载重汽车生产初步方案》,随后,派出技术人员和工人到全国各汽车生产厂参观学习,并在厂内先后成立了发动机试制组和130型汽车试制组。发动机试制组参照北京内燃机总厂的图纸资料,经过改进,用3个月的时间试制成功H492Q型汽油发动机。130型汽车试制组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于1974年12月26日试制出2辆样车,1975年,投入小批量试生产。1973—1978年,哈尔滨市投资68万元,工厂自筹资金81万元,先后用于制造发动机专机和工装,组建发动机缸体、缸盖、离合器壳、正时齿轮生产作业线,调整和新建汽车生产厂房、库房10442平方米,外购机械设备116台,自制专用设备70台。在此期间累计生产发动机150台、HRB130型汽车106辆。
  1979年,星光厂为深入贯彻军工企业“保军转民”的方针,决定独立生产汽车。当年投资105万元,自制、外购设备26台,初步建成发动机铸造、机加和装配生产线。1980年,生产星光牌HRB130型汽车142辆,由于受技术力量和设备能力的限制,加之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小,所以130型汽车的产量9年徘徊。1973—1982年,生产130系列各种汽车740辆。
  131型客货两用轻型载货汽车 1981年,星光厂决定停止生产HRB130型汽车,开发双排座HRB131型客货两用轻型载货汽车。1982年6月,完成总体设计及主模型、主样板制造。1983年5月,试制成功5辆。1983年6月,开始批量生产。当年,还根据用户需要,试制成功双排座长货厢客货两用车。1983—1985年,共计生产HRB131型车9630辆,产量为前10年的10倍。1985年,星光厂已具备年产5000辆轻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被列为全国66家汽车定点生产厂之一。
  “七五”计划期间,星光厂根据全国汽车行业会议和东北三省联合生产轻型汽车磋商会议精神,分两期进行技术改造。第一期改造工程总投资3004万元,土建竣工面积9674平方米,外购设备160台(套),自制设备92台(套),建成了阴极电泳涂漆生产线、驾驶室焊装生产线、总装配线配套工程、整车检测线、后桥壳总成专机生产线、离合器壳专机生产线、电瓶充电作业线等,形成每年生产轻型汽车2万辆的能力。第二期技术改造主要内容是产品换型和生产线、动力设施后方改造两大部分。至1990年底,产品换型工作正在进行中,生产线和动力后方的建设和改造已投资1117.7万元,完成了冲压生产线、板材集中下料生产线、主变电所等项目。
  1985年,为解决汽车驾驶室人工焊接作业劳动强度大、环境比较恶劣的问题,工厂提出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建设一条汽车驾驶室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的设想。经过可行性论证,被确定为航天部“七五”计划期间的科研项目,并组建了由星光厂、哈工业大学、风华机器厂为主要成员的设计系统和工程指挥系统,由星光机器厂承担整个焊机及一台直角座标点焊机器人的设计制造。1986年6月开始设计,1988年11月完成全部制造安装工作,进行了调试和试运行。1990年1月,航空航天部邀请专家鉴定:这条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主要应用国产机器人工作的半自动生产线,在汽车生产的机器人应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弧焊、点焊工作站和总成焊接线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974—1990年,星光厂通过技术改造,完成投资9431万元,增加生产面积66067平方米,自制、购置各种设备396台(套),建成了汽车零部件加工、装配40条生产线,形成年产轻型载重汽车2万辆的生产能力。1973—1990年,生产各类轻型汽车45043辆,总产值110735.2万元。1987年,省委高度赞誉“星光精神”;市委、市政府把星光厂的先进事迹概括为“星光道路”,成为全省、全市工交战线学习的典型。
  双驱动轻型载货汽车 1989年,哈林机厂对国内汽车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到油田、林区、农场、边疆等地区急需越野能力强、爬坡度高、储备功率大的轻型载货汽车,决定自行开发双驱动轻型载货车。同年11月开始试制,1990年2月试制出HLX1040SS型双驱动轻型载货汽车。该型车越野性能好、爬坡大于23度,适于在油田、林区的道路行驶。
  四、微型载货汽车
  松花江牌微型载货汽车 1980年,航空部报请国家计委、经委和国防科工委批准,决定引进铃木公司生产的ST90K/V型微型汽车和F8A型汽车发动机,由伟建厂组织松花江牌微型汽车的生产。
  伟建厂于1982年7月25日,试制成功第一辆松花江牌WJ110型微型载货汽车,年末,组装5辆。1983年4月,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和该厂的设计研究所对样车进行了5万公里可靠性试验和19项总成台架试验,整车质量基本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该车造型美观、结构紧凑、油耗低、噪音小、速度快、污染小,适于城镇短途小批量运输。当年,国家计委下发《关于微型汽车规划定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伟建厂为全国微型汽车十大生产厂家之一。
  1984年4月,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国家公安部三局和交通部公路局及伟建厂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定型试验组,对松花江牌WJ110型载货汽车进行定型前试验。11月,开始第二次5万公里可靠性试验。1985年10月4日,由航空工业部和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主持,召开了WJ110型微型载货汽车、CH110X型厢式货车和DA462型发动机鉴定定型技术审查会议。根据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任务书,认真审查了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各项试验报告,对WJ110型微型货车的性能进行了复试和评定。WJ110型微型载货汽车动力性良好,制动性可靠,噪音与排放均优于国家标准,行驶平顺,乘坐舒适,操纵轻便,视野开阔,主要总成部件可靠;产品性能及可靠性均达到设计任务书要求,经济性略优于日本铃木公司样车;产品图纸、技术文件符合标准,基本达到完整、正确、统一,可指导生产。伟建厂从1984年初开始,在WJ110型载货汽车的基础上,试制WJ111型双排座微型载货汽车。1986年6月,制成5辆。10月,通过了由市政府汽车工业办公室(简称市汽车办)主持的鉴定,11月24日,航空工业部下文批准定型并转入批量生产。到年末,生产103辆。
  1987年初,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伟建厂改称),在WJ110型车的基础上试制成功WJ110D型加长货厢载货汽车。同年6月生产出3台样车,经哈尔滨市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站对整车进行性能试验和2500公里可靠性试验后,11月27日,通过了市汽车办组织的技术鉴定,12月,航空航天工业部下文批准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微型厢式载货汽车 1987年11月起,哈飞机制造公司开始试制第二代微型系列车。聘请北京航空学院电子计算机系开展CAD/CAM计算机辅助一体化设计。1988年底试制出HFJ1010F微型厢式货车样车3辆。同时,完成了新型单排座、双排座微型载货车的图纸设计。至1989年末,试制出HFJ1010F微型厢式货车11辆、HFJ1010G型单排座载货车3辆、HFJ1010H型双排座载货车3辆。
  为发展微型汽车,1983—1987年,哈飞机制造公司以建设年产两万辆微型车生产线为目标,分两期进行技术改造。两期工程共投资4903万元,改造生产面积6449平方米,新建生产面积13242平方米,改造设备607台,新增设备667台。还从美国、日本等国引进250HF多功能焊接机和理化试验设备,采用了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性能控制、探伤、无损检验等国内先进技术。建成后桥、焊接、喷漆、总装、冲压5条生产线。1987年生产3609辆,其中双排座3125辆。1988年,实现了“保七(7000辆)争一(10000辆)”的目标,全年生产10054辆,销售10602辆。1989年,因为汽车产品滞销,全年只生产7365辆,销售4057辆。
  由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微型车的质量不断提高。1986年8月和1987年7月,松花江牌WJ110型、WJ110E(WJ111)型载货车在国家行检中被评为一等品。1987年10月,松花江牌WJ110E型载货车获全国轻、微型汽车质量测试赛三项金杯、一项银杯奖。12月,松花江牌WJ110型载货车被评为省和航空工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8月,松花江牌微型车通过了国家的可靠性考核。1989年,松花江牌微型车被确定为替代进口产品。
  1980—1990年期间,共生产WJ110系列微型载货车和改装车29298辆,产品销往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
  1969—1990年,全市汽车生产企业共生产各种载货汽车84369辆。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第三节 特种车(改装车)
  
  一、牵引汽车
  全拖挂战地军用牵引车 1966年,哈客车厂接受四机部的委托,参考国外有关资料,采用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越野汽车CA30型底盘,部分配套件由铁岭705厂协作,改装成功全托挂战地军用牵引车。该车采用双管路气制动,前桥转向,车身全封闭,防雨、防光、防震,后开门双扇锁闭,内部安装2台10千瓦发电机组,可发电,也可以安装雷达或进行工程修理。1966—1970年,共改装生产102台,支援了国防建设。
  半挂运输车 1985年,哈林机厂加入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开始试制BG—D10型半挂运输车。该车采用EQ140型底盘改装,具有结构合理、运输量大、速度快、重心低、稳定性好、行驶安全可靠等特点,载重量为10吨。当年生产4台。
  二、运材汽车
  1985年,根据林区木材运输的需要,哈林机厂试制出HL440型长材运输车、HL441型原木运输车和GBX10型木片运输车。这3种林区运材专用车,均使用EQ140型底盘,按照各种木材运输的特点改装制造。1985—1986年共生产25辆。
  三、容罐车
  液化石油气罐车 1980年,国营建成机械厂(简称建成厂)为解决本单位职工需用液化石油气的运输问题,参照国外油槽车的结构,采用CA10B型汽车底盘,自行设计改装2台YJ—6型液化石油气罐车。1981年,又按照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液化石油气罐车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进行修改,改装了2台样车,并通过了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省劳动局等14个单位的鉴定。1982年,经国家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局全面检查,批准建成厂为液化石油气罐车定点生产厂。当年,改用CA15型汽车底盘,改装成功充装量为8.2吨的YJ—7型液化石油气罐车,并投入批量生产。
  1985年以后,该厂采用国内外多种汽车底盘,改装生产了16种液化石油气罐车。1986年,经劳动人事部复审合格,取得了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检测许可证。1987—1990年,又先后试制生产了苯酐罐车、丙烯罐车、液氨罐车等容罐式特种汽车。
  1981—1990年,该厂共生产各类液化石油气罐车775台。其中JCJ5260GYQ型日野液化石油气罐车在1986年全国城市建设成就展览会上获建设部新产品开发奖;JCJ5130—JCJ5263GYQ系列液化石油气罐车1989年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证书;JCJ5181GYQ型黄河163液化石油气罐车于1990年5月获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城市车辆展览会银马雕像奖。
  啤酒和鲜奶罐车 为适应城市运输啤酒和鲜牛奶的需要,1988年,建成厂采用EQ144型底盘,改装了啤酒保温运输罐车,容量为9300升。1989年采用EQF140型底盘,试制了鲜奶运输罐车,容量为4400升。上述两类罐车,装卸使用离心式不锈钢泵,罐体为保温常压容器,减少了空气污染,可使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保证了啤酒和鲜牛奶的运输质量。1988—1990年,两类罐车共生产5辆。
  油(水)罐车 1982年,为解决油田重油及液体运输问题,哈拖配厂(1988年增加第二厂名哈尔滨石油机械厂)采用太脱拉815、日野ZM443、五十铃和CA144等型汽车底盘,安装椭圆形截面油罐,为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生产了容积为14立方米、13立方米、7.9立方米和5立方米的重油罐车、水罐车。1982—1990年,共生产各种规格的油(水)罐车624辆。
  1980—1983年,哈客车装配厂生产HB404型简易水罐车30辆。
  散装水泥罐车 1985年,国家推广以散装水泥代替袋装水泥的新方法。为解决散装水泥在装、运、卸、储、用每个环节上的损耗和变质的问题,建筑行业急需气卸式散装水泥罐车。哈林机厂根据这一情况,学习国内有关工厂的经验,试制了HL—QX7型和HL—QX5型气卸式散装水泥罐车。两种罐车分别使用LJ150型和EQ140型底盘改装,载重量为8吨。截止1986年末,生产20辆。
  四、保温冷藏车
  保温车 1977年,齐齐哈尔林业机械厂因生产车间发生火灾,将该厂1975年试制成功的BW76和BW77型保温车转给哈林机厂生产。1977—1983年,累计生产206辆。
  1985年,星光厂与通河双阳机械厂共同试制了HRB432型保温车。该车采用HRB132型二类汽车底盘,保温厢采用从德国引进的全塑料厢体散件组装,保温性能好,车身轻。当年3—11月,分别在哈尔滨和海南地区汽车试验站进行了性能和可靠性试验,达到有关技术标准。1985—1990年,共生产40台。1986年4月,哈飞机制造公司采用松花江牌微型车底盘和发动机,设计试制了WJ110BW型保温车。
  冷藏车 1986年,星光厂与哈林机厂联营,试制成功HRB432型保温车,至1989年,共生产15台。1989年,哈林机厂与哈尔滨市医疗器械公司冷藏维修站合作,采用星光牌轻型货车底盘,冷藏系统选用进口元件,试制2台HRB433型冷藏车。该车适用于食品店、冷冻厂、食品加工厂及卫生防疫部门的食品及其它需保温冷藏物品的公路运输。
  五、油田专用车
  油田试井车 1977年,市石油配件厂根据大庆油田试井工作需要,试制成功SJC—3000型油田试井车,填补了国内石油机械工业的空白。该车采用BJ130型汽车底盘、北京救护车的外形结构、牡丹江电工仪表厂生产的QC—24型活动测试机、BJ130型卫生车的取力器,可以将测试仪表一次下井,测出含油量、油压、含水比3个参数,并自动打印数据。该车测试深度为3000米,最大提升速度为360米/分,最大提升力为600公斤。至1990年,生产570台。
  1980年,该厂根据油田的需要,采用BJ130型救护车的外形结构,安装QC—24型活动测试机,改装出HS3000IS型三参数综合试井车。还采用BJ130型三类底盘和QC—24型活动测试机,试制成功HS450SJC型油田试井车。该车可进行井下温度、压力、流量、油水比等多种重要参数的测试及油井的打捞、清蜡作业。测试机构还具有可卸滚筒、计数报警、手摇缓动等功能。1980—1985年,共生产310台。
  1985年,该厂为进一步改进试井车的越野性能,在原有几种试井车的基础上,采用跃进牌NJ2041Y2型三类汽车底盘和四轮驱动方式,试制成功HSP5040TJC型油田试井车,使试井车更加适用于地形复杂的井场作业。1985—1990年,共生产62辆。
  轮式通井车 1986年,为满足井深4000米的陆地油田起下油管、抽吸试油、清理油井、排除油井故障的需要,哈拖配厂与大庆石油管理局共同试制出TJL型轮式通井车。该车行走部分采用双桥四轮驱动,具有铰接式转向、功率大、超宽轮形等特点,便于在泥泞路面和公路行驶。绞车采用液压、气压两套制动系统,适于通井作业。1986—1990年,共生产43辆。
  物理勘探车 1987年,为解决油田物理勘探车依赖进口的问题,哈拖配厂与大庆石油管理局共同试制成功WTC154Y(J)型物理勘探车,用于油田或其它采矿部门进行各种物理勘探作业。参加设计试制的人员,深入国内各大油田和工程车生产厂进行调研,参考国外80年代同类型工程车的结构性能,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道依茨F8L413F型发动机和双桥四轮驱动方式,并使用NH S型低压无内胎式特种轮 胎,使该车具有较好的越野性能,特别适用于在沼泽地、沙漠和道路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形环境下作业,填补了国内空白。1989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1987—1990年,共生产50台,供应了大庆、华北、胜利、新疆等油田。
  打拔桩车 1987年,哈拖配厂根据油田井场打拔桩作业的需要,设计试制出DB500型打拔桩车。该车采用CA141或EQ140型汽车底盘,安装打拔桩装置,各种加力和传动机构运用液压和机械传动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无级调速、过载保护等技术,可高质量地完成油田打拔桩作业。1989年获省科技成果奖,1990年获国家专利。1987—1990年,共生产67辆。
  焊接作业车 1987年,哈拖配厂设计试制出HJ320型焊接作业车。该车采用CA141或EQ140型汽车底盘,车内安装发电机及电气焊装置,为油田在野外无电源地带进行电焊创造了条件。1988年9月,投入批量生产。1990年,根据油田需要,又开发出HT400型焊接车。1987—1990年,共生产118辆。
  六、环卫用汽车
  真空吸污车 1980年,哈客车修配厂采用CA15型汽车底盘,改装成HB401型真空吸污车。该车利用真空抽吸原理完成对粪便、污水的装车和运输。罐体容积大、整车重心低,平衡安全;采用X—83型刮板式真空泵,抽气量大,抽吸深度大而可靠;后下排放口为气动自锁式开启机构,保证长时间停车不致泄露;汽车驾驶室内装有仪表、排卸操作阀和取力器手柄,工作人员可视仪表操作;车中装有清水箱,供冲洗手脚、靴鞋、罐口及吸入管之用;罐体顶部装有照明灯,便于夜间作业。该车还可用于农田排灌、油料运输等。1985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公用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1985年,生产40台,主要销往山西、福建、安徽、广西、山东、河北及黑龙江省等地。
  垃圾自卸车 1980年,哈客车厂设计出HB403型垃圾自卸车,市公交客车装配厂将其移植组织生产。该车采用CA15型二类汽车底盘改装,具有普通货车及翻斗车的双重功能,可以从左、右、后三面翻卸垃圾及污物。为装送垃圾需要,又增设了副箱板,使容积增加了30%。1980—1986年,共生产262辆。
  真空吸入式排污车 1980年,哈齿轮厂通过市场调查,决定开发排污车。1981年9月,设计试制出首台XP35—1型真空吸入式排污车。该车采用CA10B型二类底盘,加装取力器、真空泵、液罐、吊杆、排放阀门、气路系统和除臭器,适用于城市、农村抽排和运输污水、泥浆、粪便、饲料等悬浮液体。1981年生产6辆,销往双鸭山市粪肥公司。1982年,经省级技术鉴定,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同年,获市优秀技术成果奖。1983年6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举办的全国改装车、专用车展评会上,获“产品展评奖”和“功能优秀奖”,并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同年,该厂排污车真空泵质量攻关小组被国家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1980—1985年,该厂采用CA10C、CA15和HRB130型二类底盘分别试制了XP35—1型、XP35—2型和XP20—1型真空吸入式排污车,共生产161辆。1986年,设计试制出XP20型和XP43—2型真空吸入式排污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1990年2月,成功地试制出2台XP5150GXP型真空吸入式排污车,使排污车向重型车发展。该车适用于新建高层楼群化粪池清理,油田原油、泥浆回收以及消防、生活、建筑工程用水的运输。
  1981—1990年,共生产各型真空吸入式排污车477辆。
  真空吸粪车 1986年4月,伟建厂采用松花江牌微型汽车底盘和发动机,安装真空吸入装置,试制成功WJ110XF真空吸粪车。当年生产5辆样车。1987年以后,根据订货合同,制造200辆,全部销往上海地区。1989年,建成机械厂采用EQF140型汽车底盘,改装出JCJ5090GXW型排污车,容量为5000升。
  七、其他特种车
  消防车 1986年,哈林机厂根据消防部门和工矿企业更新消防用车的需要,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消防车设计资料,设计试制出CG40/40型和CG36/30型消防车。两种型号的消防车是消防部门和工矿企业扑灭一般火灾的专用车。它使用EQ140J型底盘改装,载水量大,车速度快,性能良好。1986—1990年,共生产30辆。
  运钞车 1989年,哈飞机制造公司根据银行等金融部门和工商企业运送钱款的实际需要,采用松花江牌微型汽车底盘和发动机,改装出HFJ1010YC型运钞车。1989—1990年,共生产200辆。
  野营餐车 1970年以来,黑龙江客车厂根据上级指示和用户的需要,先后利用JT660型、JT680型等客车改装成平战结合车、军用手术车、越野炊事车等多种特种车。1989年,该厂根据部队、工矿野外工作的需要,利用JT662D型客车,改装出JT662D型野营餐车,可以供应50人的野外炊事用餐。
  机动车流动检测站 1990年,黑龙江客车厂与吉林工业大学和大庆石油管理局机动车辆检测中心合作,研制出机动车流动检测站。采用重型汽车底盘,安装各类检测仪器、仪表、设备,可以一次完成机动车辆的多项指标的检测,在国内外尚无先例。
  救护车 1985年,星光厂采用HRB130型汽车底盘,参考上海等地生产的救护车结构,改装成HRB-530型救护车。至1990年,共生产20辆。
  1966-1990年,全市共有11个工厂,生产8个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第四节 摩托车
  
  一、三轮摩托车
  1979年,东安厂从株州湘江机械厂购进成套图纸,试制长江—750型三轮摩托车。1980年8月,生产5辆样车。9月,进行500公里验收试车和3000公里道路试验。11月6日,由三机部主持技术鉴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批准为定型产品,1981年投入批量生产。1985年,转给该厂劳动服务公司(后定名为东安摩托车厂)生产。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改造,形成了主车架、大箱、前叉、后桥、总装等生产线,已具备年产500辆摩托车的生产能力。至1986年生产1019辆。但由于产品的自制件少,协作配套件多,造成产品成本高,使企业亏损额加大,停止生产。
  二、两轮摩托车
  1985年10月28日,兵器部根据国家计委对全国摩托车布点生产的意见,下达《关于筹建哈尔滨“嘉陵”摩托车生产联合体有关问题的通知》,由龙江电工厂、松南机器厂、北方工具厂、佳木斯拖拉机配件厂、隆华机电厂等企业组成哈尔滨“嘉陵”摩托车经济联合体,确定龙江电工厂为总装厂。1985年6月,龙江电工厂试制成功了哈尔滨“嘉陵”LJ50Ⅱ型摩托车。这种轻便、单骑摩托车,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灵活方便,适于城镇使用。当年生产490辆。同时,还引进日本本田145型摩托车散装件,组装499辆。1985—1990年,共生产LJ50Ⅱ型摩托车12269辆。
  1987年12月,龙江电工厂适应摩托车市场的变化,参照从洛阳摩托车厂引进的整车产品图纸和技术资料,在嘉陵LJ50Ⅱ型摩托车的基础上,试制LJ50Q型摩托车。1988年9月,制出样车,11月投入批量生产。1988—1990年,共生产12304辆。
  1990年,龙江电工厂根据对全国摩托车市场的调查和本厂生产轻型摩托车的现状,决定开发LJ100型中排量摩托车。该车采用日本雅马哈DX—100型摩托车二冲程风冷式发动机或泰州林业机械厂生产的IE52FM型发动机,参照国外80年代生产的摩托车车体改进设计,造型美观、色彩协调、骑行舒适。年末,试制出2辆样车。
  哈内燃机厂、哈拖拉机厂、市力车厂在80年代初期,曾先后生产组装过轻便型两轮摩托车,后因产品结构调整相继停产。
  1979—1990年,全市有6个工厂生产5种型号的摩托车,共生产26091辆。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一章 铁路机车车辆
  第五节 汽车配件
  
  一、汽车发动机
  H492Q汽车发动机 1974年4月,为给HRB130型轻型载货汽车配套,星光厂参照北京内燃机厂同类产品的技术资料,设计试制成功H492Q型汽车发动机。该发动机为四缸四冲程直列水冷式汽油发动机。1975年投入批量生产,1976年组建了汽车发动机生产车间,抽调163名职工,调入38台专用加工设备,投资3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1983年建成34条汽车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加工生产线,自行加工曲轴、连杆、凸轴轮、缸体、缸盖等零件。1985年,形成以H492Q型汽车发动机为主的汽车发动机产品系列和年产10000台的生产能力。1974—1990年,累计生产各型发动机44526台。
  微型汽车发动机 1980年,东安厂为给伟建厂和国营昌河机器厂生产的WT—110型、CH110X型微型汽车配套,设计试制DA462型微型汽车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为四缸四冲程水冷直列斜置汽化器式活塞发动机。由技术副厂长任组长的36人参加的测绘设计组,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完成全套发动机设计任务。1982年,试制的样机达到了设计要求,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为保证DA462型发动机的生产,该厂建立了微型汽车发动机制造分厂。从1980年开始到1985年底,进行了第一期技术改造,投资2510万元,将原来生产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线,改建成缸体、缸盖、连杆、活塞等13条生产线,形成年产微型汽车发动机2万台的生产能力。
  1983年,国家计委、经委发出《关于微型汽车规划定点的通知》,确定东安厂为微型汽车发动机定点生产厂。该厂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从1985年—1988年10月,进行微型汽车发动机第二期技术改造。实际投资7113万元,建成缸体、轴承盖、曲轴、连杆、活塞、机匣、摇臂、凸轮轴、装配、热处理等19条冷、热加工生产线,还以日本引进的先进技术和中频熔化炉、静压造型线、SSD砂处理系统、UP型制芯机等先进设备,建成了具有国际80年代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铸铁生产线。形成年产微型发动机5万台的生产能力。
  根据用户对微型发动机的不同需求,东安厂不断开发新产品。1986年3—12月,试制了DA462—ⅠA型发动机,适应微型汽车加大载重量的需要;试制了DA462—2型、DA462—3型发动机,分别满足前驱动轿车及环卫、园林、化工、食品等行业变型微型汽车的需要;试制出DA462—4型发动机,用作石油地质凿岩机的动力装置;试制出DA462—6型发动机,用作电焊机的动力装置。1987年,试制出DA462—5型发动机,适应动力输出方式的变化。1989年,试制出DA462—7型发动机,为柳州LZ—100型微型汽车配套。还试制了DA465型新型微型汽车发动机。
  DA462型发动机,除为哈飞机制造公司等微型汽车生产厂配套外,还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国家列为替代进口产品。1987年,被评为省和航空部优质产品。1988年8月,获省优质新产品“黑龙奖”。1989年,经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北方质量监督检验所抽测,被评为国家一等品。
  1980—1990年,共生产DA462系列微型汽车发动机70358台。
  二、汽车发动机配件
  正时齿轮 1956年,哈尔滨汽车胶木轮厂(1964年改名为哈尔滨汽车零件二厂)试制成功胶木正时齿轮,成为国内首家生产胶木正时齿轮的企业。1956—1968年,先后生产了CA10、BJ212、TJ120、NJ130等车型的胶木正时齿轮。1968年7月,开始试制尼龙正时齿轮。经过多次试验,采用尼龙—6为主要原料,添加30%玻璃纤维作增强剂,电解后用注射机注入压铸,于1975年5月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1979年,该厂还试制出CA10、H492Q、EQ140和日本三菱等车型的金属曲轴正时齿轮。各类正时齿轮为第一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北京和南京汽车制造厂等主机厂配套,还销往28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个经销单位。CA10B型、CA10C型胶木正时齿轮和BJ212型尼龙正时齿轮,分别被评为机械部和省优质产品。
  1956—1990年,共生产各种正时齿轮671.3万只。
  曲轴 1981年,哈尔滨农机修造厂(1984年改名为哈尔滨内燃机曲轴厂)生产出CA10型汽车曲轴,至1982年末生产2000根。1985年,生产H492Q型曲轴,年产量达到2万根。此种曲轴为星光厂、长沙发动机厂等企业配套。至1990年,共生产15万根。
  哈拖配厂从1981年开始,生产CA10型和ST185型汽车曲轴。至1990年,共生产6287根。
  汽缸盖 1982年,哈拖配厂派出人员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学习,1983年试制成功CA10型汽车汽缸盖,至1985年共生产4314件。
  缸垫 1971年,哈尔滨市曙光汽车配件厂(1983年,更名为哈尔滨市汽车缸垫厂)试制成功CA10型汽车发动机缸垫。1975年,试制成功NJ130、BJ212等型号的汽车发动机缸垫、进排气管垫、接口垫,投入批量生产。1980年,该厂进行技术改造,增添了冲压设备和工艺装备,成为黑龙江省生产汽车密封垫的专业厂。1984年,试制成功EQ140型汽车发动机缸垫。1986年,试制成功S195型及135系列柴油发动机缸垫。1987年,工厂进行较大的技术改造,通过新建大型厂房、电力增容、制造专用设备,年产量达到50万片,成为国内汽车密封垫的主要生产厂之一。1988年,试制成功CA141型和DA462型汽车发动机缸垫、进排气管垫,并试制出多种进口汽车缸垫。至1990年,已能生产36个规格的汽车密封垫。
  1971—1990年,共生产各类汽车密封垫379.5万片。
  三、散热系配件
  1970年以后,陆续有8个企业生产各类汽车散热器及汽车百叶窗、风扇叶、水箱胶管、进出水箱软管及水箱支架等18个品种的散热系配件。
  1970年,市水箱厂按照解放牌CA10型汽车散热器图纸,经过反复试制,生产出汽车散热器总成,年产2000只。此后,该厂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可生产CA10C、JN150、NJ130、WJ110等10个车型的散热器总成。1970—1990年,共生产各类汽车散热器110220只。
  1975—1976年,在省、市的统一规划下,市通用设备厂开始试制解放牌CA10型散热器,初步形成加工汽车散热器的能力。1981年,随着哈尔滨市微型汽车的发展,工厂派人到北京等地学习,开始研制微型车散热器。1982年,研制成功DA462型微型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并获省科技进步奖,还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至1990年,已形成年产2万只微型汽车散热器的能力,先后为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昌河飞机制造公司等10余个微型汽车生产厂配套,并为全国10多个城市微型汽车修理部服务。成为哈尔滨市生产微型汽车散热器的专业厂,也是全国生产微型汽车散热器最早的工厂。1982—1990年,共生产微型汽车散热器5.9万只。
  四、燃烧系配件
  1961年,哈尔滨市道里区五金机械厂(1963年改厂名为哈尔滨汽车配件四厂)开始试制CA10A型汽车油箱。1963年,在没有冲压设备和模具的情况下,集思广益,摸索出一套手工加工方法。1964年,靠笨重的体力劳动生产油箱3000多个。1966年,自制1台Y66型200吨液压机,使油箱加工一次冲压成形,生产出合格的CA10A型汽车油箱。1970年,从第一汽车制造厂引进图纸和工艺资料,生产CA10B型汽车油箱。1979年,形成年产油箱10000台的能力。1970—1984年,哈尔滨汽车配件四厂共生产CA10B型汽车油箱总成81027台,生产CA10型油箱支架、油箱盖、油箱延伸管、油箱带、油箱嘴子共104067件(套)。此后,根据市民政局的安排,将汽车油箱及零件转给哈尔滨自行车零件一厂生产。
  1984年,哈尔滨自行车零件一厂(1985年后改厂名为哈尔滨汽车油箱厂)开始试制CA10A、CA10B型汽车油箱。至1990年,已能生产CA10、LJ150、HRB131、EQ140型汽车油箱,形成年产3万台的生产能力。1984—1990年,共生产57480台。
  至1990年,哈尔滨汽车配件四厂、哈尔滨市汽车部件一厂、哈尔滨市汽车电器二厂、哈尔滨汽车油箱厂等10个企业,生产汽车油箱、油箱支架、油箱延伸管、油箱盖、油箱带、油箱开关、油箱浮子、油管接头、各类油管、软管、油门拉线等24个品种的燃烧系配件。各类配件总产量为16.2万件。
  五、润滑系配件
  1965年,哈尔滨汽车零件三厂(即哈尔滨汽车配件三厂)生产CA10型、NJ130型汽车机油收集器5000支。后来,又陆续生产了EQ140、BJ212、BJ130等车型的机油收集器。至1990年,全市共有哈尔滨市汽车配件三厂、哈尔滨市油管厂、哈尔滨市金属配件厂等6个企业,生产机油收集器、机油软管、管接头等11个品种的润滑系配件。
  六、电器系配件
  汽车电动喇叭 1951年,林永昌开办私营亚洲特殊电气机器厂,依靠手工作业,生产6伏、12伏长筒汽车电动喇叭。1954年3月,该厂收归国有,改厂名为哈尔滨电气器材厂,试制DL型蜗牛电动喇叭、安全喇叭和警报喇叭。从1963年起,从事汽车喇叭专业生产,并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配套。1965年以后,生产的DL2系列产品、DL21C型单音喇叭、双音蜗牛喇叭为解放牌等载重汽车配套;DL23C型三音喇叭、DL22C型双音喇叭为红旗轿车配套。
  1969年8月,该厂改名为哈尔滨汽车电器厂。1974年,试制生产了DL41型小蜗牛电动喇叭,DL51、DL52型盆型喇叭,年产量突破20万只。1983年,试制生产了DL52B、DL50D、DL50G、DL82型电动喇叭。1984年,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试制成功DL156、DL126、DL226、DL254型等7种电动喇叭,为降低城市噪音做出了贡献。1985年,试制成功DL157、DL139、DL155型电动喇叭,并生产了点火线圈、喇叭继电器等产品。至1990年,该厂共生产电动喇叭、气动喇叭、点火线圈、继电器、钨触点、气阀等8大类近50种规格的电器系列产品,形成年产电动喇叭100万支的能力。1954—1990年,共生产各种电动喇叭938万只。产品销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天津汽车制造厂、沈阳汽车制造厂、青岛汽车厂等10多个汽车生产厂配套。从1976年起,出口东南亚地区。至1990年,共出口电动喇叭129619只,点火线圈353189只,创汇108万美元。
  汽车白金 1958年7月1日,哈尔滨市税务局与个体业者合办哈尔滨汽车白金制造厂。当年,试制成功苏联吉斯—150型汽车白金,生产2万付。从1960年开始,生产吉斯—150、道济、CA10、BJ212等车型的白金。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至1985年,形成年产汽车白金300万付的生产能力,成为黑龙江省生产汽车白金最大的工厂。1987年,市委、市政府总结了该厂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誉为“白金精神”,成为全市工交企业学习的典型。至1990年,该厂已能生产伏尔加、胜利、福特、菲亚特、丰田等14种汽车白金,其中EQ140、BJ212汽车白金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58—1990年,累计生产各类汽车白金2852万付,销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为南昌汽车电器厂、沈阳汽车工业公司配套,并出口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
  汽车发电机及调节器、闪光器、继电器 1963年,哈尔滨市交通器材厂开始生产12伏、24伏汽车闪光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汽车发电机调节器,产品品种逐年扩大。1973年,生产BJ212、NJ130型汽车直流发电机,至1979年停产时,共生产8260台。1976年,生产BJ212型汽车起动机,至1982年停产时,共生产1840台。“七五”期间,工厂投资147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至1990年,可生产FT81等型号的直流发电机调节器、SG122等型号的弹跳式闪光器、RDM—5型音乐讯响器、BX427型汽车保险器、JT41等型号的喇叭继电器等5大系列52个规格的汽车电器,具备了年产各类汽车电器150万只的能力。其中JB212T2V43CP型闪光继电器、FT81和FT111型发电机调节器,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65—1990年,共生产各类汽车电器1060.6万只。
  分电器和点火线圈 1980年8月,在航空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国营滨江电器厂承担了为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分电器和点火线圈的任务。1982—1983年,试制成功FD436型分电器、DQ138型点火线圈,填补了国内空白。1984年9月,航空部批复,同意该厂为DA462型发动机配套生产分电器和点火线圈。1985年,投入批量生产。1988年6月,航空部同意该厂进行微型汽车分电器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总投资414万元。当年,改建厂房1956平方米,购置设备59台,使产品产量由1.5万台提高到10万台。1989年,再购入设备9台,采用了冷挤、冷镦、粉末冶金等先进工艺、高效率设备和先进的检测手段,使年产量达到12万台。
  1988年,FD436型分电器获省优秀新产品“黑龙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被评为航空部优质产品。
  至1990年,全市生产电器系统配件的有14个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的品种有39种。
  七、变速传动系配件
  汽车齿轮及变速箱 1938年5月,私营滨生利铁工厂用皮带车床、土烘炉等简陋设备,维修汽车直齿齿轮和螺旋伞齿轮。1956年,经市第一工业局批准,由18个私营小厂组建了公私合营哈尔滨汽车零件厂(1966年12月厂名改为哈尔滨汽车齿轮厂),成为哈尔滨市生产汽车齿轮的专业厂。至60年代末,生产了雪夫兰、丰田、万国、福特、布拉格等30多种车型的变速器齿轮、差速器齿轮、减速器齿轮、分动器齿轮和部分后桥齿轮、螺旋伞齿轮。
  1970年,该厂参加了哈尔滨市汽车大会战,为星光牌HRB130型汽车生产变速箱齿轮和转向机齿轮。1971年,为支援坦桑尼亚,生产了T138型自卸车齿轮,受到了一机部的表扬。1977—1981年,大力开发新产品,生产了T148、W50L、ZQ140、五十铃、TD50AD等车型的螺旋伞齿轮和BJ130、T815、CA141、TJ110、NJ130等车型的变速箱齿轮及轴,还试制成功TD72LC和HC151变速箱总成。1982—1990年,调整产品结构,生产T815、CA15、TJ130、WJ120等车型的变速箱及后桥齿轮和HC131轻型载重汽车变速箱总成,为丹东汽车厂DD680型客车提供了HC151A、HC151D两种变速箱总成。1987年以后,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支持下,按照“由配件向配套转化,由单件向总成转化”的经营方式,试制出HC155B、CA4—15、HC151CX、HC520变速箱总成、ZQ6400型轻型客车HC5—16变速箱总成、HC155和CA141取力器、丰田半轴、五十铃半轴、铃木3型后桥主被动齿轮等。
  1956—1990年,哈齿轮厂累计生产各类齿轮308万只(台、套),销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并为星光厂、哈飞机制造公司、济南汽车配件厂、湖南汽车制造厂、丹东汽车制造厂配套。
  哈拖配厂从1980年开始,先后生产了CA10B半轴齿轮、CA10行星齿轮、NJ130半轴齿轮和CA10B、NJ131、EQ140型螺旋伞齿轮等7种齿轮,至1990年共生产145588只(对)。
  微型汽车传动轴 1987年10月,黑龙江纺织机械厂经过市场调查,决定开发微型汽车传动轴。1988年5月,成立汽车配件分厂。10月,试制出WJ110型和WJ110E型微型汽车传动轴。1989年生产2300套。还试制了吉林JL110型、天津TJ110型、昌河33千瓦(45马力)发动机和松花江7080轿车等车型的传动轴。
  1990年初,黑龙江纺织机械汽车配件分厂更名为哈尔滨汽车传动轴厂,成为哈尔滨市生产微型汽车传动轴的专业厂,年生产能力7500套。1988—1990年,共生产各种车型的传动轴18000套,产品销往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
  半轴 1967年,哈尔滨市锻造厂(又名哈尔滨市汽车半轴厂)开始生产CA10B型汽车半轴。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该厂按照省和市发展汽车配件生产的总体规划,进行小规模的技术改造,发展产品品种,成为省汽车半轴专业生产厂。至1990年,已能生产CA10B、JN150、BJ212、SH760、EQ140等国产车型的汽车半轴和卡玛斯53212、三菱T850、拉达2105等进口车型的汽车半轴及CA141、EQ140型半轴套管等近20种半轴产品,基本上实现汽车后桥半轴的系列化生产,并形成年产各类汽车半轴3万根、半轴套管8000根的生产能力。1967—1990年,共生产各类汽车半轴29.5万根,半轴套管7.6万根。
  1990年,全市生产变速传动系配件的有哈齿轮厂、哈传动轴厂等5个企业,生产34个品种。1950—1990年,共生产各类变速传动配件331.96万件。
  八、制动系配件
  1964年,市油管厂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又不懂油管生产技术的情况下,老工人爬到汽车底下,用铁丝煨成油管的形状,“照葫芦画瓢”,生产出汽车油管。1965年正式转产汽车油管。当时的主要产品是解放牌CA10型汽车刹车钢管。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改造,该厂已从生产简单的汽车管件发展为生产高压油管总成、制动油管总成、汽油管总成及其它油管4大系列的专业化油管生产厂。生产解放、东风、黄河及部分进口汽车42种车型200种规格的各类油管,年产量达30多万根,为省、市的轻型汽车、微型汽车、客车生产厂及国内的内燃机生产厂配套。1965—1990年,共生产各类油管360万根。
  1990年,全市共有哈尔滨市油管厂、哈尔滨市五金制品厂、哈尔滨市汽车部件一厂、哈尔滨软管总成厂等8个企业生产制动钢管、贮气筒、前后分泵、安全阀、制动轱、刹车软管、刹车皮膜、手制动器总成等16种制动系配件,年产量达155万件(套)。
  九、车架系配件
  车架总成 1969年初,哈汽车配件四厂拟生产车架,但缺少大型液压设备。工厂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先后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张家口、凌源等汽车车架生产厂参观学习,吸取各单位液压机的长处,结合工厂的实际设计出单臂倒装活塞式液压机图纸,于1970年5月制造命名为“超洋号”的2000吨液压机。该设备高3米,长7.2米,宽1.8米,总重90吨,占地25平方米,可压制7.2米长、载重量达10吨的汽车纵梁和其它细长冲压件,使工厂成为以生产汽车车架系配件为主的重点企业。
  1972年,该厂试制成功CA10型和LJ150型车架总成并正式投产。1978年,为提高车架加工质量,自制1台TM车架纵梁剪板机,提高工效7倍。1984—1990年,先后投产CA10型翻斗车车架、HRB131型和EQ140型车架总成,以及BJ130A、BJ121等系列和重型汽车车架。自行设计出4000吨液压机,加工中型和重型汽车车架。形成年产各类车架总成20000台的能力。
  1972—1990年,哈汽车配件四厂共生产各类车架总成57410台,产品除为各主机厂配套外,还销往国内13个省、市、自治区。
  钢板弹簧 1980年,哈尔滨市钢板弹簧厂通过技术改造,形成加工钢板弹簧的4条生产线,成为生产汽车钢板弹簧专业厂。产品为哈尔滨市的轻型车、微型车、大客车配套。1980—1990年,生产CA10C、HRB130、WJ110、JN651、BJ130、EQ153、SK644等16种车型39个规格的钢板弹簧,形成年产各类钢板弹簧6万垛的能力。1980—1990年,生产20万垛(片)。
  钢圈 1975年,哈尔滨汽车配件四厂开始生产150型龙江牌轮胎钢圈、嗄斯130轮胎钢圈。1984年,市民政局将该厂部分人员及汽车钢圈产品扩散到哈尔滨口罩厂,建立了哈尔滨汽车钢圈厂。至1990年,主要生产HRB130、解放、东风等各种车型的汽车钢圈,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0套。此外,哈尔滨市长征汽车配件厂、哈尔滨市第一汽车钢圈厂等也先后生产过HRB130、BJ212等多种型号的汽车钢圈。1975—1990年,各厂共生产各种汽车钢圈102368套。
  1990年,全市共有10个工厂生产车架总成、车厢、保险杠等18种车架系配件。1969—1990年,共生产各类车架系配件660万套(件)。
  十、转向系配件
  1970年,哈尔滨市汽车配件三厂(1982年改名为哈尔滨市汽车转向机厂)根据使用单位的需要,试制生产CA10、EQ140、HRB130等3种车型的汽车转向机总成,并生产了摇臂轴总成、蜗轮机杆总成等转向机配件。哈尔滨汽车部件一厂等企业也试制生产过HRB131和BJ212型汽车转向机。
  1978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海建机械厂生产HF—1型汽车转向助力器,年产量为800台。1983年,黑龙江省交通机械厂生产HJ—1型汽车转向助力器,年产量为500台。
  至1990年,哈尔滨市共有5个企业生产11种汽车转向机及配件。1970—1990年,共生产各中类转向机4540台,转向机配件29050套(件)。
  十一、通用系配件
  通用系配件的生产开始于1958年。至1990年,全市共有哈尔滨汽车零件厂、哈尔滨市标准件五厂、哈尔滨市钢化玻璃厂、哈尔滨星光汽车仪表厂、哈尔滨市汽车部件三厂、哈尔滨市板金厂、哈尔滨市摩托车配件厂、哈尔滨市光明汽车配件厂等27个工厂生产全车线、搭铁线、马达线、标准件、橡塑件、风档玻璃、铝合金窗具、机油表、水温表、汽油表、里程表软轴、座垫弹簧、汽车棚靠、水箱被等58种通用系配件,年产347万件(套)。
  至1990年,全市生产汽车配件的工厂共生产11个系列244个品种。
  截止1990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类汽车有68个品种、108个规格,在68个品种中,自行设计的61个,联合设计的5个,技术引进的2个。LJ50Q型轻型摩托车、WTC154Y(J)物理勘探车、TJL型轮式通井车、HFJ1010TC型运钞车等7个品种达到国际80年代技术水平。附件: @01LG003T.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三章 船  舶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一节 驳  船
  
  一、木 驳
  驳船,是靠推、拖轮来顶推或拖带运输的内河装载船。哈船厂从1948年起至1959年止,先后制造了15吨级、300吨级、400吨级、500吨级和600吨级的木驳18艘。其中,500吨级总长60.5米,型宽10米,满载吃水1.3米;600吨级总长度59.4米,型宽11米,满载吃水1.4米。由于木质驳船抗腐蚀性差,寿命短,维修成本高,从1959年以后基本不再制造。
  二、铁 驳
  哈船厂从1949年以来制造各种级别的普通铁驳170多艘。其中有60吨、80吨、100吨、200吨、250吨、300吨、500吨、550吨、600吨、800吨和1000吨的不同级别,多数为600吨级和1000吨级的驳船。这两种型号的普通驳长期遍布松、黑、乌、嫩4条江上,成为水上货物运输的主力军。1977年以后,被先进的“分节驳”所代替。
  三、分节驳
  分节驳是方型系数大、造价较低、载货量多,分节连接成的驳船。便于顶推运输,减少阻力,节约能源。哈船厂从1978年以来,共制造200吨级、300吨级、600吨级和1000吨级的分节驳109艘、71700吨位,已占整个黑龙江水系驳船运力的38.8%,占省直营的51%,成为现代水运的主力船队。
  四、垫气驳
  垫气驳是一种通过在驳船的底部建有气室,充进大面积的气体,形成空气与水摩擦,减少航行阻力,节约能源的驳船。这种试验性的节能船型,系国内首创。哈船厂于1980年制造了两艘300吨级的垫气驳,每艘船总长37.4米,型宽9米,型深1.8米,吃水1.2米,排水量377吨,载货量300吨。此后又设计制造了两艘600吨级的垫气驳。
  五、油 驳
  油驳,是装载柴油、汽油或渣油的专用驳船。哈船厂从1960年以来,为黑龙江航务局(简称黑航局)、黑龙江农垦局等单位制造了50吨、100吨、200吨、300吨和600吨油驳10多艘,在600吨船首装备了电动起锚机。
  六、泥 驳
  泥驳,是航道工程装泥使用的驳船。哈船厂从1952年起,先后为航道工程部门制造了50方、80方、100方、180方、200方和350方的泥驳16艘,供挖泥船队配套使用。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二节 拖  轮
  
  一、蒸汽机明轮拖轮
  蒸汽机明轮拖轮,是在船身两侧装有明轮推进器的拖轮。1949—1959年,哈船厂先后制造了“长春”号拖轮,125千瓦(170马力);“大连”号和“抚顺号”拖轮,各257千瓦(350马力);“吉林”号拖轮,220千瓦(300马力);“鞍山”号、“兴山”号和“恒山”号拖轮,各368千瓦(500马力);“千山”、“首山”、“天山”号和“泰山”号拖轮,各294千瓦(400马力)。
  蒸汽机明轮拖船,50—60年代,成为黑龙江水系货运的主力船队。以后陆续被内燃机拖轮和推轮所代替。
  二、内燃机拖轮
  这种拖轮主机采用船用柴油机,改明轮推进器为螺旋桨推进器。哈船厂从50年代末开始陆续制造这种拖轮。
  1959年,为黑龙江航务局制造4艘199千瓦(270马力)的拖轮;同年,为广西交通厅制造10艘88千瓦(120马力)的拖轮。
  1960年,为哈车辆厂造1艘66千瓦(90马力)小拖轮。
  1961年,为月亮泡渔厂、哈金属结构厂、哈一工具厂、市供电局、省轻化厅、省农恳局等单位,制造了44、46、88、220千瓦(60、62、120、300马力)的拖轮。
  1962年,为省储备局、吉林航运公司、哈电碳厂、5523部队、市水产公司、肇东水利局等单位制造了88、110、132、176、265千瓦(120、150、180、240、360马力)的拖轮。
  1964—1965年,为河南河务局、伊春林业局等单位,制造270马力拖轮8艘,又为广东湛江港务局制造1艘765千瓦(1040马力)的拖轮。这种超过1000马力的大型拖轮在哈船厂属首次制造。
  1966—1976年,制造176、199、220、368千瓦(240、270、300、500马力)的拖轮13艘。此后,内燃机拖轮基本停造,逐渐被内燃机推轮所代替。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三节 推  轮
  
    推轮,是内河运输中的先进船种,比拖轮效率高,且节省能源。从1977年起,哈船厂为黑龙江水系航运提供的运力主要是推轮。
  1977—1983年,制造220千瓦(300马力)的喷水推轮9艘。这种浅水推轮与300吨级或600吨级分节驳配套,组成分节顶推船队,适合在松花江的浅水河段上运行,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1979年,为黑航局制造1艘1618千瓦(2200马力)的推轮。这是哈船厂建厂以来制造的最大功率的轮船,也是黑龙江航运史上功率最大的1艘船舶。
  经过测算和论证,黑龙江水系推轮的功率太大或过小,经济效益均不佳。因而从1981年起制造735千瓦(1000马力)、441千瓦(600马力)、485千瓦(660马力)的推(拖)轮7艘。这些较大马力的推轮与600吨级、1000吨级的分节驳船组合成大型的顶推船队,航行在黑龙江水系的干线上,成为现代水上货运的主力军。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四节 货  轮
  
  哈造船厂制造的货轮,也称机动驳或自航驳,是黑龙江水系的新型船舶。其特点是机动灵活,便于靠离码头和装卸货物。
  1960年,为黑航局制造2艘600吨级199千瓦(270马力)的货轮,命名为“红星”1号、2号。1968年,又造出同类型货轮1艘,命名为“红星”3号。
  1971—1975年,为生产建设兵团制造300吨级、199千瓦(270马力)的货轮2艘。
  1977年,为航运部门制造1艘368千瓦(500马力)的货轮,主要尺度和600吨级货轮机相同,但装备了电动液压航机和电动卧式起锚机,因而马力大、航速快。
  1982年,为航道局制造了1艘小型货轮。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五节 油  轮
  
  油轮,是专门从事石油产品运输的有专用设备的机动轮船,是黑龙江水系的新型船种。
  哈船厂1969年为上海海运局制造了1艘600吨级、794千瓦(1080马力)油轮。1971年,为航运局制造1艘500吨级、397千瓦(540马力)的油轮,1974年又投产1艘同吨位的油轮。1976—1977年,为航运部门制造150吨级和100吨级的油轮2艘。1977—1978年,为黑航局、总后勤部制造了500吨级和150吨级的油轮2艘。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六节 客  轮
  
  客艇 船体较小,适合浅水河段和短途运输。
  哈船厂1952年,为黑航局造了1艘220千瓦(300马力)的客艇。1960年,为吉林省丰满发电厂、黑龙江省肇东县、肇源县、木兰县、富拉尔基、省人委、市委、市总工会等单位制造了55、59、66、85、121、176、220、441千瓦(75、80、90、115、164、240、300、600马力)的客艇,还为黑航局、哈工业大学制造220千瓦(300马力)、150客位的客艇4艘,为省委制造了66千瓦(90马力)公务快速艇。
  70年代,为市公安局制造了1艘航速较快的公安艇。
  1980年,为市旅游局制造松花江游艇1艘,50客位,441千瓦(600马力),时速22公里。
  客轮 船的总长、型宽和型深都比客艇大,以载客为主,还能装载行李包裹及少量货物,设备较好,舱室较多,多运行在快班干线上,并逐渐取代明轮式的客货轮。
  1976年,哈船厂为黑航局制造1艘250客位、529千瓦(720马力)客轮。翌年,又造1艘同功率客位的客轮,均有“雷达”、“测深仪”等现代化的设备。这两艘作为快班客轮运行在客流密度较大的哈尔滨至佳木斯的航线上。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三章 船  舶
  第七节 其他船、艇
  
  哈船厂从50年代以来,根据水上或水下工程的需要,设计建造工程船和工作船400余艘。其中有吸扬式挖泥船、练斗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起重船、采金船、捕渔船、渡轮、宿舍船等专用船舶,装置成套的工程机械,用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该厂还为航行服务工作和其他专业工作制造了破冰船、领航船、供应船、消防船、航标船、航道测量船、科学考查船等,船体造型线型基本相似,但按各种不同用途,分别安装相应设备和仪器,以适应专业项目工作需要。
  从60年代以来,为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制造了供边防部队用的巡逻艇、登陆艇、边防艇和军辅船150余艘,其功率、航速都优于民用船舶。附件: @01LG003R.xml^XML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四章 主要生产企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一节 哈尔滨车辆厂
       哈车辆厂位于道里区工懋街2号,是铁道部直属的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主要承担修造铁路各种机车、车辆任务。
  哈车辆厂前身是中东铁路临时总工厂。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1898年6月9日),俄国在建筑中东铁路(又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的同时,兴建了中东铁路哈尔滨临时总工厂。同年九月十二日(10月26日)竣工投产。当时有员工1300余人,中国工人占80%,其余是从俄国招聘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中东铁路当局在临时总工厂附近搭成36个“人”字形的棚子,专供中国工人居住,此后,人们就俗称这个厂为“三十六棚铁路大厂”。同年,中东铁路管理局筹建新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竣工(即现厂址),厂名改为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新厂占地面积8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员工增至2000余人,设计年生产能力为检修机车90台、客车80辆、货车400辆。1916年,为组装进口“跌卡波德”机车,大批招收中国技术工人,员工增至3000余人。中国工人每天做工9—12小时,被视为“黄色苦力”。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24年实行中苏合办中东铁路。同年10月,将厂名改为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仍是修理机、客、货车。中苏两国工人在待遇上较为平等,经济收入比其他行业工人为高,生产比较稳定。
  1935年,日伪当局从苏联手中收买了中东铁路。同年3月23日,日本铁道省派员接收了总工厂。当时有员工989人,其中中国员工630人,苏籍员工359人,财产总值为3251152金卢布。日伪接收后,将厂名改为北满铁路哈尔滨铁道工厂,将各分厂改称为“职工场”。从厂长到系主任,职场场长、各工头及管理人员都换成日本人。将中苏合办时的8小时工作制改为10小时,取消了原来的一切福利待遇。中国工人遭受大小工头和警护队的监视和欺压。1937年4月,将机车修理人员和设备移交给伪满铁道总局在哈尔滨成立的三棵树铁道工厂,专门修理自动车、装甲车和本厂机械设备。1943年5月,伪满铁道总局撤销后,哈尔滨铁道工厂隶属哈尔滨铁道局管辖。在日伪统治时期,平均年生产能力为修理客车480辆,货车840辆,事故车120辆。
  1945年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时,对这个工厂实行了军管。根据中苏两国有关成立中国长春铁路的规定,将哈尔滨铁道工厂改称为中国长春铁路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隶属中长铁路管理局。1946年1—4月,国民党“接收大员”一度接管该厂。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5月,该厂由中共新阳区委民运工作队接管。7月,厂名改为东北铁路总局哈尔滨铁路工厂。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开展了“废铁翻身”、“献纳器材”、“死车复活”等活动。1947—1948年,抢修机车279台、客车759辆,货车1961辆,修造了大量枪支、大炮、炮弹壳和马刀等军工产品。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哈铁路工厂。5月25日,根据中苏两国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该厂移交中长铁路管理局,厂名改为中国长春铁路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由中苏双方各派负责人,按年度轮换担任正副厂长,实行“一长制”管理体制。
  1952年12月31日,中长铁路移交中国管理。从1953年1月1日起,该厂直属铁道部领导,改名为铁道部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1957年,工厂体制由“一长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1953—1957年,年平均检修货车1273辆,比中长铁路期间增加422辆。
  1958年,哈车辆厂根据铁道部指示,停止修理机车和客车,转向制造货车。国家投资300万元,新建和扩建了铸钢和货车车间。当年,招收新工人3437人,职工总数达到8082人。到年末,原计划新造货车800辆,实际完成505辆;工业总产值“跃进指标”5400万元,实际完成3481万元。
  60年代初,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工业企业“七十条”中,哈车辆厂认真总结了3年“大跃进”的得失利弊,压缩基建项目,大幅度下调产量比例,调整了组织机构,职工锐减到4618人。1961—1962年,修造车产量分别完成538辆和611辆。同时,铁道部将该厂的生产方向规定为“先修后造,以修为主,质量第一”。1963—1965年,修车年产量有很大回升,分别完成1263辆、2000辆和2311辆。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同“左”倾路线斗争中,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阻力,完成一批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任务,修造车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三五”计划期间,修理货车1499辆,新造货车1308辆。“四五”计划期间,修理货车11208辆,新造货车2058辆。
  1978年7月,哈车辆厂撤销“革委会”,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79年,通过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措施,当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突破历史最好水平。修造车4803辆,完成工业总产值4802万元,实现了安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88万元,被评为“大庆式企业”。
  1982年,工厂进行企业整顿,调整两级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实行“指标考核”,“按量计酬”、“生产经营包保”和“专项承包”三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健全了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1985年,在各生产车间实行"计划包干、超产加奖、揽活分成"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当年修造车5097辆,工业总产值第一次突破6000万元。同年,国家计委批准了该厂提出的投资9998万元,增加客车修理系统的规划,并列入"七五"期间国家铁道部重点基建项目。
  1986年,工厂扩建改造工程开工,当年完成基建投资1366万元,检修货车4256辆,新造货车813辆,完成工业总产值6562万元,实现利润215万元。
  1987年,实行厂长负责制。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完成微机网络生产管理指挥系统的第一期开发工程。
  1988年,扩建工程进入高潮。当年完成机辅车间、理化试验室、加油站等扩建项目。同年3月,本着"全面承包、一包三年、包死基数、基建贷款、留利补贴、减利自补"的原则,同铁道部工业总公司签订了经济承包合同。当年,修车超过计划5.66%,造车超过计划2.1%,工业总产值超过计划12.8%。
  1989年,车辆厂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开展不同层次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客车基建工程顺利进行和全面完成第二个年度承包任务奠定了思想基础。
  1990年,车辆厂扩建改造工程取得决定性进展,敞、平车检修车间和客车总装车间交付使用,客车钢结构车间和货车抛丸室等项工程竣工。
  从1986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哈车辆厂基本上形成了货车修理、货车制造、客车修理3大生产系统。1990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二节 黑龙江客车厂
  
  黑龙江客车厂位于道里区城乡路,是交通部定点生产长途客车、团体客车的重点企业。
  该厂的前身为松江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建于1951年6月1日。当时有职工十几人,设备3台。1952年与哈尔滨市横茂铁工厂合并,职工增加到60人,设备增加到56台,主要从事汽车修理。1953—1956年,工厂先后更名为黑龙江省运输公司哈尔滨汽车修理厂、黑龙江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1957年迁到道里区城乡路现址。1958年,更名为黑龙江省交通厅第一汽车配件厂,生产汽车配件。1964年,根据省交通厅的决定,试制公路客车。1973年更名为黑龙江省交通局公路客车装配厂。1980年,更名为黑龙江客车厂。
  从1964年以来,该厂在发展客车生产上,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1964—1966年,边建设边进行汽车制造;1967—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处于半停顿状态;1976—1980年,生产恢复稳定,客车生产水平逐步提高;1981—1985年,生产发展,形成了年产客车1000辆的能力;1985—1990年,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进一步发展。
  从1978年起,黑龙江客车厂先后进行了3期技术改造。1978—1982年,投资135万元,改造喷漆车间等3座厂房,扩大生产面积2200平方米,自制设备210台(套),使生产能力提高3.5倍。1982—1985年,投资789.7万元,增加工装及设备,增设氰化磷洗车间,提高了JL680、JT661和JT662型车的产量和质量。1985—1990年,投资230万元,在前两期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加强模具加工和机械加工,提高了生产能力。
  该厂经过技术改造,形成由骨架焊接线、车身装配线、喷漆线、总装线组成的客车流水生产线。采用低熔点合金、车身涨拉蒙皮、磷化除锈、二氧化碳单双面点焊等新工艺,使客车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至1990年末,形成年产客车3000辆的能力,生产长途公路客车、机关团体客车、旅游车、面包车和特种客车等5大系列20多种客车和改装车。其中JT680D、JT662D、LJ970Y10型客车分别被评为省和交通部优质产品。1964—1990年,共生产各类客车、改装车8969辆,产品行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出口苏联、朝鲜、缅甸、沙特阿拉伯、菲律宾等国家。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三节 哈尔滨客车厂
  
  哈客车厂位于南岗区学府路47号,是建设部生产城市公共汽车、团体客车的重点企业。
  该厂的前身是哈尔滨汽车修配厂,建于1960年。1963年,改为哈尔滨公共交通车辆修配厂。1974年,更名为哈尔滨公共交通客车厂。1988年,定名为哈尔滨客车厂。
  1962年10月,开始试制客车。1963年4月,生产出第一台哈1型客车。1964年投入批量生产,从此结束了哈尔滨市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不能生产客车的历史。1966—1970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74年,进行技术改造,建成客车装配流水线、调车台、举升台等,使工厂具备了批量装配客车的能力。
  从1983年开始,进行较大的技术改造。1985年,建成3500平方米的冲压车间。1987年,建成7489平方米的车身车间。1988年9月,建成8155平方米的总装车间,形成了当时国内第一流的客车装配线,使车身制造和装配技术达到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
  至1990年末,哈尔滨客车厂形成年产客车及改装车1500辆(单班生产)的能力,生产HB645型、HB647型、HK348型等3个系列20多个品种的客车和改装车。HB645型、HB647型、HK348型客车,被评为省和建设部优质产品。1963—1990年,共生产各类客车、改装车8664辆,产品行销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朝鲜、扎伊尔和智利等国家。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四节 哈尔滨汽车齿轮厂
  
  
  哈齿轮厂位于道里区城乡路280号,是国家专业生产汽车齿轮及变速箱总成的骨干企业。
  该厂是在公私合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5年10月,滨生利铁工厂、安全活塞厂、泽林铁工厂、大华工业铁工厂、德丰铁工厂5个私营小厂,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公私合营大陆汽车零件制造厂。1955年末,改名为公私合营哈尔滨汽车零件制造厂。1956年2月,又吸收了私营永合炉、谦生铁工厂、广建铁工厂、大中铁工厂、兴茂铁工厂、福合铁工厂等工厂加入,形成由18个私营小厂组成的公私合营企业。当时共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20.7万元,流动资金21.4万元。
  1960年,在部分高等院校的协作下,利用旧机床和土设备改装建成一条螺旋伞齿轮加工自动线,提高生产效率8倍,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当年10月1日,省委书记欧阳钦为生产线剪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等到厂视察时,观看了自动线生产情况。1962年,被交通部定为东北地区汽车齿轮专业厂。当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单位。
  1962年,交通部决定将该厂扩建为东北地区生产汽车齿轮的重点专业厂。1963年8月,由国家计委批准,拨款750万元,在道里区城乡路原华丰机械厂厂址进行扩建。1964年12月,改名为哈尔滨汽车零件一厂。1965年12月,工厂扩建工程完毕,分散在5个场地生产的设备、人员全部迁入新址。1966年12月,工厂改名为哈尔滨汽车齿轮厂。
  在“文化大革命”中,工厂的生产受到冲击,仅维持进口和国产汽车变速器、分动器齿轮和螺旋伞齿轮、直伞齿轮的生产。1970年,工厂参加哈尔滨市汽车生产大会战,完成HRB130轻型客货车变速箱和转速器齿轮的生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厂制定了“产品创一流,上能力,大搞技术革命,实现科学管理”的方针,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980—1981年,坚持“以质量争信誉,以品种求发展”的指导思想,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T148、W50L、EQ140等多种车型的齿轮,试制成功TD72LC、HC151变速箱总成,生产了EQ140变速箱总成。还试制生产了XP35—1型真空吸入式排污车。
  1980年以后,哈齿轮厂全面质量管理逐步深化提高,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省、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单位,获省和市的质量管理奖。
  1982年以后,该厂抓紧企业整顿,逐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1985年,从美国引进一套具有80年代水平的格里森齿轮加工设备,采用先进的齿轮加工技术,为新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1987年,又提出“由配件向配套转化,由单件向总成转化”的生产经营方针,大力开发新产品,先后试制生产出CA10B、JN150、TD72LC、EQ140、T815等变速箱齿轮及轴,TJ110、WJ110、HRB130等车型的后桥齿轮,TD72LC变速箱总成及HC150重型车的变速箱总成等产品,为星光厂、哈飞机制造公司及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厂配套。
  哈尔滨市志  机械工业
  第八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第四章 主要生产企业
  第五节 哈尔滨船舶修造厂
  
  哈船厂位于道外区松花江北岸航务街1号,是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主要修造船舶,兼造6200系列柴油机。
  哈船厂的前身是建于1928年3月1日东北造船所。该所隶属于当时的中华民国东北航务局,以修造航行于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及额尔古纳河等水系的船只为主,兼做对外营业。
  当时的所(厂)址(江北船坞)形似半岛,总面积为49200平方米。南、北港可卧船100余艘,有专用铁路线直达所内。东部为造船场,可造600吨以下200吨以上船舶7艘。制造的第一艘船只是900吨“东甲号”驳船。1928—1930年,造驳船15艘,轮船16艘。
  1932年,日军侵占哈尔滨后,东北造船所由“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接管,改名为“哈尔滨造船所”,划入满铁株式会社北满江运局。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财物,支持其侵略战争,对造船所进行了扩建,增招了工人,增添了机器设备,主要生产小型运兵艇和部分军需物品,同时修造民用船只。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溃败前夕,把造船所的全部技术资料、档案等浇上汽油焚毁。在日本人怆惶撤走、造船所无人管理的情况下,8月17日,经职工代表自发地组织起“维持会”,并组织“自卫队”护所。23日,苏联军队一个团进驻,后将警备任务交给哈尔滨市治安部队维持。10月16日,成立造船所职工会,开始恢复生产。
  1946年4月28日,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后,松江省政府接收了航运局,即日委派李化兰、张由绥接收造船所,后划归铁路局管辖。同年10月,因战争需要,奉上级指示,造船所将所有机器设备,分别运往大赉、佳木斯等地。
  1947年3月,上级决定由航运局负责修理4艘运兵艇。4月21日将佳木斯保存的机器运回,开工修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47—1948年,组织职工打捞和修理了一些沉船。
  1949年,航运局为船厂拨了一部分资金,修理所剩无几的旧设备。9月全厂职工靠自己的力量,造出1艘125千瓦(170马力)的拖轮——“长春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献礼。
  50年代初,铆钉造船的技术已不能适应造船工业的发展,造船工人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电焊造船新技术,制造出257千瓦(350马力)的“大连号”、220千瓦(300马力)的“吉林号”、368千瓦(500马力)的“鞍山号”等较大型的蒸汽机拖轮。
  1953年,国家投资进行了铆工场、翻砂场、锅炉房、船台改造等项基本建设,总计11440平方米。经交通部批准船厂更名为“东北内河航运管理局哈尔滨船舶修造厂”,年造船能力发展到15艘13360综合排水量吨。
  为了解决生产任务不足和支援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1954年,哈船厂在南京市下关区八仙桥设立造船工地,开始“南船北造”,为长江航运局制造了15艘550吨级的驳船。
  1955年,自行设计,建造了662千瓦(900马力)的大型客货轮——“北京号”。1957年又建造了“北京号”姊妹船——“上海号”客货轮。
  1958年,在职工中开展了“比思想、比干劲、比贡献”的活动,全年造船55艘,是哈船厂建厂以来造船最多的一年。还试制成功1台33千瓦(45马力)的拖拉机和99千瓦(135马力)的柴油机。根据黑龙江航运管理局的要求,分别在哈尔滨道外区江北松浦镇设立了松花江修造船分厂,在佳木斯设立了合江修造船分厂,在黑河设立了黑河修造船分厂。
  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哈船厂工业总产值由2063万元调整到879万元。到1963年,共精简下放职工856人。哈船厂为解决任务不足的矛盾,1962年,在秦皇岛设工地,为北京航空学院制造300马力拖轮2艘。1963年,在梧州、郑州、三门峡,开设了3个造船工地,并在工地组织生产大会战。梧州工地仅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艘500吨驳船的制造任务。
  “文化大革命”,给哈船厂造成很大损失。1967年,工业总产值锐减到517万元,仅是以前最高年份的三分之一左右。全年只制造了6条船,各项管理制度也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哈船厂走上振兴发展之路。
  1977年,厂党委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变面貌,三年进行列(交通部先进企业行列)的口号,带领全厂职工开展造船大会战、造机大会战和老厂改造大会战,并提前60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1978年,新造船68艘,成为哈船厂造船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年。在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哈船厂被交通部树为“全国地方造船企业的排头兵”,并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同年10月15日,从荷兰引进“海狸”2300、4600型两艘绞吸式挖泥船的全部部件,进行组装,为国内航道建设增添了新的设备。
  1979年9月,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共同研制成功62200GZC型船用柴油机。
  1984年,工厂进行企业整顿,制定了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同年9月,为总后勤部武备部试制成功国内第一艘982—Ⅱ型快艇。
  1985年,在四川泸州设工地,为重庆轮船总公司制造485千瓦(660马力)拖轮4艘,600槽驳10艘。
  1986年,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和“一长三师”管理体制。
  至1990年,已制造各种类型的船舶千余艘,25万综合吨。制造柴油机200台,6万马力。年生产能力已达到造船35000综合吨,修理船舶250艘,制造柴油机30台6618千瓦(9000马力),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成为黑龙江水系“冬修夏造”,修造结合的造船工业中心。附件: @01LG003U.doc^WORD

相关文件